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9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都在按照既定的计划,在将整编之事进行下去……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 第1415章 兴革

军旅的整编,尤其是编制职责等的改变,与其他朝廷大事不太一样。

只要狠下心来,从上而下的发动,会非常之快,而且,京军驻守京师,就在皇帝陛下以及朝廷重臣的眼皮子底下,又无军中重将掣肘,所以京军的变动虽多,但在二月底的时候,便差不多完成了。

留下来的首尾,则是左右屯卫积弱日久,想要扩充,需要一段时日,左右宫门御卫,乃当初景兴皇帝所设,练兵于皇宫内苑,王虎身死后,左右宫门御卫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如今重新捡起来,其实和重建差不多,皇宫值守又乃重任,所以,收拢了一些身家清白的雄武军兵卒,再加上羽林左右卫消减下来的人手,先将架子搭了起来,但真要成军,也需一段日子才成。

至于长安府衙诸事,那就是中书的事情了,枢密院和兵部只负责雄武军遣散事宜,其他一概不管。

最好办的其实还是羽林左右卫,只需要在承恩湖畔建上一座军营,其他的事情,就全归两位指挥使大人折腾了。

实际上,京军整编到了这个时候,最忙的人就是枢密院和兵部的书记官们,他们必须来往于兵部,枢密院和吏部之间,将京军各部从将领,到兵卒的名单重新录写下来。

这个工程真的不小,而且后续之事,还不定拖到什么时候呢,弄的一个个书记官脸都绿了,很多日子里,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笔墨的臭味儿。

当京军整编之事大体已定,枢密院,兵部的大人们在稍微喘了一口气之后,便纷纷将目光对准了越来越庞大的殿前司禁军。

这个事情已然蓄势待发已久,但该如何下手,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议,不过,对于殿前司禁军的整编之议,却是大势所趋,没有什么能阻挡的了了。

景兴年间,撤销了地方团练,其实是让大秦军旅变成了两部,一部为地方军旅,乃是殿前司禁军辖下,一部为边军,也就是镇军。

河中,河东,河洛,西北,蜀中夔州等地,驻守于这些地方的军旅,皆在镇军之列。

镇军有充足的粮草,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战马也会优先配备给镇军所部,可以说,景兴年间的变革,对于大秦军旅而言,是有着非常多的好处的。

一来,团练并入殿前司禁军,让大秦的军制变得统一了起来,二来,消减了军中冗员,为大秦国库减轻的负担。

三来,地方军旅的装备以及训练,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换句话说,作为镇军的后备军旅,殿前司禁军不但人数上有了增涨,而且他们的战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是大秦军伍正规化的重要一步,无人能够抹杀景兴军旅改革的功绩。

而且,事实也证明,改编后的殿前司禁军完全可以胜任一些攻城拔寨的激烈战事。

但随着大秦的扩张步伐逐渐加速,所有人都发现,殿前司禁军渐渐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开始决定一些战事的胜负,镇军在他们面前,最多只能算是一把锐利一些的刀子罢了。

而殿前司禁军的庞大数量,也补足了他们战力不足的问题。

这样一来,殿前司禁军和镇军之间,主客易位将成为难免的事情。

而如此带来的混乱,也开始渐渐显现了出来。

殿前司禁军到了河中,其中一些便成了镇军,再到河东,又被留下一些,等到西北灭夏战事结束,殿前司禁军各部干脆就代替了当年的西北镇军。

而刚刚结束的河南战事当中,殿前司禁军和河洛镇军之间,也越发混乱了起来,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后勤上的纷乱。

其实户部尚书李吉,也非常的冤枉,许多时候,户部押运粮草的官吏,根本分不清哪部是镇军,哪部又是禁军,出了不少的错漏,最后却都成了他离职的罪名。

其实后果可不只这一点,大军指挥系统上的紊乱,才是致命的。

在纷乱的河南战事当中,其实就体现了这一点,守卫地方的殿前司禁军和镇军之间,无法配合默契,于是,坐失战机,见死不救等事,也就纷扰而来了。

其实,对于这些弊端,朝堂上已经议论了不少时日,从西北战事结束,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朝廷的许多重臣都在为此事殚精竭虑,或明或暗的讨论,也非一次两次了。

但此事真的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人敢轻易动手。

要说,按照唐制,应该很合适,但唐末时,府兵军纪之败坏,也都历历在目,将殿前司禁军弄成唐时府兵模样,那是要留下千古骂名的。

所以,到了现在,已经出现了整编殿前司禁军的契机,却没有人愿意轻言殿前司禁军诸事,即便是有志于此的枢密副使张承,也有了畏难之意,就遑论他人了。

所以,大秦成武七年二月,殿前司禁军指挥使,大将军种燧终于被召回了京师,殿前司禁军指挥副使杨胜,也在回京的途中……

就在此时,枢密使李承乾抛出了他的建军规划。

说起来,这个时机并不算太好,朝廷上下,都在为太子出巡忙碌,也在盯着殿前司禁军整编之事,商事之上的议论,也未真个平息下来……

朝廷的大臣们,无论文武,都想趁着没有战事干扰的这一年,做一些事情。

但李承乾已经无法等下去了,再等,殿前司禁军一旦开始整编,他就没多少机会提出自己的建军计划。

大将军赵石要在三月间出京,巡游河洛,这是他建军计划最有力的支持者,一旦离京,他说话的份量和力度,都不会如现在般大。

所以,枢密使李承乾只能硬着头皮,将自己的奏疏送到了皇帝陛下的龙案之上,为已经有些纷纷扰扰的朝廷,又添上几许乱麻。

可以说,大秦成武七年,是一处分水岭。

之前,大秦兵戈势如破竹,让天下震动,西夏灭亡了,金国也在大秦的进攻中流了一地的血,最终失血过多而死。

草原上很多部族,臣服在了大秦兵锋之下,吐蕃人最终四分五裂,很难看到他们再有合为一处的可能,现在看来,他们最终的归宿,很可能就是大秦的一个属国,甚至有可能被大秦干脆的一口吞下去。

在河南,大秦和后周战做一团,最终好像谁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而在河南战事结束后的大秦成武七年,大秦咄咄逼人的脚步却是戛然而止。

大秦朝堂上先就乱了起来,但和大秦历代争夺皇位时的乱法不一样,这是因为事情太多太杂,而显出来的忙乱。

好像从成武元年一直到现在,因为征战不休,而积攒了数载的事情,在成武七年,一时间都爆发了出来。

让大秦朝堂上的重臣们,皆都应接不暇,再也无法顾及外间之事了。

大将军种燧回京,在国武监偷闲的晋国公赵石,也不得不在这纷纷扰扰中,匆匆的回到枢密院坐镇,并在殿前司禁军整编上献策献力。

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

有些人总愿意将各种改革套上华丽的外衣,并给改革者们树碑立传,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改革者们最值得夸赞的其实只有勇气,他们有勇气打破旧有的桎梏,推行自己的理念,有这样勇气和胆魄的人,是值得称道的。

但话说回来了,自古以来很多事都证明,敢吃第一只螃蟹的人,不论成败,下场都不会好。

商鞅,晁错,王莽等人,与其说是改革者,不如说是殉道者……

而大秦景兴鼎革之初,李圃等人上书便曾说,兴革之举,国之大事,非臣等私意也,在坚定景兴皇帝鼎革之心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等人辩白,留下退身的余地。

事实证明,景兴鼎革非常成功,奠定了大秦强盛的基础,同时也酿成了长安之乱这样的变乱,其实这也正是鼎革之举的利益和风险所在。

所以,不用过于夸大改革者的功绩,每一次改革,都是血淋淋的,也不是每一次改革都会成功,失败的改革,比比皆是,只不过在文人笔下,更在乎那些闹出了天大风波的人物罢了,他们写下这些历史的时候,在乎的只有皇权,而非改革本身。

而成武七年,大秦的军事改革方兴未艾,这一次军事上的革新,很难说谁是主导者,谁又是首倡之人,更像是一次偶然。

所以,这一次军事鼎革,一开头就显得极不寻常。

先是在大秦成武七年的正月里,京军一下变了模样,也象征着军事鼎革的开始。

在将矛头对准殿前司禁军的时候,有大将军赵石,大将军种燧坐镇长安,几乎没有谁能在这两位大将军的注视下,敢于违抗他们的意图,即便是河洛的张大将军,此时也要退避三舍。

正在殿前司禁军将领们在等待朝廷的雷霆雨露的时候,枢密使李承乾却在极力主张在北边建立数目庞大的新军。

而大将军赵石等人,非但没有激烈的反对,反而颇有兴趣的选择了附议,这样不务正业的改革者,真的是非常少见……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 第1416章 碰撞

枢密使李承乾的提议,遭到了文臣们的激烈反对。

文臣们的考量是多方面的,而且还很有道理。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靡费过于巨大,即便是再不懂武略的文臣,也知道装备一个骑兵将数倍于一个普通步兵。

尤其是枢密使李承乾的建军计划并不止于此,他想要建造的这个庞大的骑兵集群兵种十分齐全。

重骑兵,轻骑兵,弓骑兵等等……这样的骑兵集群,如果建成,将是史无前例的一支军伍,不用步兵配合,他们的野战之中,几乎就是无敌的,无论是长途奔袭,还是就地为战,只要不让他们去攻城,他们可以独立的胜任任何战役。

而要实现这一切,他们耗费也将是空前的。

这还只是骑兵本身所需,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一切,都让人望而却步,训练,粮草供给,营盘,装备,牧场等等等等,加在一起,所耗将是个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

穷兵黩武,异想天开等等这样的字眼儿,立马都被文臣们套在了枢密使李承乾的头上。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如果大同榆林方向出现这样两支骑兵集群,对京师长安造成的威胁将远过于外敌。

两支骑兵集群一朝建成,大同方向的骑兵蜂拥南下,两三日间便可以兵临黄河,威胁潼关河洛,东去则可以肆虐河北辽东。

而榆林方向的骑兵更是可怕,从银夏过三川口,一路之上,除了延州外,并无多少险阻,如果延州陷落,两日之内,便可抵达长安城下。

这才是令文臣最不安的事情,而这也是武将和文臣最不同,也是他们对抗最激烈的地方……

武将们想要开疆拓土,建立功勋,不会太过在乎百姓如何,国库又是如何,对国家政权又有着怎样的威胁,他们所追求的就是压倒性的力量,为此,他们可以舍弃掉很多东西,其实,这也正是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直接体现。

而李承乾的提议,之所以会得到赵石和种燧以及枢密院,兵部上下的支持,也正因为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曾经上过战场,出身于军旅的缘故。

文臣们自然不同,他们头一个想到的是不是战胜敌人,而是百姓民生以及政治上的种种考量。

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在枢密使李承乾送上奏疏之后,立即碰的火花四射,甚至一下便压倒了殿前司禁军整编诸事的议论,成为朝廷上下瞩目的焦点。

这一次,文武大臣们再不没有什么退让的举动了,奏折雪花般送入宫中,来到皇帝陛下的案头,言辞也越来越是激烈。

枢密院,中书,六部,都是议论纷纷,激烈的争辩,整日里都可以随处听闻。

有些滑稽的是,向来暴躁直接的武臣们很沉得住气,按部就班的一边讨论着建军事宜,为枢密使大人查缺补漏,并积极推动事情的进展,一边还在商讨殿前司禁军的整编事宜,在为将要到来的大规模军队整编做着准备。

而以城府深沉著称,也更注重政治手腕的文臣们,却是红了眼,开始在朝堂之上大肆抨击枢密院和兵部官吏,甚至有的人已经直接将居心叵测这样的字眼挂在了嘴边,矛头直指几位枢密重臣。

无论是中书,还是吏部,户部,开始渐渐有了限制军权的呼声。

这无疑是失控的一种先兆……

几次廷议都是争吵中结束,文武重臣们的辩论,就算是文臣们靠着便给的口舌压倒武臣,武臣们也没有丝毫退让的打算。

这样的碰撞是十分罕见的,和此时的纷乱相比,年前时候的文武之争,显得就过于平淡了。

这并非是一种常态,而是矛盾积累而引发的必然来到的一场政治较量。

因为功勋愈来愈著,加上一统中原的雄心必然要靠武人来完成,无论是朝堂上的武臣,还是军中的将领,都希望得到更多的权柄,在朝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而文臣们天然也有着压制武人的责任感,对于越来越不服管束的骄兵悍将的不满,累积下来,也就有了这样一个局面。

这无关对错,权力上的争夺,理念上的碰撞,都促成了这一切。

实际上,这样的碰撞来的早了些,一般来说,这样的政争都会发生在天下大定的前后,表现出来,便是功臣名将们的纷纷陨落,历朝开国君主们,趁着这样一个机会,将有功之臣们顺手除掉,来奠定皇权的威严。

但现在,大秦的这场风波,却发生在一个不尴不尬的时刻,偶然和必然揉合在一起,终于在大秦成武七年初爆发了出来。

细细想来,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得不说,晋国公赵石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不用怀疑,看上去,这件事跟赵石关系不大,更非是其一力引发,但只要想想前因后果,便会明白,如今这番动荡的局面,和赵石本人脱不开干系。

大秦急剧扩张的疆域,有一多半都是赵石之功,吐蕃,蜀中南蛮,草原部族,纷纷臣服于大秦脚下。

这样急剧的扩张,给大秦臣民造成的冲击是空前的,无论文武,在这样一个局面之下,在思维之上,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变化。

武人们感到越发振奋,也有了底气,文人们在渴望名标青史的同时,也对武人们开始越发警惕。

而功勋赫赫的大将军赵石回到长安,更是搅动了长安风雨。

可以说,如果大将军赵石不在京师,向京军,殿前司禁军改编这样的事情,都将一拖再拖,不会像现在这样,推进的如此迅速果断。

这样一来,也就明白了,晋国公赵石坐镇京师,给了武臣们多大的鼓励,无论是枢密使李承乾,还是枢密副使张承,兵部尚书成峦,都有着自己的抱负,也都想要趁此时机,大展手脚。

而大将军赵石对皇帝陛下的影响是如此的清晰,也顺便给这些大臣们加强了信心。

嗯,用更浅白一些的话来说,赵石给了他们胆量,让他们觉得,只要取得了大将军赵石的支持,一些存在心底的野望,便有了实现的可能,更不惜为此一搏。

这样潜在的变化,即便是赵石本人,也不会体会的过于清晰,但无疑,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无论是将直面中书,将户部尚书李吉赶出京师,还是如今的军事改革,加上建军计划,都是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发生的。

没有赵石的支持,朝堂上的风波断不会闹到如今地步,文臣们反映如此的激烈,也是感受到了武臣们的咄咄逼人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别看廷议上的争吵,赵石很少说话,多数时候都是冷眼旁观,并不愿跟文臣们唇枪舌剑,但只要他站在那里,文武重臣们的心理就是皆然不同的两个样子。

而大将军种燧回京之后,这样的碰撞,猛然间就来到了顶点。

实际上,这对于赵石本身而言,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