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做局(讲述财富背后那些不能细说的故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她想把女儿介绍给他。旁边另外一个老阿姨推推她,指指李玲玲说:“黄阿姨啊!人家女朋友明明就在旁边嘛!”

臊得徐幼林、李玲玲红着脸都低下了头。

徐幼林在宣传上下了点功夫。他贴了张大海报,上书:“关注您身边新的投资机会——期货”。字很大,很醒目,非常吸引眼球。

来之前,他们三人做了分工,李玲玲负责发资料,徐幼林、林晓鸣负责向客户答疑。

当时,股票市场行情清淡,许多资金正愁找不到投资的方向。许多人都对期货这个新的投资工具非常好奇,因此他们的宣传也聚集了一些炒股票的人。

林晓鸣也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把近日交易的行情K线图打印了下来,并向潜在客户介绍说,“和股票交易不同,期货是能做空的,这样即使价格下跌,我们也能获益。”

徐幼林继续介绍说:“除了卖空,期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透支交易,当然这样做风险也大。但是如果投资者看清楚行情未来进展的方向,收益也很大。”

“现在的股票是T+1,当天买进的股票当天是不能卖的,必须是下一个交易日开始才可以卖;而期货是T+0交易,当天开仓当天也可以平仓,一天可以交易无数次。” 林晓鸣说道。

“股票能做期货吗?”有人问道。

“你说的是股指期货啊?”徐幼林回答道。“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远期金融期货合约,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推出,我们现在只能做商品期货。”

“小弟弟,你也知道我们都是老股民,当然最关心的是股票,还是先介绍一下股指期货吧!虽然现在还没有开,但是我们也要先学习一下啊!”有个中年人急不可待地问着。

“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期货交易的分枝,无非一个属于金融期货,一个属于商品期货。在国外,金融期货占了整个期货市场80%的成交份额,相信我们国家将来也会推出金融期货的。

“股指期货怎么做?其实很简单。

“比如说现在市场指数是1000点,有一个‘12月底到期的市场指数期货合约’是1100点。围绕着这个未来的指数,市场肯定有两派,有的人认为到时候市场指数会比1100点更高,或许是1200点;有的人认为到时候,市场不会涨到1100点,市场指数还是维持在1000点。

“于是看涨的人买入了指数期货,我们叫做多,买入的人就是多头;看跌的人卖出指数合约,我们叫做空,卖出的人就是空头。

“到12月指数合约到期之前,市场多、空双方进行买入、卖出的交易。但到合约到期日,多、空双方都不能交易了,只能平仓。因为期货变成了现货。交易者必须以承诺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这一指数平仓。根据期货合约的价格与当前实际价格之间的价差,多退少补。

“假如12月底到期时,这个市场指数实际是1200点,多头就赚了100个点。相反,假如到时指数是1000点的话,多头就亏损了100个点,而空头就赚了100点。假如每个点价值300元,那么每张合约100点的输赢就等于3万元。”

虽然对股指期货也一知半解,徐幼林搜肠刮肚地回答着,也乘机普及了期货交易的知识。

林晓鸣也继续介绍说:“炒股票最头疼的就是选股,面对几百只股票,不知道如何选?选的好,即使指数跌,也涨;选的不好,指数涨,它却不涨。而有了指数期货则交易就简单多了。商品期货和指数期货是异曲同工,现在我们交易的就这几个品种,有农产品的粮食、绿豆等,有金属原材料的铜、铝等,要吃透它们的规律,显然比吃透几百只股票容易多了。”

“期货交易还有个特点就是保证金交易,如果保证金的比例是5%的话,投资1万元,交易金额就能达到20万元,也就是说通过财物杠杆,我们可以放大收益。”李玲玲也开口介绍道。

虽然他们几个人的介绍中,充斥了许多专业名词,但听完之后,许多人都对期货这个新鲜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抽空到他们公司去看看。

有个老伯伯问:“我是退休工人,想先投一万元,可以吗?”

徐幼林回答说:“期货是一个高收益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它需要投资者具有很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老伯伯,退休工资您还是做做股票吧!”

大家都笑了起来。

林晓鸣补充说道:“从理财角度看,我建议我们把50%的钱存在银行里,30%的钱买保险,20%的钱投资期货。这样,随着风险的递增,我们投资的比例就越小。这样的理财风格才比较稳健。”

李玲玲却不以为然,她心里想:“存银行才多少利息啊!要是我,我就用40%的钱炒股票,60%的钱炒期货。”想虽然这么想,但她没有说出来。

虽然原始,但徐幼林的做法很有效,慢慢地有几个股票投资的大户,会跑到他们的营业场所,看看行情,偶尔也下下单。交易厅也慢慢有了点人气。

现货市场他们倒是没找到几个新客户,因为许多原意尝鲜的人早就来开户了。因此,徐幼林决定还是把营销的重点放在证券公司上。因为更多的人把炒期货就等同于投机。而苏州商品交易所给了他们新的投机机会。

李玲玲瞧在眼里,暗自佩服:“徐幼林真是个聪明的人,做啥事情都有一套。他今后一定能成功!”

聪明人总是讨人喜欢的。

潘国强却不服,他想:“这一次,算你小子走运,下一次,我肯定整得气势比你大。”

聂远新也想:“徐幼林这个人我没有看走眼。这个小伙子以后要多加培养。”

业务上,聂远新也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指标,毕竟全新的行业,全新的部门,全新的员工,一切都是全新的。这需要时间。

为了提高各会员单位的管理水平,苏州商品交易所组织会员单位周五参观上海金属交易所。当时,上海金属交易所是国内期货业务最火的一个交易所。

当时,沪宁高速公路还没有建成。他们都是坐火车去的上海。上海金属交易所非常客气,派了专车在火车站接他们。

上海金属交易所位于中山北路的物贸中心里。车驶过中山北路的时候,就有熟悉这个城市的老人悄声嘲笑上海人说:“别看中山北路两旁都是楼房,在楼房后面都是棚户区,楼房起了*布的作用。这就像上海人的‘节约领’。”大家都哈哈大笑。

苏州人对上海人非常了解,他们知道是上海人发明了“节约领”。“节约领”又称“经济领”、“假领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上海男人可以靠“节约领”天天换“新衬衫”。

上海金属交易所非常重视兄弟单位的参观。由于总裁余国聪正好有事出差,他特地嘱咐一个副总亲自出面接待。一些优秀会员单位也介绍了他们的管理经验。

经验交流会圆满举行。

最后他们还参观了交易大厅和部分会员单位。在这里,徐幼林第一次看到了通过卫星终端接受信息的路透社终端机。终端机屏幕被切分成多个窗口,左下角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交易行情,右下角是纽约的行情,屏幕的上部滚动着路透社发布的全球即时财经新闻。由于这个时候,国外的期货交易所都在休市,只有屏幕中部的汇率交易窗口和上部的新闻窗口不断刷新着。

当时互联网这个名词,徐幼林闻所未闻,看到这个信息终端机,徐幼林感觉这就是一个打开世界的窗口。

聂远新的期货营业部由于是新组建的,老人较少,因此也没有一些所谓的职场新鲜人的陷阱。

徐幼林有个同学叫李又新,进入一家进出口公司,跟着一个老师傅学习。老师傅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公司的打算就是让这个应届生跟两年后,就能接替他的位置。但是,老师傅有老师傅的打算。他的儿子大学刚毕业,过几年就要结婚了。家里有太多用钱的地方。他打算退休后,公司继续回聘他,这样他还能继续拿到不菲的薪酬。因此对这个徒弟,他在表面上的热情善良下却隐藏着狡诈。李又新到底是初出茅庐,哪里经历过这些。天真的他,别人把他卖了,还感激涕零呢!

有一次李又新上班的时候,接了个电话,家里人告诉他,家里出了点事。事情大不大、小不小。李又新恰好休假用完,舍不得请事假,于是心神不宁地上班。坐在他对面的师傅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李又新本来是农村人,他到苏州工作后,父母也搬了过来,他们一家在彩香新村附近租借了一套房子。李又新父母一边做点小生意,一边照顾他。李又新父母听不懂苏州话,他担心初到苏州的父母无法处理突发的事情,因此心里老是牵挂着。

恰好,部门领导出去了。他师傅就主动告诉李又新说,“我看见领导出去了,你不是家里有事?还不趁这个机会回家看看?你放心,要是领导回来了,我就说你去其它公司办事了。”

李又新千恩万谢的走了。没想到领导吃完午饭后,又回来了。领导见李又新办公桌上一直没人,就问:“小李哪里去了?”

师傅从容地回答,“小李忽然说家里有事,和我说了声就走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谁知道他上班时间溜到哪里去了?年轻人!就是纪律性差,一点也没有责任感!”

等下班前,李又新回来后,他以为这样做天衣无缝的。他师傅又小声地和他说,“你刚一走,就有人给老板打小报告,说你开溜了。你看,都是些什么人啊!在这办公室,只有我一直帮你!”

年轻的李又新这才知道,原来办公室里也有喜欢多管闲事打小报告的坏人,还好师傅是好人。怀着感激,他又追问道:“是谁告密的啊?”

师傅又摆出一副关心的样子,说:“算了!不和你说了,免得你们吵架后,替我惹麻烦。你啊!一直让我操心。以后有事,还是和我说。办公室里其他人少说说。”

李又新诚心诚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李又新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不相信了,只相信自己的师傅。

别人见李又新这个人太实诚,也怕惹麻烦,都不去点醒他。搞到最后,李又新在办公室里自己把自己孤立了。师傅这种小动作又搞了几次,李又新就在这个部门呆不下去了。

等李又新离开这家公司后,一次在路上偶遇一个办公室的老同事。老实的李又新还一个劲地打听师傅的近况,还说这个师傅好,一直照顾他。老同事也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他提了个醒,“你那师傅啊!白天要挖空心思地去做人,晚上还要彻夜难眠地想法子去整人。”

说完,他就走了。留下李又新站在那里,慢慢品味这句话。虽然此刻他在喧嚣的人群中,却感受到最刻骨的寒冷。

不过这个李又新的离职还是蛮有个性的。

在这家公司的最后一天,他在电脑前工工整整地打了一封辞职信,递交给了经理。经理接过了一看,差点气得背过气去。原来他的信是这么写的:

尊敬的领导:

先谢谢您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这使我在公司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我夜观天象,发现马上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想在大战之前,回家看看我的父母,以免战乱引起的长期分别造成我们在两地不能相见。

不过我认为战争是必要的,因为现在大量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这些老东西死了,新的一代才能获得利益,更多的人才能享受到群居带给人类的优势。

总之一句话,我要回家了,这个岗位其实真的不错,把好东西留给别人吧,我要回家了。谢谢。

此致

敬礼

李又新

他的经理彻底给“只有这些老东西死了,新的一代才能获得利益”这句话给雷趴下了。他没想到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李又新在辞职的时候,居然爆发了一下,消遣了一下老板。

还好, 李又新下一家单位没有提出对他进行背景调查。否则的话,估计这个经理也不会说出对他正面性的评价。

既然走了,就没必要再一鸣惊人了。要一鸣惊人,在工作上好好表现展现自己的能力,让人家刮目相看就可以了。

我们要低调的来,低调的走。既是曾经是办公室里的敌人,临走的时候多说一句感谢的话又如何?毕竟或许正是有了这个办公室里的敌人,你才能在激励中成长!

实际上,李又新接下来几份工作都不大顺利。

他在挫折中也在成长,在失败中也在改变自己。多年后,李又新在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也惊讶于自己当年的幼稚和情商之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 上海人来了
汤有为是苏州商品交易所的总裁,他也是这个交易所的创始人。在这之前,他一直担任苏州物资局计划处处长。当时干部的考核,只留于形式,许多干部都是抱着“不求无功,只求无过”的想法的,但汤有为却不是这么想。他始终牢记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名言。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因此,他非常不喜欢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纸的机关生活。

谁叫当初他父母给他起的“有为”的名字呢?

当得知要被委任去筹办苏州商品交易所后,他对自己说,这次我要大干一场。他的岁数也不小了,或许这次是他最后也是最好的一次开拓事业的机会。

商品交易所其实就是搭台唱戏。演员就是会员单位,唱的戏就是交易的品种。而交易所就是戏院的老板,卖出票就能收钱。只有上演了能吸引人的戏,观众才会掏钱买票来看;演员才会卖力地演。所以戏目,也就是说交易所的交易品种,是一切的基础。

在交易所成立前,汤有为就为交易品种的设置大费脑筋。作为一个期货品种必须具备流通量大、容易保存、容易交割等几个条件。经过反复比较,汤有为决定推出Φ线材期货。这个交易品种是中国首创的,国外成熟的期货市场都没有这个交易品种。

汤有为是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但是在机关里没有施展的天地。长期机关生活使他身体里积蓄了很多的能量,离开了机关下了海,一下子身上感觉松了绑一般。他愿意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此在他的领导下,长期以来苏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一直比较火爆,聚集了国内涌来的大量资金,别人开玩笑地和他说,苏州真实一块神奇的土地,炒什么,火什么。

苏州商品交易所成立的初期,会员单位主要是江苏省内的钢厂和钢材流通单位。由于有更多的本土元素,因此交投始终不活跃。更多的时候,就像圈里人之间的游戏,圈外人大多在场外看着,不愿意进去。因此交易量一直没有上去。

汤有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交易所迟早要关门的。毕竟开门就要花钱,交易所每天维护的费用也很高。当务之急,就是活跃交投,有了成交量,场外的资金才会愿意入场。

从城市地位来看,苏州的位置比较尴尬。江苏的省会是南京,这意味着江苏经济的发展重点将会是偏向省会南京,所有的资源也会向南京倾斜。而上海离苏州很近,只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南京的经济地位和上海是无法比的。因此许多时候,苏州更倾向于从上海寻找发展的资源。

上海当时已经成立了一个期货交易所,叫做上海金属交易所。这个交易所当初就是上海物资局出面筹办的,第一任总裁余国聪原来就是上海物资局属下的上海生产资料服务公司的经理。上海金属交易所交易的品种是铜、铝等有色金属。Φ线材属于黑色金属,在上海没有交易。

苏州商品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