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甲胄来,而袁绍也亲自披挂了起来。

“陛下,您。”见到袁绍披挂,颜良和文丑都是忍不住道。“怎么,朕不能上阵吗?”袁绍的脸色变了。“这是王者之间地战斗,想来他也一定在其中吧!”袁绍穿着铠甲道。

军营的混乱也惊动了田丰和沮授,田丰他们两个冲了出去,看守他们的士兵早已不在,触目所见只是混乱的营盘,他们两人好不容易才拉到一个士兵。”怎么回事,到底出什么事了?”田丰急切地问道。“秦军出城了。皇上要我们列阵迎敌。”那士兵说完便挣脱走了。“秦军出城野战,必定有玄机。陛下可能会上当?”沮授道,然后拉着田丰就要去找袁绍,“秦军骑兵,天下骁锐,如今我军只有三万骑兵,这可怎生是好。”行走的路上,田丰不禁道。这次作战,他们本来就是打着速战速决的念头的,所以粮草不可能带地太多,相应地两河骑兵只带了三万人出来,田丰可是没有忘了曹仁那两万骑兵,以一比一的骑兵兵力和秦军打野战,他想不到任何赢地理由,而且还是如此仓促的迎击。在冀州这样的野地平原上,面对秦弩骑兵,步兵军阵根本就起不了什么大作用,而且士气,士气,昨夜那两万败军很可能是最不安定的因素。心急如焚的田丰和沮授穿梭在乱军中,现在他们只想阻止袁绍出去跟曹操打野战,虽然袁绍也会武艺,知军事,但是和从小靠打仗起家的曹操比,袁绍不过是雏儿。

“军号。”曹操镇定地道,于是他身后的十六名士兵,一同吹起了牛角号,苍茫雄浑地号角声顿时回荡在了天地间,回荡着!不多时远方传来了惊天动地的马蹄声。是曹仁和张颌他们的铁骑队伍。很快另一阵沉郁的号角声呼应了起来。

“铁甲依然在!”曹操高呼了起来,然后身后六千铁甲也嘶声力竭地后叫了起来。在山崩海啸一样的呼喊声中,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响起来了,他们发动了冲锋,兵法云;半渡可击之!现在袁绍军类似这种状态,夏国军人数多的确是优势,但是现在他们也因为人数太多而导致了混乱,这就是秦军的可乘之机。

现在袁绍军中唯一整和起来地就是三人的骑兵队伍,不过其中一万人被他派去看守后军了。袁绍明白自己军中的情形,所以他决定亲自去迎击曹操,只要杀了他,一切就都结束了。

“陛下,不可去啊!”田丰和沮授终于找到了袁绍。“你们怎么出来了。”袁绍冷冷道。“陛下,秦军忽然出城野战,必有所图谋,您不可轻冒险地啊!”“住嘴,秦军在我正营前只有六千所有的骑兵,后营两万人,朕带着两万铁骑难道还赢不了区区六千人吗!”袁绍的算盘也打得不错,他带着两万精锐去对曹操的六千人,另外一万人则在后营抵挡曹仁地两万人,为混乱的大营争取恢复的时间,只要大营的步军能够恢复秩序出战,就是用淹也要把秦军给淹死。“把他们两个给我关起来,等朕回来在发落他们。”袁绍没有理会沮授和田丰。

“陛下。”田丰和沮授呼喊着被拖下去了。“哼。”袁绍转过了身子,“出发。”随着他的喊声,两万夏国骑兵精锐也呼啸着冲出了营帐,他们也要为了他们的荣耀而战。

袁绍军的后营,张颌和曹仁军以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压向了袁绍军,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火把,他们迅速地冲向着袁军的大营,不过高览带领的一万骑兵却挡住了他们地去路,看见秦军手里拿着地火把,高览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知道秦军想干什么,冀州之野干燥,现在大营里还在乱着,要是被这些秦军骑兵把火把扔进去,那他们的大营恐怕要更加混乱。所以他指挥着手下地骑兵拼命地拦向了曹仁张颌。“全军散,一字阵。”曹仁下达了军令,他不想和高览做过多的纠缠。

“临见。”看着高览军的旗帜,张颌苦笑了起来。“你去右面吧!”曹仁忽然道,他知道张颌与高览以前是朋友,有的时候,世界就是这么无奈。“不用。”张颌恢复了常色,“我是军人,所以我去。”张颌顿了一顿又道,“而且我了解他,就让我去缠着他,你和子廉去两翼吧!”“好。”曹仁没有犹豫,直接拨马便走。“谢谢。”看着曹仁消失的身影。张颌眼里闪过了感激的神色,他知道曹仁是绝对信任他,才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杀!”张颌举起了手中的枪,大喝声中,夹紧了马腹,冲了出去。

高览被张颌彻底缠住了,他的大队人马和张颌军绞杀在了一起,而他本人也被张颌死死地粘住,动弹不得,只能看着曹仁和曹洪从两翼逼向了自家的大营。

“张颌,你为什么要背叛?”高览接住张颌的一击后,怒吼道,但是没有回答,张颌只是面无表情地一枪一枪地攻向高览。“为什么,你回答我。”高览招架着依旧不放弃地喊着,“陛下哪里亏待你了,你为什么要背叛,难道你忘了我们以前的约定吗?”

“我没有忘。”终于张颌开口了。“没有忘,那你为什么要背叛我们的理想和约定。”高览的脸上全是怒气。“我从来都没有背叛我们的理想和约定。”张颌看着高览。“你胡说!”高览狂叫着一刀挥向了张颌。“我们的理想是做个真正的军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做到了。”张颌接下了高览的一刀,高声道。“背叛的人有什么资格讲这些。”高览楞了一楞,咬着牙喝道。

“背叛的人是你。”张颌神色激动了起来,“临见,难道你到现在都看不清天下的世道吗,你想想看中原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那就是你想要的拯救吗?”“你知不知道你们的军队是怎样的一支军队,他们根本就不配称为军队,他们埋伏的山谷里,整整三个山村,五百条人命,就那样被他们杀了,奸yin妇女,残杀老弱,这就是你想做的军人吗?”张颌不停地喝问道,手上的枪使得更加凌厉。

“你胡说。”高览红着眼睛叫了起来。“我为什么要骗你,你清醒一点吧,临见,我真地不想杀你。”张颌又一枪点向了高览。“不,你在骗人,是不是那些秦狗骗你的。”高览大叫了起来。“你不要侮辱我的兄弟。”听到秦狗二字,张颌的面色变冷了,猛地一枪刺破了高览的铠甲,带起一抹血花。

“你竟然为了那些秦狗跟我拼命。”高览的脸扭曲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张颌竟然会对他下狠手。“我说过了不要侮辱我的兄弟啊!”又是一枪,不过这次张颌也挨了一刀。“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一决生死。”高览狰狞地道。手里的刀使得更急更重,但是他依然不是张颌的对手,河间四将,他是最末一位,实力上的差距让他根本挡不住张颌的枪,更何况这几年张颌每日里与曹仁曹洪曹纯三兄弟切磋比试,武艺比之以前还要高上几分。

二十合以后,高览已是带伤无数,而张颌只是中了他三刀而已。“临见,不要再打了,你赢不了我的,我不想杀你。”见高览着了魔似地攻向自己,张颌吼了起来。“不要废话,难道你要我向你摇尾乞怜吗,要我跪在你的脚下,投降吗!”高览狂吼声中又挥刀上去了。“我不是那个意思。”张颌叫道。“什么意思都一样,今天只有一个人可以活下去。”

终于,张颌一枪穿够了高览的胸膛,这一枪,高览再也没有躲开,两人的战马相错,距离近了。看着胸口的枪,高览笑了,“我始终还是打不过你啊!”说完,一口血喷了出来。“临见。”张颌的面色变得死白。“我们都没有错,是不是,只是我走的路,错了。”高览终于从马上倒了下去。高览的死让袁绍的这一万骑兵彻底崩溃了。“啊!”张颌疯狂地叫了起来,杀入了周围四散奔逃的袁军中,他现在想哭,但是他却不能哭,他能做的只是战斗,战斗!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八十九章 骑射战术

第八十九章 骑射战术

两翼的烽火很快燃烧了起来,曹洪和曹仁带着各自的骑兵只是奋力地将自己手中的火把投向了袁军的大营,他们要的只是混乱和击溃的战果。现在最大程度的搅乱袁绍军心就是他们要做的,曹仁回过了头,看向了身后远处已然崩溃的袁军骑兵,他知道张颌做出了选择,一个属于真正军人的选择,现在的他心里一定很痛苦吧!曹仁不自觉地想道,但是很快他就回过了神,现在他是在战场上,打败面前的敌人才是他要做的事情,“全军突入!”曹仁大喝道,身边的亲兵立刻吹起了号角。

袁绍军的营垒搭得并不好,因为他们没想过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秦军会主动攻击,所以营盘侧翼并没有特别注重,只是一些简单的木栅栏罢了,对于曹仁军他们胯下的那些烈马来讲简直就是和简陋的小矮墙差不多,随便一勒马缰,就纵马跳过去了,这些真正大秦铁骑所拥有的战马并不是曹操卖给袁绍的货色,中国原产马种,在黄河流域被大加开发以后,就已经逐渐退化,所以汉武帝才会发动汗血马战役以改良中原马种,不过中国的马种体形小、耐粗饲、基数庞大,即使汉武帝千里远征带来的“汗血宝马”也就是现在的中亚阿克哈 —塔克马(直到现在也算形貌神俊,耐力速力出众的优秀马种),希望以此改良骑兵用马,可惜因长期封闭的蒙古马系地遗传过于稳定,这种良马对中国马种未产生影响。而自从西汉消亡以后,东汉虽然一直保持着骑兵数百年,但是马种的整体颓丧却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在战马的选育上汉人始终是弱项,与欧洲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热衷品种培育的风气不同,中国(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对马种的培育相当随意,缺乏远见,从未订立谱系。导致不少良马的基因流失,特别是由于中国以农业立国。对马匹地类型的需求以挽为主,由此骑兵用马大多是挽乘、乘挽型,真正地骑乘种少之又少,而两汉灭亡以后,中原就几乎再没有什么良种马,就算是到了后世的唐朝,也要靠引进的阿拉伯马来和突厥作战。换句话讲虽然中国也拥有本国较好的马种(本国骑乘种)如三河马(产于呼仑贝尔草原)和伊犁马(产于新疆伊犁),但是和中亚和欧洲的著名马种比较还是落后的,不过此时欧洲的罗马以重步兵闻名,对于马种到还未像几百年以后那么热衷,而同时代地波斯帝国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战马,阿拉伯马,不过很显然,曹操的到来让这一切都变了样。当年他去了北地以后,就开始致力于培养完全专属于中国的顶极战马。

虽然中国北方固有的蒙古马种耐力强,但是蒙古马的速度和负重却称不上优秀,不过幸好此时北方的马种还并未完全退化到让曹操绝望的地步,至少在北方地那几年,他开始为马匹鉴别种类。将最优秀的战马良种给挑了出来,形成原始马种,同时用重金购买大宛纯种马来进行培育,而且他还曾经通过西域引进过一匹纯种阿拉伯马来配种,在完成了对北方尤其是鲜卑的征服以后,曹操甚至派人去更北边找到了卡巴金马(高加索优秀的山地马),来完成大秦名马的第一代,这种马匹继承了蒙古马的吃苦耐劳、阿克哈—塔克马地惊人耐力、阿拉伯纯血的强健筋骨、卡巴金马(高加索优秀 山地马)的灵活机敏,外形高大神俊,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是大秦现役战马中最优秀的,曹操为其起名为烈。当然这种马匹装配的部队并不多,现在大秦骑兵所用的大集群战马就是培育这种战马的附属品,和这种马比较,它们只是在负重和冲刺力上欠缺,至于耐力和速度到是相差无己。现在曹仁他们骑乘的就是这种战马,别说是袁绍军营的这种矮墙和那一点点的陷坑,就算是在高一点,这些战马也能轻易地驮着他们跳过去。

突入营盘以后,曹仁他们开始四处投掷火把,此时袁绍地军营里,也有部分地步卒开始在各自营官的带领下组成了阵势,开始抵抗,他们等地是身后弓弩手的集结,现在他们不过是用人命来拖延曹仁他们,给自家的弓弩手机会来组成箭阵,虽然袁军用的弓弩和大秦的不能比,但是只要是百步内,还没有汉弩射不穿的铠甲。只是一个合格的弩手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训,而且需要阵列来形成覆盖射击,不然其功效要大打折扣。

可以说,营盘内各式各样的障碍和狭小的地形限制了大秦骑兵的发挥,不过曹仁本就不打算在这营盘里和袁军死战,他只不过是要制造混乱,同时逼得那些袁军士兵无法及时地去扑灭火势罢了。所以在鏖战了一刻之后,见袁绍军的弩手集结在了一起,他果断地下令撤退了,操控着胯下的烈马,他们就像来去于自家庭院一般退出了袁绍军大营。而在右翼的另一端,曹洪也干着相同的事情。

不过对于袁绍军大营的士兵来讲,他们的灾难才刚刚开始,留守大营的张绣无法放任火势蔓延,只能让部分士兵去救火,但是这样的举动无疑让整个大营的局势更加地混乱,曹仁和曹洪也并不是玩玩就算的主,当他们带着骑兵撤出袁绍军大营以后,立刻派出了斥候互相定下了计划。

曹仁和曹洪各自留下了一半军马到了远处隐藏了起来,而他们自己则带着人马沿着袁绍军营盘的两翼突向了前营,似乎是要从后方对袁绍的本部两万骑兵发动攻击。知道大秦骑兵的这一举动后,张绣再无办法只有亲自领大军出击,希望能够阻止曹仁和曹洪对袁绍本军的夹击。不过他想不到的是,曹仁和曹洪的本意就是要逼袁绍的步军出来,在狭小的营盘里,骑兵的优势是无从发挥的。

就在曹仁和曹洪分别率军走后,袁军大营被吸引走不少兵力和弩机手以后,先前潜藏着的大秦骑兵又从两翼冲进了袁绍军的大营,这次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张绣留在营盘里用来防御的弩手。由于张绣带走了不少的弩手,所以相对地留守大营的原军弩阵要弱了不少,而且大秦在装备一项上,弓弩可以称得上是最强,尤其是历经研究的连弩,在短距离的杀伤和密集程度更加是强悍到让人难以想象,现在营盘内的,双方的机会均等,毕竟百步之内,不管威力如何,至少大家挨上以后的结果都一样。

兵力的锐减让袁绍军大营护卫弩手的步兵也少了不少,现在大秦的连弩就和袁绍军的弩手互相比射着,虽然在人数上袁绍军大营的弩手还是比较占据优势,但是武器上的距离却决定了胜负,至少袁绍军的弩手们一次只能射一支箭,虽然他们的装填速度要快,但是秦军铁骑的连弩一次可以射出二十支箭,在形成的箭幕密集程度上他们根本不是对手,而弩箭必须形成大规模的区域攻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那就是无差别的攻击,只要是范围内,就是杀伤距离。

至少在瞬间的攻击密集度上,袁绍军完败,而且秦军利用他们胯下马匹的速度抵消了袁绍军弩手的持续射击优势,只要一波攻击完成以后,秦军铁骑绝不恋战,他们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撤出袁绍军的大营,退到远处,装填连弩箭支,准备下一轮进攻,而袁绍军大营的弩手们显然不敢跨出大营与秦军交战,在野地里,他们只会被机动力强劲的秦军狠揍,而且一旦被秦军抓到机会,攻破他们的阵型发挥出骑兵冲击力的优势以后,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所以谁也不敢出去,只是小心戒备,等待着秦军的下一次攻击,有的时候武器性能也决定了战术,马匹的优良也可以左右一场战争。

其实对于袁绍大营的军队而言,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他们的皇帝带着最精锐的骑兵出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