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纪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才敢下手。我们以往忍惯了,他们就得寸进尺。那位刚来几天,就当是国公府未来的少夫人供呢。”祈月撇撇嘴,“你没见到,我跟他们说如果不重做,我就把剩菜剩饭端给二位妈妈,那时候,他们那脸色唰一下就变了。如果咱们这次还忍,他们就知道咱们是好欺负的,下次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呢。”

此后,乘风再去取燕窝粥,果然没有再耽误过。

正文 第七章 生日

之前涵因听皓轩说过皇帝要大赦天下,没想到很快便准了,皇帝还下旨在温国寺作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以超度长公主亡魂。老太太也差了徐妈妈来,叫她放心,靖国公已经派人到西北军中打探她的两位庶兄的消息了。

这日,到了皓华十六岁的生日。因长公主薨逝,百日内禁宴饮、婚嫁。皓华的生日从简,只请了兄弟姐妹几个在园子里摆了一桌。

涵因便送的是前日画的那副兰花,王徵送了一方端砚,皓轩送的是一套卫夫人《名姬贴》的拓本,皓辉前一阵得了把制作精巧的小匕首,还未开刃,便送给了姐姐。二房的四姑娘、五姑娘还小,各自打了几个花样的络子送来。

皓宁则红着脸拿出了自己绣的香囊“姐姐可别嫌弃。”皓宁向来从不拿针线,这一次为了准备这礼物可算是费了一番心思。

皓华见那香囊针脚粗陋,便知果真是自己这个妹妹一针一线绣的,笑着接了“这可是我的造化,竟能得我们靖国公府三小姐的针线,这可比那些奇珍异宝还稀罕些。”

大家都笑了起来。

皓宁不依道:“就知道笑我,我这几天紧赶慢赶,不过是为着给你留个念想,等你离了家里,我想给也给不成了。要不谁绣这个劳什子。”

一句话,大家都止了笑,看看皓华又看看别人,心里都明白了,却都不好说什么。皓华两年年同怀化大将军苏磊的侄儿议了亲,已经下了定,原等皓华及笄后就出嫁,之前两个人悄悄也见过几面,相互都颇为满意。不想去年苏家老太太过世,对方要为祖母守孝一年,这事便耽误了下来。没成想,苏家却卷入谋反,被判满门抄斩,苏俊和家人一同下了狱。

靖国公当初因为皓辉不是做文官的料子,便想让他走武职,和苏家结了亲,可以让苏磊提携,没想失了算。这些日子也颇为不安,生怕受到连累,所幸皇帝倒没有迁怒的意思,还常留他商议政事,颇有倚重之意,他才渐渐放下心来。

只是皓华的婚事因此耽误,还有传言她有克夫之命,再嫁京中高门已是不可能。大家都怜她小小年纪却平白糟此波折,但也觉得没有嫁过去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只是嘴上不说。今天乍一听皓宁这么说,大家便知道,必然是靖国公怕皓华的婚事越拖越不利,正在忙着议亲,好尽快把她嫁出去。这种事没做准之前断没有让小辈知道的道理,不知皓宁听到了什么,只道皓华马上要嫁出去了,因此这样大大咧咧说了出来。涵因不禁瞥了一眼皓宁,她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言,脸上尽是纯真灿烂的笑容。

只见皓华的脸色唰的一下变的惨白。怔了半饷才道:“我自然是承你的情意。”

涵因忙打岔:“也难为你,这猴子倒是有几分模样。只是旁边为什么不配几只桃子?”

皓宁的脸骤然变得通红,吱吱呜呜的说道:“那……那明明是鸳鸯……”

几个人撑不住,都笑倒了。

涵因偷眼看皓华的神色,见她也用帕子捂着脸笑趴在桌子上,只是眼角还有未拭去的泪痕。兄弟姐妹几个告别的时候,皓华的神色已经恢复如常,涵因却在她眼神中看到一种决绝之色,这种眼神她并不陌生,多年前,那个人的眼睛也是流露出这样的神色。她的心骤然一痛,险些坐了下去。

慕云忙扶住她“姑娘怎么了?”

“没事,今天有些累了。”涵因笑的有些勉强。

第二天,全府都知道出了大事,魏姨娘小产,而二小姐皓华则被禁足了。

原来皓华竟是个有气性的。苏俊被下狱,她原想着父亲会看在姻亲的份上施以援手,好歹保他一命。没想到父亲不仅不管,为了撇清关系,还毁了婚约,要把她远嫁。

她便跑去质问魏姨娘,魏姨娘知道她脾气虽温柔,却有股子倔强劲,开始也不敢狠骂,只是徐徐劝解。没想到皓华竟说:“自古一女不二嫁,既然苏俊死了,自己必然是要剃发出家的。”

魏姨娘看劝不住,便拉着她连哭带打,她也只是跪着受了。说了句“往后姨娘就当没生过我吧。”拿了剪子,要跑去大太太屋里断发明志。魏姨娘忙去拉她,却没拉住,混乱中自己摔在了地上,当下便见了红。

魏姨娘原本住在大太太院子的西厢,因为怀孕之后要静养,单独搬了个小院,皓华闹起来的时候,魏姨娘命大丫鬟守了门口,不让消息传出去。直到魏姨娘摔倒,一院子人都傻在那里,才有人想起禀告大太太。等大太太赶来,忙请大夫,魏姨娘的胎却是保不住了。

大太太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大怒,把皓华禁了足,又把伺候的丫鬟婆子罚的罚、换的换,折腾了一宿才消停。

沁雪活灵活现的说着打听来的消息,仿佛自己亲见一般。涵因不禁想起了昨日皓华决绝的眼神。那眼神她分明见过的,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太久了,她都记不清了,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

“裴邈,你要知道我才是你的原配妻子,要不是当初她强迫我们和离,我们现在还好好的……,她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公主了,是谋逆的主犯,只要你把她休掉,我会保住你的……”杨熙举着一封休书,满眼含泪……

“熙儿,你知道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初为了家族抛弃你,嫣儿虽然不好,但也是我的妻子,我已经发誓这辈子再不能抛弃我的妻子,这辈子欠你的,只能下辈子还了,如果你还念及我们曾经的夫妻之情,就帮我保住裴家的血脉吧。”

裴邈深深的看了一眼杨熙——那个至今令他魂牵梦绕的女子;又深深的看了坐在地上发抖的杨嫣——这个蛮横的断了他的因缘,强行嫁给他的女子,他以为会恨她一辈子,但这个女人嫁给他之后却一改以前的刁蛮,规规矩矩的伺候公婆,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不知道还恨不恨她,只知道他不愿意再做一次同样的事,扬起早藏在袖中的匕首,义无反顾的插入了自己的胸膛。

杨嫣向杨熙惨然一笑,“我欠你的,现在终归还了你吧,这么些年,夜夜听他梦里叫你的名字,我早受够了……”说罢,搂住裴邈渐渐变凉的身体,拔出那匕首,捅进自己的咽喉。

杨熙自以为经过这些年的磨练,她的心已经足够坚硬了,但裴邈那决绝的眼神,轻而易举的把她所有的防御击得粉碎。眼泪一滴滴顺着脸颊滑下,和溅在脸上的血混落在一块……

之后,杨熙以平叛有功被封为长公主,再后来她又加封镇国长公主。这么些年过去了,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她以为早把这件事忘记了,现在才知道,那眼神原是一道刺,刺在心里,时间长了,结了厚厚的茧,埋在最深的地方,深得连自己仿佛也忘记了,但其实它一直都在那里……

看着涵因静静的坐着,眼神似乎飘到了很远的地方,慕云以为又像从前那样感伤了起来。忙给了沁雪一个眼神,示意她不要说了。沁雪也意识到这事情有些犯了涵因的忌讳,忙住了嘴,冲着慕云吐吐舌头出去了。

涵因已经回过神来,看见慕云小心翼翼的表情,笑着说:“我没事,只是大太太操劳了一宿,该去看看。”

便让慕云准备,换了衣服,先去了老太太那里,说笑了一会儿,大太太怕老太太忧心,并没有把昨天的事情告诉老太太。老太太也没有提,只是眉头微微皱着,说话兴致也不高,涵因看老太太累了,便告退了。之后去了大太太住的蕉香院。

大太太正歪在暖阁的紫檀木雕花贵妃榻上,倚着绛红色底云纹软垫,对面直棱窗子下面放着一张西番莲大条案,其上摆着茶青色越窑小口素面刻花八棱瓶,只插了一支新采的桃花。春日的阳光柔柔透过窗格,洒在石青色缠枝纹样袄裙上,大太太的脸隐在阴影里,让人看不清楚是睡着还是醒着。

大丫头红纹正用美人拳有一下没一下的给大太太捶着腿,见她来了,忙搬了个团花绣墩让座。涵因也不坐下,只小声问“睡着了?”

红纹点了头,“忙了一宿没合眼,早上在床上躺了半日也睡不着,这刚刚眯一会儿。”

“谁说我睡着了。”大太太睁开眼睛,用手撑着要起来,红纹忙把靠垫放直又扶着她靠了。“大概昨天头见了风,有些头疼罢了。”

“我这些日子就做了两条这个,鸦青色带翠的给了老太太,这个舅母戴上试试。”说着拿出一个赭石色缀珠抹额。

这抹额原是男子戴的,世宗皇帝有一个极宠的妃子得了见风头疼的毛病,他亲自画了样式,命人作了给那妃子戴。此后,女子抹额便风行起来,样子也越来越多,并且缀了各式珠宝。

大太太接过细看了看,见针脚细密,笑拉了她的手“果然进益了,难为你想着。哎,这么多孩子却没有你省心。你皓华姐姐平时挺懂事,谁想到是这么个执拗性子,如今国公爷发了狠,要让她跪祠堂呢,让我死活拦了,可她这样,魏姨娘又病着,我怎么好逼她,万一出了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姐姐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自会爱惜自己的。只是女子以夫为天,姐姐如此做,想必是怕连累了家里的名声,也是一片拳拳孝心。”涵因柔声劝着,一边帮大太太把抹额戴好。

“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为人父母,怎能看着一手养大的女儿孤苦一生。”说着,大太太眼里含了泪。

“当年长公主为太后祈福,出家为女道士,修行三年满才还俗。宫里现在还留着明真观呢。”涵因攥了攥手中的帕子,揣度着大太太的脸色,慢慢的说。

大太太陡然坐了起来,拍着她的手“对了,这样既全了她的礼,又顾了崔家的名声,时间长了,她这心思也就淡了,外面的风声也会渐渐弱下去,我再慢慢劝她回转……好孩子,还是你想得周全。”

涵因低下头笑了。

正文 第八章 道观

苏家被处斩的那日,刑场的一角停了一辆黑色的马车,帘子微微挑开一道缝隙,没有人看到缝隙中露出的那一对含泪的眼。行刑的时间快到了,看热闹的人渐渐聚拢过来。帘子又放下了,车夫一扬鞭子,马车随着“嘚嘚”的马蹄声消失在巷子的尽头。

没过几天,国公府里就传出二姑娘皓华要为祖母祈福,自请出家为女冠,道号元贞,国公府里修整了后山林中的一处院子,辟为道观,皓华便正式出家了。

涵因抽了个空去探望皓华。只见她束发冠巾,身着道服,脸上脂粉全无,神情平静肃穆,少了几分国公府姑娘的派头,多了几分出尘之气。

坐榻前的小几上摆放着茶具,旁边的风炉上烹茶的水已经沸了两沸,皓华轻舀起一瓢水,放在一边,拿起用竹夹搅动沸水的中心,又舀些茶末投入漩涡中。过了一会儿煮茶的水便如鼓浪一般翻腾了起来,皓华将刚才舀的水倒入沸水,水面漾起了浮云般的沫饽。

涵因在这个世界生活了那么久,还是不习惯煎茶的味道,但却十分享受这个过程中优雅静谧的气氛。透过蒸腾的水汽,看着皓华行云流水的动作,周围静悄悄的,只听见风炉上的沸水声,伴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偶尔一直雀儿站在树梢,喳喳的叫了几声,又飞向了云端。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不知什么时候,皓华已经舀了一碗茶,放在涵因面前。

涵因望着她,捧起茶饮了一口,只觉得那微微苦涩一直渗到心里。

“二姐姐……”刚刚惬意的宁静忽然变得沉重,压得她难受,让她不由自主出声打破。

“还是叫我的道号元贞吧。”皓华明明笑了,涵因却感觉不到丝毫笑意。

“姐姐的路还长,再怎样,也要想想姨娘。”

“她们怎样闹都和我无关了。这些日子看明白了也想明白了。”皓华饮了一大口茶,仿佛要把所有的苦涩都吞下去一样,“只是你,不知要比我难多少。我这些日子暗自看着,觉得你病好以后行事越发从容了,再不是之前那个受了委屈就哭哭啼啼的小姑娘,也不知我们家皓轩有没有这个造化。”

“怎么又扯上我了。”涵因的脸颊沁出一抹红色,低下头细细的吹着茶。

皓华却径自接着往下说:“那便也是我们崔家的造化。只是这样的年景,样貌、品性都要往后排了。”

涵因回到自己屋子,心里面仿佛还是压了一块东西,闷得透不过起气来。

坐在窗边,看着随风微微摆动的柳枝,脑子里有个声音再回响“你呢,你呢,还有什么放不下。”“凭什么!我不甘心!”她想大叫,却出不了声。忽的睁开眼睛,原来一时睡迷了过去,涵因觉得身上微微发凉,原来额上、颈间竟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留下看屋子的凝霜过来说:“姑娘出去的时候,太太身边的红纹姐姐过来了,要请姑娘过去一趟,等了一会不见姑娘回来,就先走了。”

涵因知道大概是要问问皓华的情况,便换了件衣服,理了头发,匆匆赶往大太太处了。

大太太的精神比前几日好了不少,端坐在正厅。见她来了,笑着让坐下。

涵因说了说皓华的情形。大太太点了点头,并没再多问,指着桌上放的一封信笑着说:“你那两个兄弟找到了,现在在薛进薛将军麾下做了亲兵。”

涵因自然知道薛进是什么人,他是仁宗时候战功彪炳的薛仁贵将军的后人,历史变了很多,但有些东西偏偏没有变,有些人无论世事如何,都掩盖不了他们的才华。后来薛家虽然也和其他勋贵一样脱了战袍,享受世袭侯爵位,但是始终在军中享有威名,且旁支子孙多有挂武职的,所以始终在军中有影响。

薛进是老怀远侯的庶子,因是老来得子,他从小又生的聪明,极为受宠,老侯爷甚至生出了让他嗣爵位的念头,终归因为家族的压力没有成行。老侯爷死后,他们母子为侯府太夫人所不容,被赶了出去。他生母因为病重无钱用药而病故,侯府又处处刁难他,以至于他在京城混不下去,只好一咬牙投了军。

当时,突厥数次来势汹汹,他竟在几场战役中屡立奇功,又受到当时还是大将军的荥阳郡公郑伦的赏识,愣是从一名普通小兵一路升为右领军中郎将。荥阳郡公虽然倒台,他却因为坐镇西北,而且从不参与朝廷的党争,不仅未受牵连,还因多次击溃突厥进犯被封了右屯卫大将军。这些年,西北大战没有,小战却不断,他的将军位置一直稳稳的,长公主虽知道他是荥阳郡公旧人也只敢笼络,不敢轻动。

涵因脸上露出不明所以的表情:“只要性命无碍便好。”

“你还小自然是不懂得。”大太太的笑容更显亲切,“你两个哥哥是待罪之身,要不是薛将军有心照顾,怎么会放在身边。将军已经准了,让你的两个哥哥回来。只是路途遥远,到这也要一个月上下。”

“这是真的么,舅母。真是太好了,父亲、母亲泉下有知,不知道会多高兴”说着掉下眼泪来。

大太太也颇为高兴,笑着拉过她,用帕子给她抹了眼泪,“傻孩子,应该高兴才对,怎的哭起来了。”

涵因点头收了泪,平整了一下情绪,点了点头。随即又想到了什么,问道:“那他们是先回荥阳我二叔叔那,还是……”

大太太的脸僵了僵,马上又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