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拿过来吧。”
戴权便又将参茶和丸药放回托盘,从袖中掏出一卷纸,打开之后递到了天玺帝的手边。
天玺帝就着他的手大略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这回的还不错。”
见他面上有些高兴,戴权这才笑的凑趣道:“这回朝鲜王归京时带回了好些上了年份的老参,听说老圣人您要炼药,特特上进了来,因此这批的药效果比前头的几批好上许多呢!”
“哦?”天玺帝不冷不热回了一句,对此没有任何兴趣,只道:“伺候我服药吧。”
戴荃赶紧闭口不言,殷勤的伺候了天玺帝吃完药,刚回头把茶盏放下就听天玺帝突然来了一句:“朕在宫中炼药之事就连皇帝也不敢随意打听,他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冷不丁的听到天玺帝这么一问,戴权当即惊了满身冷汗,他赶紧跪下来道:“这…奴才也不知道呀!”
天玺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看的戴权浑身颤抖,背后的衣裳都被汗湿透了,这才收回视线,道:“最好是这样。”
戴权方才收回了心,又想起朝鲜王许诺的白花花的银子,他忍不住开口道:“这也是朝鲜王的一片孝心呐!”
“孝心?他要是有孝心就守好边境,别让老毛子有胆子犯境,朕听说他们这些年又有点不安分了,看来当年打到莫斯科去还是没让他们记住教训,要不是当时荷兰那帮红毛鬼竟然有胆子抢我大齐治下的百姓,朕的人马早就把那帮老毛子给打老实了!”
“陛下英明神武,又怎是那帮蛮夷人可比的,若非那帮蛮夷人私底下联合起来,咱们大齐的边疆又要扩大几分了!”
“你去告诉朝鲜王,他要真有孝心只管带兵往北边打去,最近科学院那边已经按照父皇留下来的图纸已经把内燃机造出来了,这内燃机可比蒸汽机快多了,大齐的臣民已经尝过蒸汽机带来的好处,这次内燃机的推广肯定很快,不过这机器是喝油的,朕听父皇说过老毛子那边油特别多,告诉老六,他要是能把父皇提过的那几个大油田给打过来,朕重重有赏!”
“是,老圣人,奴才一定把话完完整整的转告给朝鲜王。”
太上皇一提起□□陛下留下来的东西,兴致总是特别高,戴权估量着手底下人送来的孝敬,准备看看谁送的多就将他们托的事说出来,正思量着,又听天玺帝道:“我听说你最近威风的很啊,人人尊称你为老内相,内相?朕倒不知朝廷什么时候设了这个职位,还能给人安排官职?”
这回戴权再也顾不上去想那些孝敬了,他忙跪下来磕头,一句辩解的话也不敢吭,跟在戴权身后的宫女们见到这个情景吓得两股战战,却只是低下头一动也不敢动,手上的托盘连声响都没有。
过了许久,戴权扑通扑通磕了不知多少声,也幸亏大殿里铺了厚厚的毛毯,方才没让他额头受伤,只是红了一大片而已。
虽然身体没受伤,但戴权的心里已经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了,戴权现在倒情愿自己磕的满头是血,看着凄惨一些,好换的太上皇的怜悯。
见他认罪态度不错,又念在他伺候多年的份上,天玺帝才在戴权的祈盼中道:“罢了,看在这么多年你伺候朕的份上这回就饶了你,你且记得这回的教训,若是还有下次,朕定斩不饶。”
“是是是,奴才下回绝对不敢再犯了。”
天玺帝便又道:“过来伺候朕更衣吧。”
戴权这才赶紧擦了擦自己脸上留下来的冷汗和眼泪,殷勤的接过宫女递过来的龙袍,为天玺帝穿上。
更衣过后,天玺帝又慢悠悠的吃过早饭,这才往侧殿而去,那里已经等候了几个老臣,见天玺帝的銮驾过来,他们赶紧抢上前去请安。
天玺帝素来知道这个老臣的脾气,见他们过来,不等他们开口便抢先问道:“几位爱卿过来可有什么要紧的朝政要禀报,可是那里又有天灾人祸了?”
那几个大臣赶紧摇头,太上皇的寿辰快要到了,即便有什么事情也要捱过寿辰才过来禀告,这些老臣子老奸巨猾,即便真有这种事情等不及要上奏,他们也绝对不会亲自过来触霉头。
见他们摇头,天玺帝便大手一挥道:“既然没什么要紧的事,就等皇帝从佛堂里出来之后再向他禀报吧,朕虽替他担些政务,却也只处理那些要紧的事情,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就别来烦朕了。”
说完也不等几个大臣反应,他便下了銮驾直接大踏步的走进殿门,待几个老大臣想明白又中了皇帝的计,再想进去,这时戴荃已经守好了殿门,他们想进去可就难了。
想了想,几个老臣捏着鼻子想要给戴权这个他们素来厌恶的阉奴塞些钱财,请他代为在太上皇面前说些好话,若是以往戴权只为了看他这几个老对头难受的表情也是要把钱收下来的,但今日他刚受过敲打,可没这个胆子,赶紧正颜厉色地拒绝了贿赂。
见到以往贪婪的阉奴竟然拒绝了他们的钱财,这几个老大臣便以为皇帝是下定决心不见他们了,深知太上皇脾气的他们可不敢硬来,也只能叹着气离开了宫殿。
送走他们戴权这才进入侧殿,殿内正有两个小太监来回交替的念着奏折上的文字,见戴权进来,他们没有任何反应,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继续面无表情念着。
过了好一阵子,太上皇突然打断他们的话道:“顺天府的知府递上来的这份奏折说这些提议是谁提的呀?”
被问到的小太监看了一眼手里的奏折才道:“说是一名叫王玥的考生在考场上写的。”
“王玥?”太上皇轻轻地念了这个名字,神色莫名,戴权也记起了这个名字,前几天他才向太上皇汇报过这人的事。
他赶紧在脑海里回想当时说起这个人的情况,果然没过多久,太上皇便转头对他问道:“这个名字朕恍惚在哪里听过。”
“昭亲王前些时候为陛下准备了寿礼,是一幅画像,便是请他动的笔。”
“朕记得他今年只有八岁吧?”
“是。”
“八岁,他的画像能够让晖儿跟皇帝都满意,想来画工不错,还能写出这样的策论,很聪明啊!”
戴权跟着附和了一句,又听太上皇问道:“朕记得他家中有个外祖母,人称刘姥姥,是吗?”
戴权那里会注意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太上皇怎么会关注这种边角上的细节,吭哧吭哧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太上皇这回没有生气,而是笑着道:“这样的年轻才俊应该多多关注才是,戴权,你再遣人去查一查他!”
“是,老圣人!”
戴权忙应了一声,躬身退出大殿,心里却想着这回别说外祖母了,便是祖宗十八代都要查的详详细细的,一定不能再让太上皇给问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帮我看看上一章发出去了吗,刚刚发今天的文才发现昨天的又变成存稿箱了!!

    
第61章 乾清宫
交代完戴权去调查王玥的事情之后天玺帝又在侧殿呆了一会,见政务中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皇帝或者内阁处理,他便直接离开了侧殿。
大齐建朝之后并没有如同前朝洪武皇帝那般极力收缴大臣们手中的权力,将政权集于皇帝手中,反而设立内阁,内阁有总理一人,副总理两人,下设有财政、卫生、教育、文化、外交、民政、商务、农业、水利九个部门,各有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各司若干,几乎囊括了大齐国内的大小行政事务,而内阁总理只需要在处理重大事务时需要上报皇帝之外,其余事物可独立处理,只需要到最后把结果上报给皇帝就行,与大明朝早年内阁几乎沦落为皇帝的智囊、应声虫,没有任何实权相比,内阁总理的职位已经实现了文人们千年来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而治的梦想。
据说当初□□提出内阁总理一制时几乎得到了天下所有文人的欢迎,虽然这项决定遭到了宗室内部还有军队的一些大佬们的反对,但是在天下文人的推动以及□□的威权之下,这项制度很快就得以实行。
文人们为将皇权套入了一个笼子而欢呼雀跃,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皇权的威势并没有因此而损坏。
先不说内阁总理以及各部部长的任命都要通过皇帝的允许,而且内阁总理作出某项决定是必须要得到各部部长的共同认同,最起码也要超过一半的人数同意,要知道内阁总理手下的几个部长可未必都听他的话。
而且皇帝手中握有一票否决权,只要皇帝不认同内阁总理的决议,那么这项决议就无法施行。
除此之外,原本属于六部中的吏部并未并入内阁当中,而是独属一部,被命名为人事部,天下官员的调动并未掌握的内阁总理手中,而是掌握着人事部手中,而且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升迁之时都要前来京城的政法大学学习三个月方才能够出任。
这一下子就把重中之重的人事大权从内阁手中剥离,不过对于天下的文人来说,能够从皇帝的手中抢到内阁总理这个权力已经是泼天大喜了,至于其他则可徐徐图之。
但他们很快又发现,除了人事权,司法权、监察权也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虽然名义上监察部和司法部独属于各部之外,国家的各项法律必须要通过皇帝、宗室、内阁共同审定之后方能颁行,而法律颁行之后司法部便可按律行事,无论是皇帝也好,内阁也罢,都不得插手司法部办理案件。
但谁都知道历届的司法部部长都是皇帝的心腹,虽然内阁尽力在其中安插人手,但也无法改变皇帝在司法部刻下的烙印。
同样监察部负责监察司法部内阁军队上下官员,哪怕内阁掌握着全国的行政大权,可监察部却可以不甩他们的帐,而监察部单独对皇帝负责,可以说名义上独立于外的监察部同样是皇帝手中的棋子。
除了司法部和监察部之外,独立于内阁之外的还有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原本负责全国案件侦缉的衙役们现在已经沦落为各个地方政府的杂音,而他们的职能则被公安部接管,至于国家安全部则有点像前朝的锦衣卫,在私底下巡查天下,名义上是保护国家的安全,但他们真正的职能谁都知道。
最初在设立国家安全部的时候可是遭到了许多文人的反对,锦衣卫当年留下的阴影这些人可记得清清楚楚,但□□却技高一筹,直接将国家安全部的设立同内阁的设立绑在了一起,要么国家安全部同内阁一起设立,要么都别设,两相取舍之下朝廷的文臣们还有天下的文人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可以说□□除了放出行政权之外皇帝的权力并没有损失半点,但即便如此比起以往那些不断分权剥夺宰相手中的权力,甚至不设宰相,将皇权集中于自己手中的皇帝,□□已经是开明许多了。
就冲着这一点,哪怕□□一向主张武力外侵,在夺得天下之后并未停歇,而是带着手底下的部队,将一向属于中国的附属国朝鲜、琉球、安南、日本,占城、浡泥、缅甸、南掌等国不断找借口将其国土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而这几个国家的国朝已经断绝,除了琉球的国王非常识时务的,直接在太祖的大军还未进入琉球便献上降书投降,而被迁往京城封为安侯,其他几个国朝的皇室都在战争中灭绝。
至于西北边境的浩罕、廓尔咯、坎巨提、拉达克、哲孟雄、不丹,也不再像是前朝疏散的纳贡宗蕃关系,这些国家的百姓已经被朝廷编户齐民,全部成为大齐王朝的百姓,至于他们的君主虽然被封王,但就像前朝的藩王一般只能收取封地的赋税,靠着这些财富享乐,至于拥有武力?
那是想都不用想,甚至到了现在,距离□□收服他们已经近百年了,国家安全部的人还在盯着他们的后。
东北的朝鲜那就更不用提了,他们倒是忠心,明朝都已经灭亡了许久了,他们还暗中使用着明朝的年号,因为这个当初还博了不少文人的同情心。
可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得罪□□了,□□对他们是厌恶至极,直接借着这个借口连声招呼都不打便大军压境,朝鲜的国王吓得当即派人到京城来献上降书,可□□对他们视而不见,虽然很多人反对□□的做法,但是□□当年的威势实在太盛,根本无人敢反驳他的命令,这朝鲜也就在□□的执意之下被灭亡,而成了皇室子弟的一处封地,现在的朝鲜王就是天玺帝的第六个儿子。
上一代的朝鲜王自己作死,想要造反,被撤了封号,这块膏腴之地便引起了皇室子弟的争夺,后来落到了六皇子手中,由此也可见天玺帝对这个六子还是非常喜欢的,这也是戴权当初敢收他银子的原因。
□□在放手行政权的同时却加紧收拢了军权,□□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由他自己担任主席,军队里的士官必须要由毕业于士官学校的学子担任,如果因为立功而由普通士兵升任士官的也要去士官学校深造两年。
军官也要有军官学校毕业的,学生担任,立功的军官升迁也要到军官学校学习一年。
另外□□又设立了十大军区,由当年跟随他的大将们担任军区的司令员,原本还有人会担心会不会演变成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但当□□拿出了无线电报时大家就知道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先不说底层的士官还有军官们都出自于学校,他们在学校经过几年的思想教育,根本不会再出现一人登高千呼百应的情况,也根本不会在像以前那般一个人就可以掌控一个地区的军权的情况。
更何况有了无线电报,巡查天下的监察官们只要在地方发现任何异动,完全可以直接报告朝廷,再也不会像以前那般中央朝廷对于地方处于两眼瞎的情况了。
可以说现在的朝廷跟王玥认知中的古代,又或是他生活多年的现代都完全不同。
不过这一点王玥现在体现到的只有他身边的情况,至于官场上的变化他还没有来得及发现,如果很快他就能接触到这一情况了。
天玺帝从侧殿中出来,戴权忙走上前道:“老圣人,可是要用膳?”
天玺帝却摇摇头道:“去乾清宫吧!”
乾清宫是□□当年居住处理政务的地方,□□去世之后这里就被圈了起来,只留下当年伺候过□□的太监宫女在此守着,里面供奉着□□的牌位。
天玺帝是□□带在身边亲手抚养长大的,父子二人感情深厚,至今天玺帝隔三差五都要去乾清宫拜祭□□。
对于天玺帝的命令戴权习以为常,扶着他老人家上了銮驾,一行人便直接到了乾清宫。
乾清宫这边的宫女太监们经常见到太上皇过来,都有经验,给太上皇请过安之后便退至一边,戴权也只跟着到了殿门口便停步不前,只有天玺帝一人进了大殿。
进了殿,天玺帝先给□□上了炷香,接着他便从牌位后面拿出一个小匣子,脸色严肃的打开,小心的从里面拿出一叠纸。
这张纸上的文字除了他世上再无人能够看懂,不过现在或许又添了一人。
天玺帝仔细的将纸上的内容看完,这才叹了口气,又将纸张重新放回原处。
虽然纸张上面的内容他早已经倒背如流,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查看一下才能确定。
果然,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即便有父皇的影响也不能让一个普通的幼儿再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突然变得如此聪慧,那个王玥与父皇一样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吗?
那些人不是说过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吗,为何还会有这样的疏漏,这是不是意味着父皇有机会回来呢?
作者有话要说: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啊,连着下了三天雨,气温一下从三十多度降到了二十多,昨天晚上临睡的时候下面铺的凉席,半夜被冻醒了,爬起来找被子,今天就直接铺被子盖被子了!真的,这种气温变化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啊,我已经感冒了,希望大家注意一点,不要跟我一样!

    
第62章 改革阻力
乾清宫的正殿原本是天正帝与大臣商讨政务的地方,现在已经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