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两朝志传-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责人也?”世绩曰:“李密斗筲之辈,建德强寇之徒,二人皆非成立者,吾故弃之,不似汝阿附臊狗奴也。”即回顾左右,曰:“谁与吾擒此贼?”言未毕,独孤怀恩骤马挺枪而出,直取行本。战不数合,李靖见怀恩遮拦不住,纵马而出,与怀恩二人夹攻。行本大败,走入城内,坚闭不出。世绩令军士围城,四面攻打。行本曰:“吾观唐兵,势大难敌,吾命该横亡,不可逃矣!当自缚前去唐营,任其剐割,救蒲坂一郡百姓之命。”
  言未绝,一人进前言曰:“将军久镇蒲坂,人民感德。今世绩、李靖之兵虽广,未及便入城墙,将军与百姓坚守勿出。
  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世绩等死无葬身之地。”众视之,乃东海人也,姓荀名赐,字天与,现为校尉从事。行本问解救之策,赐曰:“某当亲往见刘王,命起兵来救援。更得一人往北突厥求救,二路军马在外夹攻,唐兵必退矣。”
  行本大喜,遂写告急书二封,商议突厥叫谁可去,一人出曰:“某愿往。”众视之,乃是杜陵人也,姓霍名信,字可立,与荀赐共为校尉,随侍行本。尝与议论军事,甚得敏捷。行本闻言而喜,先遣霍信去北突厥了,然后命荀赐去见刘武周。行本率兵守城,以备攻击。不数日,霍信回报,言北突厥与武周绝其和好,被郭孝恪用计□□回兵去了,荀赐已被唐人伏兵半路执而杀之,因此武周救兵不至。
  世绩令人旦夕攻击,终是小城难守,行本粮尽,军士疲困,只得开门出降。世绩有顾恋之意,欲释以不死,用以为将。李靖、怀恩二人力谮曰:“不可,狼子野心,难以为用。此人眼有棱角,面有斜纹,久后必反。独不观其仕隋以附贼乎?”遂令推出斩之,随领其众。世绩与李靖、怀恩权镇其地,遣人送行本首级飞报秦王。
  秦王大喜,见武周外援已绝,粮草不通,人有离心,在寨中问左右曰:“近闻柏壁关道路险易,吾欲自去观金刚营寨,以探虚实。”丘师利曰:“不可。柏壁关是尉迟敬德把守,倘有伏兵,奈何?”秦王曰:“天神祐我,吾何惧焉。”当日黄昏左侧,遂全装贯带绰枪上马,丘师利、向善志、马三保、武士虐共数百人,乘月光跟秦王出寨。行有十里之地,果见树林茂盛,两旁道途壁立。秦王猛然暗思恐有埋伏,乃就半路留下向善志、丘师利二人,领着一万精兵,屯扎不进,以备救应。
  吩咐已毕,勒马回顾诸将曰:“吾欲直抵关前。”众将皆挡不住,遂同转过山坡南望。树林中伏路小军飞报金刚云:“李世民亲引数十骑直抵关前来观寨。”金刚曰:“此必是世民诱敌之计,不可追之。”敬德踊跃于前曰:“此时不擒何待?”遂自引兵拍马而来,欲捉秦王。不知秦王还□得否。



  总批:唐兵三路杀来,刘兵焉得不走,即寻相亦折了两个护卫,势孤力穷矣。秦王欲与敬德共决雌雄,岂曰坚壁不战乎?独怪王行本归附武周,以为羽翼,绩一举而大破之,不亦快哉!




隋唐两朝志传
第五十二回 柏壁关唐刘大战



  却说秦王看了半晌,左右云:“可早回。”正行至北山下,只听得山背后一声炮响,涌出一彪人马,约有五百之众。为首一将,大叫:“李世民休走!”秦王视之,乃是一黑脸胡汉,身长九尺,手持铁鞭,拍马向前而来。秦王知是敬德,遂有惊怕之意,将后队一字摆开阵势,秦王横枪立马于山前待之。敬德到,厉声问曰:“哪个是世民?”秦王曰:“你莫非敬德否?”敬德曰:“我便是朔州尉迟敬德也,世人闻吾大名,如雷灌耳,你既识我,何敢来此?吾特来捉李世民。”秦王笑曰:“谁认得汝这臊狗野贼?敢在此夸口。只我便是秦王,汝既引人马来,吾并力抗汝,非英雄也;汝既要捉我,我岂惧汝哉?”
  敬德曰:“量汝这些众人都来,消不得吾这半鞭。”骤马挺鞭,直取秦王。秦王亦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不数合,秦王拨马而走。敬德骤乌骓马赶来。
  看看赶上,鞭从背后打来。秦王绕树而走,敬德一鞭狭在树上,急拔起鞭,欲复打下,秦王骑玉骢马已走五十步远。敬德纵辔赶来,山坡边转出一将,大叫:“勿伤吾主,马三保在此!”三保轮刀纵马,敌住敬德,秦王因此走脱得。三保与敬德斗不数合,刀法遂乱,武士虐引十数骑到,敬德遂弃了三保,来战士虐。士虐战上数合,架隔遮拦不定,飞马便走。三保见士虐又败,各自逃命,四散去了。敬德拍马后赶,赶至五里之地,忽见向善志、丘师利二将从山后杀出,挡住来路。二将曰:“吾二人在此已等多时!”遂轮刀纵马夹攻,敌住敬德。战不数合,二将皆败,敬德见秦王走脱,又是夜间独马,恐被所算,乃高声叫曰:“吾不赶汝这乳臭孺子,有污吾鞭。可学全武艺,再来共决雌雄。”遂自引兵而去。
  秦王领四将还归介休,秦王在马上叮咛戒论诸将士曰:“定扬敬德之兵果是强壮,若非公等救援,几乎陷在贼人之手,其锋不可当也。汝等到营,切匆说吾与敬德交战有失之事,恐惊动将士之心。今探见虚实,自有破敌之计。”诸将曰:“谨从尊命,不敢漏泄。”当夜诸军回寨。次早,秦王坐在帐中,即唤诸将问曰:“近闻刘武局外援不至,粮草已绝,军士各无斗志。欲进取柏壁关,以开咽喉之路。此关今被宋金刚、敬德把守严紧,其实难攻,汝等有何妙策?”帐前程知节应声出曰:“殿下勿虑武周,大驾在于太原,这几日探听得一条小路,可以偷过柏壁。由他金刚二人自在关中把守,只顾进兵前去,围了太原,武周必定取回关内之兵前去,以救其腹心,何愁柏壁乎?柏壁既破,大兵齐攻太原,取武周有何难处?”秦王曰:“咬金言者甚善,既有这条路,何不早说?”知节曰:“这几日才探得出。”秦王曰:“事不宜迟,只今夜结束,便起过关。”令程知节领长安道一军为前哨,马三保领醴泉道一军为后哨,秦王自领精兵一万为中军。留下六道官军,却令殷开山管领大营不动,以拒柏壁之兵。
  时有秦叔宝在侧,秦王全然不顾。叔宝半晌,忍耐不住,乃厉声曰:“殿下何待人薄也?秦琼自从席唐,未有半箭之功,累受厚恩,不得报效。今欲破敌,全不要用,此是何意?”秦王曰:“秦兄勿怪,本欲烦兄一行,争奈有些缘故。”叔宝曰:“有何缘故?愿请见谕。”秦王曰:“金刚令敬德把守关隘,有万人之敌,甚是利害,恐兄不是对手,吾特不言,留汝与开山共击敬德。”叔宝曰;“众夸敬德如天上人,某视之犹土鸡瓦犬,不能鸣吠,无足为用。我随殿下同行,先取刘武周之首,后击敬德二人。”殷开山曰:“军中无戏言,叔宝不可轻也。”叔宝曰:“大丈天言出如箭,何戏之有?”秦王曰:“汝可引五千人马先行,伏于柏壁关南路,以备迎敌敬德之兵。吾领官军往关西小路而行。”
  至黄昏左侧,叔宝领命,先就关南埋伏去了。秦王复谓诸将曰:“汝等二更造饭,三更趁月明夜拔寨都起。人衔枚,马勒口,悄悄而行。我亲自前面开路,汝等依次而进。”传令了,便教满寨尽告报。
  原来细作人听得这个消息,尽往关上来报金刚。金刚大喜,曰:“这等匹夫,你偷小路过去,逼我太原,须有粮草车仗在后。我截住后,你如何好?匹夫无谋,中吾之计。”即时传令,教敬德军士尽皆准备赴敌,今夜二更也造饭,三更出关,伏于树下丛杂去处,只等秦王过咽喉路去了,车仗来时,听鼓响一齐杀出。看看近夜,金刚令军尽皆饱食披挂了,悄悄离关,四散埋伏,只听鼓响。
  却说敬德引十数骑裸将下马伏于村中,看时约三更以后,远望秦王亲自在前,横枪纵马,悄悄地引军前进,人马陆续而来。敬德看得分晓,便教一齐擂鼓,伏兵皆起。秦王正行之际,忽听得前哨程知节锣鸣炮响,又听得后哨马三保处人闹马嘶,心遂惊惧。背后一彪人马抢到,大喝:“世民受死,我等得你好难!”秦王回头看时,那员大将豹头环眼,黑脸红须,使一条竹节铁鞭,骑乌骓马。朔州阳善人也,姓尉迟名恭,字敬德。
  四下里锣声大振,众军杀来。秦王见了敬德,举身无措,交马战数合,秦王勒马向高坡落荒便走。敬德单马后追秦王,正似流星赶月之状。
  却说后哨马三保正与武周手将寻相交战,忽见敬德追赶秦王,三保不敢恋战,弃了寻相,勒马关南,高声叫着:“叔宝,秦王有难,可急去救!”叔宝听了大惊,慌问三保曰:“秦王今在何处?”三保惊得心慌口哑,不能回答,只以手望刘军中一指。叔宝连声叫苦,遂不顾三军,慌挺锏上马,杀人刘军阵中去救秦王。正遇刘将韩哙舞刀来迎,叔宝更不打话,只一合将哙打下马去,横冲刘阵,不知秦王何在,即勒马加鞭,投往西北一路而来。忽一军人自棘丛中出,大叫一声“将军!”叔宝问曰:“你是何人?”小军答曰:“我是秦王帐前小卒,被敬德赶散。”叔宝便问秦王消息,军答曰:“却才秦王被敬德追赶,投北而走。”
  叔宝见说,飞马望北赶来。转过山坡,忽见一员猛将,头戴镔铁盔,身穿青罗袍,披着乌油铠,手持竹节钢鞭,跨一匹雪蹄乌骓驹,在山坡间控驭跑马,信是黑煞天神之状。后静轩有诗,单号敬德英雄云:将军雄猛冠三军,前后无过勇绝伦。
  昔日并川今涧水,尉迟端的敌万人。
  叔宝见了黑将形像,正与挂在秦府壁上轴像无异,已知是敬德,秦王被其所追。乃立马高声叫曰:“将军,见我秦王主人何在?”敬德曰:“谁识汝主何人?只一村野匹夫,被我赶逐西北坡上去了。汝是何人?来此何事?”叔宝曰:“吾乃天下驰名秦琼将军是也,想汝是尉迟敬德臊狗之奴。因汝追赶秦王,特跟寻来此保驾,吾与你决胜负,你死我活。”敬德叱之曰:“唐将千员之众,被吾屠戮殆尽,你这小将有污吾鞭。”
  叔宝大怒,挺锏直取,敬德提鞭来迎,两将混战百余合,不分胜负。敬德暗想:“唐将无员与我战上十合,今此贼好生大胆,果有手段。”遂诈败便走。叔宝飞马追赶,且看二人胜负何如。



  总批:敬德骤马挺鞭,非有马三保轮刀救援,秦王几乎陷在敌人之手。柏壁关实武周咽喉之地也,欲进兵攻取,其如金刚令敬德把守之严何。叔宝愿行先取武周而后击敬德,其非戏言可知,故秦王屡被追而无恙者,宝之力居多哉。




隋唐两朝志传
第五十三回 美良川秦王三跳涧



  原来敬德见赢不得叔宝,心生一计,诈败赚叔宝追赶,欲使拖鞭计,叔宝赶近,回马一鞭打来。叔宝见敬德走,心中也防,见鞭来一闪,鞭从耳打过空,叔宝便回马走。敬德却又赶来,叔宝持锏回打敬德,敬德却又躲过。二将回马又战百余合,两将精神倍增。
  却说秦王被敬德追赶,忽见叔宝飞马来救,与敬德交战,贪观二将斗勇,忘了逃生之路,立马在高坡之上,看二将厮杀,信是英雄无敌。叹曰:“真梁栋材也!倘若再[得敬德]用之,吾唐社稷之福,何惮天下草贼乎!”却[被敬德]看见秦王在高坡上观战,欲往擒之,恐叔宝[乘势赶]来相拒,乃诈言谓琼曰:“吾与你战二百余合,吾之气力英亢,只是此马不济,各于坡下略将战马暂歇,再与你较胜负,我不乘势来赶你。”
  叔宝听言从之,各退回坡下而歇。未及半晌,只听得高坡之上,喧闹之声不绝,再无人语。琼暗想:“莫非敬德赚我在此,捉我主公去也?”慌持锏上马,直奔山坡上来,果见秦王前走,敬德后追,望西北一路而去。叔宝大惊,厉声叫曰:“勿伤吾主!秦琼在此!”时秦王已去得远,只见敬德在后急追,大叫曰:“唐童李世民休走!”展过山坡,又赶一程,直至美良川地界之南,前有大涧拦截去路。此涧名曰虹霓涧,约阔三丈余,水通黄河,其波甚急。秦王走到虹霓涧边,无船可渡,心中大惧。见前有大涧拦截去路,后有敬德铁骑急追,秦王曰:“吾休矣!”遂口告:“皇天后土,世民后若有天子之福。此马一跃而过此涧;若无其福,今日连人带马落涧而亡。”祷毕,将马加打三鞭,大呼曰:“玉鬃玉鬃,我命付你,可努力!”言未了,那马一跳三丈,飞上东岸。后有诗曰:世子良川逃难日,龙驹天赐渥洼生。
  英雄铁骑追来急,翻滚寒波阻去程。
  流水无情送夕阳,道前驹控锦丝缰。
  试问大唐谁肇运,飞鞭跳涧小秦王。
  秦王在岸上叫曰:“你有归顺吾否?上天祐吾,若非真命之主,此涧如何得过?”敬德大怒曰:“此岂足称哉?兴你有马一跃而过,偏我不能?”即将乌骓马加上三鞭,飞腾而过,立于岸上。秦王见了大惊,勒马又走,敬德又追。后面叔宝直跟至涧边,见涧深阔,碧水滔滔,对岸敬德赶秦王只争咫尺之地,叔宝连叫:“上天阴助秦琼去救主人!”言讫,将呼擂豹大喝一声,打上三鞭,其马亦一跳而过,立于对岸。后人有古风一篇,单赞三跳涧之事云:隋政不纲君弱懦,天下苍生罗惨祸。
  颠危四海贼寇多,城郭人民半凋落。
  山后独夫刘武周,枭雄屹起骇诸侯。
  高皇震怒旌旗出,白日交兵天地愁。
  美良川上玉龙飞,豪杰挥鞭紧急随。
  杀气撼摇山岳动,两并轮赢鼙鼓催。
  今来川畔良叹息,水面洪波无马迹。
  当时事业已成空,绿杨枝上有寒日。
  叔宝跃过涧西,直奔敬德。
  却说敬德赶上秦王,挺鞭向秦王头上打来,只见紫雾腾腾,红光烁烁,流射二道电光,冲开敬德,不能动手。原来真命天子,百灵咸助,秦王被敬德追逼,果有八爪金龙遮护其体。敬德一见失惊,遂按鞭在手,沉吟半晌,欲待再打,忽听得后面一骑马飞来,高声叫曰:“敬德不得无礼!”敬德遂弃了秦王不赶,回马来与叔宝交战。二人再斗一百合,胜负未分。秦王却又勒回马来向高坡上看二将厮杀。叔宝见秦王不走,又赢不得,叔宝心生一计,诈败三阵,赚敬德来赶,欲使背砍之计。
  敬德会知其意,亦不来赶。二人坐下马乏,各自控歇。忽见正北上金鼓齐鸣,闪出一队军来。敬德对叔宝言曰:“吾汝二将,问天买卦。”叔宝曰:“买卦何用?”敬德曰:“前面一队军来,未分你我,若是我救兵来,你便回去;若是你救兵来,我便回还。”叔宝然之。已及黄昏左侧,风雨骤至,只见前面打着唐将程知节旗号,飘然而至。敬德见了,遂勒马与叔宝言:“饶你两人性命,来日再战。”言毕,按辔缓缓落荒而去。
  却说程知节引人马至,问敬德何在,叔宝曰:“正在一路去者是也。”知节大怒:“誓杀此贼!”纵马提枪,引着人马急赶。秦王连声喝住:“不可去追!此人世间杰士,吾明日自有奇计降之。”遂与叔宝、知节领兵归营。未知后事如何。



  总批:敬德、叔宝并英雄盖世,是以百战百回,二将精神倍增。
  良川之南有大涧拦截去路,此秦王危急存亡之秋也;及玉鬃一跃而过,敬德再不能动手。原来真命天子百灵咸助,即天地鬼神亦默为之呵护云。




隋唐两朝志传
第五十四回 敬德三鞭换两锏



  次日秦王设宴,亲自奉酒递与叔宝,曰:“昨日若非吾兄,几乎死于贼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