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女复仇实录-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槁鄞耸拢峭砣食跏被共豢纤煽冢诳谏灰壬臀省N壹彝庾姹惴⒘艘煌ㄆ⑵峭砣时疽彩峭庾娴拿派鲜Ψ⒘苏庋蟮幕穑匀徊桓以僦崔郑獠沤壬陌缸酉恕H舨蝗唬姓饷醋露冢壬幢阒辛耍笠惨砩霞父龈贰5苯袷ド希钍强粗厮降隆O壬肓耸送荆馐露羰谴接埃癫皇怯谙壬焕俊毖园眨忠笄形实溃骸耙蚴虑椴执伲挚纸耸赂嬗胂壬沽钕壬稚瘢钍杂衷谘矍傲恕9蚀耍悴辉怠O壬氡厥遣恢模俊

季秋阳见他将功劳尽揽在自己身上,只一笑置之,开口说道:“在下却听闻这童大人为些细故,被上头斥责了?”林常安正色道:“不过是朝里佞臣生事,诬告忠良。童大人平日里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私下也得罪了不少人。好在圣上英明,并不听信这些谗言,只将童大人传去,问了问情形就罢了。”季秋阳听他如此说来,当面也不戳破。恰逢家人捧了茶上来,众人各取一盏在手。

林常安吃了两口,又问道:“这是祁门红,还是徽州的名产。”季秋阳点头道:“是在下进京时带来的,一向吃惯了,便不曾换。公子也是徽州过来的,尝尝看还是家乡的口味。”林常安笑了笑,说道:“这也罢了,进了京不比在家中,少不得要事事改过。”又转言问道:“明儿就要进宫谢恩,想来先生袍服冠带等诸般都齐备了?”季秋阳才待答话,那李仲秋却是个老实脾气,插话道:“哥哥却不曾预备,倒是哥哥丈人家里年前寄了一身衣裳回来,哥哥说也将就了。”

那林常安拊掌叹道:“我便知如此!傅员外是个商人,旁的且不说,他哪里懂这做官为宦的规矩!他选的衣裳,只怕不能穿,恐要犯忌讳。学生为了面上,一早令人裁了两身衣裳,还不曾上身。学生同先生身形相仿,先生若是不嫌,就先拿去穿。好歹搪塞了明日再说。”说毕,竟也不待季秋阳答应,便传话出去,吩咐随行的小幺将衣裳包拿了进来,当着众人的面打开。

季秋阳看里面是一件艾青锦缎深衣,一条藏蓝的绢丝大氅,面料考究,做工精湛,便笑道:“林公子当真是思虑周全,出门还将这面上的衣裳随身带着。”他语带讥刺,那林常安却置若罔闻,只叫他收下。

季秋阳却情不过,只得收了,又问道:“不知林公子此次殿试,名次如何?”那林常安叹道:“近来家事繁冗,学生为琐事所累,心力匮竭,临场之时只觉力不从心,策问做的不好,只取了个二榜第四,倒是姑辜负了先生往日一番教导。”季秋阳道:“这举业原不是容易的事,能到这个地步,已是难得了。公子这话,可要叫后头那些士子愧煞了。”两人说了些泛泛言语,那周景初也跟在里头讲些趋奉之言。转眼便已到了饭时,李仲秋早已悄悄打发人到会宾楼定了席面,吩咐人送到此间。那林常安看时候不早,却起身道:“家中另有事务,学生便暂且告辞了。”季秋阳二人竭力挽留,林常安却道:“不是学生狂妄,委实是家中离不得人。不然,再不敢拒的。”说着,顿了顿又道:表哥留在此处替我,也是一般。”那周景初听见表哥一词,受宠若惊,喜出望外,连忙应下。当下,三人将林常安送出门外,看其轿子远去,方才折了回去。

少顷,会宾楼酒席送到,三人入席。席间,周景初一面大肆夸耀周家权势,一面竭力奉承季秋阳,说道:“老弟,你如今中了探花,又为周老大人青眼相中,往后前程自是不可限量的。可惜你早早定下了亲事,不然请周老大人在这京中为你寻一名门闺秀作伐,岂不强过那商户女子百倍?”季秋阳听了这话,十分不悦,说道:“那些名媛闺秀,出身极高,过了门来只怕就要仗势压人,在下这穷秀才举业出身的,恐高攀不上。”周景初哈哈笑道:“老弟你也未免忒自轻了,你如今是科举新贵,这京里多的是想同你结亲的人家哩!就是之前我那表弟与你说和的童小姐,如今还待字闺中。我看那亲事极好,偏你老弟不愿意。这凤凰无处可落,雉鸡倒栖梧桐,这世上的事,哪里说理去!”

季秋阳闻听此言,心中恚怒。李仲秋瞧了出来,连忙劝酒布菜,便将此事揭了过去。

这一席酒宴直吃至傍晚时分,那周景初方才扶醉而归。

待送了客人,李仲秋便问季秋阳道:“这林常安是铁了心要将哥哥挟到船上去的,哥哥预备如何?”季秋阳冷笑道:“他要挟我上去,我却一定要落套么?今非昔比,这世间的事也不能尽随了他们的意。”李仲秋听他这话,心里已然明白,只问道:“明儿谢了恩,只怕上头就要分派官职下来。哥哥作何打算?”季秋阳说道:“明儿进宫谢了恩,我便先向吏部告上两月的假,回徽州成了亲,再去赴任便了。横竖咱们这新晋的士子,就封官也是有限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 求亲

当下,两人闲谈了片时,眼看也将掌灯时分,因酒席吃了一日,虽还不曾吃过晚饭,却也不觉饿。李仲秋便吩咐家人造了些鲜鲊汤水,二人吃过就罢了。

翌日,不到五更天气,两人起了个黑早。家人为今日有事,早早预备下了粥饭点心,这二人草草吃过,便各自穿戴齐整,预备出门。

李仲秋因看季秋阳果然不曾穿林常安送来的那身衣裳,不由笑道:“哥哥这倔脾气上来,几头牛也拉不回来了。”季秋阳只笑了笑,并未接话,二人遂登车而去。

车行至宫门前,早已有人先到了,停了几辆蓝绿呢子的车轿。道边搭了几座敞篷,供人歇坐。

季秋阳同李仲秋下车,虽是暮春天气,因是清晨时候,日头未出,那风吹在身上,还颇有些春寒料峭之意。

两人下得车来,却见宫门紧闭,那些举子虽到了几个,却三三两两的围在一处。

李仲秋拊掌道:“咱们来的早了,这会子茶棚茶社都未开门,咱们只好站在这里喝风了。”正说话间,却见一伶俐小童走上前来,向着二人做了个揖,说道:“季公子,我家公子请二位过去一叙。”季秋阳认得他是萧澴的贴身侍从,便问道:“你家公子却也到了,他现在何处?”那小童向着东北角上一座敞篷指了指,说道:“公子就在棚里坐,请二位过去。”说着,便转身带路。

季秋阳同李仲秋随这小童过去,走至棚前,果然见萧澴穿了簇新的深衣大氅,发束冠带,正在棚中坐着。棚外一角生着一只炭炉,炉上烧着一提黄铜壶,一个才总角的小厮正在炉前煽火看守。

萧澴一见二人进来,连忙起身。宾主寒暄已过,萧澴向季秋阳笑道:“我料先生是必定早到的,今儿来一瞧,果然如此。此刻离宫门开启尚早,咱们且在此间略坐坐。在下备有些清茶细点,想二位还不曾吃过早饭,将就用些。”说毕,便让两人坐了,又连声吩咐家人端了茶点上来。

宾主落座,季秋阳说道:“多谢公子厚待,我们两个在家时已然吃过了,不必添累。”略停了停,又道:“在下与公子同科登榜,公子又高中榜眼。公子面前,在下何敢当先生一词?公子还是直呼在下名字便了。”萧澴一笑,说道:“先生过谦了,以阁下才学,就称一声先生也并不为过。今次科举,在下上托天恩,忝居头榜第二,为圣上点为榜眼,说来倒是侥幸居多。日后还当向先生多多请教,如何敢托大自傲?”季秋阳见他执意如此,也只好不去管他,又问道:“那位李公子,这次春闱,可有赴考?殿试却并没见他。”萧澴说道:“他家中管教甚严,乃父道其学业未精不准入仕。故而他入科举一途甚晚,到如今也才刚考了省试。若要会试,还得待来年恩科。”季秋阳点了点头,说道:“一心不可两用,这倒也是正理。”又问道:“来年朝廷必定要放恩科么?”萧澴只望他笑了笑,并不答话。季秋阳也就识趣儿,不再多言。

那李仲秋坐在一旁,看他二人闲谈多时,只是低头吃茶,甚是拘束。萧澴看了出来,便开口问道:“在下失礼,还未请教这位兄台名号?”李仲秋赶忙答了,萧澴便笑道:“原来是李公子,在下常年深居不出,孤陋寡闻,公子恕罪。”李仲秋道:“在下无名小卒,公子贵人,不知乃是正理。”萧澴莞尔道:“李公子这话也未免过于自谦,能与季先生往来,自然也是德馨才高之士了。可恨我往日只为家中管束,不得在外头走动,少结交了多少高洁名士!”季秋阳道:“今日公子高中,往后家中必也不再管束了。”

三人闲谈片时,外头红日东出,天色渐亮,宫门前已陆续来了些人。萧澴道:“大约是时候了,咱们也动身罢。”那两人自无别话,当即三人起身整衣。萧澴吩咐了家人几句,便同季李二人一道离了棚子。

待行至宫门前,忽听得一声道:“熠晖兄原来早已到了。”季秋阳连忙转身,却见林常安自后面快步走来。

林常安走上前来,同三人见过,便笑道:“我本说今儿约了季兄一道过来,不想打发的家人回来回话,说二位早已动身出门了。叫外祖好不埋怨我,只说我走的晚了。”一语未毕,又看了萧澴一眼,笑道:“原来季兄是同萧公子约下的,却怎么不告与我一声?”

季秋阳道:“哪来约下的?我们只说怕误了时辰,早早出门了。到了这里才知来早了,正愁没处去,幸得萧公子相邀,方才有个落脚处。说起来,也是偶遇罢了。”那萧澴却淡淡笑道:“林公子登了科,却连先生也不叫了。”

林常安望着他,亦也笑道:“虽是早前有些师生之分,然而既已登科,日后自然少不得要拜老师,再去论往日的师徒名分,传到老师耳里,只怕不好。”萧澴听说,一笑了之。季秋阳更不将此事放在心上,也就罢了。

四人略谈了几句,宫门上便有人开了锁,礼部侍郎出来宣读了圣旨,命新科举子入内朝圣谢恩。

举子入宫谢恩,本应由状元为首,但因这次科举,皇帝并未点状元,便由中了探花的萧澴为首,领了一众举子入内。

众人除却萧澴,大多是头次进宫,便是历经了殿试的,那心境也于日前不同,无不恭谨肃穆,一路之上声嗽不闻。

当下,众人随礼部侍郎一路行至太和殿外。礼部侍郎先行入内复旨,须臾便有太监出来宣众人觐见。

萧澴为首,率领众人入内,行至殿中,齐齐下拜,口称万岁。

季秋阳随在萧澴身后,趴伏在地,屏息凝神,半丝礼数亦不敢错。只听上面皇帝开口讲了些官面上的泛泛言语,但闻那口齿十分年轻,心中暗道:当朝圣上六岁登基,到如今也不过二十出头,却是位少年天子了。据闻他十五岁上,因摄政王独揽大权,阻他亲政。他便协同几位朝臣,擒杀了摄政王,一举夺权,方才君临天下,当是位杀伐决断之人。其生母萧太后,亦是一位矫矫不群的奇女子。这位皇帝陛下帝位坐的如此稳固,却也同那位太后脱不开关系。

他心中胡思乱想了一阵,却听上面道:“诸位既是朝廷新选栋梁,当勉力向前,尽忠保国,为社稷竭力,方才不负这功名二字。”

皇帝话音落地,众人都齐声领命。皇帝又说了几句勉励之言,便命官员出面宣旨,诵读各人所选官职。

头一个便是萧澴,封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众人闻听,皆吃了一惊。季秋阳腹内忖道:这官职却是不小,乃是个正四品京官,这却也罢了,这御史言官,专司监察各道官员过失,手中权柄却委实了得。一新登科举子,便封此要职,即便是榜眼,也未免有些过了。如今的右相李十洲大人,乃是前朝状元出身,初入仕途也不过只在大理寺领个副职。皇帝是有心重用此人,方才如此。转念又道:这人虽是萧太后亲戚,却也着实是个人才,所谓举贤不避亲当如是。

正当此时,只听那宣旨官员念道:“探花季秋阳,特封为翰林院编修,即日赴任!”

这却在意料之中,进士出身,名次在前的,依着朝廷惯例,大多是进翰林院。

当下,季秋阳领旨谢恩已毕,那官员又念了下去。

此次科举,一共中了五十六人,待一一念完,已过了大半个时辰。那林常安封了个大理寺评事,虽也是京官,品阶却不高,只得八品。李仲秋更是封了个县令,任地乃是在湘西一带。

待封赐完毕,众人又拜谢皇恩,皇帝赏了众人些物事,方才令其退下。

一众人出了皇宫,渐渐声言雀跃起来,那官职合心的,自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那不如心愿的,却也难免扼腕叹息。更有甚者,因钱囊羞涩,下马拜印添置衣物随从,所需钱财甚多,为此焦虑发愁。众人神情,不一而足。

众人出了宫,各自上车上马,就要回寓。

李仲秋同季秋阳是乘了车来的,自然仍旧乘了车回去。萧澴亦要回府办事,就此别过。

那两人坐了车,往家赶去,一路上不时为人拦车递酒,庆贺两人科举新贵。这两人自然也下车应酬一二。行至季秋阳日前所宿之吉升栈前,那掌柜出来拉住马头,定要两人入内递酒。这二人却情不过,便在道边领了三钟酒。那掌柜抬了一架新匾出来,央求季秋阳替他写。季秋阳为着旧日交情,便写了‘吉日东升’四个大字,也算为他添彩。那掌柜喜得如从天上落下一般,连忙亲自将匾挂了起来,将旧的那一块取下丢到柴房去了。

二人回寓,季秋阳因要回徽州成亲,连忙又去翰林院告假。此事在朝中亦有先例,不算为过,吏部便准了他两月的假期。他回来收拾了行装,同李仲秋别过,就带了竹心上路。

京中事宜就此交代已毕,再说徽州傅家,自打季秋阳上京赶考,傅月明在家中度日如年,每夜睡前必要和小玉、桃红商议盘算他走到了哪里,做些什么。惹得两个丫头不住拿她取笑,她也浑不在意。好在霓裳轩生意忙碌,她虽挂心京中,倒也不至过于忧心。又有香料原料不足一事,更是牵扯心力,也就无从分神。

谁知待过了年,城里忽然有个客商寻上傅家,称是积年做香料生意的,要在这城里寻个大买主,听了傅家的声名,这便寻来。傅家父女听闻此讯,各自欢喜,连忙寻了懂行的伙计去看了,回来便说都是极好的货色,要价也十分公道,当即便签了文书合同。

此事一毕,傅月明了却一桩心愿,便日日只盼季秋阳回来。三月一过,朝廷春闱已然完结,她更日夜悬心,夜梦胡思,一时恐季秋阳名落孙山,家中父母悔了亲事;一时又梦见季秋阳金榜题名,却在京里与哪家达官贵人招了女婿,这般颠来倒去,险些弄出病来。

这日,正当午后,傅家大小吃过午饭皆在午休。傅月明神思困顿,歪在炕上发闷。上房里丫头宝珠忽然自外头跑了进来,高声呼喊道:“姑娘,姑娘,快去瞧瞧罢!姑爷送了许多礼物来,要和老爷定日子迎娶姑娘过门呢!”

☆、第一百七十七章 求亲(二〕

傅月明乍闻此讯,登时睡意全消,翻身自炕上坐起,望着宝珠冲口问道:“你……你说的可是真的?怎么事前一点信儿也没听见?”宝珠跑的气喘吁吁,停了半日,方才说道:“怎么不是真的!姑爷如今正同老爷在外堂上坐着商议亲事,说是姑爷中了个什么……探什么的。老爷欢喜的紧,连忙打发人告诉了太太。太太这才打发了我来报与姑娘。”

傅月明听说,更不打话,趿了绣鞋就要向外走,才跑到穿廊上,却又停了步子,暗忖道:他正同父亲在外堂上坐,我走出去只怕不好,也恐下人看见了耻笑。不如先到母亲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