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我们的估猜,城内守军的数量大概在三万人到四万人左右。”诸夏心情非常好,语调很欢快,“这是最后一战了,攻克兴庆府,灭亡西夏,我们这次西征就算胜利结束了。”

罗青汉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贺兰山战场的形势非常好,但遗憾的是,整个战局对我们并不利。”

罗青汉走到了地图前,给众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我们从十月初十发动西征到现在整整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我们同时在贺兰山、朔方和河西战场作战,损耗之大可想而知。年底之前,就算我们攻克了兴庆府,也是一支疲惫之师。假如这时女真人攻击代北,东南叛逆攻击荆襄,或者两军联手攻打中原,我们都将陷入极度的被动。”

“年底之前能否攻克兴庆府,想必答案大家心里都有算。”罗青汉看看众将,皱了一下眉头,继续说道,“虽然自西征以来,我们的运气非常好,但兴庆府高大坚固,城内又有数万大军,还有几十万百姓的帮助,我们若想在一个月内攻克兴庆府,可能性微乎其微。”

罗青汉说到这里,转头望向李虎,李虎轻轻点了一下头,示意他说下去。

“为此,我们要做两手准备。”罗青汉说道,“为了确保代北和河东的安全,契丹军、渤海军和麟延军要尽快返回。胡帅带着一半射粮军也随同撤离。”

“何时撤离?”耶律马哥马上问道。

“半个月后。”罗青汉说道,“如果女真人在年前发动了攻击,那么我们何时接到铁帅的书信,你们就何时返回代北。”

第六十四章 致命决策

兴庆府被绝望的气氛所笼罩。

十二日夜,西夏太子伤重不治而亡,皇帝李乾顺悲愤过度,在连番打击之下,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

李察哥代理国事,召集文武百官议事。他对坚守国都依旧抱有信心。

为了安抚百官,李察哥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和西北战局。从天下大势来说,金国肯定要夺回代北,这关系到金国的生存,女真人不可能放过这次机会;大宋朝廷逃到东南,赵氏皇帝日夜筹谋复国,大宋人更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反攻机会;金国和大宋都非常清楚大夏败亡的后果,这将直接破坏三分天下的格局,所以双方早早缔结了盟约,联手共击李虎,而李虎在内忧外困根本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发动西征,正好给了金国和大宋夹击李虎的机会。

从西北战局来说,表面上看,虎烈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攻占了喀罗川,包围了兴庆府,形势一片大好,但仔细想想,虎烈军外部有金国和大宋的威胁,内部钱粮更是严重不足,李虎在刚刚击败女真人之后马上又尽遣数十万主力西征,同时在河西、朔方和贺兰山三个战场作战,连续鏖战两个月,可以想像一下李虎现在处境的艰难,其实,他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未来一个月至关重要。”李察哥侃侃而谈,表现得非常从容和冷静,“只要我们牢牢守住兴庆府,把几十万虎烈军主力吸引在贺兰山,那么在河西方向,仁多保国会择机反攻,威胁喀罗川;在代北和中土的中原、东南方向,金国和大宋的军队将发动全面攻击;在长安,西征所需要的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压垮他们的中枢,贫苦百姓可能因为李虎的横征暴敛而造反叛乱,内部的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前后,李虎肯定要撤军,或者是部分撤军。”

李察哥的语气非常肯定,在经过他慎密的分析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之后,这些人心里的恐惧稍稍缓解,有些人甚至看到了希望。

接着,李察哥神色渐渐冷凛,把眼前危局的责任推到了以梁乞申、薛元礼为首的一帮汉臣头上,另外李安惠和李仁忠等一帮亲汉派党项权贵也被李察哥指责为叛逆之徒。

“如果在防御策略上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是消极的逃跑议和,大夏何至于落到今天这般困境?”

百官不敢应答。现在皇帝病倒,太子阵亡,李察哥主掌大权,可以为所欲为,这时候若与他对抗,纯粹是找死啊。

李察哥临危不乱,做出了一系列防守部署,并在各道城门上安排自己的亲信手下坐镇。阿雅卜的教训太深刻了,而他的背叛更是把大夏国祚直接推进了败亡的深渊,所以李察哥现在小心又小心,不敢有丝毫的失误。

“凡阴谋叛乱、里通外敌者,杀无赦。”

十三日,虎烈军开始攻城,从四个方向同时攻击,攻势异常猛烈。

夏军拼死防守,战斗从上午一直持续到黄昏,打得非常惨烈。

当天晚上,夏国皇帝置书李虎,主动要求议和。议和使者还是李仁礼和赵文雅,而议和条件已经有所降低,仅仅是要求带着现有军队退守河西,不再同步迁徙灵、夏一带的党项部落。

“你们皇帝的目的不是议和,而是想把我拖在贺兰山。”李虎听完李仁礼的话,冷笑道,“李察哥是不是告诉你们的皇帝,说我目前处境艰难,只有再坚守一个月,天下大势就要发生变化,女真人和东南叛逆必然攻打我李虎,我必然要撤兵,是不是?”

李仁礼毫不示弱,反问道:“既然虎王知道自己处境艰难,为何还要坚持己见,一意孤行?”

“你们只要投降,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李虎目露寒光,冷森森地说道,“不要和我玩这一套,要么投降,要么等着我杀进去屠城。”

“难道虎王认为自己一个月内必能攻克我京都?”李仁礼心里害怕,口气不由自主地弱了,“难道虎王就不想想,如果女真人和大宋人联手攻打中原,你又如何阻御?长安国库里的财赋还能支撑几十万大军连续作战多长时间?”

李虎大怒,一掌拍到案几上,“拖下去,砍了。”

几个虎卫一拥而上,扑倒李仁礼,拖着就跑。李仁礼大骇,扯着嗓子干嚎,“两国相交不斩来使……”

李虎理都不理,转脸望向赵文雅。赵文雅脸色如常,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浅笑。李虎不过是吓唬李仁礼而已,目的还是想找个机会单独和赵文雅商谈,如果真的把李仁礼砍了,对赵文雅在兴庆府的一系列动作反而有害无益。赵文雅心知肚明,所以也不劝阻,等到虎卫把李仁礼拖出去了,这才冲着李虎拱手说道:“这人现在不能杀,请虎王给个薄面。”

李虎当然要给他面子,若想尽快拿下兴庆府,就要看赵文雅这个内应能否发挥作用了。

赵文雅把兴庆府这两天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下。李乾顺受到的打击太大,心灰意冷,完全放弃了,任由李察哥为所欲为。“我听太医说,李乾顺拒绝吃药,了无生意。前几年,他的皇后成安公主为大辽殉葬,自缢而死;今天他的儿子又战死沙场,至亲先后离去,人间至痛莫过如此。李乾顺主政之初,雄心壮志,大力推行儒学行汉制,但激烈的汉蕃矛盾让他的变革屡屡受挫。如今薛元礼、高守忠等一帮汉臣更是被李察哥诛杀,忠诚于他的李安惠、李仁忠、梁乞申等一帮汉蕃大臣也纷纷离世,他孑然一身,除了满腔的痛苦之外,一无所有。哀莫大于心死,李乾顺的心死了,其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已经无法统率党项人挽狂澜于即倒了。”

李虎想了片刻,忽然问道:“他还能活多久?”

赵文雅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李虎的意思。如果李乾顺死了,兴庆府将会发生什么?虽然大夏国祚倾覆在即,这时候继承皇统将承担巨大的风险,但是,这世上的人又有几个可以看透人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何况一个皇帝的宝座?到了那个时候,李察哥还能控制局面?

赵文雅心跳剧烈,脸色苍白,眼睛里更是露出深深的恐惧。这种事说起来就是弑君啦,一旦泄漏,不但身死族灭,更要背负世代的恶名。

“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李虎笑道,“只要你动动脑子,就可以利用某些人的贪婪借刀杀人,然后再嫁祸于李察哥,如此兴庆府大乱,一举可三得。”

赵文雅剑眉微耸,蓦然想到了什么,眼前顿时一亮,接着英俊的面庞上浮现出一层浅浅的红晕,显得极其兴奋,好象找到了杀人嫁祸的办法。

李虎两眼微眯,赵文雅的表情变化都落在他的眼里,心知这件事大概差不多了,心情随之一松。可以想像,此刻李乾顺突然驾崩,对兴庆府来说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足以摧毁大夏国祚。

“谣言传得怎么样?”

“谣言虽然满天飞,但皇帝还在,李察哥手上还控制着数万军队,作用有限。”赵文雅说道,“这两天我私下和仁多、谋宁、梁氏几个大族接触了一下,把虎王的受降条件都告诉了他们。”

“结果如何?”李虎急忙问道。

赵文雅抬手指指大帐外面,“几十万虎烈军包围了都城,兴庆府危在旦夕,结果还用说吗?”

李虎笑了起来,“这次回去你可以告诉他们,我会答应他们提出来的所有合理要求,但条件是,他们必须尽快投降,越快越好,如果让我攻克了城池,那就迟了,什么都没了。”

李虎脸上带笑,但一股凌厉的杀气却喷涌而出。赵文雅骇然变色,惊出一身冷汗。

虎烈军的攻击日复一日,攻势越来越猛。随着射粮军的后续军队和民夫们陆续抵达贺兰山,重型攻城器械也随之运到了城下。接着,震天雷的怒吼声便直冲云霄,其声之大震撼天宇。兴庆府在这巨大的爆炸声中颤栗、呻吟、鲜血淋漓。

李察哥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建下的赫赫战功给他带来了崇高的威望,在大夏生死关头,党项人、汉人、吐蕃人、鞑靼人和回鹘人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而这位大夏的英雄也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他带领京都军民日夜奋战,以热血和生命来力挽狂澜。

然而,兴庆府暗流涌动,汉蕃权贵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谋划出路,而首选方案就是投降。若要投降,就要诛杀坚决主战的李察哥,于是一场针对李察哥的阴谋悄然展开。

皇帝李乾顺拒不吃药造成病情加重,二十二日,他的病情突然恶化,吐血不止,奄奄一息。

李察哥闻讯,大惊失色,匆忙赶到皇宫。

自太子死后,李乾顺便拒绝李察哥的觐见,兄弟两人彻底反目。如今李乾顺不行了,李察哥不顾一切赶到了哥哥的榻前,痛哭流涕。李察哥很后悔,早知如此,他就不会坚持自己的防御策略,虽然退守河西会让大夏迅速没落,但总不会因为内讧而把国祚瞬间败亡。李察哥太自信,又太自负,结果事如愿违,后悔都来不及了。

或许是李察哥的眼泪和忏悔感动了李乾顺,弥留之际,他召集宰执大臣,决定把皇位传给李察哥。

李乾顺的这个决定彻底葬送了大夏。

第六十五章 手足相残

李乾顺的本意没有错误,在太子已经阵亡、大夏国祚即将倾覆的情况下,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李察哥,让李察哥来承担力挽狂澜的重任,这应该是最正确的决定,但可惜是,他选择的时机和时间都是错误的。

李乾顺口传诏书之后便陷入昏迷,人事不知。

宰执大臣们即刻召集文武百官,传达皇帝的旨意,同时准备新皇的登基大典。

李仁礼首先反对。他也是宰执之一,但这两天他都在城外和李虎谈判,没有亲耳听到皇帝的口诏,所以他有理由怀疑,这个口诏是假的,是李察哥篡僭的阴谋,由此他得出一个惊人的推断,皇帝的病不会致死,皇帝突然不行了,一定是遭人谋杀。

李察哥勃然大怒。他是庶出宗室王,是李乾顺的弟弟,他从来没有篡僭的想法,他更不会谋杀自己的哥哥。李仁礼同样是李乾顺的弟弟,大家都是至亲兄弟,怎能如此诬蔑?

李仁礼毫不畏惧,冲着李察哥怒声咆哮,既然你没有篡僭的想法,不会谋杀自己的哥哥,那你为什么要做皇帝?你是皇帝的弟弟,哪来的资格继承大统?当今皇帝有嫡子三人,太子阵亡了,他的弟弟可以继任太子,可以继承大统,哪里轮得到你?

李仁礼这么一喊,朝堂上顿时就乱了,所有的宗室王、皇子都乘机发难。不过说实话,李察哥的确没有继承大统的资格,但李乾顺为了大夏国祚的延续,特意做出了这个安排,而李察哥也没办法拒绝,因为李乾顺说完之后就昏迷了。

李察哥心里的怒火在熊熊燃烧。此刻势成骑虎,他被逼到绝境,没有退路了。如果他不做皇帝,他等于承认自己篡僭,等于承认自己害死了李乾顺,即使现在迫于形势,新皇帝和宗室、百官也不会吝啬于几句赞颂自己的话,但一旦形势稳定了,那自己必死无疑,而追随自己的部下们几乎一个都跑不掉,统统都得为自己陪葬。

几位宰执们大臣们面对宗室、百官们的质疑,百口莫辩,非常明智地选择了沉默。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是皇帝的口诏,等皇帝醒了再说一遍就行了。

朝会没有任何结果,文武百官怒气冲天,纷纷散去。

李察哥回到府上的时候,一大帮亲信全部到了。大家纷纷进言,值此国祚危亡之际,容不得半丝犹豫,必须当机立断,否则不堪设想。

当机立断的意思就是把所有反对者全部镇压,逼着他们接受李察哥这个皇帝。不堪设想的意思更好理解了。李察哥如果退让,把皇位让给别人,那大家只有等死。既然没前途,那仗还怎么打?军无斗志,人心丧失,这一仗必败无疑。所以,此刻没有选择了,只有一条道走到黑。

李察哥断然拒绝,因为皇帝还没有驾崩,还有一口气在。

“如果皇帝醒了,手写一份诏书,把皇位传给某位皇子,你怎么办?”仁多东进看到李察哥依旧顾念兄弟亲情,再也忍不住了,冲着李察哥就吼道,“你想让多少人为你陪葬?是不是想把国祚也拉进你的坟墓?”

李察哥委决不下。他已经发动了一次兵变,已经错了一次,不能再错了,如果再错,国祚真的就要败亡了,但是,他如果任由别人控制自己的命运,那事实很残酷,就算皇帝不醒,就算皇帝醒了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宗室、皇子还有那帮汉蕃大臣也不会轻易向自己低头。

人都是很现实的,在皇统这件事上,既然大家撕破脸了,那就没有回旋余地,不是我杀你,就是你杀我。现在李察哥手握兵权,实力强悍,这种情况下宗室权贵还敢正面抗衡李察哥,显然是他们有所倚仗,而倚仗显然就是大夏国祚。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别想得到,你李察哥若做了皇帝,我就投降李虎,大家一起完蛋。

李察哥终究不够狠,不敢背负篡僭的罪名,他考虑再三,请来一帮宰执大臣们商议妥协方案。

与此同时,李仁礼则召集宗室、皇子和一帮汉蕃大臣们商议皇统继承的事。他知道李察哥绝对不敢拿国祚赌博,李察哥肯定要让步,所以他的意思是,皇帝由某位皇子来继承,而权力则由李察哥和他两人共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缓和内部矛盾,把内讧的可能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如果兴庆府爆发内讧,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不管是李察哥还是李仁礼,都要顾全大局,以国祚为重。

二十三日凌晨,皇帝李乾顺驾崩。

凌晨丑时两刻,李察哥、李仁礼和一帮宰执大臣共议,双方各自让步,以年幼的小皇子继承皇位,李察哥和李仁礼监国。考虑到二皇子即将成年,可能会给皇统继承带来预料不到的麻烦,所以李察哥、李仁礼和一帮大臣决定,随便找个理由缢杀二皇子,以绝后患。

二十三日清晨,赵文雅赶到虎烈军帅营报丧。

国有大丧,按照礼仪,交战双方都要罢兵。

李虎当然不会顾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