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歌荀令-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伸手将人拦住,荀彧指了指剩下的半坛酒,“带走吧,回去时顺便去志才处告知一下,彧今晚前往拜访。”

    名帖什么的以他们的关系送了倒显生疏,戏志才也不是在乎这些俗礼之人,因此荀彧只是打声招呼让人知道他今晚会去罢了。

    终于消气了!

    心下松了一口气,郭嘉笑眯眯的应了一声,然后心满意足的拎着酒坛子离开,荀彧也不再磨蹭,让仆从将食盒收拾好便和荀攸一起前往颍川书院。

    荀攸脸上带了些许担忧,大叔父一直不同意叔父这么早接触政事,现在朝中形势不明,大叔父心中怕是更担忧了。

    “叔父,这般过去。。。。。。”

    “当初三兄四兄出仕时大兄也都不太乐意,随后不还是遂了他们的意,莫要担心,彧自会和大兄说清楚。”

    荀攸一开口荀彧就知道他想说什么,对大侄子的担忧毫不在乎,荀彧背着琴边走边解释,大侄子和大哥都是严肃的人,两个严肃的人凑在一起只能更严肃,因此二人在一起时谈论的不是家国大事便是书中高义,一点儿也没有叔侄的气氛,有些担心也是正常。

    不过,在面对一脸正经的荀攸时荀悦比荀攸还正经,但是看着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荀彧就不一样了。

    对于家人的关心荀彧来者不拒,因此当年荀绲限制他读书时他也只是从几个兄长处侧面出击,从来没有过直接和父亲对着干的想法。

    在长歌门中虽然和师父情同父子,但是到底不是父子,有些事情父亲可以做,但是师父不可以,尤其是师父有妻有子又不只自己一个徒弟的时候。

    因此,荀彧对家人格外看重,这里没有大唐那般百家争鸣的武学套路,为了避免相知心法救人时被人发现端倪,他还特意跟城中大夫学了岐黄之术。

    结果也没让他失望,父亲,挚友,那些在荀彧生命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却英年早逝的人到底是没有如史书记载一般亡故。

    书院依山傍水坐落在郊外,只走了一会儿便看到了学院标志性的雪白围墙。

    屋宇方正,青砖砌就,正对着的大屋上有雕花瓦当,屋内中央却是一个大大的香案,后面按规矩悬着孔夫子的画像。

    黄铜香炉中的香永远不会燃尽,袅袅香烟缓缓上升而后慢慢散开,祥和的气息充斥在整个书院之中,仿佛外面所有的战乱都不会降临到这里。

    荀彧和荀攸并没有进去,里面矮几上满满的都是书卷,尚有些爱学的学子专心苦读,进去反而会打扰到他们。

    绕着小路来到书院后面,几间小屋坐落在那里,虽然和华贵沾不上边,但是凑近观看却别有一番心情。

    “大兄这里还是这般雅致,也难怪不想出去。”笑着说了一句,让守在院子前的仆从进去通报,荀彧和荀攸就近些年书院的情况谈论了起来。

    原本只是家学所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颍川乃至豫州文人们的避世之所,颍川书院这小小一片地方,倒也称得上是聚集了天下俊杰,无愧人杰地灵之称。

    不一会儿,刚才进去传话的仆从便回来了,荀攸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看着面色淡然的小叔只得跟着一起进去。

    书房里,恬雅俊美的男子执笔而书,因为这些年一直在书院研读古书,身上带着浓浓书卷气的荀悦看上去只比荀彧大了三四岁而已。

    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荀彧和荀攸各自找了位子坐下,荀悦看着面前两人,无可奈何的揉了揉太阳穴,“羌胡已乱,此时奉诏入京并非幸事,六叔尚且未有回应,文若何必一定要去?”

    六叔荀爽自从党锢之祸后便隐居海上,后来十多年更是南下到汉滨避难,数月前黄巾爆发灵帝被迫解除党禁,五府皆有征召之意,但是他们六叔却一个也没有答应。

    端坐于下方,荀彧示意大侄子先不要说话,他自己能搞定,“公达一人在朝中到底艰难,彧已至出仕之时,一直推辞恐落人口实,大兄也知羌胡已乱,若有一日贼子攻入三辅,中原也无法独善其身,再者,何人会将心思放在彧一小小士子身上,大兄多虑了。”

    这时的大汉天下不只黄巾初显,边关同样也不安定,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联合起兵反汉,数万人马来势汹汹比之全由农民组成的黄巾军更为可怕。

    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北宫伯玉因为军中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先礼后兵直接将边章韩遂二人绑至军中,熟料此二人本就有反叛之心,几人不谋而合之下连连攻克边城,若是无人抑制,不多时这大队人马便能打到京都来。

    荀悦虽然隐居在颍川书院,但也不是对外面丝毫不关注,所以即便知道朝廷不会放任边张韩遂几人肆无忌惮的攻城略地,他也不敢将京中形势想的太好。

    世家大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彻底离开朝堂,荀氏一族前些年在洛阳的族人不少,就算近些年也都渐渐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洛阳一定会有族人留下。

    朝堂是世族赖以生存的地方,各个家族皆有自己的打算,他们荀氏即便不会将人撤离完也不会留下太多,显然,在大哥的想法之中,其中并不包括刚及冠的荀彧。

    荀悦放下手中的竹简低声叹了一口气,荀氏没有耽于玩乐不求上进的子弟,文若心思在朝堂之上,若是只一心将人拦下才是不明智的决定。

    谁都有年少轻狂想要一己之力肃清朝政的想法,但是想法是好却毕竟不现实,他们荀氏上一辈有“荀氏八龙”,哪一个最初不是信誓旦旦想要保一方太平,可是现在,连能力最强的六叔父也只能躲避在外,何况这些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小辈?

    “若意已决便罢了,切记一切以自身安全为先,万不可逞能。”

第6章() 
精致典雅的书房之中,荀悦忧心忡忡的看着荀彧,想要将外面的艰难一下子全部告知,但是对上那笑意盈盈的眉眼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这人既然站在自己面前,那就意味着所有他能想到的这人都能想到,文若天资不知比自己高了多少,在政事上的敏感度更是家中翘楚。。。。。。

    眸中划过一抹暗光,荀悦定定的看着荀彧,既然文若要主动前往洛阳,现在天下形势或许和他想的有些不同。

    “大兄放心,四兄公达皆在洛阳,断然不会让彧出事。”看荀悦的态度已经松动,荀彧更是微笑着只挑能让人安心的说。

    和大侄子一起将大哥哄开心了,直至傍晚走出书院,荀彧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指尖下意识的在琴首处磨了几下来平复心情,看着怀中从不离身的七弦琴,荀彧眼中柔和更甚。

    家里几个兄长乃至于父亲他都能轻易说服,唯独这个异常通透的大哥让他如此小心翼翼的对待。

    若不是确定荀悦不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荀彧几乎以为这人同自己一样也是带着前世的记忆出生了,可惜几次试探之后他可以确定这个大自己十几岁的兄长真的只是土生土长的东汉人而已。

    书院外早有马车候在那儿,和荀攸越好了明日启程的时间,荀彧自己上车前往城中戏志才的府邸。

    清清爽爽的马车早被从内到外熏了香气,微风吹过路上行人皆侧目而过,意图看到车架中那清隽俊美如同天上仙人一般的荀家文若。

    颍川名士众多,但是出行仍带着沁人心脾香气的只有那荀彧荀文若一人。

    荀彧是个爱香之人,虽然没有夸张到“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但是身上确实是时时带着香气的。

    戏志才府上,因为郭嘉的通知早早有人在门口候着,门口仆从看见那熟悉的车架后便分出一人进去通知,剩下的则慌忙迎了上来。

    戏家虽然不是荀氏那般的世家大族,家中上几辈中也都是做官的,只不过这些年没落了而已,到了戏志才这一辈更是只有他一人撑着家业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也没人敢小瞧戏志才,先不说先祖攒下来的人脉,就只戏志才这个人便足以让多方争抢,尤其是在天下乱象已经显露的时候。

    听到荀彧已经到了门外,戏志才脸上表情有些怪异,原地转了两圈才勉强回到了平日的状态,酒后之事当不得真,文若大人有大量,定然不会计较这些。

    不绝如缕的绵绵幽香渐渐飘了进来,戏志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笑着起身迎出门外,“多日不来,忠还以为文若找不到路了。”

    白了戏志才一眼,荀彧自顾自绕过房间主人直接走进屋子,“彧找不到路,志才还不能去寻?”

    在外面高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荀文若在好友面前卸下了防备,眉眼间不自觉的带上笑意,让戏志才不由自主的再次想到之前没有说完的话。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凉凉的抬头瞥了一眼,荀彧将带来的小巧酒坛放在桌上,似是知晓这人想的什么,丝毫没有要将酒送过去的意思。

    酒坛之前遮在了衣袖之下,戏志才并没有注意到,双眼亮晶晶的看着被放在桌子上的酒坛子,也顾不得荀彧的神色了直接伸手就想拿。

    整整十天,酒窖里是空的,外面的酒水又入不了口,断酒的这些天真的是水深火热,若不是担心荀彧还在生气,戏志才自己就找过去了。

    但是比起荀彧可能会有的反应,戏志才表示,他还是忍着点吧。

    身边没有酒的时候能忍,不代表酒香在鼻尖环绕的时候还能忍得下去,不着痕迹的吞了吞口水,戏志才看着荀彧,神色之中莫名有些委屈,“文若这是何意?”

    抬眼看着戏志才,将这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恶趣味被满足的荀彧才幽幽开口,“原来在志才心中。。。。。。彧还不如杯中之物。。。。。。”

    眉头跳了一下,戏志才果断将目光从酒坛上移开,然后一本正经的开口道,“许久未见,好友今日前来可是告别?”

    此话转移话题的用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好在荀彧没想着再折腾戏志才,顺着他的话便将话题转移开来,“如志才所料,彧将于明日启程。”

    明日?

    身体顿了一下,戏志才没有想到荀彧会走的这么仓促,但是细想下来也没有多少意外,之前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了这人将要离开,不是吗?

    整整十日没有前去颍阴寻找荀彧,自然不可能只是为了那劳什子酒后醉言,他们之间还不至于因为这个而生嫌隙。

    朝廷下来任命书,荀彧不日便要前去洛阳,这么一来颍川的种种事情在接档官员没有到来之前依旧是他处理,就算他去找,这些天忙着交接的荀彧没有心思招待他。

    “京中形势不甚明朗,今上于政务之上多有不通,文若此去可有方向?”说起正事儿戏志才也正经了起来,“若想使朝中清明怕是要费上一番气力。”

    戏志才的话说的很含蓄,灵帝对政务岂止是不通,明白点儿的人都知道朝政把持在别人手中,几家争权之下朝中又岂能不乱?

    想要在这个时间点匡扶汉室不只是费一番气力便能成功的事情,天下已经千疮百孔,各种问题也接连而至,若是皇帝有本事且下定决心要整治朝政还好,但是汉末这几百年的皇帝别说整治朝政了,能活着成年就已经不错了。

    辅佐一个没什么干劲儿的皇帝匡扶汉室,难于上青天啊!

    更何况,现在的荀彧还不是那个被曹操成为“吾之子房”的荀令君,不过刚出仕几年,现在就是想做些什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况且,他原本就没想着缝补破衣裳,已经无法再补的江山,就是勉强再糊上些遮羞布又有什么意思?

    眉眼中带着些许矜傲,荀彧挑眉扣了扣桌子,慢悠悠的开口道,“陛下无心朝政,旁人又岂能强迫为之。”

    言下之意,皇帝不想做事后面有的是人想做,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他可以做汉朝的治世之臣,但若是未来局势实在不堪,他也不介意提前便寻找能救世之人,比如那现在还尚未显露头角的曹孟德。

    荀彧对三国的历史谈不上熟记于心,但是大致的过程还是知道的。

    或许和荀令君真的有什么关联,即便不知道历史的发展,荀彧也会选择曹操辅佐,没有其他,只是一种直觉而已。

    虽然自小学的是儒家的“忠君爱国”,但是荀彧和史书上的荀令君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汉室的忠心。

    汉朝之后几百年,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一统天下之后短短几十年便被李唐取了江山,知晓其中这么多朝代更迭,荀彧自然不会拘泥汉统。

    至始至终,他出仕便是想让眼下的太平盛世维持的久一些,在大唐的时候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

    于大唐他或许还会随着师父维持皇家威仪,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但是在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东汉末年,即便在此生活了二十年,对于那些换的飞快的皇帝他也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听出荀彧话中的意思,戏志才眸中笑意更甚,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在大乱初显,各方豪杰已经开始登场,不说维护汉统有什么不对,但是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既然文若如此通透,那他便不用整日提心吊胆了。

    面色如常将靠近荀彧的酒坛拿来,取出两只酒樽倒满,戏志才举杯示意,“既然如此,忠便在此祝文若一路顺利。”

    微微眯着眼看着眼前的酒樽,荀彧沉默了一下,这人其实就是想喝酒对吧?

第7章() 
荀彧伸手接过酒樽,但是却没有任何要喝的意思,手指轻轻在桌子上扣了两下,面色柔和的荀家文若眸中意味再清楚不过,只待那不自觉的好友将酒坛送回来才肯作罢。

    然而,即便是这样,馋了多日的戏志才也不会放下到手的美酒。

    或者说在将酒水倒出来之后他眼中便只有那清澈的液体了,至于一旁坐着的好友。。。。。。

    怕是已经忘到了天边。

    心满意足的将酒饮尽,戏志才眯着眼睛,餍足的样子与之前在亭子中抱着酒坛不放的郭嘉极为神似。

    世上有美酒与好友,足以!

    对这人彻底没辙了,荀彧无奈转移视线,心中念了许多遍“眼不见为净”。

    好在,戏志才也不是真的见到酒就走不动,饮尽之后,将青铜酒樽放在桌上,戏志才眯着眼睛起身站在窗前,“文若可知,黄巾为何而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自称赤帝之子,明火德,而火灭金,玄而又玄的给他取代了秦朝正名,现在张氏兄弟亦是用五德始终的说法来意图让天下人都接受汉室当亡,

    根据五德始终的说法,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

    张角话中的意思,带上黄头巾就能灭了汉朝,天下大吉了。

    张角的起义并不像表面上一般,只是因为活不下去才带着父老乡亲造反,三十六方起义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聚起来的。

    其实在他们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叛乱,而这些叛乱都有一个特点,打着神。的。名义拯救世人,可惜世人没有拯救得了反而将自己搭进去了。

    张角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建立了太平道教,派出弟子前往四面八方传教,十多年的时间足以让这个所谓的太平道教遍布大汉江山。

    早有造反意图的张角聚集这么多人自然不是为了玩儿,起义也不是找个日子随意而为,早在起义之前,他们早早便和京中宦官达成了交易,如若不然,只有农民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