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令1-3部全 by偷偷写文(古代 君臣 强强 虐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匈奴人很少硬对硬地打,两军交战不久,便佯败退走。陈则铭见对方撤退,也不敢掉以轻心,立即鸣金收兵。却在他整队返城时,律延大军突然掉头冲了回来,杀了记回马枪。

  陈则铭措手不及,队型立即被冲乱,两军很快融在了一起。不少匈奴人跟着人流往城内冲,城内兵士被这变故惊住,可主帅还在外面,便不敢关门,城门下一团混战。

  陈则铭拍马奔到城下,拦在吊桥前,杀了几个往前冲的匈奴人,回头纵声大喝:“关门!!升吊桥!!!”

  此刻大军只剩了小半在城外,按理说陈则铭身为大帅,便该立即冲回城中,再收吊桥,以图后事。可他却本能地落在了后面,这心理在危急中连他自己也未能觉察。

  只听“嘎吱——”沉重的声音响起,城门渐渐合拢。吊桥升起时,惊叫声起,不知落了多少兵士到护城河里去,却在收到一半时,似乎出了故障,再也无法往上走,匈奴兵跳起来,堆成人梯,攀爬而上。

  律延在阵后看着一切,笑了起来。

  他的目光所及,陈则铭满身是血,勇猛无敌,但那只是困兽犹斗。

  城外的汉人兵士越杀越少,更多的人涌到了白袍小将那里。

  那是必经之道。

  陈则铭已经杀得双眼充血,前赴后继的敌人,一个个在他马前倒下,没人能掠过他雪亮的戟尖。然而,他们似乎永远杀不完,毫不畏惧往他面前涌来。

  他渐渐有些神智模糊,手中却是丝毫不慢。一股血喷到他脸上,粘稠的液体渐渐干涸,他却腾不出手去擦,他咬着牙,几乎要睁不开眼。

  他想我要死在这里了。

  我要死在这里了。

  

  你看得到吗?

  就在这一刻,城门内一声呼喝,响彻云霄。

  匈奴人都被这豪气震天的叫声惊了一惊,城门突然洞开,一队汉人兵士身着黑甲,纵马冲出。

  吊桥轰然落下时,桥下搭人梯的那些匈奴人发出了尖叫,纷纷滚落到水中。

  陈则铭已经杀红了眼,这些声响他没听到,或者纵然听到他也根本无暇顾及。

  砍倒最后一个敌人时,再没人往他身前冲。他不明就里,却又觉察到这个难得的空隙,抬手抹去脸上已经半干的血迹,天地在指后颤颤巍巍遥遥欲坠。他的手因为疲惫而无法自控地发抖,方天画戟渐渐下垂。他弯下腰,靠在爱骑脖项上,喘息着慢慢吐出口中的黄沙。

  不能松手,松手就完了。

  他收拢五指,尽全力抓紧险些脱手而出的戟杆。戟尾冰凉,这让他多少清醒了些,然后终于能觉察到身边那奇怪的静默。

  抬起头,他看见数排黑衣骑兵正沉默地背向着他。他们将匈奴兵阻挡在他之前,接连起伏的锋利枪尖在阳光下闪出耀眼的光芒。

  “大帅!”

  他想回头,却突然一阵晕眩,往马下坠了下去,落地时那一刻他看见的是言青惊慌的脸。

  凭这数千人要转变整个战局虽然困难,但要在吊桥前救出一个人却不算什么。黑衣旅组建后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居然是救了他们将军的性命,这是谁也没想过的。

  陈则铭醒来后第一个念头,便是,他打了败仗。

  他睁大着双眼,怔了许久。

  事后清点,这一仗,死伤兵士达三万之众,对方留在战场上的尸体不过千余具,虽然黑衣旅伤亡甚小,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败仗。由于之前几战,兵士们本对这位主帅期望极高,这会见他原来也是俗人,非但做不到每战必胜,而且还是大败,不由士气狂泄。

  没过多久,便有旨意下达,将他召回京城,并撤换主帅。

  临行前,言青痛哭流涕,他是陈则铭一手提拔上来的,不舍之情难免,陈则铭安慰他道:“将来总有相见之日。”

  言青含泪:“黑衣旅是将军一手创建,无论他人如何看,我们便总是等着将军一个人。”

  陈则铭沉默片刻,道:“这话人前切不可再提起,否则将来终有一日,我难逃杀身之祸。”言青惊住,再不敢言。

  在朝上陈叙战败经过时,陈则铭忍不住的满脸惭愧,众目睽睽下,仔细分析自己的失败,这绝不是令人愉悦的事情。

  周遭大臣的目光有扼腕的,有嘲笑的,也有愤怒的。他们都瞥着跪在殿前的陈则铭,不吝指责。人本来便是如此,成王败寇。哪怕你之前赢得再多,输了一次,那这一次便是焦点所在。

  皇帝虽然没露勃然之色,却问得极是详细,有疑问处立即便指出来,不留半点情面。

  陈则铭在众人的包围中,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度日如年,他不禁自嘲地想,如果那时候言青没有带着黑衣旅来救他,也许今日还能封个忠意伯吧。

  世人总是重视死去的悲壮,而嘲弄活下来的艰难。

  幸好这样的审问还是有结束的时候。

  之前屡次封赐,陈则铭早已经升至殿前都指挥使,便是当年杨梁曾做过的殿帅,官从二品。这次战败,皇帝不但收回帅印,并将他降了两品,都指挥使改任副职。这便意味着短时间内,皇帝不打算再起用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皇帝对杨如钦的日渐宠爱,杨如钦是杨梁的侄儿,便是陈则铭在宫中曾遇见过的那位。

  这杨如钦据说自幼是个神童,二岁能识字,三岁已经开始背论语,到五六岁便能做诗,还词句不俗,如今十八了,被天下文人称为学富五车的才子。他还不曾考过科举,却被皇帝弄进了都察院,做了名言官。人称此子思维敏捷,言语犀利,因为阅遍群书,学识渊博,阅遍群书,往往断事断物观点奇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皇帝最初不过是喜爱他与杨梁酷似的外貌,后见他年纪轻轻已经见识不俗,更是高兴,屡屡封赏,频频召见。一时京中又是风言不断,都道是皇帝又有新欢。

  这一日,陈则铭因事应召入宫。行到御书房前,却被太监拦下,道:“杨大人在里面,还请大人稍候。”

  陈则铭望望天色,此刻乌云遮日,竟是要下雨了。

  他拱拱手以示谢意,默默退到廊中,看那风卷云涌。渐渐豆大雨点一颗颗打落下来,在地面上打出一个个的洞,天突然更暗了,雨点骤急,连点成线,势大如泼,将那地上黄泥一层层洗刷开,往低处流去,却总也洗不净。

  身后屋中,似是皇帝被杨如钦妙语逗乐,笑语不断,陈则铭走了几步,避开窗子,直到听不到那话语之声。

  不时有太监进出屋中,端着茶点之类的东西从他身旁走过,也不看他。

  如此不知道到底过了多久,雨势终于减小,又过了一会,竟是停了,重露艳阳。

  门帘被掀起,杨如钦跨出屋子,微微含笑,跟随太监只恐树上雨水落到他身上,在太阳下也撑了把伞,如此前呼后拥而去,不曾往廊下看过一眼。

  种种喧闹过后,再显落寞,这才有太监到他身边道:“大人请。”

  过了几日,敬王得了风寒,病了个把月,还不见好。陈夫人听说后,急忙着人找了药,让陈则铭带入宫中。

  陈则铭趁当值时将药送到了昭华宫。

  之前皇帝曾言要他少与贵人见面,于是他将药交与小红便要转身离开,恰巧正遇上散步回来的荫荫,这一照面,两人都吃了一惊。既然见面,立即就走也未免太不近人情,陈则铭微一踌躇,跟着荫荫走入,探望病中的外甥。

  敬王此刻已经岁余,因为病得难受,也不肯下地走动,只依在乳娘身上哭泣不休,原本红嘟嘟的小脸,此刻显了些蜡黄色,瞧起来煞是可怜。

  陈则铭心疼道:“殿下脸色不佳啊。”

  荫荫微微叹息,让乳娘将敬王带了出去。犹豫了半晌,却道:“表哥你何尝不是如此”

  陈则铭一惊,忍不住摸摸脸颊:“是吗,或者是这几日没睡好。”

  荫荫道:“你没照镜子吧,已经快不成人形了。”

  陈则铭笑了起来:“娘娘说笑了。”

  荫荫却一丝笑意也没有,直直看了他半晌,眼神渐渐伤感,“你的事我都听说了”

  陈则铭低下头,若是说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他不希望对方看到自己的失败失势,那只怕就是眼前这位了。

  荫荫起身走到他身边,启唇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若是”她压低了声音,只让他和自己能听到,“若是不曾遇到他,你会不会比现在快乐?”

  陈则铭浑身一抖,震惊抬头看着荫荫的双眼,那其中有什么让他心跳不已,惊疑不定,他不能彻底理解这话的意思,这表明什么?

  荫荫垂下眼帘,又抬起,眼神中有从来不曾有过的坚毅,“表哥,你这样我真的很心痛,比伤在我身上还痛我真的真的”她渐渐的狰狞,任何一个人在充满仇恨时的表情,都不会是美丽的,“真的好恨他!!!”

  陈则铭瞪大眼看着面前的荫荫,片刻间竟然不知反应。

  这样的话语,这样的神情都太陌生了。

  而这些居然都出自荫荫。

  下一刻,荫荫却觉察到自己的失态,收起了那满脸的恨意,沉默了片刻,朝他道:“我累了表哥你先回去吧。”

  陈则铭踏出门的那一瞬间,脑子里依然满是荫荫咬牙切齿的那个表情,不知道为什么,那让他心中狂跳不止,骇然不安。

  懵懵懂懂回到宫门外,陈则铭骤然立定,怔了半晌,他突然想清了荫荫的意思,那个晚上窗外的人是她!她自幼在陈府住过多年,所以能在瞬间找到藏身之处躲避自己追击,说穿了一点也不稀奇。他掩住脸,从手掌下发出一声奇怪的呻吟,踉跄着退后,几乎要站立不稳。

  远处的守门兵士看到他们的将军立在路上发呆,神情古怪,不免有些奇怪,频频张望。

  陈则铭依在墙上,双肩直抖,禁不住的浑身发冷。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迟钝的觉察到口中的咸味,用手背擦过,却是血痕,似乎是激动之中将唇舌咬破了。他抱着头,擦着墙滑落下去,蜷着身体坐了许久。

  直到有兵士来叫他吃饭,他才惊觉一下午时间便如此空过,自己竟坐了一两个时辰。

  那兵士试探地望他,看到他唇边血迹,轻声道:“将军是不是身体不适,小的扶您起来吧?”陈则铭摇摇头,爬了起来。

  良久不动,这一晃,他只觉得胸闷欲吐,头昏目眩,忍不住咬牙,急忙伸手撑住了墙。

  那兵士赶忙要扶,陈则铭将他的手挡住,低声道:“我自己来。”

  很多事情,你只能自己来。

  就在这一刻,头顶似乎被人用针猛然贯穿,痛彻心扉,他眼前一黑,已经失去意识,一头往前栽了下去。

  他终于还是病了,所有的压力似乎都化为病魔,在一瞬之间将他击倒。

  之前战场上的劳累,加上郁结难排,使他骤然消瘦不说,还突然凭空得了头痛症,病发时只痛得满地打滚,大夫来看也是束手无策。陈夫人被他病状骇得哭泣不止,只道:“你还这样年轻,你还这样年轻啊!”

  他在床上躺了足足一个月,才能下床,这其间吴过经常来探望,并说功高之臣突然病重,皇帝也是很牵挂,甚至提到要亲自来探望,但此刻朝中事务太过繁忙,却无暇抽身。

  陈则铭听了半晌,只是淡淡称谢,吴过心中奇怪,这是多大的恩宠,他居然这样平静。然后,两人谈到近来大事,吴过道,太后为了祭祖大典,将各地宗室诸王都叫入了京中,也算最近一件盛事。

  陈则铭奇道:“居然将诸王均叫了来可先皇曾有令,诸王不得离开各自封地”

  吴过低声道:“听说是太后写信到处哭述,说万岁幽禁她多年,是为不孝。宗室内听闻后颇有异议,此次前来估计是要议一议此事,只看怎么调停。”

  “调停”陈则铭微一沉吟,“那此时京外怕是有兵了?”

  吴过敬佩笑一笑,又皱眉。

  “诸王带来兵马六七万余人,驻扎在城外,名为调停,其实就是威胁。若是万岁反应不妥,只怕兵戎相见之日不远。”

  陈则铭道:“京中如今空虚,只剩二万兵马,那些亲王倒会趁虚而入。”

  吴过道:“万岁已经气得不行,那兵是太后叫来的,牌子打得也响,有理有据的。再说了,凭人数,真打也是必败的事,所以说——我们吃了哑巴亏还得作出一副欣喜若狂的架势,前两日听说还往城外送了些犒赏更何况此刻边关外忧未除,也不是内讧的时候,一旦开战大伤元气啊。”

  陈则铭道:“太后被幽禁多年,怎么此刻才想到求助宗室?”

  吴过叹:“听说之前一直关得很严,宗室虽然知道,却拿不出证据,可后来看守渐渐松了,太后亲笔书信居然被人偷偷给送出了宫宗室诸王得到信笺,理直气壮便举旗出兵了。”

  陈则铭低头沉思。

  吴过道:“不过我估计万一真要开打,守城的便只能是将军,将军可要好生将养,早日康复,不然一城百姓难保。”

  陈则铭道:“就如你所说,此时此刻不能打,真打起来不是一时半会能结束的。若被匈奴趁虚而入,才是真正糟糕了。万岁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只是”

  他在心中暗道,那样一个人,若要他向旁人低头,只怕比登天还难真是无法想象。

  难道说,这一次真能看到他服软的样子?

  话虽然这么说,陈则铭还是在病况好转后,立即返回了营中,随时待命。

  而此刻,宗室诸王已经入京,共七人,其中二人为皇帝的兄弟,其他的都是皇帝的叔伯辈。而太后搬来这些人,逼得皇帝不得不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皇帝承诺之后将解除幽禁,并终身孝敬母后。

  太后却不依不饶,要以不孝为罪名逼皇帝退位。这话听起来虽然可笑也不太可能实现,但百事孝为先,真要被太后这么纠缠下去,难免把皇帝逼入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而宗室诸王也明白,能到这一步,皇帝已经是做了最大的让步,再过头只会把他激怒,于是纷纷劝说太后罢手。

  这一夜,皇帝突然下命当值武将前来觐见。

  陈则铭放下事务赶来,却又在书房门前迎面撞上一人。抬头一看正是杨如钦,陈则铭连声道歉,杨如钦只一颔首,算做回答,遂行色匆匆而去。陈则铭惊讶看着他脚步急促,心中突然有些不安的感觉。

  陈则铭入屋,皇帝一抬头,面露讶色:“今日当值的是你。”

  陈则铭微觉奇怪,皇帝又道:“其他人在吗?”

  陈则铭答:“还有一人因病告假了,今日守值大臣只为臣一人。”

  皇帝神色不定,半晌方“嗯”了一声,命他迅速亲自选派十名力大艺高的兵士及二十匹快马,送到宫门前,同时立刻派重兵将太后寝宫围住,只能进不能出。

  陈则铭吃惊,隐约觉出事态不妙,心中道难道今夜便会有变故。又见皇帝神色凝重,更不敢怠慢,将一切安排妥当。

  到宫门候了片刻,果然见一人赶来。到了光下一看,却是方才遇见过的杨如钦,不禁大是诧异,他此刻出宫却是要干什么。杨如钦见他身后卫士高大威武,先是点点头,后又摇头,道:“将军可有寻常衣物让他们换上?这样显眼,可不是在给人做靶子。”

  陈则铭道:“杨大人打算做什么?”他心中忐忑,方有此问,否则按他平日为人,不喜此人,断不会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