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莓帝国-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莓的诞生(3)
1979年秋天,年仅18岁的麦克·拉扎里迪斯被滑铁卢大学录取,主修电子工程学,辅修计算机科学技术。有着“北方的麻省理工学院”之称的滑铁卢大学就是电脑技术天才的乐土。学校的不少课程都和工作经历直接捆绑,而这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麦克大学一年级时在大型计算机制造商数据控制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CDC)位于滑铁卢的分公司工作,从而拿到了合作项目的学分。他的工作是就电脑存储设备的自动错误探测和纠错进行研究。后来麦克对此回忆称:“通过在这里的工作我意识到,我可以通过改进其他研究团队的操作系统或者为他们设计电脑电路赚钱。”
CDC公司于1978年推出的电子学习系统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即自动教学系统软件,其中包含一些在当时看来非常前卫的概念,例如在线论坛和留言板、在线测试、电子邮件、聊天室、图片语言、即时通讯、远程桌面共享以及多人在线游戏,这些概念直到15年后才成为业界主流。
在CDC工作期间,麦克在商业领域学到了非常重要的一课,这对他日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当时随着日本竞争对手进入超级计算机市场,CDC已经开始走下坡路。CDC的企业文化也开始分崩离析,麦克亲眼见到一些非常有创新思维的工程师和市场营销部门发生冲突而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因为市场部门希望拿到一些简单的产品以吸引客户。当时许多CDC的工程师都感到非常失望,并陆续离开了公司。
这对麦克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并令他认识到科技类企业必须要给工程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一点必须在RIM中加以贯彻实施。对产品进行简化不会刺激消费者购买更新版本的产品。他说:“当你放任市场践踏创新的时候,距离毁灭也就不远了。”
***
麦克的脑中始终回响着米克辛茨基先生的那句话,不要太痴迷于电脑。因此他便将精力集中在将电脑与无线技术和其他一些技术进行结合上,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当时在大学里刚刚兴起的局域网技术。于是他在中学时便和道格一起尝试过的无线电及自动显示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实验。1984年,他编写了一套程序可以生成一条视频信号向任何一部电脑显示器传送数据。他曾考虑过将其推向市场作为商店的显示系统,但他很快便意识到自己在商业领域完全是个门外汉。因此他决定和自己的经济学教授拉里·史密斯谈谈,讨论一下如何生产并销售无线数据设备。史密斯后来回忆说:“麦克向我大概介绍了一下他的想法。他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想法,非常独特。我对麦克的早期印象之一便是他非常单纯地执著于质量。他了解这一点,这很实际,质量好的东西一定会卖得出去。但他同时非常推崇工程师的技术。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性格特征,并不多见。”
通过在CDC的工作,麦克认识到他已经拥有了可以创业谋生的技术,因此他和道格便决定开始创业,尽管当时经济仍处在衰退之中。麦克起初尝试向一些本地的商店推销他们的显示系统,他对此解释说:“当时还没有彩色激光打印机,而把需要展示的内容录入计算机成本非常昂贵。商店会把我们的产品放在橱窗里用作广告展示,或者放在店内用以促销产品来吸引客户。当时产品十分流行,我甚至还上过电视新闻进行展示。从中我们赚到了第一桶金。”
黑莓的诞生(4)
起初,他仍然希望兼顾学业和创业。“我尝试过,”他后来回忆说,“我经常骑车在办公室和学校之间往返,为期中考试复习功课。我甚至尝试过留级,但我还是做不到。我们的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我意识到我必须做出选择。”因此他决定“休学”,这时距离毕业还不到两个月,而麦克也只差几个学分就能拿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位。道格随后也同意离开温泽大学,到滑铁卢与麦克会合。他们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后来终于出现,当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加拿大的分公司注意到了他们的无线信息显示系统。通用希望在装配线车间试用,并愿意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
***
麦克的父母在温泽,当时对于麦克的决定并不感到十分高兴,并要求他对辍学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最终他们还是站在了麦克一边。当麦克最终申请下来安大略政府15万美元新投资贷款时,他们也拿出了一部分钱给当时年仅23岁的麦克。1985年2月,麦克·拉扎里迪斯与道格·弗莱金正式创建了RIM公司。
麦克最初希望让公司的名字和“研究(Research)”这个词沾上点关系。但所有好一点的名字都已经被别人用过了。最后麦克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了“Research In Motion”这个名字。
下一步便是要找到一间办公室。后来成为RIM第一任房东的曼弗雷德·康纳德(Manfred Conard)回忆说:“两个小伙子骑车前来,想要在我在滑铁卢闹市区所拥有的一栋办公楼中租一间屋子。他们需要一间房间。他们还需要一个自行车架,因为当时要把他们的自行车锁在栏杆上实在太困难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是很好的小伙子。我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生意的,他们在电脑上向我做了展示,但我完全摸不着头脑。他们是当时办公楼里规模最小的租客。”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找到一名编程好手,于是他们便在当地的Usenet上发了广告。他们很快便找来了麦克·巴恩斯丁(Mike Barnstijn),也就是后来负责公司软件事业的副总裁。当时他刚刚拿到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硕士学位。后来巴恩斯丁回忆说:“大家的性格很合得来。我们都对技术很有热情,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都对汽车很感兴趣。我当时马上就被聘为他们的第一名全职正式职员,此后不到一年我便成了合伙人。”这些日子十分快乐,大家骑车上班,并在拥挤的办公室里为完成合同待到很晚。他们很快发展成了一个拥有三名助手和秘书的团队,于是不得不换一间更大的办公室。
***
团队接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份价值60万美元的合同——为通用汽车提供联网显示终端,可以在通用的装配线上通过LED灯显示滚动信息。拉扎里迪斯说:“用电话或者对讲机的话有点吵,所以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大型显示板得到解决,有点像悬空挂了很大一张纸。”但RIM售出了不到100部产品。“失败的原因很可能不止一个,”道格说,“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适当的营销,而且LED显示市场竞争也很激烈。”
尽管缺乏动力,但他们依然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巴恩斯丁说:“那时候我们工作时间很长,但都是自愿的。在小公司工作还是有一定自由度的,但也有很大的责任。那种自由的氛围我们所有的人都很喜欢。通用那单生意要得很急。最后我们把生产外包给了一家公司替我们生产,叫Corman Technologies,他们在通用位于奥沙瓦的工厂装配了很多。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但如果是按照我们的生产方式来的话,现在应该还能用。”
黑莓的诞生(5)
1987年,拉扎里迪斯参加了一场贸易展会,当时一家公司展示了如何利用无线数据技术为可口可乐公司管理贩售机和运货车。贩售机可以在需要维修时呼叫总部。于是麦克的脑子里闪过一个主意——RIM应该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无线数据网络事业上。“我突然意识到我想要做什么了,从那以后我们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他说,“坦白地说,我们从未走过回头路。”
有了从通用赚到的资金,RIM雇用了六名新职员帮助招揽供货合同。他们发现当时柯达公司和加拿大全国电影协会正在合作竞标一个用于电影制作的条码阅读器项目。当时柯达正牵头引领一场新的电影技术改革,他们的胶片条码间距有近6英寸。由于这种条码很小且密度很大,非常难以读取。
虽然距离竞标截止时间只剩下三天,但他们还是竞标成功,并在1990年拿出了他们的第一台DigiSync胶片条码阅读器。数码脚本、镜头及时间计算器很快便对好莱坞的剪辑师和底片剪接员带来了很大冲击——过去需要花费一名剪辑师两天时间去做的工作,如今只需要20分钟便可完成。这一产品为RIM公司赢得了一座艾美奖(1994年)和一座奥斯卡奖(1998年)。拉扎里迪斯参加了1999年的奥斯卡会前颁奖礼并从演员安妮·海切手中接过了一座奥斯卡奖杯。
DigiSync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具有市场针对性的产品,但麦克很快便意识到公司的未来并不在这里。“赢得奥斯卡奖非常令人兴奋,”他说,“但我意识到电影技术市场最终会饱和,这样一来我就需要一些新的东西了。也就是在这时我脑中闪现了一种无线数据技术,一种公司未来建之其上的技术。这就是Motitex技术。”
***
“你需要明白,黑莓并不是一夜之间诞生的,它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时间。并不是说我们哪天早上突然醒来并叫道:有了!”
——麦克·拉扎里迪斯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通讯行业大鳄——泰德·罗杰斯,已经成功搭建起了他的全国Cantel蜂窝式电话网络。一天,罗杰斯正在瑞典拜访他的系统供应商爱立信,他注意到出租车里一台出租车公司用以进行调度的无线数据终端。爱立信告诉罗杰斯,说这将是无线服务行业的下一个重要领域,并向他展示了他们新的Mobitex网络技术。罗杰斯决定买入这套系统,并在1989年初找来汤姆·皮尔纳负责管理Cantel新成立的数据通信部门。于是皮尔纳开始着手建立北美地区的首个公共无线数据网络。
麦克·拉扎里迪斯很快便从皮尔纳那里敲定了一份咨询合同,负责选定潜在的北美地区供货商,帮助开发将使用Mobitex系统的电脑和无线设备进行连接的调制解调器。后来罗杰斯发现爱立信并没有任何用于销售展示的初步程序时,RIM的程序员麦克·巴恩斯丁便编写了一套小程序,可用于在互联的电脑和爱立信Mobitex无线电台之间进行双向数据通信。巴恩斯丁给他的这套程序命名为Mobi。
1989年末,皮尔纳找来了工程顾问罗伯特·弗雷泽,负责管理Cantel旗下的Mobitex开发项目。弗雷泽曾经在摩托罗拉公司做过无线设计并开有一家自己的无线系统整合公司。他和Cantel公司的市场营销主管大卫·尼尔很快发现程序员没有用以编写无线终端程序的工具,而且将大型办公电脑系统和Mobitex进行连接也很复杂。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黑莓的诞生(6)
因此弗雷泽便找到了RIM公司,并令巴恩斯丁为Mobitex程序员们编写了一套名为MobiLib的工具包,或者叫应用程序接口(API)。他们将Mobi改造成一套基于个人电脑(PC)的Mobitex电子邮件程序Mobitalk,并带有附件添加功能,同时还具有Mobitex的随时在线功能,允许无线设备和办公室的电脑进行通信。
为了启动产品开发,弗雷泽编写了一套Mobitex终端说明,和Mobital以及MoibiLib一起拿给了尼尔的系统整合以及程序开发团队。基本上,Cantel完全开放了这套规范,任何希望为Mobitex做开发的程序员都可以查看。
到了这个阶段,1990年初,RAM无线数据公司(后来的贝尔南方无线)发现自己在推出其美国Mobitex网络的进展上落后于Cantel公司整整一年,因此它便急匆匆采用了MobiLib并向Cantel公司购买了授权。弗雷泽随后与RAM公司达成协议,联合为研发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他们还与RIM公司签署了未来两年的合作协议。他们拿出了一套Mobitex网络网关规范,规定了如何连接客户电脑、邮件系统以及无线销售终端节点,但当时其实麦克·拉扎里迪斯还有更好的想法。
麦克认为一套好的网关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开发。为了在短期内解决问题,他拿出了一套简单的Mobitex协议转换器(MPC),针对客户电脑上的标准解调器AT命令。RAM和Cantel公司同意了他的方案并对MPC提供了联合资金支持。同时,RIM开始就一套真正的网关系统展开工作,这也就是他们后来的产品RIMGate,而RIMGate正是黑莓企业服务器的前身。
Cantel需要找人帮助尼尔给Mobitex的实际运行情况下一个定论并找出将其推向市场的方法。“我至今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的影响有多深刻,”尼尔说,“拉扎里迪斯不仅能理解这些东西,甚至可以运用这种语言。在那个时候,他是为数不多的知道这大体是怎么一回事的人。”
尼尔回忆Mobitex的发布是在1990年的5月17日,地点在多伦多的爱德华国王酒店。“我们租了很多树,因为只有一些硬件摆在桌子上看起来有点无聊。但有了这些树看起来便像魔法森林一般。来了有将近300人,有客户、程序员还有媒体。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到了那年秋天,我们所有无线数据项目的人员都被调到了寻呼网络组。我们当时领先市场实在太多了,大家都还没准备好。”
在花费了将近两年时间和大约3 000万美元的资金建设Cantel Mobitex网络后,泰德·罗杰斯发现他除了Rogers Cable的服务车以外,基本没有什么付费客户,而且前景非常灰暗。因此他缩减了业务规模,留待数年之后再重新启动。
而在1990年剩下的时间一直到1991年期间,RIM的重心都在Mobitex协议转换器(MPC)上,他们对MobiLib进行了改进,推出了MobiLib Plus API并研发了一套协议分析器,名为MobiView。它能帮助Mobitex程序员调试程序并提供了一种方式,为移动销售终端节点上的无线信用卡交易安装安全的终端对终端的解决方案。公司还将团队扩员至10人以上,招来了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工程师赫伯·里特以及网络专家加里·穆素。赫伯在工作室编写MobiLibPlus,而加里则负责组织RIMGate的工作。除了麦克·拉扎里迪斯以外,赫伯和加里后来都是RIM发明专利最多的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黑莓的诞生(7)
加里·穆素毕业于滑铁卢大学,1991年加入RIM的时候已经年过30,在科技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他曾在渥太华的Xicon公司工作,后来又曾就职于全国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s),负责在IBM终端和大型主机的桥接工作。他在X25和SNA无线协议方面非常擅长,而这两种技术都被用在了当时还在发展初期的互联网技术中。截至目前全球X25网络已经互联超过75个国家。
大卫·尼尔非常惊异于一些诸如拉扎里迪斯等痴迷于技术或者硬件的人能在如此大程度上沉浸在纯科学的世界里,而且他们还乐于鼓励年轻人学习科学和技术。“他非常不喜欢极客或者疯子这样的词,”尼尔说,“并不是他不喜欢被叫做极客,但你为什么要用这些词来打击那些对于这类知识求知若渴的年轻人呢?”
但他们确实都是科技工作者,生活里充满咖啡、比萨和代码,就像硅谷中大量渴望创业的团队以及全球各地的此类人士一样。加里·穆素作为一名RIM资深职员以及当时团队里唯一的一名父亲级职员,回忆说:
“在大约1994年RIMGate的开发进入关键期时,我常常带我一岁大的儿子(是四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上班并放在摇椅上。他会在我的办公室里睡觉,而我在一旁工作(最近有些同事曾和我回忆过这段往事),这样我的妻子就可以有一段休息的时间,他也常常在我驾车去上班的路上睡着。我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把工作时间越拖越晚。而赫伯·里特干脆有时通宵工作。我偶然间发现他用泡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