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李半夏下了山道。上了大道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里衣已经尽皆湿透。

那一对父子,还是没有出现。

李半夏不知道这俩人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了,如果说他们在山道上放的那些线是来对付她的,那她已经出现了。而且她的马儿已经碰到了那根线。若她所想不错的话,那线的一头系着铃铛。只要一碰到那根线,铃铛就会作响。当然也不保证,是风吹过树叶摇动了线牵动了铃铛,但是凭着铃铛响声的强弱和大小,有经验的人能够判定是风还是人。

而这根线被笑愁给碰上了,后来还缠上了它的腿,可想而知,会闹出多大的动静。

听到动静,那父子俩一定会到外面查看。到时候,她的行踪就全在他们眼里。她已经成了落网了,这些人却没有动作,这是何故?

不管他们还有什么打算,李半夏既然已经到了大路,那便全力赶路了。

骑上笑愁,李半夏把从莫邵兰那儿学的所有本事都用上了,一路上没有下来歇息过,连水都没有喝一口,径直往下一个城镇赶去。

日正当午。

笑愁矫健的脚步开始慢慢慢了下来,李半夏的腰也快不是自个儿的了,知道再赶下去,他们这一人一马定得报废了不可。

前面有一条河,清澈地细流涓涓流淌着,李半夏正好嗓子里都渴得冒烟,见到有河在哪里还受得了?

不说她了,就算是她想走,也得笑愁肯才是。

笑愁自打听到流水声,那两个白色的小耳朵顿时就朝天竖直了。得得得得地赶了好几步,直接把李半夏载到了河边。

“呵呵!你这个鬼灵精的家伙啊~~”李半夏宠溺地给笑愁挠着下巴的痒痒,笑愁则伸出它的舌头舔了李半夏两下。大概是觉着她这一手的汗和泥巴味道太差吧,舔了两口就没舔了,跳跃两步,就下了河,开始喝起水来。

“这家伙,还真是没一点自觉,她还没动静呢,它就喝得快饱了 ~~”李半夏低声嘀咕了两句,好笑着走到马的上游,大概隔着几米远的样子。在这个地方,有一块石头,站在这上面喝水,不会湿了脚。

李半夏一边喝着水,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赶了小半天的路,应该要不了一个时辰,就能感到月城了。只要到了月城,就再也不怕那对父子了。

她相信他们俩不会放过她,但也不相信他们还会追了那么远去。他们之所以这么胆大,还不是看准了这里地方偏僻,山上又只有他们一户,别人不能拿他怎么样吗?

而到了镇上可就不一样了,他们父子俩又不是啥江湖好手,还能抓着一个人横行无忌?

这样的事情不是完全没有,但李半夏相信他们父子还没有胆量做这种事情。否则,就不会这么多年就隐居在山上了。

隐居在山上,有的是为了避世,有的则是为了安居落户。还有的纯粹是为了山川的美景,想过些清新宁静的生活。而他们,如果李半夏说得没错的话,应该是那父母考虑到孩子的情况,怕他遭受到别人的歧视,才搬到那偏僻的地方来的吧?

其实,如果没有这件事,李半夏倒是很能理解他们的苦处。也知道,那位老人对他的儿子爱护极深,但这种爱护。过了那个度,就成为一种可怕的偏执了。

但愿,在她之后。不会有别的姑娘遇到与她同样的事情。

而这,也是李半夏深深感到不安的。这一次,就算她能侥幸逃过一劫,下一次,另一个姑娘可能就没有她这么好运了。她知道。在这种境地下,本不应该担心这等事情,这也不是她担心得了的。但她知道有隐患在,直接选择了逃避,心里总是有点不太舒服。

或许,人生本就有这样那样的无可奈何。当一个人无法拥有足够的力量的时候,难免会留下许多的遗憾——

李半夏正在胡思乱想着,一个梳着巴巴头穿着还没有李半夏一手大的小鞋子的老太太。从路的那一头拎着篮子往这边过了来。

看她来的方向,正是李半夏刚才经过的方向。

怎么,她刚才经过的地方有人家吗?

但李半夏转而又想,和地方那么大,而她又是人生地不熟的。有没有人家她哪里清楚?再说了,这附近虽然多为山林。却也不是没有田地,兴许是前面的人家给做工的家人送午饭回来——

那位老太太看起来已经有五六十岁了,容颜很苍老。脚步蹒跚,背部佝偻,但是脚下的步伐并不慢,看得出来,她的身体还很硬朗。

此时,那位老太太正来到了李半夏这边。看到李半夏的旁边还有一块石头,双脚踩了上去,放下篮子,开始一下下用手捧着水喝起来。

喝了几大口水,那老太太才抹抹嘴,朝李半夏看了过来。

“闺女,你这大中午的,是上哪儿去?”

李半夏不疑有他,像这种老太太碰上姑娘随口说几句话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只不过,这位老太太刚过来那一会儿,就像是没看到她这个人似的,多多少少还是让她觉得有些奇怪。然看她喝水那急促的样子,应该是太渴了,眼睛里就只有这解渴的水呢。

“哦,老人家,我是要到月城去。”

“那闺女,你又是打哪儿来?”

“鄢城!”

这也不算是说谎,只不过是有一点保留罢了。

“这鄢城到月城可还是有不少的路呢,想必你今早动身很早。哎哟,闺女,你看你这裤腿皱巴巴的,还湿答答的,穿在身上可是会生病的。正好老婆子家就在前面不远,你一会儿到我家去歇会儿,喝口茶,换身干净的衣服,可是要得的?”

李半夏看看自己因为一路赶路衣角染上的风尘,再加上早上露水重,刚才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又沾湿了裤脚弄得有些脏兮兮的裙角,站起来抖了几下。

裙角虽然湿了,可这日头正紧,一会儿就干了。再加上一会儿还要赶路,换身干净衣服穿上身不过片刻就又得脏了,如此多麻烦。

这里,虽然与山上已经相距很远了,毕竟还很偏僻,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还是不宜逗留太久。

最重要的是,她不能再在路上耽误过多的时间了。今天耽搁一点儿,明天耽搁一点儿,何时才能到边城?

事实上,这一路上,已经比李半夏预计的要麻烦多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遇上的事情,这几天都给她遇上了。这是不是该说,她的运气不太好?

又或者说,是她的运气太好?

毕竟,在李半夏看来,能够认识包子华、洪瑛还有莫邵兰这些人,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她还因此有了一个姐姐,一个亲人。

“多谢你老人家的好意,不过我还急着赶路,顾不上歇脚了。这裙角只是有点湿,一会儿就会干了。”

“那个姑娘,湿的裙角穿着多不舒服,还是去换一个吧。反正老婆子家又不远,转过前面那个弯,走几步路就到了~~”

“真的不用了,谢谢你了。”李半夏笑得道。

这个老人家也算是热情的了,喝水时碰到的陌生姑娘,就请人家到她家去换衣裳和喝茶。

旅人在外,想必最喜欢的就是这种热情的人了。尤其是你一人在外地肚子饿,又没有地方吃饭的时候,此时你多么希望能出来个人,请你到他/她家去吃一顿、喝杯茶什么的。

那老太太见李半夏不想过去,也就算了。

自顾自地搬起一块大石头,往后面搬了一点儿,然后蹲下身子,慢慢地坐了上去。

打开带来的食盒,从里面拿出一块饼,慢慢吃起来。

李半夏疑惑了。

“老人家,你方才说你的家就离这儿不远,你为何不回家里吃饭,要坐在这儿吃呢?”

老人家听了她的问话长长叹了一口气,“哎!家里不安生,我老婆子还是坐在这儿清静清静。”

家里不安生?这是指什么?

李半夏心里虽然有疑问,却聪明的没有过问。

一个是因为这是人家的家事,她一个外人,没事没必要打听别人家里的事情。二个,是因为她急着赶路,这么和她一聊,不晓得又聊到什么时候。如果错过了晚上的借宿,她恐怕又得在荒郊野外住一宿。

她没问,那个老人家自己念叨了起来。

“我那儿子媳妇儿天天为了娃的事吵架,一个说让娃去学堂念书,一个非说要留他在家里放牛。哎!天天都为了争这个事,早也吵,晚也吵,吵得我老人家连一点清静的都没有。”

那老太太边说边直摆头,看得出来,她正为家里的事烦着呢。

“那老人家,你就没想着阻止阻止,你是他们的长辈,他们应该会听你的。”

“得!听我的,不和我老人家唱反调就不错了。反正没事,我老婆子也不管事,过不了两年就是进棺材的人了,管得了年头也管不了年尾。这家要怎么过他们看着办,我是不管了~~”

212 中计

212 中计

听老太太这话,似乎怨气颇深。不过李半夏想,老人家更多的还是无奈与难过吧——

老太太接二连三又说了许多家里的事,李半夏本想赶路的,但看到一个老人家如此苦闷的和她说叨着家里的事,她也不好意思说走的事情。

只好陪她坐在河边,等着她说完。

说到半路的时候,老太太又从篮子里摸了一个饼,看到李半夏在那儿干坐着,便问:“闺女,这是老婆子我自己做的葱香饼,你要不要尝一个?”

看那花花绿绿的小饼,十分可口的样子。李半夏早上的时候吃了一点儿,刚才又顾着赶路,也没吃什么东西,这会儿看到老人家递过来的葱油饼,也不和她矫情了,从她手上拿了过来。

“如此,多谢老人家了。”

“嗨!谢啥,就一点小吃食,闺女你喜欢就好。快点吃啊,别一会儿都凉透了。”老人家在那催促着。

李半夏还是捧着饼看,好奇的问:“老人家,你这饼是怎么做的,闻着可真香?”

她发现有许多的老人家都会做饼,各式各样的饼。这些上一辈的人比她们可要厉害多了,手儿也巧,用这儿的话说,女人家的手艺,都会。

现代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最让李半夏记忆深刻的,就该数做布鞋了。比她们高一辈的,像是什么姑姑姨娘的,都会做布鞋,做出来好看又好穿,走路的时候很跟脚。而现在你去跟小姑娘打听打听,还有几人会做布鞋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原本很宝贵很难得的手艺。也渐渐的被人忘却了——

“这饼做起来倒也容易,就是和了一点小麦粉,又揪了几把葱,剁碎了放在一起和和,接着再把它放在锅里榨,等榨好出炉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原来是这样,听着也不是很难。”

“本来就不难嘛。”老太太笑着,自个儿从食盒里又摸出一个,送到嘴边。

“闺女,我这可都吃了俩了。你可是一口都还没吃,是不是嫌我老婆子做的东西不好吃~~”

“哪有哪有,老人家做的东西一看就美味得紧。能吃上你老人家做的饼,我可高兴着呢。”李半夏再不多说,双手举着饼,咬了一口。

“嗯~~好吃~~”李半夏接着又咬了第二口。

“老人家,你做的饼可真是好吃。我还很少吃过这么好吃的饼呢。”三两口,李半夏就将这个饼吃完了。

“闺女,你要不要再来一个,老婆子我这儿还多着呢。”

“老人家,你这是打哪儿来啊,怎么食盒里装着这么多的饼呢?”寻常人家。出门必不会带着这么多饼的。如果若送给别的人吃,那她们此时也不会坐在这儿,一个接一个的吃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这老人家刚从亲戚朋友家回来,人家给了她这些饼,这才在这吃呢。

不过,李半夏还真是很少看见这样的情况。别人给了饼,老人家竟会在这一个人坐着吃。她本应带回去和儿子儿媳一块儿吃的,如果她还有小孙儿。那就更加说不通了。

若说这饼有很多,吃两个不妨事。但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奇怪,似乎与某种她了解的情形不符合。

那个老太太的脸色突然变了,变得很奇怪:“闺女,你打哪儿来,老婆子我就打哪儿来。”

“你老也是从鄢城那边过来?”

“不。”老人家怪异地笑了两声,“我从那边山上过来~~”

李半夏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她指的方向正是她一路赶过来的那座山。那座山她实在是太熟悉了,因为那座山上,有两个难惹的人。

她记得,在那座山上,并没有其他的人家,除了山上的那个小屋。莫非她……

李半夏猛地转过头,看到了刚才还慈祥善目的老人家顿时阴阴怪笑了起来,笑得李半夏浑身都长满了鸡皮疙瘩。

“你是那对父子的什么人?!”李半夏提高了音量问。

“闺女,老婆子就告诉你,那两个一个是我的当家的,一个是我的儿子。”

李半夏叹了口气,她本该想到的。上次经过那个木屋的时候,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大串的蒜头和玉米,还有红辣椒,串得那般一丝不苟,这本来就是女人做出来的活计。

“你在这饼里放了什么?”她确定,这里面无毒。如果是毒,她可以闻得出来。就算闻不出来,在吃下第一口的时候,她也会感觉得到。

“哼哼!这会儿晓得怕了?你在害我儿子的当家的时候,咋不晓得害怕?”

李半夏摇摇头,“你别忘了,是你丈夫和儿子先要对付我,我才还击的,并不是我的错。还有,我对你儿子和丈夫也没有下重手,他们过一两个时辰就会醒来。”

“这个我不管!反正谁要敢让我儿子不痛快,我就要那个人栽在我的手上!”这一刻,那老太太狰狞毕露,完全看不出来,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早先的慈祥尽皆消失不见,有着一般的老太太所没有的凶狠和恶毒。

李半夏突然很好奇,这个老太太到底是做什么的?做什么样的事,能够让一个老太太有这般凶恶的眼神?

不过她现在需要担心的或许不是这件事,她现在的命门捏在她的手上,还是先听听她怎么说的好。

“老人家,你还没告诉我,在那个饼里放了什么?”

出乎那老人家预料的是,在她告诉她这个饼里有东西的时候,本以为会看到这个女孩子紧张,没有想到,她竟表现得这么平静。老人家突然不确定了,莫非她下的那些药对她没有作用不成?

不可能,老人家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猜想。这些药,药量很大,就算是一头牛,也会给毒昏过去了,更何况是一个人?

她又不是一个药罐子,不可能对这些药没有反应。她亲眼看见她吃下那个饼,所以她不可能会没有事。

那,现在又是怎么一回事?

213 奇妙反击

213 奇妙反击

“老人家,你还没告诉我,在那个饼里放了什么?”

“我老婆子就告诉你,是蒙汗药,整整放了一包。哟!丫头,你怎么还不倒?”这么多的蒙汗药,撑了这么久,这丫头莫非真是药罐子不成?

“嘭!”老太太这话一说,李半夏立即栽倒了下去。

“倒了~~总算是倒了~~小王八羔子的,老婆子我可费了不少的工夫。”老太太站着伸了伸懒腰,往旁边草丛处抬了抬手,“好了,出来吧,人倒了——”

没过一会儿,一个精瘦的小老头从那草丛里钻了出来。

正是那木屋里的老头。

“娃她娘,高!还是你高——”那老头儿嘿嘿笑着来到老太太身边,笑得就像一个打嗝的猴儿一样,“候了两天,总算是逮着她了。”

老头儿晃了两步,来到李半夏的旁边站定,抬起脚对着她身上踹了两脚。

“我叫你跑~~叫你跑~~你个王八犊子,敢药老头子我,看我这回不把你打个残废!”

就在他抬起脚想再使劲地给李半夏两脚的时候,躺在地上的李半夏突然睁开了眼睛,一把迷雾撒了出去。

“呕~~又来这招~~”那老头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