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信芳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慈城是个繁华的水陆码头,当然也是一个京剧活动频繁的戏码头。周慰
堂常去看京戏,从新奇到爱好,从爱好到迷恋,变成了一个京戏迷。

周信芳的出生地——淮阴远眺

斗转星移,周慰堂学徒满师,成了布店里的伙计,其时二十岁。一天,
周慰堂正在店里做生意,一位戏友告诉他,镇上来了一个春仙班,晚上在词
堂里开锣演戏。这春仙班在这远近一带颇有名气。当天晚上,周慰堂便去观
看,戏确实比一般戏班要好,特别是唱大轴的名叫许桂仙的旦角演员,扮相
端丽,嗓音清越,十分动人。周慰堂一面看戏,一面在寻思:这位女伶好生
面熟,但一时就是想不起是谁。为此,他每晚必去看戏,煞是迷恋。大概在
这戏班到镇的第五天,那天周慰堂照例在店中忙碌,忽然一位特殊买客前来
光顾,她就是戏班里的许桂仙。她想剪几段绸布做衣裳。周慰堂当然殷勤接
待。那许桂仙一边挑拣绸布,一面定睛端详周慰堂,突然她高声叫起来:“你
不是慰堂哥吗?”周慰堂猛的一愣,喃喃地问:“你是。。”许桂仙抢着说:
“我是婷婷呀!”周慰堂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你是许家小妹!”

许桂仙原是本城秀才许穆卿的堂妹,原名叫许婷婷,小名小妹。许家曾
是周家近邻,周慰堂小时候常跟许桂仙一起玩耍。有一次玩“大做亲”的游
戏,两人还分别装扮成新郎新娘呢!许婷婷幼年去安徽学艺,先学徽腔,后
改学京戏,并取了许桂仙作为艺名。女大十八变,再加上改了名字,难怪周
慰堂只觉得面熟,而想不起是谁了。两个童年的朋友重逢,分外亲热,有了
这层关系,周慰堂看戏也就更勤了。平时还常到戏班里去玩,不仅看戏,回
来后还学演学唱。慢慢地他跟戏班里其他人也混熟了,除了看戏,还帮助戏
班干些杂务。有一次春仙班上演《御果园》,许桂仙突然生病,不能上台,
临场缺一个夫人,班主就来找周慰堂,请他临时顶个缺。周慰堂一是盛情难
却,二是也想过过戏瘾,也就答应了。谁知上台演出,竟一鸣而惊四座。于
是,周慰堂干脆辞了布店的伙计,“下海”入了戏班。不久,春仙班转到别
的城镇演出,周慰堂也就跟着一块去了。他在戏班里当了二路旦,因为怕有
辱祖族门楣,不敢用真名挂牌,取了一个艺名叫金琴仙,并且与许桂仙结了
婚。

这件事,在周氏宗族中引起了很大的震惊。在封建社会,戏子是被看作
与娼妓并列的贱民。而今这个仕宦书香门第的后代,居然自甘下贱,操此“贱
业”,那还得了?于是族长召集会议,以“缺席审判”的形式,宣布把周慰
堂和他的子孙后代永远逐出祠堂。可是,周慰堂并不屈服,他依然跟着春仙
班,在江浙一带巡回演出,过着漂泊江湖的卖艺生涯。

春仙班到苏北淮阴演出时,许桂仙已经怀了孕,周慰堂在南门东虹桥头
毗庐庵边租了一间小屋,这就是后来周信芳的出生之地。当周信芳出世时,


虽然周慰堂已被族人公议逐出祠堂,但他还是按照族中的辈份排行给儿子取
名信芳。这既表露了他对自己宗族的眷恋之情,也包含着他对族人对他不公
平的判决的抗议。

辛亥革命以后,周氏族人中周仰山当了族长。周仰山也是那位江西道监
察御史的后裔,按辈份看,与周慰堂是平辈。周仰山曾加入光复会,参与过
反清起义,后来又兴办实业。他思想开明,公开在周氏祠董事会上表态:“当
戏子的也是人,现在既然光复了,五族共和,国民平等,应该准许慰堂重回
祠堂。”但是,这一主张还是受到某些人的强烈反对。大概又过了五年,才
得到大家的同意。

周慰堂年岁日长,息影舞台,而周信芳却声名鹊起,依靠他的包银积攒
了一些钱。在周信芳二十二岁那年,周慰堂带了周信芳回到故里,准备扫墓
祭祖。谁知那些管理祠堂的同族通知慰堂,必须拿出三千块银元作为修缮之
费,方能进入祠堂祭奠祖先,后来虽然价钱降到两千,但周慰堂咽不下这口
气:“难道因为我们是唱戏的,就要罚这样一笔钱,才能承认我们是周家子
孙?”他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他对儿子说:“等以后,我们自己出钱另外
修造一座祠堂!”

一九二五年,周慰堂这一愿望实现了。当时,周信芳已趋而立之年,他
在县城今鼎新路口购买一块废地,花了五千银元,建造了一座周氏祠堂“全
恩堂”。这是一座三开间,抬梁式建筑,硬山式结构,堂后有楼房和左右厢
房。并以周慰堂的名义立了重建全恩堂碑。全恩堂开祠仪式十分隆重、热闹,
周慰堂、周信芳父子穿着长袍马褂,执香祭祖,还演了三天的戏。现在这座
建筑尚存,祠堂里还保存着《重修全恩堂碑记》。

关于周信芳的身世,另外还有两种传说。传说之一,是周信芳的内弟,
江南名丑刘斌昆先生向我们讲述的。周慰堂陪春仙班到淮阴演出,那时有位
旗人将军在当地驻防。这位将军夫人的身边有四名以“春、夏、秋、冬”命
名的丫环。其中有个叫秋瑞的丫环,忽然得了天花,面部留下许多斑痕。将
军夫人嫌秋瑞难看,就把她送进家庙——一所尼姑庵中去了。她的生活费用
虽由将军府来负担,但毕竟为数很少,极为清苦。

一日,庵中的住持——当家老尼姑告诉秋瑞说:“最近镇上来了个春仙
班,班里有许多光棍汉,你何不去帮他们缝缝洗洗,也好挣几个钱,补贴生
活。”

从此,秋瑞天天到戏班的宿舍里去,收集脏衣服,洗好后就晾晒在庵前
的院子里;碰上有破的衣服,就帮他们缝缝补补。日子一久,秋瑞跟戏班里
的人混熟了,就有人为她作伐说媒,把她介绍给青衣周慰堂。

两个月后,周慰堂便跟秋瑞结了婚。老尼姑把庵中一间厢房给他俩当作
新房。结婚后第二年,秋瑞生下个女孩。

有一天下午,秋瑞正在庵前晾晒衣服,正好将军府的少爷独自骑马路过
此地。这位少爷在马上东张西望,观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忽然瞥见庵前的那
个女子十分面熟!他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她是谁来了。

“你不就是我们府里侍候老夫人的丫环秋瑞吗?”那少爷跳下马来,走
到秋瑞的跟前问道。

“是,是我!”秋瑞定睛一看,见是少爷,连忙恭敬地说:“少爷,是
您呀,快请里面坐吧!”

秋瑞把少爷带进庵中,闲聊了一会儿,还煮了一碗素面给他吃。那少爷


倒也知趣,他见秋瑞的日子不好过,便送给她五十元银洋。

过了些时候,那少爷第二次到庵中玩耍。

正当少爷跟秋瑞闲聊时,有个小尼姑奉住持之命,进屋来告诉秋瑞,要
她帮着办一件事。这位小尼姑正当豆蔻年华,长得清秀、俏丽,把少爷吸引
住了。

从此以后,少爷就经常来庵中与小尼姑搭讪。在少爷的引诱下,小尼姑
终于成了他的掌中之物,不久便怀了孕。小尼姑为此非常着急,只好将实情
禀告住持,请她宽恕。住持听了,又气又急,觉得此事有碍庵院声誉,非同
小可。她在严责了小尼姑后,苦心思索着怎样才能把这件事掩饰过去。

忽然,住持想到了秋瑞,觉得这件事只有她能帮得了忙,便把她请来密
谈,要求她伪装第二次怀孕,等到小尼姑偷偷生下孩子后,假称是她所生。

秋瑞起初觉得为难,不敢应允。在住持再三央求下,她同意了。于是,
秋瑞开始装成怀孕的样子,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真正怀了孕的小尼姑则深
居庵中,足不出户。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小尼姑临盆了,生下个男孩,
这就是周信芳。随后,住持便亲自抱着孩子,交给周慰堂夫妇抚养。

当时,春仙班有个叫王文祥的三花脸,他曾收下正在襁褓中的周信芳为
干儿子,并为他取了个“宝儿”的乳名。

一九八五年四月,上海举行周信芳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周信芳的几
个子女都专程由国外归来。当有人将这一段有关周信芳身世的“秘闻”说给
他们听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说:“有趣,真有趣,有关父亲身
世的这段故事,还真有点传奇色彩呢!”

传说之二:当时情江浦有一位清廷所派的游击将军,统率着这里的绿营
官兵。他有个儿子随任当了衙内。衙内娶了游击上峰的千金为妻,颇有些惧
内。然而他又生性风流,不仅在外面寻花问柳,而且奸污了府内的一名婢女。
婢女怀了孕,衙内不敢声张,将婢女藏匿于府中空屋之中。不久,临盆生下
一个男孩。衙内为息事端,命人设法送掉孩子。这时,正好周慰堂那个戏班
的船只停泊在那家衙内后门的河边。衙内的心腹询得周慰堂与妻子婚后几年
未曾生养,盼望有个孩子,便出主意把孩子送给了周慰堂夫妇收养。这孩子
就是后来的周信芳。这一传说是作家树棻根据周信芳女儿周易的讲述而撰写
的小说《生死结》里所透露的。

以上传说究竟其真实性如何,作者未敢妄断。


不同凡响的娃娃生

周信芳从稍懂事的时候起,接触的就是戏服、锣鼓、琴声。。耳濡目染,
使他与京剧特别亲近、厮熟。五岁时,他也曾进过私塾,因常跟随父亲出入
码头,只得辍学。当时,他父亲周慰堂为生活奔波,嗓音失润,渐渐不为时

人所重,他搭班演出,收入菲薄,只能口而已。周信芳从小喜欢吃肉,父

亲即使生活拮据,但总要千方百计让儿子吃上肉,“不可令吾儿无肉也。”
母亲平常教他试唱,开始教的是《文昭关》中,“一轮明月照窗前”那一段
〔二黄慢板〕,周信芳竟唱得朗朗动听。那一年,周慰堂随戏班在杭州唱戏,
他看儿子天资聪慧,对京戏也很有兴趣,于是,就让周信芳拜在陈长兴门下
练功学戏。陈长兴是杭嘉湖有名的文武老生兼花脸,《焚绵山》、《独木关》、
《芦花荡》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名净程永龙当时在苏杭一带唱老旦,老伶工
谢月奎叫程永龙投拜陈长兴,程永龙就拜在陈长兴门下学花脸,后来在天津
大红大紫。陈长兴教局信芳的开蒙戏是《黄金台》。不几天周信芳就会了个
大概,接着教他《一捧雪》、《庆顶珠》等戏。不久,周信芳又跟从王九龄
的弟子王玉芳学老生。周信芳不仅生性聪颖,而且学戏认真勤奋,从师才一
年,就学会了好几出戏。

当时,京剧舞台上常出现“小京班”,小孩子扮戏,特别能吸引观众。
周慰堂那时在杭州演出,心想,何不让自己的儿子也上台试试。

一天,他把周信芳叫到跟前说:“孩子,你今夜上台给我配戏吧!”

周信芳学戏一年多了,每天晚上又都在台侧看戏,心里也早就痒痒的,
跃跃欲试。如今父亲要他上台,他不仅不慌张,相反很高兴,便满口答应“行!”

于是,周信芳的父亲给他排了半天戏,便决定上台了。

第一次上台用什么艺名呢?他父亲灵机一动:孩子不是七岁吗?就叫“七
龄童”吧!

就这样,一天晚上,在拱辰桥的天仙园门口贴出了新海报,上面写着“金
琴仙、七龄童献演《黄金台》。”《黄金台》这个戏,写得是齐湣王宠幸邹
妃与太监伊立,伊立诬陷世子田法章无礼于邹妃。齐湣王大怒,擒斩田法章。
法章逃出,幸遇御史田单,田单将他乔装成自己的妹妹,瞒过了伊立的搜捕。
最后又买通把关兵卒,蒙混过关,得以脱险。周信芳扮演戏中的娃娃生田法
章。他虽然首次正式登台,但一点也不惊慌,演得情状逼真,稚气可掬,十
分动人。观众非常喜欢这位聪明慧黠的小演员,大加赞赏。就这样,初登舞
台便一炮打响。

这一年著名做工老生小孟七(孟小冬的叔父)正好来杭州演出,贴演《铁
莲花》、(《扫雪打碗》),想物色一个娃娃生饰定生,找了几个都不合意,
结果把周信芳选上了。戏中的定生,深受伯母马氏的虐待,或冬日被剥去衣
衫在风中扫雪,或将烧热之碗令他捧奉。周信芳演得十分真切。在这出戏的
“雪地奔滑”一场,周信芳扮演的定生,还顺溜地走了一个“吊毛”,博得
了满堂彩声。从此,“七龄童”的名字不胫而走,被人呼之为“神童”。


三麻子慧眼识神童

自从在杭州登台以后,周信芳作为“小童串”(即儿童演员)出入于各
戏园,为著名演员配演娃娃生。他走遍了华东一带大小码头,接触了孙菊仙、
林频卿等名角,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与三麻子的交往。

三麻子原名王鸿寿,同班人都叫他“三老板”,是徽班出身的南派京剧
名角。他戏路宽,功底深厚,嗓音好,韵味醇厚,动作端庄大方,武打凝练
沉稳,有“红生泰斗”的称号。

从前,演员加入新戏班,后台执事都要问他能演什么戏,以便按单派戏。

有一次,三麻子到上海丹桂第一台搭班,后台执事对三麻子还不大熟悉,
便问他:“王老先生,您的戏折子呢?”

“没有!”三麻子随口回答。

“那我怎么派戏啊?”

“不要紧,”三麻于非常自信地说,“唐三千宋八百,天上神仙捉妖怪,
地上官兵捉强盗,随你派!”他的口气是大了点,但他肚里宽,有能耐,这
是事实。

三麻子尤以红生戏著称,把红生戏发展到十多出,而且,有好几出的规
模可以压大轴。因此,他的红生戏,名震剧坛。

那一年,王鸿寿到杭州,准备组建蓉华班演出,听说有个叫“七龄童”
的娃娃生,他就兴致勃勃地独自到戏园去看周信芳的戏。

那天,周信芳在《朱砂痣》里扮演娃娃生。三麻子看了,觉得他的功底
好,气质不凡,很有发展前途。完戏后,三麻子就到了后台。周慰堂见他来
了,十分高兴,马上叫还没卸装的周信芳快上去拜见三老板。

三麻子见周信芳忙不迭地跪了下去,便一手扶起周信芳,一手亲切地抚
摸着周信芳的头说:“孩子,你这个童生可真有点气概。怎么样,跟我到蓉
华班来演出吧!”

周信芳见三麻子如此器重自己,心中好不高兴,使用征询的眼光看看父
亲。周慰堂想,孩子能得到三麻子这样的名师指点,长进必大,当即答应了。

王鸿寿让周信芳与著名昆旦周凤林合演《杀子报》,周凤林饰演徐氏,
周信芳饰演稚子官保,王鸿寿自饰知县。稚子被害一场,周信芳演得声泪俱
下,全场观众无不为之扼腕动容。当时正值寒冬,稚子的戏装很单薄,王鸿
寿怕周信芳受冻,每当周信芳下场,他总要把自己穿的那件老羊皮短褂披在
周信芳身上,拥之入座,为其取暖。

一九○六年,周信芳为送业师陈长兴返天津,随父至沪。当时三麻子正
在上海,忙着为去汉口筹组满春班,见周信芳来沪,就吸收他参加,并且破
例给周信芳开了每月六十元的包银。这是周信芳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的包银,
为父母分挑了家庭生活的担子。

在汉口,起初周信芳仍旧在《朱砂痣》、《桑园寄子》一类戏中配演娃
娃生。不久,戏班转入天仪园演出,周信芳就开始演唱正戏了。

头一天打炮戏,他主演了《黄金台》,唱得字正腔圆,气度不凡。第二
天演的是《翠屏山》,他人小刀长,居然也还能舞得满台生风,观众连连鼓
掌称好。从这时起,周信芳就算是个正式的角儿了。

不久,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