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是再三,就算没有科技上的领先,游牧民族对于中原花花江山,就不会再是如同看成一块肥肉,有机会就来咬一口。他们就会在再次生出贪心之前,认真的思索这种行径的可行性和危险性,再不是随便的如同逛自己后院一般,你来我往,能抢一口是一口。因为汉人总是会自欺欺人的进行以德报怨,他们也就根本不担心会被清算的后果,这样谁会能够按捺住自己蠢蠢欲动的贪欲?

所以在易飞看来,虽然自己说的十分模糊,甚至给了多尔衮一线希望。但是只要他真的带着族人走出赫图阿拉,那等待他们的依旧是一场屠杀!而且这一次,易飞也不打算放过任何一个女真人,哪怕是为此耗费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不为其他,只为立威!

……

毕竟罗格浑回来之时,也是有一个汉人使者随行。毕竟易飞的态度似乎有意受降,那派一队使者前来,也是礼尚往来而已。不过,汉人使者不同于罗格浑,似乎根本没有一点保密性,沿路更是不断的用满语向这些满清族人宣扬晋王有条件的同意他们的投降。

虽然对于这队汉人使者如此的无礼,但是罗格浑却是没有敢于立即执法,毕竟他还不知道多尔衮的心意,更加不敢冒着和谈失败的危险悍然杀了汉人使者。若是这般,那就是真的与易飞完全撕破脸了,直接进入不死不休的局面。

“易飞就是这般说的?”在安置了汉人的劝降使者之后,多尔衮脸色一片冰冷问道。

“回主子,易飞确实这般说,奴才也是一字未改!”罗格浑低着头,努力维持着声音的平静,不让自己的怒气散发出来。

“看来,他还是不肯放过朕啊!”多尔衮轻声的道,声音低的连面前的罗格浑都听不清楚,也许最后的疯狂吧,多尔衮也是强迫小皇帝再给他上了一个皇父摄政王的名号,如今的他也是可以公然的称朕。

他虽然猜不出易飞的真实目的,但是依照易飞如此说,那他肯定是有意放过满清一马,毕竟汉人一向喜欢自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德报怨这种让草原上的狼群嗤之以鼻的事情,居然也是在汉人中大行其道。

但是多尔衮却是绝对不是接受这种任人处置的命运,就算易飞真的肯放满清一马,那也仅限于满清的普通族人罢了。毕竟易飞的话里,根本就没有提过他们爱新觉罗家族之人会被如何处置。在多尔衮想来,他们这些爱新觉罗家族之人,肯定会被杀个干净,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去降?为了一些奴才把自己的命搭进来,那绝对不是多尔衮愿意看到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些奴才本来就是应该为主子去死的,让主子为他们换来生的机会,那简直是荒谬绝伦!

既然前路已断,多尔衮也是放开了胸怀,命运已经注定,如今已经不是能够战败汹涌而来的十数万大军的可能了,而是如何在最后给联军造成更加多的损失。就算爱新觉罗家族注定要灭亡,那整个满清都得为之陪葬!很快动员令,也是下达到了所有极度殷切盼着招降的普通满族人手中。面对着这种突如其来的命令,所有人都是心头一片冰凉,根本弄不明白,为何汉人都已经同意不打了,多尔衮为何还如此的固执,非要拼个鱼死网破?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数个汉人的头颅很快被挂在了赫图阿拉的城头上,一下子让所有满人认清了他们主子抵抗到底的决心!

第482章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一个好的统帅不应该让士兵过多的损失在无谓的环境之中,在耐心的等待了一日一夜后,易飞也是终于等到了已经在想象中的答案。而早已经集结好的大军也是开始享受着早餐,利用这最后的时间好好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武器装备,等待着总攻命令的到来。

在易飞宽度超过十丈的超大型大帐之中,镇西军文武与蒙古一众汗王与他们的麾下勇士也是齐集一堂,虽然人数已经高达近百人,但是却是丝毫不显得拥挤。人人士气高昂,望着居中而坐的易飞,只等最后命令的下达。

土默特部,喀尔喀蒙古、喀可沁蒙古,以及原本满清铁杆科尔沁蒙古,漠南蒙古诸部已经全部到齐。他们依次居右而立,身后站着的则是他们的各个将领。左侧则是以罗立为首的镇西军文武,人数更是有着数十人,在他们下方则是以祖大寿为首关宁诸将。不过相比于北京,这次关宁军也是多了一人,那便是吴三桂,对于吴三桂,易飞有一百个理由不相信于他,更有一百个理由要把他一定带在身边以防不测。

令吴三桂等有些难以置信,而又有些放下心来的是,大帐内竟然出现了大清的三顺王这一尚可喜。尚可喜于二月底已经浮海抵达新义州,更是马不停蹄的押送着数十万石米粮前来抚顺,效率比之在满清之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收留尚可喜,镇西军内部也不是没有反对声,但是易飞的回答只有一句,水面作战你们谁能胜任?一句话就将一众文武的置疑声给压了下去,虽然他们个个战功彪悍,更是自信陆地无敌,但是对于茫茫大海,他们都是怀着一种深沉的敬畏。虽然他们对于易飞如此用心于水师这种辅助军力有些不解,但是他们却是不会置疑易飞的用意,这么些年下来,可曾见过易飞有过无意义的举动?

尚可喜的到来,易飞并没有象皇太极那般出城十里相迎,也是存着敲打他的意思。但是易飞对他的信任也是毫无怀疑的,不仅依旧让他率领水师,甚至将天津卫水师也是一并交于他整编,更加没有安排什么人在旁掣肘,只是将一些年轻的基层军官打发一批前来学习水战。

对于他这种三家姓奴,这种待遇就已经超过尚可喜最乐观的想象了。因此,尚可喜不仅没有什么不满,更是暗暗心存感激,而且更觉得是找了一个明主。毕竟皇太极这种野人,注意的只是大陆而已,虽然对他的礼遇极重,甚至将辽阳相托于他们三顺王驻扎。但是对于他最拿手的水师却是根本不屑一顾,这么多年来,不仅没有任何投入,甚至一度都想放弃水师,让他和麾下骁勇善战的水师儿郎,变成完全意义上的陆军。

这种能够让他放手在自己最适合的领域内打拼的信任,也是让尚可喜真的喜的可以,虽然还不能说立即心悦诚服的誓死相报,但是却也是让他开始渐渐的将自己慢慢亲近镇西军,甚至慢慢融入镇西军体系中而不自知。

对于赫图阿拉,如今已经没有任何的战术可言了。无论是蒙古人,还是镇西军,甚至关宁军,只要他们敢于以死而拼,建奴都不会是他们的对手!因此,易飞的战略布置也是十分简单,以最为熟悉满清的科尔沁为主攻,土默特人在旁辅助,力量就足以与满清军力持平。而瀚不离部与地头蛇喀喇沁蒙古部则是迂回至赫图阿拉之后,防止满清远循漠北,虽然这个可能低的几乎为零。

而镇西军也是一分为二,五千骑随着关宁军封锁向南的道路,必要时也是起着敲打关宁军的打算。在易飞看来,若是这次关宁军的表现若是再让人无法接受,那他也就会毫不犹豫的灭了这些只会是拖累的垃圾东西。

而易飞则亲率剩下的五千骑兵与五千马步军跟随在科尔沁蒙古部与土默特部之后,防止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就算科尔沁蒙古人临阵倒戈,那易飞也是有信心直接将其主力歼灭于跟前,至于土默特人,对于俄布木的小心思已经有了认识的易飞,自然是不肯放过任何消弱土默特部的机会。

更何况如今这种明面上是摆着送功劳给土默特人,但是实际上却是让他们去抵挡满清的最后疯狂。虽然明面上满清的兵力如今只有两万不到,而且其中大部都远称不上精锐,但是亡国灭族的时刻就在眼前,这些已经完全没有了退路的满清骑兵的疯狂性还是肯定会有一些的。

果然,从抚顺前往赫图阿拉的路上,路过萨尔浒之时,近万满清铁骑也是静静的等待在这儿。二十年前曾经的萨尔浒之战,大明最精锐的十一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一战而鼎定了满清铁骑无敌的声名。显然,多尔衮也是希望在这个无法投入大量兵力的战场上,狠狠的挫挫联军的威风,安定一下族内一片的悲观气氛。

也许是萨尔浒战场,这个让满清崛起的战场给了满清士兵勇气,也许是看到头一个进攻的竟然是自己原本的铁杆科尔沁蒙古部,满清的士气也是在随着战马的奔驰而缓缓的上升,无比的屈辱和愤怒让他们根本就不搭话,直直的向着科尔沁蒙古人疾冲而至。

原本在漠南蒙古籍籍无名的科尔沁蒙古部,完全是靠着与建奴的紧密关系而上位的典范。十数年下来,靠着与建奴全力一次次的征讨草原,一次次的出征大明,也是让科尔沁蒙古收获巨大,在武器盔甲上面,只是仅次于建奴罢了。他们的战力也是在一次次的大战中得到快速的提升,十数年下来,也是相当的可观。虽然在崇祯十三年围攻宁武不果,更是被反击的血骑打的几乎全军覆没,但是科尔沁靠着这么多年的积累,还是基础甚厚。

这次面对已经没落的老东家,科尔沁蒙古毫不含糊的直接出兵一万,与土默特部近八千人一齐并头而进,实力上做到完全自保也是足够的。面对着建奴的挑战,科尔沁部上下都是没有丝毫纠结,这种轻易改换门庭的状况对于擅于抱强者大腿的草原民族来言,根本就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两股士气昂扬的军队也是快速的撞于一块,虽然建奴依旧占据着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但是连战下来老兵数量损失惨重的事实也是让他们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威猛。科尔沁蒙古在顶住第一轮冲击之后,虽然依旧被满清大军压着打,但是已经不再一昧退却,开始变得有攻有守,而土默特人也不可能站在边上看着。满清一万大军并没有全部冲击科尔沁蒙古人,而是留下了近三千人防备着土默特人。

八千对三千,无论怎么看,都是赢面极大。但是事情不是比人多就行了,至少俄布木就没有丝毫的兴奋,但是他却不得不出兵。若是因为他按兵不动而导致科尔沁败北,那这仗下来,他这八千人也别想保住一人,更是会被心狠手辣闻名的易飞直接灭族都有可能!这八千人一到,也是立即让战场变得更加火爆起来。刚刚重组的土默特王庭汗军明显在战力上差了不是一个档次,若是与满清一对一捉对厮杀,那满清杀光他们之后,自身也不会损失多少。但是在与科尔沁蒙古人相持不下之时,土默特人战力再不济,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双方的战斗也是激烈无比,一万人力敌近两万人,但是满清却是行有余力,打的两部联军只能苦苦坚持。

“呜呜呜……”

苍凉而悠长的号角声再次传来,又是一股骑兵开始缓缓起步,准备杀入战场。

“以

吾之名,血洗天下!”

对于号角声,一千骑兵也是长声以对。在这个已经严重混乱而又狭小的战场上,一千骑兵已经极限了,一千血骑的缓缓提速,虽然还远未至近旁,但是却是已经极大的鼓舞了蒙古人的士气。一时间欢呼声大作,受到激励的蒙古人也是强势反弹,一下子将行将崩溃的战线再次拉至平衡。

“杀!”

马速已经提至冲刺速度一半的血骑也是猛的爆出一声怒吼,四排骑墙阵也是快速而又精确的向着满清两部大军的中间缝隙突袭而来。寒光闪闪的马刀也是早就已经开始在初春的阳光下不断的闪耀着寒光,那一抹抹的清洗不去的血腥味也是不断的蔓延着。

毫不费力,一千绝骑而过的血骑直接将满清大军的结合处撕成碎片,留下一地的死尸。后排的镇西军甚至还会因为没有目标可杀,而将战马上许多呆呆的捂着伤口的建奴再补上一刀,仁慈的让他们再也不用体会死亡前那无边的恐惧。一千血骑横过结合部,稍稍一个余切,便即迂回至一路建奴大军的侧方。望着还不停滴落着鲜血的马刀,阿巴泰也是终于明白这一仗根本不可能再有任何希望了。重现萨尔浒也只是一个美丽但却并不实际的梦想罢了!看到建奴已经溃败而逃,原本被压制的死死的科尔沁蒙古与土默特部也是士气大振,论起正面战他们也许连如今的建奴也打不过。但是论起追击,却是他们这些自幼长于马背的民族的最强项,马上直立射出箭矢、套马索、以及迂回包抄,如同马上杂技的动作也是让一千血骑都看花了眼。

第483章大军北上

如今的赫图阿拉已经完全的残破了,女真人兴起之后,也是失去了对这个山沟里面的城池的兴趣。十数年无人看守的结果,也使得这座城池已经基本上是没什么防御能力了,对野兽之类的除外。

而满清再次败退至此后,也是根本没有修葺的意思。汉人的强项是攻守城,就算这座小城修的再坚固,也是不可能在大举进击而来的汉人的手中守住。已经在野战中失利的满清可选择的策略并不多,在如今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他们也只有最后一条路,再次披发入山,做回他们祖先曾经的状况。茹毛饮血,与各种危险的动物争夺生存的权利。

但是令多尔衮极为愤怒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如今的满人之中也是开始出现另一派。那就是主和的一派,他们认为易飞原本可能会答应他们的投降,但是却是因为多尔衮的固执,这才让最后一丝希望落空。

这种声音也是得到了众多的拥护者,毕竟在过惯了数十年的富足安乐日子后,新起来的一辈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再次在山中生存。而在山中生存,也是意味着他们从此再也是得不到之前的日子,虽然在爱新觉罗数十年的威信压制下,还没有人敢于正面挑衅,但是消息蔓延的速度之快,也是让多尔衮都恨的咬牙切齿。但是几经查访却是根本寻不到事情的源头,但是原本还算顺利的迁民入林的计划却是一下子变得极为缓慢起来。

前方的军队虽然败退,但是赫图阿拉处于深山老林,道路崎岖,依靠着将士们凭借地势节节抵抗,也是给族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退入山林。但是这些人却是完全不明白时间的宝贵性,依旧在随意浪费着前方将士用命争取来的时间,各项工作始终是慢的如同让人无法忍受。

在恶狠狠的杀了十数个动作最为拖拉的族人之后,将他们想将银子等没用的东西带走的欲望扼止之后,族人们的动作终于快上了一些。但是满清到了今日早已经是穷途末路,粮食一率优先于征战之士,而族人们早就已经是完全的配给制,每日只靠不多的粮食维生,许多满人都是饿的两腿发软。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舍弃自己的银子和牲口,也是让他们普通怨声载道,虽然不敢再拖延,但是相互之中遥遥对视之际,也是有一种别样的意味出现。

前方原本极为顺利的拦截也是让多尔衮十分的舒心,毕竟占据着险要地势,再加上精兵强将的拦截。这也是让追击而来的蒙古人顿时撞了一头大包,动作也是变得谨慎起来。从古勒至赫图阿拉短短的数十里山道,蒙古人却是连走了数天,却是连一半都未走到。

但是从昨日起,蒙古人已经完全被替换了下来,换成了清一色的镇西军步军。令多尔衮都有些目光发直的情况也是出现了,只有寥寥的数十人的小部队,他们的打击却是不仅精确而且猛烈,数十人相互配合,不断的交替前进,虽然他们只是带着一杆形似火铳的东西,但是射程却是远的令人发指,而且这些人的经验也是丰富的令人发指。许多势大力沉的箭矢都是十分轻易的被他们发现并躲开。

他们的火铳不仅射程远的令人发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