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歌荀令-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了交易,如若不然,只有农民组成的黄巾军怎么可能发展如此迅速?

    只是起义之前消息泄露到朝廷,紧急之下张角才决定提前挂旗造反罢了。

    静静的看着站在窗前的戏志才,荀彧眸中闪过一抹微光,而后微微低头答道,“如今天下连年灾荒,不少地区颗粒无收却徭役繁重,张氏兄弟趁此苍生罹难之时妖言惑众,自是能造成现在乱象。”

    这个回答非常官方,但凡对世态有所了解的人都能说上两句,就如同每次天下大乱朝中那些官员们的说辞一般,应付皇帝足够却没有点出任何重点。

    这绝对不可能是荀彧心中真实的想法。

    戏志才挑了挑眉头,心知自己又不知哪儿惹到了好友,但是想了一圈却并没有发现哪儿有问题。

    刚摆好一副谈论家国大事的姿势全然没有派上用场,眼中写满了遗憾的戏志才摸了摸鼻子,只得再次转到荀彧面前。

    规规矩矩的并袖作揖,戏志才一本正经言道,“若忠何处惹文若不悦,还望文若见谅。”

    淡定的看过去,荀彧没想到戏志才会是这么个反应,思考了一下便想起身说些什么时,但是这时那看上去非常正经的人却自己走到一旁坐下了。

    “已是最后一日,文若便是不悦也只能忍着了!”笑眯眯的看了过去,戏志才伸了个懒腰,然后手再次朝酒坛而去。

    “彧识人不明,竟认识了你这等不要面皮之人!”

    被戏志才的反应气笑了,荀彧直接上手将那只不老实的爪子拍下来,然后才沉下眉眼就着先前的问题答道,“当今无道,巧立名目搜刮钱财,据闻如今已荒唐到卖官鬻爵,若此事为真,便是没有黄巾,也会有蓝巾白巾出现。”

    “既然如此,文若为何还要前往洛阳?”讪讪收手端坐于席子之上,戏志才也端正了态度看过去。

    黄巾祸及大汉七州二十八郡,虽说京师正派兵镇压,但形势依旧十分紧张,说到底,荀彧没有必须前去的理由。

    在颍川一样能对外面的消息了如指掌,还没有种种官场碾轧,在戏志才眼中,现在去洛阳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灵帝忙着敛财,朝臣忙着争权,清流想整死宦官,宦官也想弄死清流,一棒子外戚坐山观虎斗,一会儿帮着宦官一会儿帮着党人,一手煽风点火玩儿的非常溜。

    在这么个君臣都在变着花样作死的时候,去洛阳还真不如留在颍川。

    眉眼弯弯流露出三分笑意,荀彧示意戏志才先听他说。

    他不是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但是乱象已经有了预兆,不做些准备不行,只不过是换个地方而已,在洛阳城中他才能更好的确定要找的人是不是曹孟德。

    自然,这话现在不能对戏志才说,虽然曹操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毕竟和他们没有丝毫交集,若是什么都不管就直接选定了这人,以戏志才对他的了解定然会看出什么异样。

    “朝中虽乱,但是试图匡扶汉室之人不在少数,如若真有人能平定诸方叛乱,志才可愿与彧一同?”

    “文若的眼光忠自然信得过。”想也不想直接回答,荀彧看人之准戏志才再清楚不过了,能得文若肯定,那人定然不一般。

    这是直接将选择的事情全权交给他了,摇头笑了一声,荀彧玩笑似的问了一句,“若是将来彧所选之人不合志才心意该当如何?”

    “若忠为文若推荐一人,文若去还是不去?”没有回答荀彧的问题,戏志才无奈的将问题抛了回去。

    “自然是。。。。。。”

    下意识的要回话,但是话没说完荀彧便意识到戏志才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他们二人相交数十年,岂止是志趣相投这么简单,他刚才所说的那种情况又怎么可能会出现?

    若真是那样,他们也称不上好友一说了。

    直到深夜,他们二人谈至尽兴荀彧才起身离去,朝中局势天下大势,在家中放不开不能说的他在戏志才这里都可以肆无忌惮的说出来。

    有一个天纵之才的好友,最大的好处就是一不小心说漏嘴不用担心怎么掩饰,因为他自己就会旁征博引从各种方面替你圆回来,更有甚者还被各种误解,好在荀彧心细,这种事情发生的不多。

    偶尔一次还可以圆回来,若是经常说出些不该说的话,那就可能被当成妖怪烧了去了。

    站在大门处看着马车走远,戏志才眸色深沉,直到鼻尖若有若无的香气散尽,眼中再也看不到马车的踪迹,他才拢了一下外衣转身往回走。

    这天下。。。。。。要乱了!

第8章() 
中平三年,京都洛阳,细雨绵绵下了几日,虽说春雨宝贵,在这个时候也让人生不出多少欣喜之情。

    天下动荡不安,即便是在洛阳,荒着的土地也远比有人耕恳的多,更何况这些年天灾不断人祸连连,躲得过旱灾躲不过悍匪啊。

    但是即便如此,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人毕竟要活命,现在洛阳城还算太平,百姓依旧早出晚归照常生活。

    早市时间已经过了,街道上多是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去的摊贩,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员们在城中并不少见,天下再怎么乱,洛阳也是名正言顺的都城。

    洛阳城按南北轴分开,左祖右社泾渭分明,皇宫为整个王城的中心,前方为朝,后方为市,宗庙社稷分居左右,而其中夹着的就是官员们的住所了。

    想当年,武帝坐拥偌大江山,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而这座在东周洛阳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更是万邦来朝。

    ——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极。

    ——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

    ——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

    。。。。。。

    不过,经过桓灵二帝连翻折腾之后,这曾经繁盛的洛阳城也再看不出当年的威仪了。

    距离建春门有一段距离的官邸之中,荀彧站在廊下看着连绵不断的水珠神情莫测,一晃眼他来洛阳已经三年了,虽然颍川离洛阳不远,但也没有多少机会能让他回去。

    远远看去,廊下之人青衫风流,气度卓然,一眼望之如芝兰玉树,锦绸勾勒出挺拔的身姿,似月光般清雅绝伦。

    婢女仆从们都远远的站着,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对神明般的尊崇之意,他们家郎君清贵卓然,就像是天上的仙君下凡来一样。

    如若不然,那些能要了命的病症为何被郎君看了之后就消失不见了?

    跟在荀彧身边越久,婢女仆从们对他就越发敬重,做起事来也越发用心,荀彧只知道他们家的人个个一个顶别人家三个,却不知道他们把他当成了仙人。

    相知心法可以疗伤续命,之前也说过,为了掩饰心法的特殊性荀彧特意去学了岐黄之术,但是到底和医术有些不一样,遇上些药石无医的情况他也只能将琴拿出来。

    就比如当年治疗戏志才。

    在戏志才眼中荀彧不过是弹琴解忧,但是在仆从们看来可就不一样了,以琴疗伤可不就是仙人下凡吗?

    好在家中仆从不是碎嘴的人,一般的小病也不敢直接求到荀彧面前,荀彧这些年过的倒也清静。

    要不然,还不等他施展抱负先传出去一个神医之名,这可真就让人哭笑不得了。

    荀彧应召前来洛阳三年,这三年,京中局势一变再变,荀彧也终于确定了龙椅之上那位是真的不堪为皇。

    倒也不算是确定,毕竟自始至终荀彧对皇帝都没抱有什么希望,能荒唐到将卖官鬻爵摆到明面,连有真才实学的人也要先交钱才能当官的皇帝,天下不乱才是怪事。

    将心怀天下的官员都逼的弃官回乡,这天下可不是越来越乱?

    荀彧可以确定,在动乱初始之时那些在外起兵的诸侯们绝大部分想的还是做汉朝的之时之臣,而最后变成几方争霸的局面全是被朝廷给逼出来的。

    与其指望一个完全靠不住的朝廷,倒不如破釜沉舟一做到底,让天下彻底清平一回。

    当然,荀彧在这里这三年也不是什么都没干,人脉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算他不经常出去,私下里和一些大德大才之人也没有断了联系。

    对荀彧来说,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曹操此人,毕竟他总要确定这个史上“誉之者为名士英雄,毁之者为逆贼奸臣”的人究竟有没有资格让他如史上那般尽力辅佐。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在这个年代,不只主上对属下要几番挑选,七窍玲珑心的谋士们对主公的选择更是慎之又慎,条件比之前者苛刻了不只一星半点。

    荀彧对曹操的评价很高,以前是这样,见到真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虽然这人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是毫无意问,在平定乱世之上这人是最好的选择。

    中平元年,荀彧刚来洛阳没多久,曹操便被封为骑都尉,受命与老将皇甫嵩一同剿灭颍川黄巾。

    二人皆有想结识对方的意思,因此,在曹操与皇甫嵩得胜而归后,荀彧和他便顺理成章的有了交集。

    曹操是个有大志向的人,这一点荀彧非常清楚,若非如此何来之后名传千古的魏武帝?

    悠悠叹了口气,荀彧知道在他带着记忆出生之时历史就开始偏离了方向,但是该发生的事情基本上还是会发生。

    这几年他尝试着改变一些他知道会发生的事件,但是即便早有准备,阴差阳错之下事情还是变成了书上记载的那样。

    几次之后,一向对自己很有信心的荀彧也有些怀疑了,他真的能改变那些既定的历史吗?

    不过荀彧也不是杞人忧天之人,现在才到了哪儿,他既然能将父亲志才救回来,未必不能改变其他的事情。

    年节刚过,看黄巾已经掀不起什么大风浪,过了几年提心吊胆日子的灵帝再次开始了作天作地的生活。

    不知听了谁的进言,兴头上来的灵帝大手一挥,直接将几个在平定黄巾中立功的宗室设为州牧。

    天知道现在各州已经够乱了,灵帝又以天下兵寇不息弄出来这么个“废史立牧”的制度,有时候荀彧都想用琴音去控制皇帝好知道他脑子里究竟想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人就不怕老祖宗托梦抽死他吗?

    武帝设十三州郡,每部一刺史,为了就是不让一人专权,结果他可好,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再次将州牧这一职位提了出来,还美名曰:为镇压乱民再设州牧,其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

    这不是将自己往绝路上逼吗?

    一州之军政大权何等重要,那是说放出去就放出去的吗?

    可惜,完全没有意识到哪儿有问题的灵帝兴冲冲的设置着各州州牧,轻飘飘几句话之间便将大汉江山弄的四分五裂。

    接受任命的时候个个忠心为君,到任上之后又会是何种光景,估计以灵帝以往的思考方式也猜不出来。

    不过,只是“废史立牧”也就罢了,在分设各州州牧后仅仅几个月,搞事情上瘾的灵帝为了制约大将军何进的军权,又在西园设置了以蹇硕为首的八个校尉,就是那史上鼎鼎有名的西园八校尉。

    先前的军权大部分在何进手中,但是现在,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上军校尉蹇硕的指挥调度,到底是皇帝的命令,何进心中就是有再多不满也只能听命。

    何进对宦官专政不满,宦官对他也满意不到哪儿去,蹇硕和他更是不合已久,就算何进想忍,在蹇硕锲而不舍的挑衅之下估计也忍不了多久了。

    原本已经想回老家的曹操又被拎出来封了个典军校尉,对于这个发展荀彧并没有感到意外,虽然时间提早了不少,但至少还在意料之中。

    曹操袁绍这一对好朋友现在一个典军校尉一个中军校尉,在现在拥有共同敌人的时候相处还是很愉悦的。

    袁本初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最喜欢的就是结交朋友,他的身份摆在那里也极少有人不给他面子,当然,他看重的都是有背景有名气的人。

    身为颍川荀氏之人,荀彧和荀攸自然也在袁绍的交友名单之中,不过荀彧不喜外出,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荀攸出面。

    大侄子虽说不苟言笑,但是脑子可一点儿也不笨,想从他口中抠出来什么信息还不如期待着哪一天能将荀彧请出来。

    在廊下站了有一会儿,身边的婢女看荀彧穿着单薄又回房拿了一件外衣,微笑着接过衣服,荀彧转身准备回房。

    今日正值他休沐,这雨一直不停也无处可去,倒不如回去接着研究那些在大唐已经失传的孤本。

    刚走了两步,身后就传来了一阵紧促杂乱的脚步声,荀彧回头,却是向来喜怒不予形色的大侄子。

    只是现在大侄子没了以往的镇定,反而脚步杂乱面色慌张仿佛黄巾打入了洛阳一般,不,就算黄巾打进洛阳大侄子也不会这般反应。

    毕竟是刺杀董卓后在牢中还能镇定自若吃喝无碍的荀公达,因此,荀彧想不出来什么事情能让大侄子惊慌至此。

    大步走到荀彧跟前,荀攸喘了口气,握紧的拳头还有少许颤抖,“叔父,宫中刚传来消息,圣上。。。。。。驾崩。。。。。。”

    听着那有些颤抖的声音,荀彧怔怔的愣是没有回过神来。

    灵帝刘宏。。。。。。死了?

第9章() 
眸中的震惊不言而喻,荀彧看着额头冒着细汗的荀攸,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而今不过才中平三年,距离史上灵帝驾崩还有足足三年,怎么之前还好好的说驾崩就驾崩了呢?

    刚披上的外衣在震惊之下被扯了下来,荀彧攥紧了手中的衣料,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信息。

    ——中平六年,夏四月丙午朔,日有食之,丙辰,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

    荀彧记得清楚,后汉书*孝灵帝传上面记载,灵帝于中平六年驾崩,而如今才中平三年,若不是对自己的记忆力非常有信心,荀彧几乎以为是他记错了。

    先前宫中没有传出任何灵帝病重的消息,甚至前些天这位搞事儿不止的帝皇还想着在京城弄一个大阅兵,怎么可能忽然就死了?

    灵帝死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之前没有任何征兆。

    便是普通人死亡之前也会有种种预兆,更何况是皇帝,暴毙而亡这种事情原本就少,而且大部分都能找出缘由,但是发生在皇室之中的暴毙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宫墙里面是非多,暴毙不过是种掩盖的说法罢了,但是没人敢将这两个字放在皇帝身上。

    因为先前曾经试图改变将要发生的事情但是却没有什么结果,荀彧知道想要改变既定的事件有多么艰难,现在猛然来了这么大一个变故,不亚于一道惊雷直接在他耳边炸开。

    自己得到消息时的反应也是如此,因此对荀彧的震惊荀攸并没有多想,只是现在到底不是震惊的时候。

    不给荀彧留缓冲事件,荀攸直接拉着人快步走了出去,脸上的担忧显而易见。

    圣上如今正值壮年却忽然离世,膝下皇子年幼无知如何为皇,怕是要大权旁落任外戚与宦官争夺了。

    皇帝年幼,掌权的只能是外人而不可能是他自己。

    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