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皇后升职记-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万联军,就算再去掉战死的、投降的、逃跑的,至少也有八万人,仍然是叛军的两倍,宣州府失守,难道就不能再抢回来了吗?”
崔颉眉头紧锁,坐在龙椅中不知在想什么。
郭茂又道:“宣州府失守或许是荣将军大意轻敌、擅离职守所致,但施将军手握过半的兵力,得知州府陷落却不思反攻,而是一味南逃,反而中了江州军的埋伏,皇上,臣以为”
他话还没说完,刚才第一个指称战败是荣海之过的大臣大步上前,打断了他:“皇上,施将军率领八万镇反军,决不可能打不过钟远山手头不到两万的江州军,一定是荣海投降了武王,供出了施将军手中的兵力和用兵习惯,才使得施将军无法回援,只能一路败逃!”
又一人说:“臣也以为是荣海犯错在先,投敌在先,才使得施将军无力回天,皇上试想,叛军原有不到四万人,战中收编的人数虽未可知,但若加上荣海手中的四万甘州军,那就有八万之多,武王又是个能打的,虎奔关之役中能以一敌三击败北狄大将鲁巴图,若有八万兵马,试问谁还能与之抗衡!”
“二位大人此言差矣!”郭茂不悦道。
然而这御书房中似乎人人都急着将黑锅扣给荣海,根本没人听她说的什么,一个个舌灿莲花说得好像自己亲眼见过一般,郭茂几次尝试辩解,都没能抢到空隙,最后只能沉默下来,不再反驳。
崔颉思考了很久,待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他方抬起头,疲惫地道:“今天就先到这里,朕累了。”
众臣鞠躬告退,唯有郭茂仍旧站在原地,崔颉语气漠然地问:“怎么,你还有话要说?”
郭茂诚恳地劝道:“皇上,武王造反,江州牧钟远山协同,那二人都不是泛泛之辈,若不及时将其剿灭,假以时日定成心腹大患!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荣将军又是难得的将才,弃不得啊!”
崔颉吁了一口气,望着他:“郭子偃,朕昨日听延寿宫的嬷嬷说,太后吃了你进献的天麻,头风缓解了不少。”
郭茂悚然动容,连忙跪下:“皇上,臣一心一意效忠皇上,绝不敢有二心!皇上为武王造反之事已然操劳不已,臣听闻太后罹患头风不得安枕,心知皇上乃天下大孝之人,怕皇上再添烦心事,加之故乡兄弟恰好送了些上好的天麻,这才托人献给太后,还请皇上明鉴!”
崔颉面无表情地看着他,郭茂伏在地上不敢起身。
“郭子偃。”
“臣在。”
崔颉冷冷地道:“你是个聪明人,朕就是看上了你的聪明,才破格提拔你。”
郭茂满头大汗,竭力维持镇静,道:“皇上的知遇之恩,臣铭感于心,惟愿竭忠尽智,为皇上分忧解难,纵然如此也难报万分之一!”
崔颉一手掸了掸金龙皂靴的靴尖,意味深长地道:“你能有这份心,朕十分欣慰,不过有句古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时候太聪明也不是一件好事,只有拿捏有度、收放自如,方能成一代贤臣,你说是不是?”
郭茂额头贴地,喟然道:“臣谨遵皇上教诲。”
“退下吧。”
郭茂轻手轻脚地起身退了出去。
龙椅旁的福德笑了:“皇上,这郭子偃也真不开窍,当皇上是傻子、看不出这战报里有蹊跷呢?这么多大人都说是荣将军的过失,就他一力维护,这不没的惹一身腥吗?”
崔颉哼了一声,冷笑道:“郭茂就是太聪明了,又太过喜欢卖弄,不懂得为人臣子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察言观色。”
福德谄笑道:“那是自然,皇上是天子,是万民之主,做臣子的就是皇上手里的剑,胯下的马,要做的就是遵照皇上的意思办事,帮皇上去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哪能像他这样自作主张,和皇上对着干呢,皇上说是吧?”
“眼下还用得到他,先由得他去,”崔颉眯起一双眼,眼中闪过一抹狠戾,“朕一向不喜欢不听话的刀子,他若能学乖倒也罢了,若学不乖”
帝王的嘴角勾起残忍的冷笑,倒映在奴才谄媚的眼中。





    正文 124、四喜临门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9…30 1:42:34 本章字数:3526


启圣二年七月廿日,江州牧钟远山率一万嫡系亲兵和两万刚收编的联军,将施邦则打得屁滚尿流,一路逃回了京城。
崔绎则在宣州境内四处攻城略地,继续收编朝廷的残余部队,加上投降的宣州军,兵力猛增至四万,再加上钟远山手中的三万人,燕州守军一万人,足足有八万之多。
消息传到京城,无人不胆寒心惊,武王竟是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就攻占了宣州府,又有燕州这块后方和钟远山所辖的江州,足足划去了大楚五分之一的版图!
而宣州又是大楚每年粮食、油盐、丝帛的出产大户,武王得宣州,就犹如扼住了朝廷的经济命脉,亏空的国库无力支撑再战,启圣帝崔颉只得按下心中怒火,派人前去招安。
宣州府内,崔绎正坐在曾经的老丈人、如今的阶下囚谢效的官椅上,来使展开圣旨,刚以“奉天承运”开了个头,就被他劈头盖脸泼了一身的墨。
崔绎嚣张地道:“圣旨?本王不爱听,皇兄想说什么,直说就得了。”
山简在一旁忍笑提醒:“王爷,谢大人用的可是宣州上好的君子墨,我听文誉说夫人从前甚是喜欢,洒了可惜了。”
崔绎“唔”了一声,一抬手吩咐道:“去把库房里的君子墨都打包带走。”一旁亲兵马上去办,他这才又朝来使努努嘴,“接着说,说快点,本王肚子饿了。”
来使满头墨水,也不敢擦,将弄脏的圣旨卷卷收好,谦卑地道:“王爷,皇上说了,王爷与皇上是至亲手足,血浓于水,若是因为些个什么误会导致兄弟阋墙,轻则战火连年,殃及百姓,重则边疆失守,山河沦陷,列祖列宗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毁于一旦,何其哀矣,愿王爷能以江山社稷为重,莫再轻启战端,皇上许王爷兼任燕、宣二州州牧之职,更加封王爷为龙威武王,世袭一等公,侧妃长孙氏为三品诰命夫人,长女崔娴为华宁郡主”
崔绎嗤之以鼻,转着一杆毛笔玩。
“追封王爷生母、已故孝怜皇后为元敏孝怜皇太后。”
崔绎手中的毛笔顿住了。
山简马上道:“王爷!王爷,追封之事,若由王爷本人来做,那便是彰孝悌于天下,若由旁人来做,则不过是纸糊的灯笼,徒有其表,没有分毫的意义!现下我军气势如虹,正是应该一鼓作气攻入京城,以免夜长梦多!”
崔绎一动不动,也不知听进去了没有,山简正要再劝,崔绎竖起手掌,让他不要再说,并朝来使道:“你回去,告诉皇兄,本王会好好考虑。”
“王爷!”
“下去吧。”
来使告退,山简气急败坏地道:“王爷,成大事者岂能为这些细枝末节的事裹足不前?封赏之事不过是做给人看的,宣州牧也好一等公也罢,宣州都已经是王爷囊中之物了,何须他来赏赐?等王爷将来荣登大宝,这万里江山都是王爷一个人的,到时候想要如何加封生母还不都是王爷一句话的事!”
崔绎摇摇头:“本王不是在为这个裹足不前。”
山简深深呼吸,按捺住心中怒焰,问道:“那敢问王爷为何不下令一口气攻陷京城,直接摘了崔颉的九龙金冠?”
崔绎斜着头看他,反问:“你是想本王摘了他的皇冠,还是想本王摘了他的人头?”
山简说不出话来了,崔绎将桌上自己原封未动过的冷茶抓起来递过去:“喝点水,冷静冷静,再回答本王的话。”
山简低声答是,接过冷茶,望着那姜黄色的茶汤中倒映出的自己,满脸的焦虑与烦躁。
“本王何尝不想挥军继续西进,一口气把龙椅和江山抢过来,”崔绎大手拍了拍官椅的扶手,声音低沉缓慢,“本王承认,在听到他说要追封本王的生母为太后时,确实心动了一下,但那不是本王勒马不前的原因。”
崔绎目光涣漫地看着不知何处:“你要问本王为何要休兵,本王自己其实也说不太清,只是一种感觉,觉得眼下不能再打了。”
山简愕然望着他,崔绎也扭过头来看着他,嘴角隐约笑着,似乎期待他来解释一下这种“感觉”。
的确是不宜再打了,山简心头泛起一阵苦涩,如今崔绎虽手握三州四十余县,八万重兵,但宣州占而未收,难保下属官员不会怀有异心,八万军队中更有大半是收编来的镇反军,不比燕州旧部忠心,万一在战场上反水,那既得的战果也会瞬间化为泡影。
“王爷的做法是对的,现在须得停下来重新整编军队,不宜再打了。”看完宣州的来信后,百里赞对崔绎停战休兵的做法予以了肯定。
持盈闲倚在榻上,一手打着扇子,也道:“眼下最要紧的,是将降兵重新整编,再过一个月江州宣州的粮食就该到收获的季节了,若不赶在秋雨到来前收割,来年便没有足够的粮食,宣州虽官仓富足、谢家更有几辈人的经营,但终究只是大楚的一个周,江南三州,皇上仍握有其二,拼粮草,我们未必能赢。”
百里赞连连点头:“我也是这么想,而且也得防着呼儿哈纳趁乱南下,燕州现只有一万人,若真是遇上北狄人大举攻关,只怕守不住。”
持盈一笑,道:“之前我还怕王爷杀红了眼不管不顾,而今看来,倒真是冷静成熟多了。”
丫鬟端着一碗汤药进来,百里赞笑着揶揄道:“夫人现在身子不一般,还是少操心为好,王爷是石中璞玉,匣中明珠,终究是会发光的。”
持盈接过药来喝了,小秋又捧着一盅腌李子进来了:“夫人,奴婢在街上看到有人卖腌李子,想着夫人喝过药以后嘴里发苦,一定想吃酸甜的,就买了些回来,夫人快尝尝看。”
“就你想得周到。”持盈笑着招手让她近前来,拈了一颗腌李子,放进嘴里一咬,瞬间整张脸都扭曲了,噗地一声吐了出来,惨叫道:“怎么这么酸!”
小秋诧异道:“夫人,怀孕的女人不就爱吃酸的吗?奴婢尝过觉得酸了才买的。”
持盈捂着嘴欲哭无泪:“这也太酸了哪里是人吃的,快端走快端走,看得我牙根子都酥了。”
百里赞好奇地也伸手来捡了一颗,一尝,被酸得险些抽过去,忙不迭地吐进一旁的痰盂里,又端起茶水赶紧地漱了口,心有余悸地问:“夫人怀着小姐的时候一直吃这个?”
持盈摇头:“没有,酸的也吃,但不爱吃这么酸的,一直吃这个我的牙还要不要了,怀着娴儿那会儿就爱吃辣的,无辣不欢。”
小秋忙接口:“酸男辣女,要不夫人怎么生的是个小姐而不是小世子呢,夫人这回可得多吃些酸的,也好给王爷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将来做太子呀!”
“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惦记上了太子,”持盈嗔怪地用手指戳了她脑门一下,“生个胖小子,将来长大做了太子,可是要娶你做太子妃?”
小秋唰地脸就红了,又是跺脚又是甩手:“夫人就爱取笑奴婢!”
持盈和百里赞都笑了,百里赞摆摆手道:“既然是小秋姑娘的好意,夫人多少也吃点,若真能生个小世子,王爷也高兴不是?”
持盈哀嚎道:“你们可饶了我吧,这玩意儿怎么吃要不你们陪着我吃?”
百里赞马上打个哈哈装作自己什么也没说过,小秋却一本正经地捡了个李子,表情视死如归:“如果陪着夫人吃夫人就能生个小世子,奴婢这就吃。”说着就要往嘴里放,吓得二人连忙阻止。
百里赞道:“别想不开!”
持盈又想哭又想笑:“快别耍宝了,这时候该吃晚饭了,去厨房看看我要吃的剁椒鱼头好了没,快去。”就把小秋往外撵。
小秋嘟着嘴,还在嘀咕着酸男辣女这样那样,钟绿娉从外面进来了。
“姐姐,先生也在啊,”钟绿娉领着一个丫鬟春风满面地走进来,“姐姐,我听厨房的人说姐姐最近爱吃辣的,特意去买了老坛野山椒,做了这清炒毛肚片,手艺不好,还望姐姐不要嫌弃。”
持盈一看那丫鬟从食盒里端出来的水灵毛肚眼就直了,心花怒放道:“还是妹妹懂我!”
小秋犹不甘心:“表姑娘,你可不能这么惯着夫人,都说酸男辣女”
钟绿娉笑起来,安慰道:“酸男辣女不过是民间的说法,做不得准的,当初我娘生我两个哥哥的时候,都是爱吃辣的,反倒是生我的时候嗜酸,可见这口味和男女并没有什么关系,姐姐现在时常孕吐,吃下去的大都吐掉了,再不顺着她惯着她,肚子还没大起来人就先瘦了,那可怎么得了?”
“哎!”持盈也被说得一窘,“一个比一个贫了,妹妹既然来了就坐下一道吃,先生?”
百里赞起身道:“府衙里还有事,我就先回去了,曹将军的亲事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姑娘娘家人说八月十六正是黄道吉日,定在了那天,曹将军是王爷跟前的老人了,成亲不能太寒酸了,我按燕州官家娶妻的仪制去办的,等王爷回来了,夫人再同王爷商量商量,看赏些什么。”
持盈舒心地笑着点头:“成,有劳先生了,王爷过几日便回来了,中秋加上曹将军大婚,双喜临门,一定得好好庆贺庆贺。”
小秋掰着手指道:“不对不对,是三喜临门才对,夫人有了身孕的事王爷还不知道呢,可不又是一喜吗?”
“哎,那要这么说,王爷打了胜仗也是一喜,那岂不是四喜临门了?”钟绿娉也笑道。
“不管多少喜,总之最近都是好事,而且以后也会越来越好的。”持盈拉着钟绿娉的手,数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持盈忽道:“小秋,去偏院叫静王爷也来一同用晚饭,他还不知道王爷要回来了的事。”





    正文 125、挥金如土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0…1 1:41:47 本章字数:3450


持盈转头吩咐小秋:“小秋,去偏院叫静王爷也来一同用晚饭,他还不知道王爷要回来了的事,这几个月就没怎么见他出门走动,老闷着对身体也不好。”
小秋答应着,一路小跑地去了,钟绿娉与持盈抵膝坐着,脸上的神情却有些不安,瞟了门外一眼,抿着唇不说话。
“怎么了?”持盈抚着她手背问,“怀祐与你也是表兄妹,同席吃饭也不是一两回了,可是心里还有顾忌?”
钟绿娉面有难色,吞吞吐吐地道:“若他是把我当表妹那倒是也罢了。”
崔祥暗恋着钟绿娉持盈倒是早就知道,不过她假装并不知情,问道:“怎么说?”
钟绿娉犹豫了一阵,持盈道:“如果不方便说就算了,我叫人去把小秋追回来。”“还是别了吧,我”钟绿娉表情挣扎,最后低着头小声说,“姐姐,我有件事一直瞒着你们。”
“什么事?”持盈问。
钟绿娉嗫嚅一阵,道:“我我娘让我”
持盈想起张氏那殷勤的模样,又想起崔祥对钟绿娉莫名其妙的爱慕,便猜到了几分,只不说,问她:“二舅母嘱咐了你事情?难事?可有我帮得上忙的地方?”
钟绿娉马上飞快摇头:“不要不要!千万不要,姐姐,这事儿你可得站在我这边,为我做主才行。”
持盈笑起来:“姐姐怎么会不帮你,说罢,什么事?”
钟绿娉似乎觉得极难启齿,但还是结结巴巴说了:“我娘那天王爷问起我年岁,问我可曾许了人家,我娘便起了心思,想要我和王爷结为夫妻,亲上加亲,被爹爹训斥了,说王爷对夫人一往情深,咱们不能做这棒打鸳鸯的恶人,对我也不好,我娘虽然答应不再提这事,可还是不大甘心,就又又”
“又想要你嫁给静王爷,是吗?”持盈替她把说不出口的话说了出来。
钟绿娉一脸难过地点点头,又说:“姐姐,你是知道我的,我就爱爹爹那样的武士,将军,静王爷他就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儿,我是不愿意和他过一辈子的。”
门外院中,崔祥听了小秋的话,得知钟绿娉今天也在主院用饭,几乎是飞奔而来,刚要迈步上台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