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也不愿多插手,想让她吃几个亏好成熟一些,免得日后嫁了人傻乎乎的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那段时间她当真是又气又恨,跟大嫂相斗,弄得自己是灰头土脸,要不是还有二哥帮她,嗯,还有她姐姐偶尔也出手帮忙,她才慢慢占据上风。
后来姐姐是怎么改变立场了呢?是因为那一天她们从仁哥儿口中听到的话吗?
“你们只是外嫁女,根本管不着咱们家的事,以后你们在婆家被欺负死咱们王家也不会管的。”
“在等几年,我爹我娘就把你们都赶出去,连嫁妆都不给你们留,让你们到街上讨饭去。”
……
这样恶毒的话,从她们一直疼爱的小侄子口中说出来,薛姨妈当时觉得自己的心都冷了,像是结了冰,这就是大哥大嫂的态度吗?
仁哥儿那时不过才四五岁,能懂得什么?这些话他身边的奶娘和丫鬟们也没胆子教他,他唯一能够学的途径就在他爹娘身上。
这些话必定是他父母经常说的,否则他不会记得那么清楚。
如果说以前她支持二哥是因为跟二哥的感情,那么在听到仁哥儿的话之后,她便是为了自己。
那个时候她从母亲对大嫂纵容和忍让的态度中已经明白,对于女子来说丈夫的宠爱不过是一部分而已,并不能作为全部的倚仗,更重要的是身后的娘家。
只要娘家得力,又有肯护着出嫁女的父兄,女子根本不用担心婆婆磋磨的事情,反而可以倚仗娘家的势力在后院横行无忌。
王家势大,她那个时候从来没有担心过婆家的问题,但是经此一事她突然意识到,即便是娘家势大又如何?
要是掌控着娘家的兄长根本不想护着你,丈夫又怎么会顾及你身后的势力呢?
那时候她就明白,日后王家绝对不能交到大哥手上。
姐姐那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改变主意,但她却知道她们两个联手,是在两人都出嫁之后。
记得那一年父亲病重,她从金陵回来,带着蟠儿回娘家探病,姐姐也带着珠儿回来了。
当时他们大人在屋里说话,几个小孩出去玩,珠儿老实,仁哥儿欺负他,他虽然委屈却不肯说,蟠儿是个讲义气的,看不下去了,便站出来要跟他理论,几个小孩子吵着吵着便打了起来。
当时他们几个大人出去的时候,就听见仁哥儿恶狠狠的说道:“你们等着吧,你们逍遥不了多久了,这家里很快就有我爹我娘做主了,到时候我让我爹我娘好好揍你们一顿,你们这些人都要看我娘的脸色行事,我就是把你们打死了你们爹娘也不敢说什么!”
当时的气氛很冷凝,大嫂子只说仁哥儿不懂事,乱说话,却连道歉的话都没有一句。
那时候父亲不过是重病而已,还未去世,他们一家人便已经这样了,若等到父亲去了,他们一家掌了王家的权,哪里还有她们好日子过。
那个时候二哥已经在仕途上崭露头角,而大哥名义上是说学着管家,但谁都知道他出去做了几年官,便灰溜溜的跑回了家,不过白挂一个虚名而已,根本什么都不会。
当时大哥行事越来越放荡,父亲对他是失望透顶,已经慢慢地开始将王家的人脉交给二哥,如果不是大嫂娘家在背后施展压力,大哥早就被父亲撵回金陵了,那还有他什么事情?
虽然说那个时候王家最重要的人脉关系已经慢慢的被二哥掌控,但终究大哥才是名义上的王家未来的家主,要是日后父亲去了,他要想对她们这些弟弟妹妹做什么还是很容易的。
大哥倚仗的不过是大嫂娘家的势力,要是没有了大嫂的娘家,大哥还能在王家耀武扬威?
那个贱女人还能在她面前得意洋洋?
仁哥儿还有胆量,当着她们的面说出那样的话?
要是大嫂的娘家没有了就好了,当时她是这样想的,于是回家之后,她便借助夫家的势力想要对大嫂的娘家动一动手脚,却不承想派过去的人回报他们遇见了一拨跟他们目的相同的人,而那些人正是大小姐的心腹。
她便明白,她这个姐姐也受不了大哥大嫂了。
于是她便私下里联系二哥,很快他们三兄妹一起出手,大嫂的娘家倒了,父亲再也没了顾忌,直接让大哥回金陵守老宅,二哥正式成为了王家的家主。
二哥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地步,在这期间,薛家和贾家都出了力,二哥也投桃报李,给了他们不少帮助。
但是现在,她和姐姐又面临一个困局,二哥竟然没有儿子,未来的王家只能够交给仁哥儿。
但是仁哥儿已经被大哥大嫂教歪了,他若是成为了王家的家主,会对这两个与他的父母早有积怨的姑姑做什么呢?
她姐姐倒还罢了,她的大女儿已经在宫里成了贵妃,小儿子又是衔玉而生,深受老太太的宠爱,即便日后不能够谋取爵位,但是诺大的家产只怕有一大半要落在他们这一房手里,所以娘家如何对她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她不同,丈夫早早的去世,那些旁枝远亲只想着从他们孤儿寡母手中抢夺家业,根本不用指望。
偏偏儿子又是那个样子,唯一的女儿虽然懂事,可是女儿家日后总是要嫁人的,娘家到时候不能给她撑腰也就算了,难道还能指望女儿在婆家天天管着娘家的事吗?
唯一能够指望的也只有她的娘家了。
可要是仁哥儿得了权,以他那睚眦必报的性子,会管薛家的死活?
根本不用想,说不定薛家倒了霉,他不但不管,还要在旁边落井下石呢。
只要一想到这里,薛姨妈的心又寒了起来,绝对不能够让仁哥儿成为王家未来的家主!
可偏偏她二哥没有儿子,这几年她和姐姐旁敲侧击劝二嫂子从族中过继,但总是没有下文,让她不由得开始心焦。
却不曾想老天开眼,竟然让她们遇到了玥哥儿,玥哥儿年纪小小就如此聪慧,颇有她二哥当年的风范,若是二哥能把他的人脉交给玥哥儿可不正好?
虽然玥哥儿跟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那又如何呢?
二哥作为王家的家主,或许会担心宗族的传继,但她这个外嫁女却完全不想担心这个,她现在已经是薛王氏,是薛家的主母,是蟠儿和宝钗的母亲呀!
原本她还担心以她一己之力不能够改变二哥的想法,但是现在看来她姐姐也动了心思。
外人只当她姐姐看重玥哥儿不过是夫唱妇随,但她对这个姐姐了解颇深,知道她已经有了支持玥哥儿取代仁哥儿的心思。
这也难怪,仁哥儿那个性子她们可不放心。
不过有些事情终究不好告诉宝钗,于是薛姨妈便只是含糊道:“这些事情我知道的也不太多,这是模糊知道一些,好像是你姨妈跟你大舅妈处的关系不好,你大舅妈说了一些不好的话,谁知被仁哥儿在外头学了出来,你也知道作为外嫁女需要有一个得力的娘家在背后支持,日后若是你大舅舅掌控了家权,他又事事都听你你大舅妈的,我和你姨妈还能落着好,所以你姨妈这才转变主意,支持你二舅舅。”
薛宝钗听了这个话,再细细一想,如何还不明白他母亲跟姨妈的心思,他们二人都同大舅家结怨,表哥从小跟着大舅舅跟大舅妈一起长大,受他们影响,肯定对她母亲跟姨妈态度不好。
可偏偏她们薛家现在要依附王家生存,王家的态度影响着薛家的未来,她妈怎么会愿意有一个对薛家态度不好的家主上位呢?
可即便如此,也不该支持玥哥儿,玥哥儿说是王家的亲戚,但是当初不过是连宗而已。
连宗之事,说是上了族谱,终究没有血缘关系,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玥哥儿来继承王家,母亲究竟是如何想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把债还清了!!!无债一身轻啊!!以及又下雨了,我就不明白了台风来了为什么我们这儿一直受影响,外面电闪雷鸣,穿越小说看多了,总怕雷劈下来,心慌慌!!

    
第59章 万事齐备
既然心中有疑惑,薛宝钗自然不会在母亲面前隐瞒,于是她便直接开口问道:“虽说玥哥儿家与王家是连宗关系,但两者并没有血缘,二舅舅怎么可能会愿意把家业传给玥哥儿?”
“王家最重要的不过是那个爵位跟王家历代积累的人脉关系,爵位传到你二舅舅手中是三品都骑尉,再往下传,便是一个五品的云骑尉,在这偌大的京城,一个五品的爵位有什么用?要不要的根本没什么要紧。王家历代累积的人脉关系反倒成了重中之重,这种东西可不要求什么血缘关系,若是玥哥儿踏入仕途之时你舅舅站在他背后帮他,以玥哥儿的聪慧走的应该很快,到时候未必就不能够称为咱们家在官场上的靠山。”
薛宝钗闻言赞同的点点头,这倒是个极为可能的计划,不过很快她便有些惋惜:“只可惜舅舅家的表姐年纪太大了,玥哥儿的年纪又太小,要不然表姐配给玥哥儿,岂不是正好?”
薛姨妈也跟着惋惜了一阵,但其实以她所想要是能把玥哥儿过继到她二哥名下才是最好的,只可惜没有血缘关系,即便是上了族谱,金陵老家那帮老顽固也不会同意的。
不过…却也未必,当年金陵老宅那帮人支持的可是大哥,记得当初因此还闹出了一条人命,二哥也差点没了命,二哥向来恩怨记得分明,至今金陵老宅那边在他心里面还有个疙瘩,这么多年未曾回去,且金陵老宅那边多次提出过继之事,二哥都未同意,其中也有这个原因。
二哥不愿意接受金陵老宅来的人,但是对于玥哥儿却未必。
再有一事,金陵老宅那边因为二嫂子至今没有替二哥诞下子嗣,可是闹腾了很久,送小妾、过继,来来回回也不知上演了多少大戏,但是二哥与二嫂是少年夫妻,两人一路扶持走来,二嫂子的娘家当年替二哥出了不少力,二哥这人一向知恩图报,一直记得二嫂与他的情分,二嫂没有生儿子,他也不在意,从未说过嫌弃的话,就连通房小妾也不过两个而已,比起一般的男子不知强了多少。
二哥记挂着同族情分,对于金陵老宅那帮人虽然腻歪却终究念着同出一脉不肯怪罪他们,但二嫂子却不一样,她心中对这些人怎么可能没有疙瘩?
更何况,若是二嫂子知道当年她腹中那个已经成形的男胎之所以没了跟大哥和金陵老宅那些人有关联,以二嫂子的脾气绝对是要发疯的。
二嫂子不怪罪报复他们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又怎么会允许仁哥儿进她家的门,会允许金陵来的嗣子继承家业?
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如果二嫂子同意,二哥那里有二嫂子劝说,未必没有机会。
且看看吧,明日祝寿,让二嫂子见一见玥哥儿,看她们是否有缘。
不过这事要做的话还需再等等,需要小心谨慎,不能让二哥发现她这个外嫁女试图干涉娘家的事,如果这事暴露出去,哪怕二哥与她情谊深厚,不怪罪她,但心中还是会有疙瘩。
薛家如今唯一能依靠的的就是二哥了,绝对不能失去二哥的支持,一定不能让二哥发现她在这件事扮演过角色,否则…
“妈,妈,你想什么呢?”
宝钗的声音打断了薛姨妈的思绪,薛姨妈回过神来,笑着道:“怎么了?还有事?”
“没什么,只是看妈想的入神,问一问而已。”
“不过是想一想明日祝寿之事,明天你可要好好在你舅妈那里表现表现,你舅妈在京城人脉广,我正有意托她为了寻门婚事,你姨妈那里虽然许诺的好听,但我冷眼看着,老太太更喜欢林丫头,虽拗不过你姨妈,但老太太是打定主意要拖下去了,你今年已经及笈,她能等,你可等不了!再者,宝玉心里独对林丫头情有独钟,他们又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坐卧皆在一起,情分不比旁人,你去了未必有好结果。这偌大的京城还能少的了好男儿,何必苦苦耗在他身上?”
薛宝钗心里虽然也觉得她妈的话说的有理,但是她一个女儿家咋听到这样的话还是羞得满脸通红,忍不住低下头去。
薛姨妈笑着拉住她的手,摩挲着她乌黑亮丽的头发,笑的越发慈爱:“我的儿,你生的这样好,性子也好,再没人能比得上你了,我定要为你寻一门配得上你的婚事,让你风风光光的出嫁!”
“妈,您胡说什么呀!!我才不要出…出嫁,我留在家里多好!”
“好孩子,你说这话就有些糊涂了,我倒是想留你一辈子,可惜那里能留得住,不趁着你年纪还小替你寻摸婚事,难不成还要等你年纪大了再急匆匆的找?女子韶光易逝,统共才有几年好年华,越早定下来越好!”
“妈!!”
见宝钗羞得脸都快烧起来了,薛姨妈这才笑着住了嘴,心里却计划着这次回娘家一定要好好的跟二嫂子絮叨絮叨,要不然等太上皇的寿辰一过,二哥二嫂子又要出京了。
同时薛姨妈也在心里盘算着家中来往的亲戚朋友,打算替薛蟠也说门亲事,总没有妹妹越过哥哥先成亲的理。再说蟠儿现在不懂事,等成了亲有媳妇劝着应该好很多。
香菱性子虽然好,却太软了些,总劝不住蟠儿,更何况他们两人如今浓情蜜意的,万一在蟠儿娶媳妇前闹出人命来可不好看,于蟠儿的婚事有碍,还是赶紧着些!
不提薛家母女如何思量,王玥从薛家得了寿礼便赶回了家,王狗儿和刘氏见了东西忙念了几句薛家母女的好话,越发嘱咐王玥要好好跟他们来往,这样不嫌弃他们家贫寒,事事都帮他儿子想着的亲戚才值得来往。
王玥自然满口答应,将带来的礼物检查了一遍,用箱子装好,又从上次替黄家小公子作画时画的稿子中选了一副最好的润色了一番,又急着请了相熟的一位手艺高超的装裱匠将画装裱好,这才算是把礼物备好。
万事齐备,就等着明天寿诞了!
作者有话要说:连下了两天雨,屋里潮的很,身上起了好些小疙瘩,特别痒!!好难受!

    
第60章 大明宫
天还未亮,大明宫内的太监宫女们早已洗漱完毕,梳妆打扮好,个个于自己的职位上尽心尽责,恪尽职守,整个大明宫内人来人往,少说也有数百人,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大明宫的内务总管戴权手托一柄拂尘,恭恭敬敬的半弯着腰站在寝宫门口,侧着耳朵细听里面的动静,听到殿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动静,他忙大声问道:“老圣人,可是起身了?”
过了许久,屋里才传了一声慵懒的声音:“进来伺候吧!”
戴权忙道一声“是!”,对着身后的一排宫女抹脖子警告一番,这才带着人小心翼翼的进了殿门。
一进房间,戴权就看到一个身穿黄色寝衣的六十多岁的老年人盘膝坐在软榻上,双目紧闭,宝相庄严,见此一众人越发小心都靠近老年人几步远的地方,然后小心翼翼的站在那里,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过了不知许久,天玺帝这才缓缓的吐出一口气息,睁开了眼睛,道:“过来伺候吧!”
戴荃赶紧上前,半跪在地上从身后的宫女手里的托盘中取来一盏茶,伸手喂到天玺皇帝嘴边,天玺帝微微低下头喝了一口茶,仰头漱了漱口,立时便有一个宫女捧着痰盂跪在他面前,接住了他吐出来的水。
戴权又拿过热毛巾替他仔细又小心的替他擦了擦脸和手,这才从托盘中取来一盏参茶并一颗黑色的丸药,递到了天玺帝的嘴边。
天玺帝并没有立刻开口吃下这颗丸药,而是问道:“这便是那几个道长新送过来丸药?”
“是。”
戴权这会儿完全没有了在外面的威风,他表现得十分谨慎,一个字都不敢多答。
“太医院可验过了?”
“验过了,太医院已经做了好几轮临床试验,也已经做完了人体试验,并没有任何副作用,几名服下丸药的试验者表现的都很好,太医院那边已经递过来试验报告了,老圣人要不要看一看?”
“拿过来吧。”
戴权便又将参茶和丸药放回托盘,从袖中掏出一卷纸,打开之后递到了天玺帝的手边。
天玺帝就着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