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的皮猴。也经历了不少的事了。这一点始终没改。

马氏却也知道,这孩子跟谁越亲,就对谁越没规矩。

“娘。家里早上要炒萝卜吃吗?”

李半夏看着一个大萝卜,将萝卜前面的根须给拔了下来。又将萝卜叶子给割下,放到旁边的篮子里。萝卜的叶子生有毛茸茸的小刺,一不小心便会被它刺到,有些个不讨喜。有些人喜欢吃萝卜,也有些人喜欢吃萝卜叶子,李半夏都不怎么喜欢,只是也不讨厌罢了。

“不是。是拿来腌着吃的。”

“腌着吃好,娘腌的萝卜可好吃了,酸酸的,脆脆的。还有豌豆。娘,一块儿腌些豌豆吃。萝卜和豌豆一起吃,那才美呢!”

马氏温而一笑,近乎宠溺地道,“好——”

只要儿媳妇儿喜欢吃。腌点儿菜算什么。马氏的手艺在大杨村也算是小有名气,腌菜的手艺那也是有口皆碑,经常会有些嫂嫂婶婶端着盆子盘子到刘家来抓腌制的小菜吃,吃后都是赞不绝口,由此可见一斑了。

一听说萝卜是腌着吃的。李半夏劲头就更足了。又找了个坑,一会儿又拔出一个大萝卜。

她不喜欢吃萝卜,她认为只有兔子才爱吃萝卜来着。

可她却喜欢吃腌萝卜,她宁愿做兔子,也要吃腌萝卜。

尤其是娘亲手腌制的萝卜!

马氏在镇上的那个姐妹,每次都惦念着她那些腌制的小菜呢。按现代的说法,腌制的菜类不能多说,说是容易患癌症。这些腌制的小萝卜,时间并不长,快的话有个几天就能吃了,味道也不咸,吃一点是没什么问题的。

“哎哟我的儿诶,够了够了,你是要将我这点萝卜全拔回去呢?”马氏一不看着她,李半夏眨眼间又拔了好几个大白萝卜,马氏赶紧叫停。这孩子,想吃腌萝卜她腌便是了,瞧她心急的~~

李半夏正在艰辛地和一颗大萝卜奋斗,马氏这一吆喝,不留神一屁股跺到地上。呸呸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然后有些个屁颠屁颠地帮马氏提着篮子回屋,腌萝卜去罗~~~

马氏回屋,取来两盆清水,将萝卜洗净。将萝卜细细切成匀称的小丁,配上切好的豌豆,一起按在了坛子里。

这坛子早几天便拿出来了,用开水泡过,还在阳光下晒了些时候,然后才放置热水,待它凉却,一应材料备齐,将萝卜和豌豆腌制完毕。

“娘,这么个腌法,有几天就能吃?”

李半夏眼馋地盯着那个菜坛子,这几日一直没什么胃口,有点儿腌制的小菜下下胃,想想都馋哪。

虽然对儿媳妇儿的嘴馋有些意外,马氏并未想其他,只道这孩子在外面呆得太久,想吃家乡的一些小菜了。

“快了快了,有个三天的光景,便可以吃了。”

“三天就可以了吗?”好快啊!

“可不是,娘一次又没腌多少,就一点自家吃,很快的。”

李半夏点点头,“对了,娘,我刚看见你还在坛子里面加了糖,这又是什么缘故?”李半夏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手点着下巴一边问。

马氏可是有足了耐性,李半夏问什么,她都慈祥的一一回答。

“加点糖,味道会更好,还能减点酸~~”

“嗯~~这个我好像也吃过,以前吃的腌豆角,有些人家也是加了糖的。”只不过,李半夏还是认为不加糖的好吃。腌菜麽,酸酸的,本来就是吸引她的一大特色!

但李半夏更相信马氏的手艺,娘都说好吃,那必定是很好吃的。

不一会儿,刘东山也披着衣裳出屋了。

洗漱的时候,问李半夏,“今儿回来,要不要去赵大哥那儿打声招呼,还是明着再去?”

“吃完饭就过去。”李半夏还在想着腌萝卜的事,无意识地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真是,越来越想吃了。

刘东山注意到她走神的小模样,一边擦脸一边走过来,点了下她的脑袋,“想啥呢,一大早上的就发呆,没睡好?”

“没有,睡得可好了。”

“哎!你要是累得慌,白天就在家里休息,一会儿我去给你跑一趟,对赵大哥说一声。正好,我去找牛哥商量点事,顺路。”

“好啊!”李半夏嘿嘿笑了,这么长时间没回来,她还要多陪陪娘,陪陪三个小娃儿呢。

“这么高兴?”刘东山含笑问。

“东山,我觉得我变懒了,不想动了~~”李半夏不自觉地想要撒娇,还可爱地嘟起了嘴。“是不是我在知州府天天吃着睡睡着吃,把自己给养懒了?你发没发现,我好像胖了,肚子上还多了一块肉?不信你捏捏~~”

李半夏还想再说,刘东山表情怪异地把李半夏拉远了些,指了指还坐在灶台背后的马氏。示意她说话注意些,娘还在那儿坐着呢。

李半夏吐吐舌头,哦,这在外面两人呆着习惯了。忘了这在她看来很寻常的一句话,在长辈面前说,可能会有咳咳,一点点不好意思。有些举动,也是不适宜再做的。

马氏只有高兴,哪里有半点的不对劲。这俩孩子,经历了这么多事,感情没消反长,好得就跟一个人似的,看到儿子儿媳能生活得这般美满,她这个做娘的又岂有不高兴之理?

要知道这个世上,没有人能比孩子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过得好、生活得幸福的了!

“胖点好,好看。”刘东山早想说了,半夏也不知是什么体质,吃什么都不长肉的。他总希望半夏能再胖点儿,这样也不至于让他总担心,她瘦弱的身子会支撑不住平日里的劳累与艰辛。

“可是我也变懒了~~”懒姑娘是不会有人喜欢的,可是她现在用村子里的话来说,就是身子重得厉害,可是什么都不想做的哦。

没看见,她都不想去坐堂了~~

人不能习惯于安逸,一旦安逸惯了,再想勤劳起来难免是要多遭一点罪的。

在知州府的日子,虽然可能随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但也忒轻松了些。她每日只要给知州大人张凤无扎针,其他时候就自己呆在房间里,或者陪舞融说话。她自打到古代来后,还没有那么清闲过。

刘东山揉揉李半夏嘟起的脸,“不想动就别动,变懒就变懒了,外面有我,以后你想歇着就歇着,想玩就玩,不做事就什么都不做,就是养你一辈子,你都不需要担心?”

他早就想这么做了,哪怕将她养成一个超级大懒鬼,全天下最懒最胖的妇人,他都甘愿。或者说,这是他衷心所愿。

以前他没有这个能力,他不愿意轻易许诺,却一直放在心底。现在,他会好好的努力,为她还有这个家创造一一个更温暖更美好的生活,他要做他们真正的依靠——

只不过,李半夏不会真由着他如此罢了。这样,便也不是李半夏了。

李半夏眨眨眼,有些怔愣又有些疑惑地看着刘东山。

刘东山揉揉她,想了想,“晚上再跟你说。”

刘东山提着木桶,到水井里打水去了,留下李半夏脑门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要说钱,两人以前身上一度也有些银两,刘东山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直觉的,刘东山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告诉她,李半夏再次眨眨眼,好像有点猜到了哟~~

…………

430 温馨一家亲(1)小小神医~

430温馨一家亲(1)小小神医~

吃完饭后,李半夏不出意外地出现在了她自己的小药房里。

很意外的是,她的那些宝贝药材,该售出的售出,该收起的已经收起,该归类的归类,办得井井有条,让李半夏大跌眼镜。

“是不是很满意,这些事都是我做的哦!”

刘银翘从李半夏身后冒了出来,一副邀功的小样。

“你出门后,这些药材每天都是我打理的。晒干的药材,可以卖的,我就送到赵伯伯那里去了,卖回来的钱都如数交给奶奶了。像这些,你说过要留着呢,晒干后我就将它储藏在柜子里。每当天晴的时候,我会经常拿它出来晒一晒,这样就不会发霉了。”

“这个柜子……”李半夏看着那个新柜子发呆,这个柜子,与她走之前的柜子并不相同。

这个柜子,至少是之前的三倍。一个大柜子,里面有很多的小抽屉,每个抽屉,外面还贴有小标签。标签上的字虽然滞涩,有些生僻字还是用拼音代替,李半夏一看便知道这是出自谁的手笔。

定是刘当归。李半夏教过银翘和当归拼音,即便他们不会的字,也可以用拼音标注。

李半夏走进药柜,望着上面极力工整的字迹,嘴角慢慢勾起一个美丽的笑容。这笑容中,有着安慰、有着幸福。

再看这整个药房,也完全不一样了。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杂货房,她堆些草药,切些药草。后来慢慢变成了一个简易的药房,再后来多了一些柜子。她也曾苦恼过抽屉不够用,许多药材都没地放。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药房已经焕然一新。

“这个柜子是爹爹做的,这些木头也是山上最好的梨木。他还请教了赵郎中,花了好多工夫才做成的。是不是很棒?”

李半夏注视着这个药柜,透过它,仿佛看到刘东山在认真敲打药柜的情景。她刚离开的那些日子,这个药柜,就是他一点一点、一锤一锤地给打出来的。

“除了爹爹,大弟也有不少的功劳。”甜甜上前一步,站到李半夏的旁边。甜甜这半年也长了不少的个儿,已经快到她肩膀了。看她这个长的速度,只怕到后来比她还要长得高呢。

“这上面的药名可都是他写的,当初爹爹打了药柜。大弟提议说药柜少不了药名。他白天去学堂,晚上就着油灯写这些药名,花了好多心思,还有好多个夜晚呢。”刘银翘说着,指着左边靠上的两个柜子。

“这些地方。原先都是拼音的,后来大弟学会了字怎么写,就把它们改过了哟~~”甜甜在说到她大弟的时候,目中有着骄傲。这么聪明又好学的大弟,一直都是他们的骄傲。

“我也有功劳!”到最后。终于等到夸自个儿了。“这些药,都是我归类的。不认得的,我就照着你的医书,一样一样的找,一样一样的归类。”

“你看这个,这边是解表药,这边是清热药,还有这个,温里药,外用药,补益药、固涩药等等~~”

她说一个地方,李半夏就看向一个地方。这在她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甜甜虽然聪明,学习东西也很认真,但这里的草药至少也有几十种,她居然能将它们分门别类。而且就她所看到的这些,她甚至很少出错。

家里的几个孩子,可都是出乎她意料的聪明。

其实,一个人只要用心,是肯定能做好一件事的。哪怕这件事对于那个人并不容易,只要有心,也不是不可能。

李半夏当然明白他们的用心,也知道他们为了她的事定然费了许多心思的,心中的感动便也越深。

这个药房,这个药柜,让她与这一家人的距离拉得更近,彼此的心也更加靠近。

甜甜小嘴呱啦呱啦地还在李半夏耳边说着些什么,李半夏转过身,手宠爱地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万千话语尽在不言中。

甜甜收拾得很好,然而今日天气晴朗,药柜里的药材还是要搬出来晒上一晒的。合着抽屉,一一搬到外面的屋檐下。

母女俩合力,做起事来倒也不费力,不一会儿工夫,就已经将要搬出的药材全都搬出来了。

“甜甜,我来考你一考,看看我教你的东西是否落下。”李半夏抓着一把药材,突然对旁边的刘银翘道。

“好啊!尽管考来,我可不怕!”刘银翘满脸自信,医术麽,她自然是没有放下的。她不但谨记李半夏所教授的那些,就连李半夏让她看的那些医书,她也不曾懈怠。

就想着这一天,要让她夸赞嘞!

“甜甜看一看,这味是什么药?”李半夏从其中一个抽屉抓出一把草药,递到甜甜的面前。

甜甜就着李半夏的手,只瞧了一眼,便喜道:“柴胡!”

“哦?”

“而且我还知道这是柴胡中的鳖血柴胡。”甜甜目中有着得瑟,并不介意在他们的大舌头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所学。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得到大人夸奖的。甜甜昂昂下巴,径自接道:“鳖血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鳖血炙能抑制升浮之性,增强清肝退热、截疟功效。常与青蒿、地骨皮、白芍、石膏、知母等同用,增强表里退虚热作用。”

李半夏讶异地挑了挑眉,转而笑开了,满意地点点下巴,这个小家伙,还真是了不起。

“那这又是什么?”李半夏放下一把柴胡,手又伸到了另一个抽屉里,抓出另一把药材来。

甜甜细细看了一会儿,微微皱了皱眉,心下有些不确定。就着李半夏的手,拿出一小块药材,轻轻放到嘴里嚼了嚼。只一下,就拿出来了。

“是葛根。”

李半夏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柴胡和葛根功效有何异同?”

甜甜思量片刻,缓缓答道:“柴胡和葛根,二药性味辛寒凉,均能退热。用于外感发热,又能升阳。不同之处在于,柴胡兼苦味,性微寒。在退热之中尤善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多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并能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月信不调,胸肋疼痛。升阳举陷,用于气虚下陷,久泄脱肛。葛根兼甘味性凉,并能透发麻疹,用于麻疹不透。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渴,阴虚消渴。升阳止泻,用于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甜甜话闭,一转不转看向李半夏,似乎意犹未尽。

这小家伙,对于医术一科,还真是兴趣浓厚。如果说李半夏刚才还是惊讶,这会儿则是震惊得一口能吞一个鸡蛋了。

虽然她六七岁便熟悉这些基本草药的药性,但是甜甜与她不同。她自小跟在爷爷身边,又经常和他上山草药,习得草药习性并不是什么难事。而甜甜,习医不久,还不到半年,就有这等成效,当真可喜可贺。

李半夏目中带着激动,一连串的问题冲甜甜“砸”来——

“甜甜,清热解毒之最为何?”

“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

“藿香!”

“止血之最?”

“三七!”

“温痰之最?”

“半夏!”

“活血之最?”

“郁金!”

“……”

李半夏尚待再问,刘银翘微微一笑,“前些时候,赵伯伯交给我一些草药口诀,我念予你听听好不好?”

好啊!这小鬼,已经不乐意让李半夏来考她,想倒个个儿,来考考李半夏了。

不过她也知道,就她这刚开始学的新犊子,是自然难不倒鼎鼎有名的女神医的,所以她另辟蹊径,投点儿巧。

李半夏抿嘴而笑,双手抱胸,看看她家小丫头要跟她捣鼓什么高深东西,她可是期待得很呢!

甜甜咳了两声,酝酿一下,启口道:“识得千里光,全家能治疮。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她一张口,李半夏眼睛就闪动了一下,似乎发现什么有趣玩意儿。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绕着不进家。不怕全身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李半夏终于忍不住,笑着和她一起吟道。

“诶,你?”

“很奇怪,我也会这个?”

“啊!”甜甜呆呆点头,有些不解,这明明是她从赵伯伯那里新学来的,大舌头是怎么会的?

她转而想到,李半夏和赵郎中在一块共事很久了,她知道的没道理李半夏会不知道。

殊不知,“这个啊……说起来,还是我说给赵大哥听的呢。”

“你说这个是你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