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对于袁绍大营的军队而言,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他们的皇帝带着最精锐的骑兵出战,而留守大营的主将张绣又接着带领大军出营,而留下的武安国不过是个莽夫,对于两翼受到的这种骚扰,他根本毫无办法,而且现在他更是被后营张颌的猛攻缠得分不开身,也就是说留守侧翼的袁军根本就无法接受到有效的战争命令,他们只能在各自营官的带领下进行抵抗,于是在这种拉锯式的弩弓对决中,他们在大量损失着优秀的弩手和士兵,却毫无办法。

在经历了那次惨痛的教训以后,大秦的士兵和军官们开始严格地按照曹操和军堂本部所制定的原则进行训练,他们将西汉时的正统作战方式当做了教条之一,那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白刃战,尽量地使用弓弩去杀伤敌人,按照西汉时的骑军作战方式,只有在用弓弩消灭了接近六成敌人以后,方可以发动冲锋,彻底击破敌军,当然有些战斗是无法避免的,而他们也绝不会吝惜自己的生命,但是眼下袁绍军的作战素质简直差到了极点,根本就是任他们使用这种战术以做打击,那么他们也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九十章 后营的战斗

第九十章后营的战斗

张颌指挥着麾下的骑兵不断冲击着袁绍军营盘的后营,高览死了,对张颌来讲,不但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失去了一个理想上的伙伴,同时也意味着他切断了一切和过去的联系,从现在起他就是大秦最忠诚的军人,他心里面有的只是在大秦的旗帜下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是高览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旧的秩序必须被打倒,所有的陈旧腐烂的东西将在战火中灼烧殆尽,这就是他的使命,他要做的。

崩溃的袁绍军骑兵在接应大营后营门的时候,却发现营门死死地关上了,等待他们的是武安国和他手下的督战队。“回去。”武安国冷冷地道,他一锤砸碎了冲过来的一个骑兵,脑浆血液溅了他满脸,让他看上去有着说不出的狰狞可怕,在他的威逼下,被震摄住的袁军骑兵开始重新集结起了军阵,在武安国的统领下,他们试着对张颌军的反击,在刚刚的战斗中,他们不过伤亡了千骑而已,只是由于主将被斩,他们才溃散了下来,接下来才是真正残酷的战斗。

为了达成对袁绍军营盘两翼的攻击强度,张颌麾下的大秦铁骑在连弩上只有三轮箭筒,换言之,他们的弩只能进行三次齐射,三次以后他们就只有进行骑兵之间的突击对决。不过那又怎样,当年没有连弩的时候,他们尚且不惧那些天生长在马背上的蛮族,现在他们一样是马上地王者。没人能赢他们!

对于大秦的战力,张颌闲来无事时,曾经做过分析,在他看来大秦骑兵最厉害的地方便在于狼群战术,并配以良马锐弩和长弓,正是凭着弓弩和马以及战术的完美协调,大秦才可以极少的伤亡来取得最大的战果。除了近身战使用的连弩,大秦地长弓无疑是更恐怖的武器。他可以在三百步以外地距离射杀对手,只要大秦的骑兵保持机动和距离,对手根本就没有还手的力量和方法,但是现在他们必须放弃这种优势,在连弩用完以后,他们必须和袁绍军进行白刃间的肉搏战。因为无论怎样精巧的战术有时候都要受制于战略,现在他们的任务是击溃袁绍军的后营。同时瓦解面前这支骑兵,他们无法利用狼群战术慢慢地拖死他们,他们只有用最快地速度去击败他们,但那也意味他们放弃了他们在骑射上的优势。张颌给了武安国重整队列的机会,因为他也需要时间来组成连弩箭阵的时间。

武安国重整队列以后,开始了向张颌军的冲击,他必须解决掉这支守在他们后营口的骑军,不然的话他是无法安心下来去对付两翼骚扰的大秦游骑地。他这里还有九千骑兵。张颌只有六千,从人数上讲,他占优势,所以他先攻了。

看着武安国的冲锋阵型,张颌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这样密集的冲锋阵型。他以为是在冲击步兵吗?“风。”张颌喝了起来,这是秦风铁骑发起决战时所用的军号。“风。”“风。”秦军六千铁骑一同喊了起来。然后他们排着细长的一字阵型迎向了冲锋过来地武安国军。瞬间,袁绍军便击穿了张颌带领的大秦铁骑阵型,不过与其说是他们击破的还不如说是大秦的骑兵们主动避开了他们的攻击锋芒,自动从中间断折,全军分做了两队围向了他们的侧翼,武安国醒悟过来时,张颌已经带着麾下的士兵完成了对他们的合围,不需要命令,他们自行开始了连弩射击。秦军铁骑在肉搏战的混战中强调的是小团队地配合。一般都是三骑一组以最尖锐地三角锋矢阵形作战,而现在他们在连弩射击时也采用了这种阵形和秩序。三人一组,轮流射击,以保证连弩火力的持续性!

在铺天盖地地连弩箭矢攻击下,袁绍的骑兵队伍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在这样密集的箭雨下他们的人数在不断锐减着,他们的阵型太密集了,虽然锥行阵很利于突击,但那是骑兵对步兵用的,当骑兵在厚重的步兵阵中达成突破以后就可以乘势对步兵进行分割,但是现在是骑兵对决,除非对方也用同样的阵型对撞,否则就是和送死无异,至少现在他们就被张颌巧妙地给暂时包围了,在连弩的威胁解除以前他们没有半点还手的余地而已。

号角声响了起来,大秦的骑兵们开始顺势向着袁绍军大营的后营跑去,重新集结在了一起,而武安国也带着剩余的骑兵跑到了张颌他们刚才驻足的地方,双方的位置换了个,在刚才那轮密集强劲而且没有间断的箭幕攻击下,武安国至少损失了近两千骑,如果按照大秦骑兵弩箭的标准携带量,每人十筒的话,那么如果刚才都招呼到袁绍军身上的话,估计武安国现在身边还能活着的顶多是四千人。

武安国的脸上全是骇然欲绝的神色,这种连弩实在是太恐怖了,想不到竟然真的有这种武器,当年郭嘉派遣死士进入洛阳刺杀汉帝时,袁绍就曾经领较过这种连弩的厉害,后来也找过中原的名匠和原来的铸造监,让他们试着制造这种可以连发十矢以上的连弩,但是均告失败,不过就算成功了,袁绍也无法大量装备,毕竟全钢的弩矢造价实在是太昂贵了,而袁绍的四十万大军已经让他捉襟见肘,让中原的百姓不堪重负了,又叫他如何负担得起。

连弩的威力让武安国和剩下的袁军骑兵对张颌他们有了一种畏惧感,只要再像刚才那种程度的箭雨来上几次,也许他们的刀连碰到大秦骑兵的机会都没有,就要全部葬送在那可怕的连弩之下了。看着身边士兵畏缩的神色,武安国愤怒了,他为着自己的胆怯愤怒,如果怕死的话,为什么还要上战场,有什么好怕的,不过一死而已,所以他沉郁着脸色大吼了起来,“突击!”他依旧下令冲锋,虽然或许不能与大秦的骑兵们相比,但是至少袁绍训练的这些骑兵在斗志和士气完全溃败以前,他们还是一个骑兵,他们无疑也有着自己的骄傲,至少他们希望有机会能和大秦的骑兵们真刀真枪地对上一仗,所以他们听从了武安国的,继续冲锋。

面对仍旧冲锋过来的袁军骑兵,大秦的士兵们心里微微动了一动,至少这样的对手已值得他们敬重。于是他们也冲锋了,在这个时候,双方都屏住了呼吸,忘情地策马狂奔,直到对阵的那一刻。

终于风驰电掣中,双方相撞了,马与马交错而过,人亦与人交锋而过,锋利的刀刃互相间划过了对方的身体,绽放出最妖艳的血花,战争有的时候很美,那是属于男人的,独有的美,就算会死,也难挡那生死一瞬间交锋刹那的痛快感觉,这一轮交锋中,袁军倒下了近五百,而大秦只有五十不到,在这个交锋的瞬间,身经百战的老兵和训练精良的新兵之间终于体现出了差距,在马匹带动下的高速斩击,只要碰到重要部位,不死也要去掉半条命,大秦的骑兵们多经阵仗,他们知道如何最有效的避开敌人的攻击,而将自己的刀锋送给敌人的身体,为他们带去死亡,而袁绍训练的骑兵相反,虽然他们不断地训练,骑术也很不错,但是经验并不是靠训练就能得出来的,当年大秦还未建立时,这些大秦的骑兵深入不毛之地,和那些荒蛮种族作战时,所付出的远比训练中多得多了,所以他们现在可以以一比十的伤亡得到这第一轮交锋的完胜。

不过这之间的人数差别,双方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们现在完全沉浸在了金铁交鸣,战马相错,刀锋冷冽的快感中。没有言语,双方几乎同时拨转了马头,再次冲向了对方,心里的念头只有一个,杀死对方,这一次再没有高速而过带起的死亡,双方同时选择了力战,他们彻底地绞杀在了一起,虽然袁绍军的骑兵训练的很精良,但是由于没有进行过骑兵混战的专门阵型训练,所以当大秦的起们以三骑一组形成最尖锐的三角锋矢阵形作战时,他们只是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奋力作战,他们没有完全针对骑兵的阵形可供使用。所以他们始终占不了上风,但是他们也在用他们的顽强给大秦军队制造着麻烦,这让一向崇尚武勇的大秦士兵们对他肃然起敬,同时也更加地拼命作战,因为这是他们所能表达给对手最大的尊敬,或许这听上去很可笑很矛盾,但是这就是长期起来大秦军团形成的价值观,在曹操的刻意引导下,大秦的军人很单纯,他们也一心一意地信奉着曹操带给他们的原则,并且视之为人生准则,而曹操也利用了他所能拥有的权力将这种价值观和原则刻入了大秦军团,将它作为传统保存下去,一支没有传统和军魂的军队,就算再强也只是强极一时,只有将这种传统和军魂一直延续下去,军队才能保持战斗力,同时保持着他们的单纯。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九十一章 典韦VS颜良

第九十一章典韦VS颜良

整个冀州之野都燃烧着战火,后营,两翼,前军都在惨烈地战斗着,其中最惨烈地还是属于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斗,他们两个本来就是最好的朋友,甚至在志向上也有着相同的地方,至少他们两个都希望能够重振汉人声威,可是站在千年视界上俯视天下的曹操想要的变革是无论如何都难以让旧秩序所接受的,所以他只能选择用自己的力量破而后立,缔造一个全新的帝国,让这个民族在最剧烈的变动和火焰中像火凤凰一样涅磐重生。

理念的相左终于让他们刀兵相见,他们两个人中注定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去缔造他们心中的帝国,对于袁绍而言,如果当年在大汉军中声望如日中天的曹操能够助他一臂之力,那么现在的天下绝对安定平稳,他们两个依然可以是好朋友,同时也会是这个仍旧是大汉的国家的重臣,他本无意篡汉。但是曹操的选择逼他走上了野心之路,他们互相算计,但是每一次他都落在了下风,这让袁绍觉得他被欺骗了,当年在洛阳的日子,曹操一直在隐瞒着他的才能,所以他生气,他恨曹操,那么现在就让这一切终结,至少在这一刻,袁绍觉得他有赢得希望,跟在他身边的两万骑兵,是他这几年里从两河十万骑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的作战能力他自负不在秦军之下。两万对六千,他觉得他能赢,同时他也更恨曹操。因为他觉得直到现在,曹操依旧在轻视他,他竟然只带着六千人就敢杀出来,曹操还是没把他放在眼里。

曹操在交战的时候,就发现这次战斗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对于后营和两翼地战斗,他并不担心。没有骑军支援的袁绍军步兵在大秦骑兵机动打击下,只有挨打的份。现在真正薄弱的环节却是他这里,袁绍亲自训练的骑兵不怕死,而不怕死的对手恰恰是最难缠的那种,他们地连弩并没有阻止袁绍军铁骑的冲锋,那些两河地精锐骑兵仿佛根本就不知死亡为何物,用着最快的速度冲击了过来,他们硬是用四千条人命。冲破了连弩的箭阵,这也证明了大秦的连弩战术并非无法可破,只要肯牺牲,那么用优势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冲破这箭雨,达成近战,那么连弩的功效就被大大减低了,曹操很清楚,毕竟连弩不是重机枪。冷兵器是怎样都不能和热兵器相比的。

“杀!”曹操暴喝了起来,既然弩阵被他们破了,那就来撕杀吧!黑骑营突在了最前,以最凶猛地姿态和这些两河骑兵接战了,曹操明白这将是自小孤山以来他所要面对地最凶险一战,因为这些两河骑兵的精悍和大秦的骑兵不相上下。他始终还是小看了袁绍,有的时候一次轻忽就足以葬送一场战争,曹操发觉他陷入了一个绝境。

同样精锐的骑兵对决所能带来的战斗可以说是最动人心魄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什么精彩可言,曹操亲自带领的六千铁骑在对方一万六千妻地冲击下,损失极重,那两股相撞的波浪几乎瞬间就带走了两千人的生命,九百对一千一,这样的数字,在这样的兵力对比下。大秦没有丝毫优势可言。相同素质下的骑兵混战,几乎就和绞肉机差不多。双方都是在用人命互相换着,若不是大秦地攻击阵形能让他们在配合间,不时使用连弩,或许胜利的天平已经向袁绍倾斜。但是袁绍也犯了一个错误,他太想亲自战胜曹操了,所以当看到曹操带着黑骑营突入战阵以后,他也按耐不住,带着颜良文丑和他的一千绝对精锐‘大戟士’杀向了曹操和黑骑营。

看着袁绍亲自杀过来,曹操笑了,因为他又看到了胜利的契机,只要将袁绍杀了,他就能赢,或者说现在他们和袁绍军又扳平了,至少在少了袁绍的指挥以后,这场战斗成了真正的混战。

“王者和王牌之间的较量吗?”在刺死了一个袁军骑兵以后,看着已经近在咫尺的袁绍,曹操吐了一口血沫道,他从没想到战场上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个皇帝竟然碰面了,这算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吧!曹操自嘲地笑了起来。

黑骑营全身黑色铠甲用地武器都和曹操一样,是朱红大枪,而袁绍地大戟士人人都是银色的胸铠和白色地皮甲,黑骑营作为大秦历来的王牌,从来没有败过,他们中的士兵放到大秦的军团中,单以战力论,就称得上是百人将级别,只有那些大将身边的亲兵才可勉力与他们相比,而袁绍的大戟士也差不多,也全是百人将的级别,只不过从战绩上讲,他们没有黑骑营那么显赫罢了,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实力,现在这样的两支各自王牌就要开始他们之间的对决了。

袁绍竟然亲自挑上了曹操,这样的机会很明显对于曹操来讲求之不得,他连想都没想就策马迎了上去,颜良和文丑怕袁绍有失,同时护卫在了袁绍身旁,看来是打算三打一了,不过曹操身后的典韦和许楮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也是策马冲了上去,抵挡住了颜良和文丑。曹操不禁兴奋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武将对决,颜良对典韦,许楮对文丑,真不知道谁会赢啊!

袁绍用的是戟,曹操知道袁绍的武艺并不差,至少当年袁绍在河北的时候能当上游侠头子,就绝不是靠着家世,他来到这个时空,受他影响改变最大的就是袁绍,袁绍根本就不是历史上那般无能,算是他给自己带来的变数吧!

曹操的枪讲究的就是快字,至少他现在就逼得袁绍只能防守而无法进攻,虽然说自从鼎立基业以后,不可能再像以前那般沉浸于武艺上,而是分心于诸多事宜,但是曹操仍旧坚持着每日的锻炼,武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曹操很清楚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