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智慧谋略:权谋书-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5。 君子耻言名利
凡是人的本性,都想有好的品德。然而不能保持好的品德,是利益败坏了它;所以君子一提到名利就感到很羞耻,提到名利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那些存心要求名利的人呢?
26。 不与民争利
周天子派家父、毛伯向诸侯各国求金,《春秋》上就讥笑他。所以天子好利,诸侯就更加贪财,诸侯一贪财,大夫也就更加鄙吝,大夫鄙吝,老百姓就要盗窃了。上面的人影响下面的人,就像风吹野草一样。所以做人主的人要知道注重品德,看轻利益来领导下面的人,在下位的人做坏事,还不能阻止;现在隐公贪财利,取之无厌,并且要和天子一样举行八侑舞,如此去感化全国人民,全国人民怎能对义不懈怠?对义懈怠了而放纵自己的欲望,那么灾害就要发生,而臣下也就邪僻了。所以在隐公五年开始记载螟灾,这是说灾害将要发生,而国家将有变乱了。
 。  。。  想看书来
有德者得天下(6)
27。 戒斗
荀子说:好斗的人是忘记了他自己,忘记了他的双亲,忘记了他的人主。趁暂时的怒气,好勇斗狠,招致终身的灾祸,这样做,是忘记了他自己。家庭解散了,亲戚也被杀了,这是忘记了他双亲;争斗人主不喜欢的,刑法上所不许可的,如果犯了,就是忘记了他的国君。禽兽还知道亲父母,不忘记它的双亲;一个人如果在下忘记了自己,对内忘记了双亲,对上忘记了人主,连禽兽的仁心都没有。
凡是好争斗的人,都自以为是,而以别人为不是。自己如果真的是对的,别人真的是不对,那么自己就是君子而别人就是小人;君子和小人互相残害,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让狐白补犬羊,其实还是自己身受其害,这难道不也是大错了吗?如认为这是聪明,实际上没有比这再笨的了;如认为这是有利的,实际上没有再比这有害的了;如认为这是光荣的,实际上没有再比这个可耻的了。人为什么还要相斗呢?把它比作精神疾病吧,那是不能的,因为面目是人,人的好恶大多相同,人们的相争斗实在是因为不明道理的关系。《诗经》上说:“不停地呼号,使得淆混昼夜,颠倒黑白。”这就是对争斗的说明。
28。 何必用剑
子路拿着剑,孔子问道:“由,你拿剑做什么用?”子路说:“进一步说,带剑可以保卫好人;退一步说,也可用以保卫自己。”孔子说:“君子以忠为他的本质,以仁来保卫自己,不走出户内,而千里之外的人都知道他;退一步说,以忠诚来感化敌人,以仁德来抵御残暴,何必一定要带剑?”子路说:“谢谢先生的开导,请让我提起衣服恭恭敬敬地来伺候你。”
29。 乐羊残忍的后果
乐羊做魏国将军,带兵攻打中山。他的儿子在中山,中山把他的儿子悬挂起来让乐羊知道,乐羊却一点也没有取消进攻的意思,反而攻得更紧。中山就因此烹熟他的儿子,并且送一份汤给他,乐羊一口气喝完一杯。中山见到他如此忠诚,不忍心再和他作战。乐羊果然就攻下了中山,也因此替魏文侯拓展了地盘,魏文侯嘉勉他的功劳,但对他的心地表示怀疑。
孟孙打猎获得一头小鹿,叫秦西巴把它带回去,小鹿的母亲跟在后面叫,秦西巴不忍心,把小鹿放还给它,孟孙知道了,一气之下把秦西巴赶走。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做太子侍从。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得罪了孟孙,现在反而做太子侍从,为什么?”孟孙说:“对于一头小鹿尚不忍心,对于我的儿子又怎能忍心?”
所以说,巧诈不如拙诚来得好,乐羊因为有功劳而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反而更加被信任;这就是由于仁慈和不仁慈的原因。
30。 小恶带来大患
智伯从卫国回来,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在蓝台宴请他。智襄子戏弄韩康子,又轻侮段规,智果听到以后就规劝他:“人主不防备灾难,将来灾难一定会来到。”答道:“灾难由我发动,我不发动,谁敢发动。”智果说:“不对,卻氏有车辕之难,赵有孟姬进谗言,栾有叔祁控诉,范、中行有函冶之难,都是你所熟悉的。《尚书》上说:‘凡人都有些小的过失,怨恨哪会产生在明显之处,我们应该在还没有形成怨恨的时候就加以考虑,预防它形成。’《周书》上说:‘怨恨不在乎大小。’一个君子能随时注意小的事物,所以才能避免大的灾难。现在你在宴会上羞辱别人的君相,又不提前预防,还说是不敢挑起灾难,那可以吗?唉!不可不戒惧,蚋蚁蜂蚕都能害人,何况是你君相呢?”
智襄子不听,从这以后五年而有晋阳之难,段规造反的时候把智伯杀死于军中,于是就消灭了智氏。
31。 亡国之兆
智襄子造华丽的房子,到黄昏时,土茁见智襄子。智伯说:“房子多么华丽啊!”答道:“华丽是很华丽,可是我却有所畏惧。”智伯说:“畏惧什么?”答道:“我靠着一枝笔来侍奉你,记得有这么几句话,高山不生草木。有松柏的地方,它的土壤一定不肥沃。现在土木很茂盛胜过了人,我担忧它会使人不安的。”房子造成三年之后,智氏果然被灭亡。

施恩必有福报(1)
1。 施恩不必图报
孔子说:“有品德的人不会感到孤单,因为必定有人帮助他。”把恩德施给别人的人要不求别人报答,接受别人恩德的人一定要报答;所以大臣勤劳是为着人君,而不求人君的赏赐;人君把恩德施给臣下而不求他们报答。所以《易经》上说:“勤劳而不埋怨,有功而不求报赏,这是最厚道的人了。”君臣之间以市场上交易的方式相来往,人主以禄位来录用大臣,大臣尽自己的力量来为人主效忠;等到臣下有意想不到的功劳,那么人主就要好好地重赏一番,假如人主对臣下有特别的恩赏,那么臣下就应该以死来为人主效忠。孔子说:“北方有兽,名叫,前面是老鼠的脚,后面是兔子的脚,这种兽类非常爱护蛩蛩、巨虚,自己吃到了甘草,一定用牙齿咬碎喂给蛩蛩、巨虚吃,蛩蛩、巨虚看到有人要来了,必定背负着一齐走。并不是的本xing爱护蛩蛩、巨虚,而是要借助它的脚才能走啊!蛩蛩、巨虚也不是它们的本xing爱护,只因为它们曾经吃过喂的甘草啊。像禽兽昆虫还知道曾经借重对方而应该报答,何况士君子要在天下建功立业呢!臣下不报答人主的恩,反而奔走于权贵之间,这是祸乱的根源;人主不能报臣下的功劳,而怕奖罚,这也是祸乱的根源。所以祸乱的根源,就是由于彼此不相报恩的缘故。
2。 高赫之赏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解围以后,奖赏五位有功的大臣。高赫没有功劳,反而得到重赏,那五个人都生气了。张孟谈对襄子说:“你被围在晋阳的时候,高赫并没有大功劳,现在你反而重赏他,是什么缘故?”襄子说:“我在被围困的时候,不失君臣礼节的只有高赫,你们虽然有功劳,却都很骄傲,我重赏高赫不也是应该的吗?”
孔子听到了就说:“赵襄子可以说会奖赏士人!奖赏一个人而天下的大臣都不敢失去君臣之礼。”
3。 奖赏的等级
晋文公逃亡的时候,陶叔狐跟随着他。文公回到晋国,奖赏有功的人,但并没有提到陶叔狐。陶叔狐见到咎犯就说:“我跟随君主逃亡十三年,肤色都变黑了,手脚上的皮都变成了硬茧,现在君主回国举行三赏的大礼,可是却没有提到我,别人还以为君主忘记了我!或是我自己犯了什么大罪呢!你替我把这些话告诉君王。”咎犯把话告诉了文公,文公说:“唉!我怎能忘记这个人!凡是聪明贤达,能拿正道来让我快乐的,能使我的行为光明洁净,能使我获得好的名声,最后让我成为完美的人,我要把他列为上赏;拿礼责备我,拿友谊规劝我,帮助我让我不能做坏事,好几次把我带到贤人面前向他们请教,我把这种人当作次一等奖赏的对象;至于那些勇敢善战的人,灾难在前,他们就在前面,祸难在后,他们就在后面;使我不致于遭受祸难,我认为这又是次一等的奖赏。况且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要杀某一个人,不如保全某一个人难;跟随某人逃亡,不如保存他的国家;实行三赏之礼以后,就要奖赏劳苦的人,他是那些劳苦的人的领袖,我怎敢忘记他呢!”
周内史叔兴听到以后就说:“晋文公将来要称霸呀!以前那些圣明的皇帝,都是先重视德然后才讲出力多少,文公可以当圣人了。《诗经》上说:‘按照一定的礼节不越轨。’就是这种说法。”
4。 介子推隐居
晋文公回到自己国家,走到河边,叫随从的人把有关祭祀用的器具全部丢弃,让皮肤黑黑的,手脚有老茧的人跟在后面,咎犯听到了半夜哭起来。文公说:“我在外面逃亡十九年,今天将要回国,你不高兴反而还要哭,为什么?是不是不希望我回国?”答道:“笾豆茵席,是馆舍里用的,而你要抛弃它;肤色黑黑的,手脚都结成硬皮,这是劳苦的人,而你让他们排在后头;我听说人主被一般士人蒙蔽,他就找不到忠臣;大夫被一般朋友所蒙蔽,他就交不到忠实的朋友;今天回到国家,我也在将被抛弃的人之中,心中感到非常的难过,所以我才哭。”文公说:“如果我不听从你关于祸福利害的忠告,就会被河神惩罚。”于是就把白璧沉到水中作为誓盟。
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施恩必有福报(2)
介子推说:“献公九个儿子,只有你在,老天爷并未灭绝晋国,将来一定有国君,做晋国人主的不是你是谁?而有两三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力量,这不也是不符合事实吗?”文公就位以后,没有赏到介子推,子推的母亲说:“为什么不去要求?”子推说:“明知求赏不对还要去做,罪就更加一等。并且我曾口出怨言,不吃他们的俸禄。”他的母亲说:“那也该让他们知道。”子推说:“言语,是一个人的文采;人都要隐居了,还要什么文采?”他的母亲说:“能像这样,我和你一同隐居。”
跟随他的人一直到死都没有再见过介子推,感到很惋惜,于是就在宫门上写了几句话:“有一条龙非常不平凡,可顷刻之间就没有了住所,五条蛇跟随它,游遍了天下。龙饿了没有东西吃,有一条蛇就割下自己的股肉给它吃,结果龙回到自己的深渊里去,对于它的深渊,感到很满意。四条蛇都走进洞里,也都有地方居住,其中有一条蛇没有洞可隐居,就在野外号叫。”文公出门看到门上那副字,就说:“唉,这就是介子推!我正担忧国家大事,没有考虑到他的功劳。”派人去召他,他已经逃走了,于是就到可能逃往的地方去找他,听说他已经到绵山上。于是文公就把绵山追封给他,做为介子推的封地,又叫做介山。
5。 舟之侨辞赏
晋文公逃亡,走遍天下,舟之侨离开虞国去追随他。文公回国,选择可以给爵位的人赐给爵位,可以给禄位的人赐给禄位,只有舟之侨不在内。
文公宴请诸大夫,酒喝到半醉的时候,文公说:“你们几位为什么不替我写一篇赋?”
舟之侨说:“君子作赋,小人只有陈辞,辞是这样说的:有一条龙非常不平凡,可顷刻之间,就失去它的住所;一条蛇跟着,游遍了天下,龙回到深渊里,很舒适地住在那里,有一条蛇很强健,却独独得不到住所。”
文公很震惊地注视着他,说:“你是想要爵位吗?请你等到明天;你是想要俸禄吗?请你告诉管仓库的人。”
舟之侨说:“请求以后才给予赏赐,廉洁的人不接受。说尽好话才给予名位,有仁德的人不愿这样做。现在老天正兴起乌云,立刻下起倾盆大雨,禾苗野草都兴盛起来,没有东西能够阻挡它的生长。现在因为一个人敢讲话就施恩于他,就好像专为一块土地下雨一样,那块土地是不会生长东西的。”于是就走下台阶离开了。
文公找他找不到,于是一辈子就常念《甫田》这首诗来警惕自己。
6。 助人者安乐
当孝宣皇帝还小的时候,邴吉曾暗中帮助过他。后来孝宣皇帝即位,大家都不晓得这事,邴吉也没有说。当邴吉从大将军长史转迁到御史大夫时,宣帝知道了,要封赏他。刚好碰上邴吉生病,宣帝就派人带着做官的大印趁他还活着的时候去封赏他。太子太傅夏侯胜说:“他不会死,我听说暗中帮助人的人一定享受得到安乐,并且把这种安乐绵延给子孙;现在他还没有享受到安乐就病得很厉害,这并不是无可救药的病。”后来,果然他们病好了,就封他做傅阳侯,终于享受到他的安乐。
7。 非臣之力
魏文侯进攻中山,乐羊为将军。攻下中山后,回去报告文侯,有自我表功的神色。文侯告诉主书说:“叫那些大臣和宾客献上报告来。”主书拿了两箱子进来,请乐羊看,都是责难进攻中山时发生的事。乐羊北面再拜说:“攻下中山,不是我的功劳,是人主的功劳。”
8。 与百姓共苦
平原君回到赵国,楚国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魏国信陵君也强夺晋鄙的军队去救赵。两处的大军还没有到,被秦国攻打的赵的邯郸城非常紧急,快要守不住了,平原君非常担忧。
邯郸传舍吏的儿子李谈对平原君说:“您不担心赵国亡国吗?”平原君说:“赵一亡国就是我当俘虏,怎么不担忧呢?”李谈说:“邯郸老百姓,拿骨头当柴,又交换子女当饭吃,可以说非常艰困;而你的后宫有几百名宫女,妇妾都穿丝绸的衣服,厨房有的是多余的食物;士民的武器都用完了,有的就削木头做为矛戟;而你却拿器物钟声来自我玩乐,假如秦灭亡了赵国,你怎能有这种享受?如果保全了赵国,你还怕缺少什么吗?你如果真能把你的夫人以下统统编进军队里去,分工合作,家里有什么统统分给军队去吃用,只有这样在危险困苦时才显示出你的恩惠。”于是平原君照着他的计划去做,而三千士人都很勇敢地为他出生入死,跟从李谈去追击秦军。秦军向后撤退了三十里,刚好也碰到楚魏救兵来到,秦军就停止攻击。李谈死后,他的父亲被封为李侯。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施恩必有福报(3)
9。 有德于人必有福报
秦缪公曾经在出巡的时候丢失了他的骏马,自己去找,结果看到别人已杀了他的马,大家正在分肉吃。缪公就说:“这是我的一匹骏马。”吃马的人都害怕地站起来,缪公说:“我听说吃马肉的人,不喝点酒将要中毒死去。”于是就依次让他们喝酒,那些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去。
过了三年,晋国进攻秦缪公,包围了他,以前那些吃马肉的人都说:“可以出生入死地报答吃马肉又喝酒的恩惠了。”于是就帮秦缪公从晋军里突围出来。秦缪公终于解救了危难,战胜晋国,虏获惠公而回。这是先以德待人而后自己受福的道理。
10。 楚庄王的福报
楚庄王以酒宴招待文武大臣。黄昏的时候,大家都喝得很高兴,灯火忽然熄了,于是就有一个人拉美人的衣服,美人就拉断对方帽子的带子,并且告诉楚庄王说:“今天灯火熄灭的时候,有人拉我的衣服,我于是就拉断了他帽子上的带子,赶快把灯点起来,看谁的帽子上没有带子。”楚庄王说:“招待大臣们饮酒,把他们给吃醉了,何必要显示你的节操,而对士人加以侮辱呢?”于是就交代左右的人说:“今天晚上同我在一起喝酒,不把帽子的带子拉断的人表示不快乐。”一百多位文武大臣,每个都拉断帽子上的带子,并点上灯,最后大家都喝得很高兴地离去。
过了两年,晋国和楚国交战,有一个大臣经常在行阵的前面,非常勇敢地杀敌,两军五次交锋,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