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校长法则-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一民转身回过头来,秦芳再一次将唇压在了他的唇上,杨一民推开距离,小声说道:“秦芳,别这样。”

“一民哥,让我在婚前利用你一次,就这一次,不然我会遗憾的。”

杨一民已失去了抵抗力,手已不老实地伸进秦芳的衣内,他将她抱在怀里,坐在沙发上,一阵侵袭后问,“我们去找个宾馆。”

秦芳点头同意,二十分钟之后,杨一民已将秦芳放在床上,细细地品味这突然而来的艳遇。

【184】女人的扰乱

秦芳给杨一民的感受是和其他几个人完全不同的,或许婚前的都显得匆忙和没有技巧,和杨一民当初与徐曼丽一样,只知道猛打猛冲,自从与几个女人有了关系,特别是林娟教会了他品味,而冯警官则教了他很多技术,这两人的影响让他更知道怎样去享受这种激情。

秦芳几乎是一点经验也没有,虽然刚才是那样主动和坚决,但当杨一民吻上她的胸时,她浑身颤抖,杨一民问:“怎么啦,害怕了?”

“一民哥,别笑我,这事,我的次数可以数得出来,我不懂。”

知道这种情况,杨一民做得更为小心,从叶雯雯的经历就可以看出。杨一民让她充分地放松,然后两人陷入深度沉醉,当两人做完一切后,已经是六点多了。

秦芳在收拾结束后还钻到杨一民怀里,小声说道:“一民哥,我真没想到,是如此美妙,以前我从来没有今天的感受。”

“秦芳,今天的事,过去了就算了,它有时可能会是毒品一样,纠缠在我们的心里,但我们得回到现实,不然或许那天,就会毁掉我们两个人的。”

秦芳点着头,“一民哥,我知道,以后我不想这事了,房子问题处理好后,我就尽快结婚。”

杨一民对秦芳的提醒也正在于此,其实在所有女人中,杨一民觉得最安全的反而会是秦芳,因为秦芳是公务员,不会对自己有麻烦,又不是一个系统,对自己工作不会有影响,反而对生意上的事能帮助。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秦芳结婚的问题,只有秦芳真正结婚后,他心里才觉得踏实,未婚的女孩,无论怎样对他和李艳的关系都是一种威胁。

秦芳在两人结束后也说过,自己是想在结婚之前完成心愿,今天算是完成了,以后两人就正常交往。这倒是杨一民目前希望的事,但他却比秦芳更清楚,以后两人想完全断掉这种关系可能很难了。

晚上两人一起去吃了饭,杨一民到李艳家里去了一趟,马上五一长假了,不知道李艳是如何安排的。

三个人坐在客厅里聊起了天,杨一民有种明显的感觉,不长的时间,但李艳的父母对他反而更客气了,称呼已从原来的“一民、老师”等变成了“老师”,以前这种称呼也经常用,但一段时间是没用了,现在这样称呼,是不是有一些问题?

杨一民决定试探一下,于是问道:“伯父伯母,李艳五一会回来吗?”

李艳的母亲脸上略一顿,说道:“李艳没给你说?她小姨打算利用小长假的机会好好陪陪李艳,到上海附近的几个景区走走。”

这事李艳真的还没给杨一民说过,杨一民说道:“李艳还真没和我说,不过她说他们的培训只要三个月,六月中旬就结束了。”

“是啊,我们也正在考虑她回来后公司的动作如何办。”

杨一民心里有点烦,没聊多久,他就回家了,打开qq,李艳没在线,他又上了另外一个qq,这是大学时用的,打开班上的群,找到杨琼,双击,输入信息:在吗?

等了一会,没有信息,杨一民感觉着李艳父母的神情,觉得肯定李艳的小姨说了啥事,其实杨一民心里明白,就是想让李艳在上海,找个有钱人,那种对他的轻视让他心里有点痛。

他出了门,想到外面透透气,到了小区,开上车,来到江边,一阵河风吹过,清爽的感觉让他心里逐渐平静。

不管其他人如何,只要李艳对自己好就行了,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想得太多,不仅会伤害自己和李艳的感情,或许也会使自己与李艳父母的关系变得不融洽。

回到家里,杨一民看了看,qq仍然没有任何消息,他关了计算机,将心思转向工作。

和林娟关系调整之后,杨一民打算和李小萍、叶雯雯改变原来的状态,不再有性方面的东西,但是冯警官却一直让他下不了决心,一是因为本来联系就不多,但偶然的一次总是让他难忘,冯警官的技术超群,一个男人一旦和她有了关系,是很难离开的。

庆祝“五。四”提前在放小长假之前,这又是叶雯雯和学校音乐和美术老师表现的时候,在准备之初,杨一民提醒叶雯雯,最好利用初一初二的学生学习紧张程度不大的时候,将迎接“五。四”青年节搞成系列活动,等到“五。四”庆祝时形成节目汇演和展示。

这一活动最终成了学生才艺展示和文艺节目两大主题,这次展示,杨一民专门打电话请了刘金瑞,他的想法是,金瑞公司对学校进行了很大的援助,虽然联系一直都保持,但这次活动正值学校各方面成绩突出显现的时候,如果对方能来,杨一民认为或许在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对方或许能给自己提供持续的支持,如果能解决一些学生服装问题,自己可就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对方却真的无法派人过来,他让杨一民将照片传给李助理,由李助理整理后他看一看,杨一民心中虽然遗憾,但总算让对方知道了学校的事情。

李艳最近说自己很忙,在做一套资料,据说老师要到欧洲去一趟,给他们班布置了一个项目,全班分成四个组,每天得到工地上做事,一般下午才回来事理资料,而他们组恰好有那个高富帅,那人只陪李艳等会玩,根本不做事。

而李艳毕竟文凭要低,很多东西还得边做边学,所以显得比较困难,回家后还得事理资料,她说和她走得很近的那位女孩倒想帮她,但她觉得还是自己做吧,这样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从李艳的口气中看不出有啥异样,李艳的确没有说要回来,杨一民也就忍住了问李艳“五。一”小长假的安排。

但听李艳说她与那个女孩经常和那个高富帅在一起吃饭,她不想去,但每次女孩都找她一起,她说是怕自己一个人,所以不好拒绝,不过杨一民倒发现李艳对那人不再反感了,有几次还称呼那人是“尚总、尚哥”。

【185】家访

五一公司也放了假,所以他想一个人出去走走,但他不是到旅游区、到大城市去,他选择了学生,他将学校的成绩比较好的、家庭又比较困难的学生家庭住址根据道路的情况理出一条线,他计划用五天左右的时间搞完一次家访。

第一天上午,杨一民来到了第一个学生家中,到学生家的时候已是上午十一点多,学生叫刘小燕,是个女生,家中只有爷爷婆婆和她三个人,用石头和泥土修的房子显得很破落,四间房,低矮、没有窗户,更没有围墙。

杨一民到了时,吓了刘小燕一家人一跳,杨一民对她的爷爷婆婆说明来意,说自己是想来看看刘小燕的家庭情况,因为刘小燕成绩不错,他希望刘小燕以后能考上好的学校。

这让一家人分外激动,刘小燕的婆婆马上让刘小燕到地里去弄菜,自己赶紧跑去煮饭,杨一民就和刘小燕的爷爷聊了起来。

刘小燕的爷爷六十多岁,但身体看起来还算硬朗,两人坐在屋檐下聊起了家里的情况。

刘小燕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已经有很多年的时间,最初是她父亲一个人在外地,两人一起在外还是四年多以前。

当时她母亲怀了二胎,到父亲的工地上去了几次,发现在外打工的民工中很多人经常到一条叫顺河巷的小街上去,后来才知道那里全部是四十岁左右的卖yin女聚集的地方,很多民工解决生理问题就到那里去,十元二十元的都有。

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母亲怕丈夫跑去做这些事,加上民工们为了节约钱,商量自己煮饭,她去了,正好可以帮忙,大家每顿给点钱让她帮忙煮饭,她也可以管住丈夫,当时刘小燕已读小学五年级,所以就让刘小燕开始住校。

后来两人又生了一个儿子,但又怕回家被罚款,所以就一直在外打工,带着孩子在外,而家里就剩下两老一小三个人。

他父亲挣的钱并不多,也就每月两仟多元,但大城市的消费却高得惊人,加上二胎的弟弟需要钱,所以一家人生活一直在温饱线附近。

刘小燕以前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即便有一两件,也是十元二十元的地摊货,自从有了校服,她基本上没再没穿过其他外衣。

杨一民看四处看了看周围的情况,这里是深丘地带,但山相对不是特别高,只是真正能种庄稼的地很少。

刘小燕回来的时候,手了抱了几包玉米和一些地里的蔬菜,她兴奋地对杨一民说道:“杨校长,等会还有几个同学要来。”

杨一民点点头,说道:“这里还有学校的同学吗?我没了解全,要不你带我去走一趟。”

“路不好走,杨校长,他们等会就会来,你难得走了。”刘小燕的爷爷说道。

“没关系,我去看看。”

“杨校长,你一定快点回来哈,在我们家吃饭。”

“好,我一定回来吃饭。”杨一民答道。

两人走了一段路,十多分钟,到了另外一个学生家里,学生的母亲在家,父亲也在外打工,听说是石门中学的校长来看学生,高兴异常,边边招呼,杨一民站在房子外和他们聊了聊,主要问家庭收入情况和打工情况。

这个学生的父亲和刘小燕父亲在一个地方打工,只是工地不一样而已,收入差不多,但因为本来就是儿子,没有生二胎,所以家庭情况要好一些。

还没等杨一民到其他学生家中,学生倒都已到了杨一民身边,一个年龄较大的女生也站在一边,杨一民想了很久,也没想起这样的学生。

那个女生见杨一民看着他,笑道:“杨老师,我是一中的学生,你肯定想不起我。”

原来是这样,杨一民想了想,这个女生似乎去年高一的学生,因为当年石门的学生很少,他曾到车站接过学生,对这个学生还是有点印象的,他问,“你是不是高二八班的,姓冯吧。”

“杨老师,你,你不是神人吧,居然记得我。”那位女生兴奋起来。

“大概记得吧,因为我当时接站时接过你,你很不错的。”杨一民边猜边说。

“对,杨老师,我太高兴了。”

杨一民还想到学生家里,刘小燕说道:“杨校长,太远了,大家都来了,我们给你指一指就行了。”

站在这个位置,向山上看去,散落着一些房屋,学生们开始介绍着自己的家的位置,杨一民一一做了记录,因为有些学生他喊不出来名字,所以边问也就逐渐将学生姓名、家庭情况问了出来。

连一中的女生,这个村有八个学生在石门中学读书,其中有初三有四个人,重点班只有刘海燕一个人,而普通班却有三个。

其实杨一民很想和这些学生的家长见个面,但如果自己这样走,两天也走不完一个村,只得作罢,他说道:“其实我和大家见面可以在学校,来看看大家的家,来认认路,来与你们的父母聊聊天才是最重要的,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

刘小燕看了看时间,说道:“杨校长,回家去吧,我婆婆肯定已把饭煮好了。”

杨一民对学生说道:“好,大家也回去吃饭吧。”

回到刘小燕家,刘小燕将热好的水给杨一民端出来,杨一民拿出带上的毛巾洗了脸,刘小燕脸红着说道:“杨校长,只能喝白水了。”

“刘小燕,你不用客气。”

杨一民坐下来和刘小燕聊起了学习,刘小燕已深受鼓舞,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

十多分钟过去了,刘小燕的婆婆和爷爷出来对杨一民说道:“杨校长,请进来吃饭了。”

杨一民坐下,吃了一惊,桌上竟然上了两盘肉,桌上放着两个酒杯,刘小燕的爷爷说道:“杨校长,你是我家的贵客啊,农村家里没啥吃的,这两盘肉,一盘是腊肉,还有一盘是山上的野兔肉,酒也是散酒,确实不好意思。”

“您老人家太客气了,我来家访,原来打算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况,你这样弄,我在想,刘小燕的生活还不错嘛,这就不行了,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困难我也一样经历过,比这还苦呢。”

【186】家访(二)

两人刚喝了一杯酒,突然外面传来脚步声,刘小燕跑出去,站在门口半天没反应过来,杨一民估计与自己有关,马上下桌走了出去。

外面来了很多人,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父母来了,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人有些手上端着菜,有的人手里拿着酒,基本上是自带吃的东西过来了。

大家一看杨一民,都抢着招呼,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大声喊道:“刘老伯,把你家的大桌子搬出来,我们一起喝酒。”

学生跑得最快,不一会就将刘家大大小小的桌子搬了出来,菜很快就放满了桌面,盛酒的东西也多种多样,有碗有杯子。

杨一动地一一问哪位在哪个学生的父母,一一对应之后,杨一民说道:“今天我真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这样吧,这个日子太值得纪念了,我照几张相。”

相互轮换,杨一民用带的相机照了相,学生们又要杨一民和他们的家里人单独合影,杨一民都一一满足。

看着房前不大的平地一大二小三张桌子,有老有小,有男有女,除了学生,有的是学生的父母有的是学生的爷爷婆婆,虽然吃的东西不是有多好,酒喝起来一点也不好喝,而且杨一民喝了至少四五种酒,但他却有种从未有过的高兴。

因为大家是发自内心的对他的尊敬,他一个人被这么多人真诚地拥为他们的希望。

刚才大声喊搬桌子的男人是一中那个女生的父亲,他端起酒对杨一民说道:“杨校长,我女儿早就说你来石门了,但我们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们啊,你在一中、在石门都了不起,现在我们村的人都说,现在的石门中学不一样了,只要努力学生们就有希望了。”

杨一民点点头:“冯大哥,谢谢你们的信任。”他有点激动,提高了声音“各位,谢谢大家的信任,石门中学肯定会有希望的,大家只要支持孩子们,让他们努力学习,他们一定会有出息的。”

对于初三的学生,刘小燕的情况杨一民早就和她爷爷交流了意见,就是好好学习,考重点高中,另外三个普通班的学生,杨一民了解了后,对他们的家里人建议去县职中各自读相应的专业。

杨一民把徐曼丽的电话给他们家长,让他们和徐曼丽联系,并说这位老师是自己很好的朋友,一定会帮他们照顾学生的。

吃过午饭,杨一民得马上赶路,他的第二个地点离这里还有三十多公里,他得通过到公路上去赶车,再找车,估计才能在天黑之前赶到。

杨一民和大家告辞,中年男子说道:“杨校长,你等一下,我叫人用摩托车送你到公路,我喝了酒,不敢送你。”

杨一民想想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也没推辞,和大家一一告别后坐上小伙子的摩托车离开。到了公路上,杨一民掏出钱要给那人,小伙子笑道:“杨校长,这点算啥,我收了你的钱,回去还不被他们骂死。”说罢快速离去。

他边走边等车,终于等到一辆面包车,问了地点后,收了他五元钱,面包车上,还有很多人,所以很挤,和杨一民当年读高中时从家里乘车差不多,就是典型的黑车。

但不可能不乘,不然可能等半天也看不到一辆车,一个多小时之后,司机在一个岔道口停下了车,说道:“老师,你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