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歌荀令-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甘宁;更没想到见到的会是一个刚和人打的鼻青脸肿的甘宁;周瑜站在那

    里明显愣了一下。

    “兴霸何时到的昌邑;为何瑜之前没有听到一点风声?”落在后面走在甘宁身边的周瑜小声的问了一句,然后不等甘宁回答便接着说道,“如此也好;省得再去荆州将兴霸劝来了。”

    在周瑜眼中,能和吕布在军营里切磋;甘宁肯定已经是曹操的人了;不然;现在这人应该是在大牢里;而不是在这儿。

    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现在这种情况,甘宁憋屈的揉了揉脸;龇牙咧嘴一个字也没有说。

    好在,以为甘宁自己过来的周瑜也没有多想,说了一下扬州如今的情况;然后将甘宁从头到尾夸了个遍儿。

    就算这人不来,等他们在这儿稳定下来之后他也是要走一趟荆州。

    甘兴霸做事从来都是随心所欲;刘景升并非良主;接下来时局不定;再留在荆州只怕会有性命之忧。

    莫名其妙被夸的一通,甘宁艰难的扯了扯嘴角,竟然也没有反驳。

    留这么多人在身边也是碍事儿;荀彧只是让曹昂和周瑜留在这里,其他几位就自行出去吧。

    未来的东吴大都督,现在的稚嫩少年,又是一个多智近妖的小家伙儿啊!

    对于这些年轻人的心智,荀彧从来不敢小瞧半分,就算他历经了两世,这些在史书上留下浓墨

    重彩的小家伙儿们也不是他能轻视的。

    比起大唐,汉末更加混乱,也更能将藏在世间的大才们挖掘出来。

    曹昂是知道周瑜的来意,因此在进来之后便正了神色,然后就找了个角落坐着去了。

    虽然他姓曹,但是这些事情还是要交给先生们来处理。

    就算是父亲不介意他接触这些,如今的他也没那个本事搞定肩负整个家族重任的周公瑾。

    插科打诨锦上添花他可以,其他就算了。

    周瑜的心智,在扬州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了解,要不是这人主动过来且不带恶意,他还真不知道以后父亲要打江东的时候要费多大劲。

    吕布和高顺在外面说了两句,停了一会儿也离开了这儿。

    当然,甘宁身边是留有人手看管。

    打一架就能让人心甘情愿的留在这儿,他们还没有自视甚高到这个地步。

    周瑜不在,甘宁挠了挠头,拉着孙策便去一边儿蹲着去了。

    公瑾方才的意思是江东已经有人主动前来投靠,那他还要不要逃出去?

    一脸纠结的甘兴霸找了个树枝在地上胡乱划着,然后让孙策好好说说究竟该怎么办。

    他们都是自小的交情,就算有所偏颇也差不哪儿去。

    孙策为什么会在昌邑?

    答曰:跟着他爹走。

    孙坚为什么会跟着曹操?

    答曰:看着顺眼于是就在一起打仗,待久了也就懒得走了。

    说起跟在曹操身边的好处,孙伯符能拉着甘宁说个几天几夜,当然,最大的好处就是在这儿他爹要揍他得顾忌着脸面。

    要是被揍狠了,他不介意哭着喊着去几位先生那儿告状。

    被孙策乱七八糟的描述说的一愣一愣的,甘宁揉了揉下巴,一巴掌打过去让人闭嘴。

    这家伙果然不靠谱,他还是等公瑾出来吧。

    为了不挨揍哭着喊着去告状,你可要点儿脸吧!

    自认为非常靠谱的甘宁仰天长叹,他有预感,之前在这儿想的逃跑方案可能一个都完成不了了。

    转而投靠曹操,他倒是没有想过还有这个可能。

    虽然在刘表手下不受重用,但是那毕竟是甘宁选的第一个老大,是他兴冲冲带着兄弟们去投靠的存在。

    就这么直接离开,是不是太不给她面子了?

    知道自己在荆州也没什么机会建功立业,甘宁不是没有想过离开。

    可是,他原本可是准备和州牧大人打个招呼再离开的啊。

    桀骜不驯惯了,好不容易想改头换面守一回规矩,最后也没来得及实施。

    果然,他甘兴霸还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愁眉苦脸和孙策一起蹲在一边,甘宁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全都扔了出去。

    大丈夫不拘小节,等公瑾出来再说。

    ???

    营帐里简单交了底儿的周瑜很快就出来了,看着不远处的两个小伙伴,操碎了心的周公瑾摇了

    摇头,还是朝着那边走了过去。

    荀彧习惯身上随时带着些伤药,看甘宁脸上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显得更加可怖的青紫便走过去将要递了过去。

    “走吧,回城!”

    修长的身姿不太适合军营的粗犷,但是却是真的赏心悦目。

    甘宁接过装有伤药的小瓶子,不太愿意的起身要接着回去躺着。

    兄弟们啊,老大我是回去还是不回去啊?

    然而,甘兴霸还没有走两步,荀彧便再次开口了,“若是可以,兴霸可以随公瑾一同前往。”

    狐疑的在原地停了一下,甘宁挑了挑眉头,“先生的意思是。。。。。。”

    “正如将军所想。”

    甘宁平时不屑于和人动脑子,毕竟拳头大了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是这不代表他就真的不会动脑子。

    身边有个喜欢动脑子的小伙伴,他为什么还要为难自己?

    听懂了荀彧话中意思的甘宁有些犹疑,他还没确定要留在这里,真的,没有确定!

    他在荆州的那些兄弟们还等着他呢!

    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被人揍了一顿然后就不走了,他高大威猛的形象还要不要了?

    纠结了半天,甘宁想去又不想去,最后还是被不清楚情况的孙策拉着一同离开了军营。

    有甘兴霸这个不确定因素存在,吕大将军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跑是跑不掉的。

    想挨揍就直说,不用费那么大劲儿。

    来时只有一小队人马,离开的时候人多了几倍,然而回城的速度却并没有慢上多少。

    原本就是要将甘宁带回城,没想到还多了个意外的收获,荀彧的心情一路上扬,回到府上的时候唇角还带着笑意。

    听到消息过来的崔琰看着跟在荀彧身后的人,点了点头便先去了隔壁议事厅。

    而等候多时的戏志才则是等荀彧过来,自觉的接过缰绳交给一旁的亲兵,然后才笑着开口。

第116章 第116章() 
有周公瑾在这儿;相信甘宁也不会纠结太久,荀彧让这几人随戏志才一同前去议事厅;自己却没有要去的意思。

    该安排的他已经安排好了;没必要再走这一趟;那边有志才和季珪已经够了。

    贾诩早已经离开了这里,毕竟几人都不是有太多清闲的人,也只有郭嘉一人将公务直接搬到了这里;一边看着儿子一边撑着脸翻看竹简。

    看到荀彧回来,郭嘉抬了抬头;扒拉扒拉案几上有些混乱的一堆东西然后扔过去了一份竹简;“果然不出文若所料;公孙瓒已经带着大军再次进攻冀州了。”

    接过竹简翻了一下;荀彧倒是没有太大反应,将琴放下之后直接去旁边将孩子抱了起来。

    “无妨;最多半个月,吾等便可以动手了。”

    一边逗着孩子一边说着,荀彧看了看案几上被扒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眼角抽了抽然后将奕儿放到郭嘉怀里,然后任劳任怨的收拾东西。

    如果是这人自己的东西;荀彧肯定直接将东西扔回去让他自己收拾;但是;这家伙扒乱的全是他一早收拾出来的。

    他和戏志才皆是习惯将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只有这人,从认识到现在便一直是这幅德行;说了这么多年也没见有什么长进,他能怎么办,只能惯着了。

    次日,麹义带着大队兵马回到昌邑,如今的袁绍对上公孙瓒没有太大的优势,就算是能赢,也不过是勉强罢了。

    比之公孙伯圭,袁本初最大的优势就是身边谋士多且都不是什么滥竽充数之辈,可惜,多谋而无断的性子让他连手中这么好的优势也把握不了。

    建安二年九月,袁绍与公孙瓒在幽冀二州边界两败俱伤,吕布与麹义各率两万兵马从兖州出发,大破双方于中山一带。

    周瑜和孙策并没有在昌邑待太久,确定了情况之后很快便回了扬州,那边孙坚已经开始着实训练水军打回江东了。

    荀彧大多守在后方,说起随军,这里所有人出去的都比他多,但是周瑜不一样。

    虽说周公瑾看上去一副儒将风范,但是那也只是看上去,这人不过是长的好看了些,真的打起仗来,比之孙策亦不在话下。

    在看到自己那几百个兄弟也出现在昌邑之后,甘宁特意打听了一下荆州的情况,再怎么说他明面上也是刘景升的手下。

    虽然被打败了很没有脸面,但是该罚就罚,他也不是什么经不起教训的人。

    然而,就算甘兴霸想着和周瑜一起,在这之前他还是要和刘表打声招呼,但是刘景升却没有任何反应,仿佛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甘宁愣愣的拉着周瑜说了一夜,终于确定了在刘表眼里他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说丢就可以丢掉。

    既然如此,他还去说什么,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曹操在半月之前便从许昌回到了昌邑,小皇帝那边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他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就连王允卢植想干什么也都死死地拦着,说什么也不让他们有什么动作。

    最初以为小皇帝在准备着什么后招,毕竟在曹操眼中,皇帝年龄虽小,但是折腾人的本事可一点儿也不小。

    但是过了许久,连曹操都有些忍不住的时候,他还是整天一副小媳妇的模样,这就让曹操有些理解不了了。

    他知道当初文若将人吓到了,但是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小皇帝这是还没有缓过劲不成?

    文若不过一文人,就算有些不同于常人的手段,也不至于将人吓成这样。

    实在是有失皇室颜面。

    没有时间在许昌和小皇帝耗着,曹操已经将朝廷里大部分人掌握在手中,就算他不在这里也出

    不了什么问题。

    懒得再小皇帝身上费太多功夫,曹操直接在刘协的贴身婢女身上下手,轻而易举便得到了这人整天战战兢兢的缘由。

    合着文若这是一不小心直接吓过了头,直接让小皇帝将他当成了真神仙。

    哭笑不得的听完手下人的汇报,曹操心里但是有了些其他想法,当然,现在也只是想想而已。

    在许昌留了五千人马驻守,安置好关于朝廷的事情之后,曹操很快带人回了昌邑。

    家底儿都留在昌邑,做什么事情还是回去更为得心应手。

    虽然在袁绍和公孙瓒两败俱伤之后出手有些不符合道义,但是到底是动乱的时候,就算有人心里不满也不敢做些什么。

    最多就是在口头上发泄发泄,然后写些谴责的文章来将曹操骂个狗血淋头罢了。

    然而,曹孟德对这些东西向来是嗤之以鼻,只有什么也做不了的人才喜欢在口头上占些便宜,如果是他,一般都是直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不管怎么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对峙之中,最后得了大便宜的还是他曹孟德。

    仿佛是从天而降一般的两个州砸在头上,原本就不甚清闲的荀彧等人更是每日忙的不可开交,

    就连郭嘉这惯会偷懒的家伙儿也被迫每日早早起床面对满满一案几的竹简。

    连续几日不曾都不曾回府休息,看着身边几个一脸疲惫的同僚,荀彧揉了揉脸,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现在还不算什么,万一再出些什么乱子,就算身边这些人都有通天之才也难免分身乏术。

    到底还是人手不够啊!

    沉思了许久,荀彧盯着眼前的竹简一直没有动,旁边的郭嘉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刚想凑过来看看便被荀彧一巴掌打了回去。

    “彧忽然想起一事,长文先前跟随主公前往许昌,如今却是正需要他。”

    低声说了一句,荀彧起身就要去找曹操,先把陈群找来,他们该着手考虑怎么培养人才了。

    被荀彧一句话吓的不行,郭嘉死死的抓住这人袖子,满脸都是震惊。

    他这些天天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儿,文若找陈长文作甚?

    他躲来躲去在那家伙离开昌邑之后才随军回来,他容易吗?

    虽然不惧陈长文那张嘴,但是天天被人骂也是很影响心情的好不好。

第117章 第117章() 
将郭嘉推回去处理公务;荀彧直接起身准备去找他们家主公,留下剩下一群人在这儿接着被公文环绕。

    手下人忙成这样;曹操自然没有闲着;毕竟他是主公;即便身边的谋士们各个心智不似凡人,统筹大局也还是他自己的事情。

    一路畅通无阻去找了曹操,因为荀彧大部分情况下都非常靠谱;所以,在知道他想干什么之后;曹操二话不说便派人去将陈群换回来。

    当然;荀彧接下来也是要将章程整理出来;毕竟是他提出来的想法;最了解的人自然是他,因此让他来负责再合适不过了。

    原本就没打算将事情推给陈群一个人;荀彧自然是应了下来,他心里可还想着那遥遥无期的科举制度呢。

    正事说完准备离开,荀彧如今诸事加身;也确实分不出太多时间闲谈,不过;曹操却还有事情没有说完。

    扣了扣桌子开口将荀彧留下;曹操面色沉着道;“几日前奉先率兵攻打邺城,田丰誓死不降,在大军入城之后自裁于府中。”

    荀彧愣了一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听到的,如果没有记错,几个月前沮授就已经传信到了冀州,田丰对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早有预料,怎么还会自裁于府中?

    可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看出了荀彧意思的曹操摇了摇头,“奉先大军到时邺城守卫便没有多少,没了袁本初人心也散了,唯独田丰一人,无论如何也不肯降。”

    有些可惜的说着,曹操朝着荀彧摆了摆手,“此事先放一边,文若觉得,此时让公与到冀州如何,到底熟悉那边的情况,公与对那边的事情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田丰性子刚烈,曹操早就想到这人不会降,但是却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连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都不留。

    原本担心的辛毗没有出事,反倒是田丰,还真是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这人呐,有时候还是软和一点好,倒是可惜了。

    沮授是冀州本地人士,如今他们刚拿下两州,让沮授去明显比其他人更合适,但是,曹操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本地世族权利过大,再出现之前和兖州一般的反叛。

    他们如今的人手已经捉襟见肘,若是再去平乱,绝对会有其他地方顾及不到,纰漏一出就要费更大的心力来解决,实在让人头疼。

    垂眸想了一会儿,荀彧显然和曹操想到一起去了,沮授的为人他们相信,但是他那家族里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如果家族中强制要他做些什么,到时候只怕为难的还是沮公与。

    挥了挥袖子,荀彧转头看向曹操,“主公可还记得元常如今尚在长安?”

    自当初刘辨退位到如今,钟繇便一直留在长安没有回来,当初那边如此混乱个情况再钟元常手中也被一一梳理,若是能让他前往冀州,岂不是让人心里踏实不少。

    撑着脸想了一下,曹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便借陛下之名将钟元常调回许昌,而后再谈去冀州一事。”

    让钟繇和沮授一同前去,再加上吕奉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