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努尔哈赤评传-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不堪一击,产生了轻敌思想,造成了所谓的“狂悖深入”[14]。以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及其同僚茅元仪等人为代表的认为,努尔哈赤深入宁远腹地,是由于高第上任以后,下令撤了锦州、右屯、宁远、前屯的设防,抛弃了关外四百里所造成的,如果不撤兵,敌人不会轻视我军,毅然而来[15]。实际上,这两种因素都有,比较起来,后一种意见更正确一些。从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的用兵经验来看,关键在于阁臣孙承宗去职。天启元年三月,大英明汗看准了有才干的熊廷弼去职的机会,直取辽沈,大获全胜。宁远的攻城战是想利用明朝阁臣孙承宗去职的机会,用“靴尖踢倒”宁远城,直取山海关。实在是没有把宁远城看在眼里,可以说轻敌到了极点[16]。当努尔哈赤渡过辽河的时候,见右屯、锦州、大凌河的明军纷纷败退,没有看清这是袁崇焕等人设下的诱敌深入之计,因此更加轻视明军,甚至无所顾及,率领八旗士卒直抵宁远城下。同时,又以袁崇焕“偃旗息鼓”的迷惑战术,为无人守城,轻进战地。交战以后,才醒悟过来,为时已晚。明军城上的炮火极猛,使后金兵东西南北四面受敌,措手不及,以致士卒损伤惨重,努尔哈赤自己也身负重伤[17],由于轻敌而不审战机,不择天时,以致不顾寒天地冻攻城,增加了失败的因素[18],八旗士卒自从得了广宁以来,近三年没有经过大战,各级额真久不临战,十分怠惰,不肯用心练兵,各种兵器都很陈旧,即兵无战心,以钝兵遇到了坚城,首战即败,再战而阵容大乱[19];努尔哈赤出兵的时候四面受敌,东有朝鲜王国和毛文龙的兵,北面、西面有察哈尔林丹汗等蒙古兵的威胁,不能全力赴战[20]。
这就是努尔哈赤败在宁远城下的原因。
宁远之战,明军取得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一是明朝阁臣孙承宗守辽的功绩卓著。就派人守宁远城,和宁、前、锦、右四卫的积储充实来说,首功应当归于孙承宗。没有孙承宗,宁远不能修筑坚城;没有孙承宗,不能大建觉华岛的水师,策应宁远,通登莱,使往朝鲜王国,以富宁远、前屯两卫,没有孙承宗“以辽土养辽人”,安插辽民就农,就不能使宁远、前屯等卫“殷富”,更不能安定辽民之心。因此,孙承宗守辽,奠定了宁远之战胜利的物质基础和安定民心的精神条件[21]。二是宁远城的守将心同志坚,士卒协力奋战。道臣袁崇焕、总兵满桂、同知程维楧、何可刚、左辅等众将领,战前共同下定决心,固守城池,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发挥了共同的智慧和坚定了共同的决心。三是袁崇焕守辽的心矢志坚,他顶住了经臣高第的逃跑主义命令,死不肯离开宁远城。同时,他又善于抚慰士卒,鼓舞士气,使明军将士的战斗情绪高昂,人人奋勇参战。他部署战阵有方,调度得法。宁远战前,袁崇焕除了设置守城兵以外,在宁远城周围设兵七路,四面牵制,还调察哈尔林丹汗的兵到宁远近地,连营二、三十里,使后金国大英明汗努尔哈赤,不敢久困宁远城,顾虑重重[22]。四是肃清内奸。袁崇焕成功的做法是在战前亲自在城内查奸。过去明廷先后失去了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其中努尔哈赤使用“奸细”来破城,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朝的各城守将都不知道查奸,惟有袁崇焕的头脑清醒,不肯重蹈覆辙,使宁远没有吃内部破城的亏[23],借助于大炮的力量。宁远之战,明金双方武器的差距极大。明军依靠杀伤力很大的葡萄牙大炮。这种新输入的火器,由会运用这种武器的闽卒使用,使后金的八旗士卒伤亡惨重,士气低落[24]。
宁远之战,以明军的胜利和后金军的失败而告终了。这一仗对于辽河东西的战局影响极大。在后金、明廷、蒙古、朝鲜王国各个方面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宁远之战对于后金的打击相当沉重,伤亡了许多士卒,主帅身负重伤,严重地挫伤了八旗士卒的锐气,从心理和精神上对于八旗兵的打击很重。从此,八旗士卒对于明军,常怀畏惧的心理,怯于攻城[25]。后金的国内也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大有败落的趋势[26]。从此,后金的用兵方向改变了,从先攻取明辽河东西各城,后取朝鲜王国的方针,改变为先攻朝鲜王国,去后顾之忧,回过头来再攻取明朝关外各城的方针[27]。足见,宁远之战对于后金的影响是很大的。
宁远战后,明廷上下都很振奋,认为经过七、八年的战争,这是绝无仅有的胜利,人人扬眉吐气,皇帝也兴奋异常,认为这是“深慰朕怀”的胜仗,特发币银十万两,犒赏三军,鼓舞士气,以备再战。在明朝的军队中,也打破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心理和改变了每战必先思逃的局面,增强了抗战的信念[28]。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率军败北,蒙古察哈尔林丹汗、喀尔喀各部误认为努尔哈赤的全军败没,从此坚定地站在明廷一边,截杀后金使臣的事件层出不穷。察哈尔林丹汗也以这一仗为统一蒙古的良机,发兵向分散的蒙古各部进军,加快了统一步伐[29]。当然,由于林丹汗统一战争的方法、政策有不妥之处,宁远之战也成了他败落的转折点。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统兵败于宁远城下的消息传到朝鲜王国,朝鲜国王十分高兴,协助明廷,抗击后金的决心更大了。从此由表面上坐观两端的态度,改变为公开支援明军,接济毛文龙的军饷[30]。

________________
[1]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4.周文郁:《边事小纪》卷4。前书载柳河事件发生在八月,后书载发生在九月,本书取后者。
[2]《满文老档·太祖》卷65,周文郁:《边事小纪》卷4。
[3]《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第八函卷113,蔡鼐撰:《孙高阳前后督师略跋》,周文郁:《柳河巡哨纪事》,参见《边事小纪》卷4,《马世龙传》参见《明史》卷251。
[4]《御批历代通奚畴览》:第八函卷113,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孙文正公年谱》卷5。
[5]《孙文正公年谱》卷5载:“柳河之役,我损失不过三百人,而中朝自欲张大其事耳,而敌实以船城之失过于是,且逼于沈阳,而心怀忧悸,如不撤兵,敌必不敢轻我而来。”《满文老档·太祖》卷71,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
[6]《武录》卷4。
[7]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武录》卷4。
[8]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5,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何将军小传》参见《边事小纪》卷4。
[9]彭孙贻:《山中闻见录》卷4。
[10]彭孙贻:《山中闻见录》卷4,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李光涛:《清入关前求款之始末》,陈仁锡:《无梦园初集》卷3,《明熹宗实录》卷62。
[11]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5;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武录》卷4,《明熹宗实录》卷62。
[12]《明熹宗实录》卷62。
[13]《朝鲜李朝实录·仁祖》卷13;《明熹宗实录》卷62;《徐文定公集》卷5,《武录》卷4。
[14]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6载:“……柳河之役,贼窥关外无备,故辄敢狂悖深入”.“无端有柳河之败……奴固有轻我,遂思以图我。”
[15]《孙文正公年谱》卷五。
[16]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载:“金国前者利用熊廷弼之去而略取辽河以东,今又利用孙承宗之去,直思取山海关,彼视宁远之守备以为不值铠袖之一触”,参见《边事小纪》卷4。
[17]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6载:袁崇焕上言:“……兵过锦、右一带,彼不知臣先行撤入,而谓我畏先逃,故一往无复顾忌,直抵宁远城下,臣又偃旗息鼓,待之城中,若无人,彼愈易而并力以攻,孰知臣之厚备而奋击之也,出其意外,故措手不及,而败走。”
[18]《满文老档·太宗》卷3载:“我因出师以攻宁远,时适严寒,兵士劳苦,用即班师”,“毋以前宁远城冻,次之未堕,自以为得志!”
[19]《满文老档·太祖》卷71载:“……汗自得广宁以来,马步之兵三年不战,兵主怠惰,兵无战心,又车、梯、楯脆弱,器械不锐,汗轻视宁远,天累汗也。”
[20]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6载:“三岔河以东,奴畏捣巢,不敢倾国而来,……虎酋(察哈尔林丹汗)……已抵于近边,离宁远七十里,……”。
[21]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
[22]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6载:“圣谕……袁崇焕血书示众,将士协心筹运,师中调度有法,满桂等捍御孤城,矢心奋勇。”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
[23]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6载:袁崇焕揭称:“本道督内丁专一城内搜拿奸细”。
[24]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二章载:“崇焕此时守城,其确以为可恃者,葡国新输入之多数巨炮及善于施放火器之闽卒。”
[25]王先谦:《东华录·天聪四》载:“十一月壬午,谕曰,我军年来皆怯于攻城,同书天聪六年又载:“自征明国以来……然我常有惧心,盖彼战阵时晓习法律故……”
[26]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十三章载:“太祖之宁远败绩,已有末路之势。”
[27]《朝鲜李朝实录·仁祖》卷14载:“奴酋死后,第四子……分咐先抢江东,以除根本之优,后犯山海关、宁远等城云。”
[28]《明熹宗实录》卷62,卷63,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6载:“袁崇焕将逃局打破”,“……中外倚之……倘肯左提右携,奇正互用,何难制奴之死命。”
[29]《清太宗实录》卷2载:“去岁我由宁远旋师。喀尔喀妄料我军尽殁,专意助明,移师相逼。我遣科尔沁之使臣,复屡被截劫。”
[30]《朝鲜李朝实录·仁祖》卷13载:“……奴贼逆天犯关,大败而走,……小邦闻来,不胜喜幸。”同书卷12载:毛都督“既以领兵出边为言,则在我之道不可坐观而已,臣请(张晚)进住黄平之间,随事接应,令副使尹暄箭往安定等地,以便指挥诸将接济粮饷。”
总结一生,与世长辞
四、总结一生,与世长辞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身负重伤,败阵而归,内心实在难于平静,养伤三十多天,真是烦恼极了。他对于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也大生怀疑,深深地陷于自我反省之中。他时而想治国是否有误,体察民情是否有失,用人是否得当。时而又考虑诸子哪个可以继嗣,周围各国的情形。诸种问题一时都拥上了心头,使他终日心神不宁。又过了三十多天,努尔哈赤决定先发兵讨伐蒙古,以振军威,然后再安置继嗣,料理身后的事。
蒙古是后金征伐明王朝的身后之患。努尔哈赤决定先打击喀尔喀各部,以除后顾之忧。在喀尔喀各部中,抗金态度最坚决的是巴林部的囊奴克。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天命十一年)四月初四日,努尔哈赤在伤势稍好之后,便亲自统率诸贝勒、大臣出征蒙古。初五日,大兵到了十方寺,渡过辽河安营扎寨。初七日,分兵八路向囊奴克驻牧的地方扑去。
皇太极、阿敏、阿济格、硕托等贝勒,率领前锋部队,猝然到了囊奴克寨。囊奴克事先不知道消息,没有准备,临时匆忙率领少数亲兵逃走。后金兵随后猛追。囊奴克竭力打马奔驰,还是摆脱不掉追兵,他只好且战且走。不意皇太极率领本部兵绕道转到囊奴克的身后,突然放箭,囊奴克中箭落马。努尔哈赤率领后继大军包围了囊奴克寨,将牲畜、财物全部夺来。
本月初九日,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命令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四贝勒皇太极和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硕托、萨哈廉等,率领精骑兵一万,向西喇木伦河一带进军,把所遇到的各部蒙古的人、畜、财物全部掠来。同时,努尔哈赤还命令莽古尔泰与八旗诸将统率两千轻骑随后增援,也到了西喇木伦河,将掠到的牲畜都驱赶回努尔哈赤的大营。
努尔哈赤统率大军,经过半个多月的征讨,胜利回师了。在后金的兵威之下,五月初,原古尔布什的属下,喀尔喀巴林部的首领拉班塔布囊和他的弟弟得尔格,率领一百多户前来投靠后金。
这次后金出兵,共得蒙古的牲畜、人口五万六千五百多,其他财物分别等级,分赏给诸位将领和兵士。努尔哈赤这次出兵蒙古,既挽回了宁远败兵的名声,重振了军威,也补充了财力方面的亏空,把喀尔喀部基本上收服了,除掉了对明战争的部分牵制。
天启六年,科尔沁诸贝勒的大首领鄂巴台吉,乘后金出兵囊奴克牧地,兵踏西喇禾伦,大获全胜的机会,于五月十六日,前来朝拜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后金对他前来朝拜十分重视,派遣和硕贝勒莽古尔泰、皇太极等,远迎至中固城,设大宴款待。一路上双方共设大宴三次。二十一日,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出沈阳城十里,设立大帐,盛情亲迎。鄂巴入帐叩拜努尔哈赤,互相赠送礼物后,被迎入沈阳城。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众贝勒、大臣,每日宴请鄂巴,并以图伦的女儿敦哲配给鄂巴为妻,招为额驸。努尔哈赤与鄂巴各自对天盟誓,表示永敦和好。六月初七日,努尔哈赤赐给鄂巴以汗号,名为土谢图汗。鄂巴的哥哥图梅为岱达尔汗,弟弟布尔塔齐为扎萨克图都棱,和尔和岱为青卓礼克图。又各赐予盔甲、衣服、银器、雕鞍、缎、帛等。初十日,鄂巴起程回科尔沁,努尔哈赤长途相送,直到沈阳东北近四十里的蒲河。又命令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等远送至铁岭城[1]。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在晚年,根据蒙古各部对后金的不同态度,采取“一打一和”,进一步奠定了后金政权对蒙古上层的基本政策。
六月二十四日,大英明汗努尔哈赤谕令诸子要相互和睦。坚持实行八分,任何人不得擅自私取。一人有了过错,他人要直谏,不得迁就姑息,八人要同心协力,勤理国政。并且又讲古论今,引经据典地教诲诸子,要艰苦创业。明确指示:要以通达国事,洞悉民隐,知道德政的人作为君王。若能领会我的训诫,承继我的基业,笃行不苟,国将受其福。最后,努尔哈赤以金世宗的话,教导八大贝勒要努力治国,严格遵守和执行已经制定的成法,坚持信赏必罚的政策。同时,他也以不安的心情,幻想有那么一天,不用自己亲自管理国事,坐观众贝勒治理国政,以享晚年之乐[2]。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对于众子的训谕,表露了其晚年不顺心的悲苦,但又留恋尘世,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虽然他在对蒙古问题上的处置有一定的进展,但宁远惨败一直冲击着他的心房,使他心神不宁,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3]。加上宁远之战以后,后金社会没有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景象,而是粮饷缺乏,人参、貂皮没有地方出售,日用品严重的不足,民心涣散,民族关系紧张。面对此情此景,努尔哈赤怎么能心情舒畅呢?六月份,努尔哈赤训诫诸子是个先兆,事隔一个月,即七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的病势加重,不得不到清河温泉去疗养。努尔哈赤到清河后的八月一日,派遣侄儿阿敏贝勒持书祭拜堂子,乞求天神、祖宗保佑。祭文说:天父,你的儿子汗病了,我将给你立像祭祀,请求你千万保佑我的病快点好。我康复以后,将在每个月的初一,祭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