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两朝志传-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隋唐两朝志传
第五十四回 敬德三鞭换两锏



  次日秦王设宴,亲自奉酒递与叔宝,曰:“昨日若非吾兄,几乎死于贼人之手,与众等不得相见。今可满饮,聊以报万分之一。待天下平定,兄当位列诸侯,同国休戚,令汝子孙世袭国爵,得享无穷之福,方能报却今日之德。”叔宝曰:“为臣尽忠,固吾职分当为,虽肝胆涂地,亦在不辞。昨日之败,皆殿下欺敌之故,今后务宜保重。”酒闹,各归本帐。
  人报李世绩、李靖等领人马还,秦王大喜,令人接人。问劳已毕,分宾坐定,各道总管参见。时世绩已知程知节令秦王出关,乃诈不知,忙离坐席,问知节曰:“且喜足下已建大功,进围太原,擒获尉迟敬德,合宜庆贺。”知节默然,世绩曰:“莫非不曾去到太原,是人虚言?”回顾左右曰:“汝等知此事否?”知节曰:“某实有罪请死。”世绩曰:“莫非汝等不曾出柏壁关去否?”知节曰:“果实。某令秦王偷过关南小路,欲进围太原,出其不意,意在必胜。不想伏兵知道,报入敌营,使敬德来敌,致秦王败走,叔宝飞马救援得胜,是亦未曾伤折人马。”世绩曰:“拿得敬德否?”知节曰:“敬德英雄,岂容易拿得。”世绩怒曰:“吾令坚壁固守,不与之战,使汝焚其粮草,欲老其师,候其粮尽计穷,自有计较,击之容易。今不俟吾还,违吾军令,私献出关之计,险送了秦王性命,误却大事。昔日汉高祖斩丁公,以封雍齿,所以正军法也。吾与汝虽有刎颈之交,王法乃国之典刑,岂容人情哉!难免一死,推出斩之,以正军法。”
  秦王听言失惊,即下座告之曰:“论军法,违将令者固当斩首示众,争奈过关之计实从我出,望元帅屈法恕其罪,权时记过,吾以库中金银二万两给赏军士,赎此一命。”众皆再三哀告,世绩乃传将令免其死罪,降去官职,随军阵上立功,以赎前职。
  却说敬德回报宋金刚:“赶及秦王,后得秦叔宝来救,吾与叔宝共斗三百合,全无渗漏。世民几被我擒。”金刚曰:“汝鞭极快,不虚打人,何不击死之?”敬德曰:“来日整兵再战,吾有奇计,必擒世民。”金刚类功申报刘王,所得降卒尽数拨送太原。赏劳了毕。次日,敬德又去搦战。秦王在关前看时,门旗影里,敬德纵骑而出,结束非凡。秦王叹曰:“人言‘黑煞神胡敬德’,名不虚传也!”叔宝便要上马,秦王急止之,曰:“吾兄且休出战,敬德今日比昨不同,先当避其锐气。”叔宝曰:“何足惧哉?”秦王挡住关内,敬德单搦叔宝上马在关外,叔宝恨不得平吞了敬德,三五番皆被秦王阻挡。
  看看午后,秦王望见敬德阵上人马皆倦,选四五百骑跟着叔宝冲过关去。敬德见叔宝军到,把鞭约退后手军,将离一箭之地。叔宝匹马一齐札住,关外将陆续而来。叔宝更不打话,挺着双锏,直取敬德。敬德提鞭来迎。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败。
  秦王观之叹曰:“真丈夫也!”恐叔宝有失,急鸣金收军,两马并回。叔宝回到阵中,备换马匹,又出阵前搦战敬德厮杀。
  敬德又出,两个再战。秦王恐叔宝有失,自披挂直到阵前,看叔宝与敬德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增。秦王叫鸣金,二将各开自回本阵,时已未牌左侧。秦王与叔宝曰:“敬德英雄,不可敌也,且退回寨内,来日再战。”叔宝杀得性起,哪里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秦王曰:“今日将晚,不可战矣。”
  叔宝曰:“天色若晚,多点火把夜战。”
  军士暗暗叫苦未了,敬德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大叫曰:“叔宝,我捉你不得,誓不收兵!”叔宝曰:“我杀不得你,亦不回寨!”敬德曰:“你我共斗四五百合,手段两下皆见,也只如此,不足为意。你敢与我斗并力法否?”叔宝曰:“何为并力法?”敬德曰:“明人不作暗事,相算不足为奇,你先受我打得几鞭,我亦与你打几锏,还定下二人生死,在此攸分。
  此为并力之法。”叔宝曰:“汝乃婴儿戏言,岂有人当得几鞭几锏得以不死?便是铁石也要打碎了。”敬德曰:“昔夏育、孟贲能生拔牛角,世称力士,子胥有举鼎之能,项羽有拔山之勇,吾力若比数人胜于十倍,莫言太多,只一二十锏,吾亦敢当之。”叔宝曰:“汝真诳言!莫言二十,只消当吾一锏也便死了。”敬德笑曰:“吾知汝已有惊惧之心,恐吾所算,汝无再生之路。吾让汝先打,只勿伤吾性命之处,任汝来打如何?”叔宝曰:“若果实言,吾即打下,匆得惊惧。”敬德曰:“打便打,大丈夫岂有戏言。”叔宝曰:“可约定打数。”敬德曰:“汝打四锏,我还三鞭,只此便是实数,别无虚语。”敬德遂按鞭束手,挺身马上。叔宝扬声阵前呼曰:“汝诸人来做证见,看吾打敬德!”手挺双锏,向敬德背上连打两下,再欲打第三下来,敬德已自回马,走向前面,屈身负痛,口吐鲜血去了。叔宝回阵,两下军士看了,俱各惊得痴呆。敬德见叔宝回阵,便勒马又出阵前叫曰:“叔宝哪里去?走的不算男子。”
  叔宝亦纵马突至阵前。敬德曰:“吾受四锏,汝早还我四鞭之债。”叔宝喝曰:“死狗奴,尽汝来打,吾岂惧哉!”遂亦挺身马上。敬德望叔宝背上连打三鞭,再欲打来,叔宝慌忙勒马回阵,口含鲜血,忍住不吐。叔宝暗思:“若吐了血,则示弱于彼,被其耻笑。”遂将污血吞了。后来叔宝得病,皆因此吞污血之故。叔宝再向阵前叫曰:“敬德匹夫!汝曾见吾手段否?
  吾受三鞭,全然无事,平复如故,不似汝吐血不止,于此便见优劣。”敬德曰:“吾岂不知?汝满口已是污血,特含住不吐耳,有甚罕处?汝尚欠吾一鞭。”叔宝曰:“论数算来,果少一鞭,以轻重较之,四锏约有二百斤之力,三鞭还有二百四十斤之重,汝尚欠吾四十斤的气力,何足为奇?”两军纳喊,这边夸能,那边道胜。后来史官议论:四锏当输,不应敬德先已受打,身疲力乏。
  二人各自回阵,秦王自于阵前叫曰:“吾以仁义相待天下义士,不施谲诈。今天色已晚,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势赶你。”敬德闻言,亲自断后,诸军渐退,秦王也收兵回寨。后人有诗赞三鞭换两锏之事云:敬德秦琼战不休,威风凛凛勇如彪。
  只因两锏三鞭换,从此驰名播虎侯。
  又静轩诗云:秦府贪观锏对鞭,谁知前有美良川。
  休言圣主凭洪福,臣若忠诚亦有天。
  次日,叔宝又欲关前战敬德,人报世绩元帅到。秦王接入问之,世绩曰:“某闻尉迟敬德世之虎将,若与叔宝死战,必有一伤,可用小计全胜,敬德归降殿下。”秦王曰:“吾见其英雄,甚爱慕之,如何可得?”世绩曰:“虽然有勇,乃无谋之辈,容易取之。某闻北突厥者,武周倚以为助,吾已遣郭孝恪径往西突厥处,令其调兵扮作北兵,打北兵旗号,前来柏壁。
  金刚、敬德以为助己,必不见疑,吾与李靖同至一处调遣,则大事可成,何[患]敬德不来归附殿下乎?”秦王问其计,世绩向秦王附耳低言,只消如此如此。秦王拍手喜曰:“茂功奇谋,吾之子房也,世人罕及。”即遣李靖与世绩同行。二人辞别,自向一路去了。
  却说世绩又遣郭孝恪径至西突厥处,献上金帛。可汗大喜,遂遣副元帅挞里忽领精兵五百,假装北兵,前至柏壁关,令人报宋金刚曰:“吾是北突厥处罗可汗下[大将]完[颜]百达,奉处罗可汗之命,差吾领精兵五百[前来会]师守关。金刚大喜,接入城来,与百达分宾坐[下,说明]来意,金刚大喜,遂令宰牛杀马,犒劳三军,大小将士安营歇息。整日与百达议论军情之事。且看百达后来事体如何?



  总批:城南小路,知节教秦王偷过,意欲进围太原耳。岂料刘之伏兵知道,反致于败走。三鞭两铜,德、宝二人俱能堪受,非勇冠三军而能若是乎?世绩犹向秦王附耳低言,终视敬德为易取,谅其计必有高人一著者。

 




隋唐两朝志传
第五十五回 世绩智取柏壁关



  却说敬德终日与唐兵交战,不得休息,到晚来见金刚,金刚喝令左右捉下。敬德叫无罪,金刚大怒,曰:“我二日知汝反意,何敢欺我?”敬德曰:“有何反意可验?”金刚曰:“汝每出阵,必活擒将士,未尝空回。今这两日诈言与叔宝交战,又不见输赢,绝无动静。想汝外通内连,若不斩汝,必为后患。”喝刀斧手,推出辕门外速斩之。众将告曰:“敬德常时未逢敌手,今日对着叔宝,实为万人之敌,因此难以取胜,非敬德卖弄军事。况是刘王亲信心腹将士,若斩此人,恐刘王面上不好看。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望元帅留以为用。”众皆再三哀告,才方得免。
  却说金刚性悍,终日饮酒而不至醉,因忌敬德,当晚乃诈醉,向藤床就寝,独令敬德守护,立于帐外。已及二更左侧,不得将令,犹自侍立,不敢退回。原来敬德因与叔宝交战,一日一夜,不得休息,身疲力乏,心怀怨恨,暗思:“金刚,汝为元帅,吾为先锋,较汝只差一级,何待人太薄,视吾如草芥耶?誓杀此贼,以彰吾志。”正在暗暗叫苦未了,忽听金刚辗转恻然有声,敬德慌急趋前侍立。金刚尚在朦胧,不敢惊动。
  又立一个时辰,金刚觉来,开目视之,见敬德端然不动,金刚厉声喝曰:“更深夜静,敬德回帐,汝明日出战,若无擒获赎功,必斩汝首。”敬德唯唯而退。
  次日,敬德饱食,环带已了,出营布阵,提鞭纵马立于阵前,高叫:“唐将速出!”当日秦王在门旗下,与程知节言尉迟敬德可比昔日吕布之勇。言未绝,知节拍马挺月斧而出,与敬德战上十合。知节奋威挺月斧便斫,敬德闪过,一鞭望知节打下,正中背脊,负痛勒马而走。敬德随后急追,正撞着叔宝,提枪纵马横冲阵前来战。敬德二人正在酣战之次,只听得柏壁城上锣声大振,敬德慌领兵回关内,问元帅曰:“小人与叔宝交战,正待成功,擒获此贼,城上何故鸣金?”金刚曰:“军人报说,李世绩领兵从小路抄出太原去了,恐刘王有失,丧其根本,欲去保驾,特报汝知。”敬德曰:“若不收军,已被吾擒此人耳。”金刚曰:“此人果实骁勇,当缓缓图之。吾令寻相与完颜百达二人守关,汝为先锋,须要领兵出外拒住唐兵,截其后援,可保无事。”金刚吩咐已了,遂带领三千人马直上太原保驾去了。
  却说敬德领命,与寻相、完颜百达三将每日操练人马,守柏壁关。正在商议军事,忽驰马来报:金刚元帅离关行了数日,半路被唐兵抄出,杀败数阵,遣卒驰报关上,令敬德火速救援;倘来得迟,元帅独自支持不住,恐有误事。众将听言大惊,寻相曰:“此关实咽喉之地,其计亦重,敬德未可以行。”敬德曰:“若元帅有失,必加罪我等,安得而不救之?”完颜百达曰:“敬德若去,须有吾二人在此。吾北之士马亦是雄健,以一当十,足能保守柏壁无事。请敬德速行,去救元帅之急也。”
  于是,敬德即领一支人马,各提弓带箭,跨刀上马,辞别二将,离了柏壁关,急取大路前进。行了一程之地,只见守关数个小军,杀得血淋淋飞奔而来,互相叫曰:“吾等皆被杀害,唐将已夺了柏壁关也。”敬德慌问其故,军人答曰:“此皆世绩定计,先遣郭孝恪往西突厥借兵,令挞里忽领人马扮作北兵完颜百达前来守关,今被挞里忽追杀刘兵,夺了柏壁关,上竖唐旗号,寻相单马逃命。”
  言尚未绝,忽见前面关上程知节引兵来与敬德交战、不上三合,知节大败而走,敬德追之。知节走了数里,引敬德转入桃林谷内,倏然不见了知节。敬德恐有埋伏之兵,勒住马四下观望,绝无动静。策马又赶,见前面树木茂盛,心中猛省:若有兵断谷口,如之奈何。急勒马不追,回至谷口,忽所得金鼓齐鸣,枪刀簇簇,后军呐喊。见谷口前面摆列八员大将,马军步军漫山遍野,分为八队,布列阵势,铁壁相似。远望敬德一处军马,绣旗招飐,先来冲阵。段志贤部将冯荣出马挺枪去迎敬德,交马手起一鞭,砍冯荣于马下。八队将士一齐呐喊,只有叔宝一军不动。前面程知节、马三保、田留安三般军器来到。
  背后的是向善志、武士虐、李君实、陶武钦俱迎敬德。敬德睁目大叫,声如巨雷,挺鞭力战数将,杀透重围。马前马后,步军齐搠敬德。敬德在马上按下钢鞭,按青虹剑乱砍步军,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染满袍甲。敬德指东击西,冲南杀北,战着此七将,如同无物。傍边转出秦琼,飞马大叫:“臊狗奴休走!叔宝在此!”敬德见了,弃了七将,便战叔宝。叔宝抖擞神威,酣战敬德。七将一齐助威,叔宝性起,大喊一声。七将见叔宝战住敬德,都结住阵势,立马看两员战将战到一百合,不分胜负。
  却说秦王在高坡上,见敬德所到之处,威不可当,叹羡不已,速传令飞报八将:“如敬德到处,休要挡他,可放开一路,令其自出。”因此敬德得脱唐阵,望前纵马而走。不上一程之地,忽有小卒来报:“前面一派旌旗闪闪,战鼓咚咚,听闻喊杀之声,未审何兵对敌。”敬德听言大惊,自于马上踌躇,暗想:“目今前路敌兵已阻,后面柏壁已失,进无所投,退无所守,欲奔太原,又恐金刚见罪,事实狼狈,似此奈何?正犹羝羊触藩,进退两难。”敬德此时虽然硬烈铁石心肠,到此颠沛之际,不觉潸然泪下。
  沉吟良久,心中猛省,喟然又长叹曰:“昔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二人后世不失其显名。今吾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为人臣子,不能尽忠报国,临大节而便夺其志,何颜以立于世乎?吾当径往探其虚实。”遂策马前行。又行二十里,转过坡来,只见血流满地,尸积如山,七横八纵。有人大叫:“敬德救我!”敬德近前视之,乃是宋金刚,浑如一个血人,倒在死人堆里。敬德急问曰:“元帅何故如此?”金刚曰:“吾自离关,与汝相别,实心欲至太原保驾。不想唐人用计,伏兵于此,吾领数千人马尽被杀死大半,余军逃散殆尽。吾单马走过山坡,被一将刺背一枪,跌下马来,马被夺去,挣扎不得。唐人只说吾已死了,方且撤兵回去。”敬德遂脱坐下马,扶上金刚,令跟随军人尽脱衣甲,好生服侍,先去报知。敬德引军后随,直投太原来见武周。且看武周如何发落?



  总批:敬德与唐兵交战,却对着一个敌手是叔宝,因此斗至数百合,两下难分胜负,秦王亦以敬德之勇可比昔日吕布者此耳。
  柏关操守甚严,似未易动,无何唐人用计,士马操出,则柏壁之失在顷刻间。神矣!窃谓非世绩之智,不能取之也。
 




隋唐两朝志传
第五十六回 唐兵介休烧粮草



  却说刘武周在定扬,当日升殿,近臣报曰:“今有宋金刚离了柏壁来见陛下。”武周召人,问之曰:“卿等汗马辛勤,近与唐兵较其胜负何如?”金刚对曰:“臣本命南侵,已据数郡之地,因使敬德把守柏壁关隘,臣自领兵前进,与唐对敌。
  臣力不敷,被唐兵杀败,敬德关内不发兵救援,欲陷臣性命,却又走透消息,与完颜百达里应外合,将关献与唐人,尽竖大唐旗号,致臣损折人马数万,臣今星夜前来请罪。”言讫,哭拜于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