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歌荀令-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钟繇和沮授一同前去,再加上吕奉先和麹文泰的武力镇压,冀州和幽州怕也乱不起来。

    又和曹操对冀州一事商量了许久,直到窗外的天色昏暗下来,荀彧才起身回到自己府中。

    回书房点上灯,然后找出一堆干净竹简出来,荀彧略一思量,然后提笔开始将他的想法都写出来。

    现在到底和隋唐时期不一样,直接将科举照搬过来只怕会让天下世族对他们群起而攻之,现在还不能这么做。

    主公能在他面前无所顾忌的说出借皇帝的名义行事,向来也要有所动作了,若无意外,便是在打下荆州之后了。

    将中原一带及周边都控制在手中,至于旁边那些偏远地区,总有一天都能打下来。

    当年宣帝元帝时期匈奴各可汗降汉,大汉的疆域达到了天山南北,等中原一带稳定下来,他们自然不会对之制止不管。

    先逐渐将寒门的地位拔高,之后的事情,怕是也只能等主公彻底推翻如今的朝廷才能为之。

    他们如今已经分身乏术,定然不能这么冒险。

    在品第人物上,虽然家世是不能忽略的,但在在他们主公眼中,还是才学更为重要

    ——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陈长文想出这么个东西,背后也少不了主公的推动。

    九品中正制度创立起来便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上面选人也是家世、德行、才能三方并重,总归比之之前世族把持大权的情况好了许多。

    因为世族在其中能起到一定作用,所以,这个制度在一定时间内的确解决了选拔官吏的问题,世家大族对此虽有微词,但也不是接受不了。

    但是,如果全然按照这般进行,总有一天还是会回到世族把持了整个朝政的时候。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么一来,费尽心思弄出来这么法子又有什么用?

    就算世族培养出来的人才再优秀,在人数之上还是比不过民间,所以,总不能一直让藏于民间的那些大才一直默默无闻。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的来,虽然现在看来没有一点儿头绪,但是事在人为,总会有结果的。

    以为荀彧从曹操那儿回来之后便回来休息了,没想到这人一回来就一头扎进了书房不出来,等了许久的戏志才看着天色越来越暗,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找了过去。

    这人一直盯着他们让他们该休息的时候必须休息,到自己身上却又变了一副样子,真是让人放心不下。

    披上外衣到书房外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戏志才摇了摇头,然后推门走了进去。

    今日在议事厅荀彧剩下的那些公务已经被他处理完了,戏志才本来以为这人今日回来能早些歇息,万万没想到一开门会看到更大一摞竹简。

    眼角抽了抽,没忍住直接加快了脚步,戏志才皱着眉头看着荀彧笔下的东西,神色也逐渐凝重了起来。

    文若这是要干什么,虽说寒门中人才众多,但是就这么直接从中选人,一个两个还好,若是多了,岂不是要惹众怒?

    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荀彧歪了歪头眉眼弯弯看向戏志才,“志才来了,正好,看看可有什么遗漏之处。”

    戏志才抿了抿唇,接过竹简便直接在荀彧对面坐下,全然忘了自己之前是来干什么的。

第118章 第118章() 
将方才写出来的竹简仔细分好放在旁边;荀彧坐在一旁,垂眸想着还有没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戏志才将手中的那份看完之后;身上正要去够旁边那一摞竹简;却被滑下来的外衣将心神给拉了回来。

    略显无奈的将衣服拉了上去;戏志才揉了揉额头叹了一口气,真是被文若给带进去了。

    他过来是要喊人去休息,可不是陪着这人一起看公文的;就算这些东西对如今的他们来说非常有用也不行。

    提拔有用之人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的事情,就连主公也没办法说找到的每一个人都能为他分忧解难;就算这人熬上一晚上;对如今的情况依旧没有什么明显的益处。

    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回房休息;若是将身体熬坏;他去哪儿在找一个身体康健的荀文若?

    起身将所有的竹简都收起来,戏志才看着神色有些诧异的荀彧;放好竹简之后直接拉着人就要出去,“天色已晚,这些事情明日再说;先去休息。”

    后知后觉发现外面已经伸手不见五指,荀彧愣了一下;笑了笑也没有坚持;左右重要的东西都已经记了下来;明日接着整理也无妨。

    最重要的是,他留在这里的话,志才定然不会回去休息;为了这人的身体着想,他还是乖乖听话为好。

    虽然现在戏志才的身体很好,但是荀彧潜意识里依旧还是将他当成史上那个身娇体弱的戏志才,自幼时便是如此,他这意识怕是改不过来了。

    这些事情他也只是记个大概,到时候具体怎么实施还是要靠陈长文,毕竟他自己不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上面。

    好在,许昌与昌邑离得不远,将许昌的事情交接完毕之后,陈群很快便赶回了昌邑。

    有荀彧和戏志才这两天抽空整理出来的东西,陈群从头至尾看完之后再次惊叹于荀文若的大才。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之言果然大有道理,荀家文若之才放在这里,岂不正是那能左右天下的辅佐者?

    有文若如此,志才奉孝等亦是不世之才,主公睿智,必将成就大事也。

    激动的和荀彧探讨了一夜,完全感觉不到疲惫的陈长文二话不说,抱着竹简便回到自己的府中开始闭门不见客。

    他有预感,此事一成,功劳定不亚于开疆扩土。

    将事情交到陈群手上,不管是荀彧还是曹操都非常放心,而沮授和钟繇之后也启程去了冀州。

    幽州的情况比之冀州更加难以捉摸,毕竟在之前,那儿不只有来自中原的威胁,还有北边外族的虎视眈眈。

    没了公孙瓒的兵马,如果不尽快安排好守卫,只怕不到过冬那些骑在马上的强盗们便要过来了。

    吕布和麹义之中要留下一人守在冀州,另外一人则要赶去幽州镇压动乱。

    毕竟在刘虞和公孙瓒对着干的时候各种大小叛乱便已经出来了,现在没了刘虞,更没了公孙瓒,幽州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吕布和麹义对外族的打法都非常熟悉,毕竟都是自小跟外族打过来的,谁也不惧那些瞅见机会就想抢点东西回去的凶悍外族。

    商议过之后前往幽州的是麹义,跟着的还有一个这些年一直跟着吕布南征北战的赵子龙。

    田豫还在幽州守着,一直以来肩负着留守后方警惕外族的重任,不管公孙瓒和刘虞在闹成什么样子,袁绍和公孙瓒又打成什么样子,对他田国让都没有什么影响。

    他要做的只是保住边界的这些城池,不让百姓们在外族的马蹄之下没了活路。

    夏天还好,一到冬天,缺少粮食的外族便不管城里是不是有守军,那是逮到哪儿打哪儿,不打回去就只能挨打。

    赵云和田豫关系很好,之前这二人到兖州的时候私下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说过,所以,现在没了公孙瓒,田豫要死守幽州,只自己是万万不可行的。

    至少现在来说,幽州的存粮已经捉襟见肘了。

    赵云跟着,其实也是为了传达曹操的意思,对于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将领,他曹孟德向来是能招揽就招揽。

    日子就这么在忙碌中过去了,转眼间便到了来年开春耕种的时候。

    各地的情况大都稳定了下来,孙坚的水军训的像模像样,更是时不时写信过来嘚瑟一下,不出一年,他便能凭着这支军队打下整个江东了。

    将超前的科举制度提前弄了出来,昌邑城中面向寒门开放的书院更是办得如火如荼。

    和荀彧郭嘉他们当初在的颍川书院有很大的不同,昌邑城中的书院是真正的只要有才华就能得到培养。

    书院请的先生都是当代名士,连闲赋在家的蔡邕都被荀彧磨了出来,由此可见曹操对其的重视程度。

    而筛选人才的方法更是和以往不同,书院开放的第一年,所有的题目都是由荀彧陈群亲自拟定,他们是真的要在这氏族林立的中原一带掀起变革。

    不是没有人对书院这般大范围的招人有意见,颍川书院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颍川几个世家大族好几代人的弄出来的地方,不说其他,只其中的学生便大都是世家子弟。

    寒门可以提拔人,一个两个还好,现在这么个做法,这让他们这些世家如何自处?

    亏得荀文若陈长文还是颍川出来的,颍川那些世家知道他们在外面这么捣腾吗?

    然而,不管这些人怎么说,曹操就只有一个反应,有想法保留,这事儿他知道,他同意。

    曹孟德态度强硬,原本可能会有大乱子出现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书院就这么平平静静在郊外建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几个月以来戏志才过的可是胆战心惊。

    他知道荀彧想做什么,当然,这些要做的事情现在有些难度,但是对百姓却都是有益的。

    只是。。。。。。不太适合文若去做罢了!

    戏志才不只一次想去将荀彧手中的活计抢来自己做,即便不是自己经手,交给其他人也行,世家子在某些事上到底比不过他这个身后没有牵扯之人。

    但是再一想书院有成效之后将是怎么样一副光景,他有不忍心让荀彧一番心血就此打上旁人的标志,以这人的性子,就算将事情交出去,他也绝对不肯完全放心,私下里肯定会继续关注。

    纠结了许久,最终,戏志才也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自己的事情做完之后一旁协助而已。

    还好,他想到的最坏的场景并没有发生,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119章 第119章() 
荆州全盛之时;据地数千里,带甲百余万;万里肃清;百姓安康。

    前些年刘表在荆州也是尽心尽力;恩威并施开经立学爱民养士,其他不说,不争霸天下只自保是完全绰绰有余。

    只可惜;这并不是能让他独守一方的时候,他刘景升也不是能立足天下之人;根本就没有那个想法;只想着能在这乱世之中守着荆州好好过日子;在四周危机四伏的时候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除此之外;刘景升一代豪杰,年轻的时候还没什么;后来年纪大了,看人也逐渐开始有失偏颇,妻族得势过重;他对荆州也逐渐失去掌控。

    刘表病逝消息传出来之后,收兵近半年的曹营诸将便开始跃跃欲试;刘景升一死;荆州局势更乱;只要他们带兵前往,没人能拦得住他们的大军。

    当然,曹操也没想放过这个机会;蔡瑁等人废长立幼立了刘表次子刘琮为主,岂不是正是他们发兵的好时机。

    荆州的兵马的确不少,可惜不是一条心,刘表还在的时候,长沙和襄阳等地的兵他就调不动,现在刘表去世,拥兵自重的只能更多。

    只蔡瑁和刘琮等人想守住荆州?难!更不用说刘琮还是一个什么主意都拿不准的存在。

    连夜将所有人集中在议事厅,拿定了主意之后,第二天,张辽便率先领兵五千前往荆州边界同夏侯惇汇合。

    昌邑这边荀彧和戏志才都走不开,曹操这次要去荆州只准备带郭嘉一个,其他人依旧留在兖州处理培养人手之事。

    短短半月之内,留足了守卫兖州的兵马,曹操便带着兵马离开了昌邑。

    忙了大半年,这次荆州忽然出现消息荀彧才想起来一直以来忘了些什么,周公瑾在江东和孙坚一同带水军,诸葛孔明怎么能一直没有动静呢?

    既然想起了诸葛亮,荀彧也没有闲着,直接就让手下人去查查现在诸葛亮是不是还在荆州。

    郭嘉随军离开,府中没了大人,荀彧便再次将郭奕接到自己身边照看着,小孩子已经到了启蒙的年纪,如何教导更是显得格外重要。

    好在荀彧之前在长歌门带过不少师弟师妹,虽然他还没到能收徒的时候,但是简单教习一些入门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孩童启蒙本就不必有太过高深的东西,以他的水平也不算是误人子弟了。

    闲暇时间都留在府中陪着郭奕,荀彧在面对这孩子的时候耐心十足,郭嘉常年不着家,孩子总不能一直让侍女看着,他如今还能多在这孩子身上上点心,等奕儿长大了,到时候连亲近的机会都没有了。

    戏志才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三四岁的小娃娃趴在琴上,而荀彧在一边笑着看着,丝毫没有心疼琴的意思。

    文若平日里对琴宝贝的很,就连他想要碰一下都要考虑会不会惹这人生气,怎么放在奕儿身上就这么容易?

    无奈摇了摇头,戏志才缓步走了过去,“今日书院有雅集,可要去看看?”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荀彧摇了摇头,“已经这个时候了,雅集也已经进行大半了,倒不如在家让陪着奕儿。”

    果不其然,依旧是意料之中的回答,戏志才将郭奕从琴上抱下来,然后回头看着荀彧说道,“文若可是想要孩子?”

    他们俩在一起注定不会有子嗣,若是文若想。。。。。。

    掩饰住眼底的深意,戏志才一边逗着郭奕,一边装作漫不经心问道,便是文若如今想要娶妻生子也来不及了。

    他不是个大度的人,让他眼睁睁看着这人和其他人在一起,不管是男是女,他都难以接受。

    微微瞪大眼睛看着戏志才,荀彧哭笑不得的回了一句,“志才怎会有如此想法?”

    就算他这些天对奕儿的关注多了些,你戏志才一个大人,还要和奕儿一个孩子置气吗?

    不过,身为体谅伴侣心情的好情缘,荀彧一句话说完之后马上正了脸色解释道,“奕儿正在学认字,总要多上点心,还是说志才想让奕儿学不好,将来到书院还要落人一筹?”

    荀彧这边说着,被戏志才抱在怀里的郭奕也跟着附和,他没有粘人,他很认真的在学习认字,刚才只是在学习怎么弹琴。

    被郭奕挥舞着手臂的样子逗笑了,戏志才刚蓄起来一点的不安也散的一干二净。

    捏了捏小家伙儿的鼻子,心情好转的戏志才扭头看向荀彧,“若是文若想,等以后有时间去宗族里认一个孩子也无妨。”

    “志才会带孩子?”白了这人一眼,荀彧是真的没有想过孩子这一回事儿,当初已经说过的事情,现在再提起来着实没意思,指不定还会吓着奕儿。

    他可以带孩子启蒙,但是让他养一个孩子,他现在还真没做好准备,除非戏志才做好当爹又当娘的准备。

    挑了挑眉看过去,荀彧眸中的意思显而易见。

    摇头笑了几声,戏志才招来守在远处的婢女,将郭奕交到婢女手中然后摊了摊手,“现在奕儿不需要文若,去城外走一趟,如何?”

    不知道书院又来了哪位奇才让戏志才这么执着,索性今日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荀彧将放在石桌上的琴抱在怀中,然后示意可以出发了。

    他可不信这人让他去书院只是为了一个雅集,能将消息传到他耳中,这次雅集定然有可以培养的人出现。

    平日里事物比他更多,这人才没有那么多闲功夫天天出去。

    什么也没有解释,戏志才保持神秘不说书院中到底怎么了,只是让人准备好马然后就和荀彧一同出城到郊外的书院而去。

    “新来学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