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便示意典韦,由典韦领着一些飞虎将士,把这些人悄悄地从招贤馆侧门押送去屯田兵团下面的矿井去劳作,这便是他们的骗吃骗喝付出的代价。此后的时间里,招贤馆并不把那些骗吃骗喝之辈挡在门外,因为他们会被送到黝黑的矿井下面去授官。

这五百多人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文不成武不就,才疏学浅却胸怀大志,一心想做将军,想做太守,这样志大才疏的人亦是挺麻烦的,随便把他们打发走,他们乱发牢骚,也会影响吕布的声誉。

胡昭胡孔明却不以为然道:“这些人,多半是闭门造车靠自学而来的学问,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主公可以留那些学文的在中央大学堂旁听一些时日,留那些学武的在中央飞虎军里训练一段时间,他们自然能察觉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到时候不用主公打发,他们自己也会羞惭。”

吕布抚掌大笑道:“孔明此言甚有道理,便按照你说的办。”

吕布忽然看到胡昭后面跟着一个小尾巴,正是八岁的诸葛亮,清秀可爱聪明灵动的小正太。

吕布诧异地问道:“亮儿怎么跟着你?”诸葛亮历史上字孔明,胡昭也是字孔明,两个孔明先生竟然站在一起,吕布都不知道诸葛亮日后该如何取字,如果不取孔明而取别的字的话,吕布都觉得别扭,吕布忽然觉得脑仁都疼。

胡昭笑道:“主公不是让亮儿拜水镜先生为师吗?我见亮儿聪颖可爱,也收了他为徒。自从主公同时拜卢太傅和蔡太师为师,两个师父收一个徒弟已经不稀奇了。”

吕布心里狂笑不止,诸葛亮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跟历史是吻合的,可胡昭是诸葛亮历史上的宿敌司马懿在历史上的授业恩师,现在诸葛亮拜胡昭为师,当真是历史的恶搞啊。

吕布一把拉过诸葛亮,摸着他的小脑瓜:“亮儿,我不是给你叔父安排宅院了吗?你不跟着你叔父和你哥哥,又回来招贤馆做什么呢?”

诸葛亮咯咯笑道:“义父,为了便于跟两位师父求学,我和哥哥现在没和叔父一起住了,而是跟着两位师父一起居住,我便跟着师父一起过来看义父你是怎么面试贤才的。”

吕布又问道:“亮儿,你不是编入童子军,跟着玲绮、吴瑕、吴班他们一起训练的吗?”

诸葛亮嘻嘻笑道:“义父,我们童子军都是上午训练,现在是下午了。”

吕布这才想到,他整个上午都是在跟内阁那些世家大臣们开会,到了招贤馆已经是下午了,连顿像样的中午饭都没吃,当主公当到这个份上,也真够悲催的。

吕布忽然想到自己穿越过来以后的一系列举动,短短三个月里,竟然做了那么多事情,但做得都很不扎实,用一个成语足以形容这三个月的吕布,好大喜功,跟那个能力出众却因好大喜功而亡的隋炀帝杨广一个样子,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自己太心急了,一下子推出那么多改革,很容易把每个都搞得虎头蛇尾一般,欲速则不达。

吕布决定以后要稳健行事,更要珍惜自己,不能为了虚妄的野心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这是面前的诸葛亮给吕布的启发,那段历史上的诸葛亮事必亲躬,鞠躬尽瘁,终于被那个善于养生善于防御的司马懿给磨死了,吕布不想成为历史上那个诸葛亮那样悲催。

吕布想到这里,轻轻摸着诸葛亮的小脑袋:“亮儿,不要学义父这样废寝忘食,要记住,身体是革命,哦,身体是成就大业的本钱,没有一个好身体,即便是成就了大业也享受不了,所以呢,饭要吃,觉要睡,该下放给下属的差事就要下放给他们做,作为上位者只要负责最后审核就行了,没必要事必亲躬的。”

诸葛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吕布站起身,对陈琳等人说道:“你们把好第一关,毫无能力的你们交给典韦发落,能力一般的便由董昭的军政部量才使用,能力突出的再交给我面试。我就先回将军府歇息了!”

董昭笑问道:“能力一般、能力突出该如何界定?”

吕布道:“上午的内阁扩大会议,你作为司隶校尉治中从事也参加了,你对十品官制也有所了解了,我就把鉴别贤才能力的重任交给你、陈琳、司马徽、胡昭、崔琰、傅奇六个人决定。能够胜任从六品官以上的人才你再交给我面谈,能够胜任七品官以下的贤才由你们决定安置在何处,要先尽量安排在中央军军务院各部各军,剩下的再安排到六部以及下面的郡县衙门。

你们记住一点,我要的人才不但是猛将、谋士,还有治政、律法、军械、文赋、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哦,对了,就按照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礼部这六个部的选材标准吧。”

董昭他们点头称喏。

胡昭却问道:“主公,我身为中央军下属的中央大学堂副校长兼政治学院院长,算是那一品?”

吕布愕然,随后略微想了一下:“中央大学堂应该是跟太学同级,你与水镜先生的职位略同于太学博士祭酒,应为正五品,你们下面的那些教授的职位略通于太学博士,为从五品。”

书中暗表,祭酒原意是德高望重的祭祀或宴会的主持人,后来引申为“特定人群的地位最尊者”,到后来,就成官名了。总的来说,祭酒相当于同类官衔中地位最高的人,如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军师祭酒,是参谋人员里面的首席,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但军师祭酒相对于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相比,是没有军权,还在两者的下面,所以中军师祭酒徐庶,是中军师中郎将董昭的副手,前军师祭酒徐庶,是前军师中郎将沮授的副手。

胡昭微微一笑:“那我的位置岂不是跟大郡太守是一样品级?”

吕布点点头:“确实如此,难不成孔明先生你想外放为一大郡之太守不成,哈哈,我可不想把你放出去,有你在中央大学堂,大学堂里能培养出几十上百名称职的郡太守。”

胡昭哈哈笑道:“非也,我生平志趣便是教书育人,培养青年俊才,并未有过涉猎官场的打算,只不过我看你这十品官制里面有些官职的品级搞得不太恰当。”

吕布诧异道:“愿闻其详。”

“尚书左右丞为尚书左右仆射的副手,您定尚书左右仆射为正二品,而尚书左右丞为正六品;尚书郎中的官位仅次于尚书侍郎,您尚书侍郎为正三品,尚书郎中却为正六品;侍御史为御史中丞的副手,您定御史中丞为从二品,侍御史却为正六品。官位差别很小,品级差别很大,希望主公能尽快改正,以免被其他大臣诟病。”胡昭一一分说道。

吕布吃了一惊,他恍然想起,自己完全套用的是魏晋时期的官位品级,却忘了魏晋时期的九品官职脱胎于九品中正制,本来就有很大的问题。

吕布拱手谢道:“若非孔明提醒,我必成朝野笑柄。”

司马徽见吕布从谏如流,也进言道:“主公您身为从一品的征北大将军,您的行军【“文】长史沮授、留守长【“人】史董昭、行军司【“书】马黄忠、留守司【“屋】马高顺为您的左右手,当您不在的时候代您发号施令,按照你指定的官制,他们却为正六品,而中央军各军军帅、师帅如王越、鞠义、高顺、韩浩等人有正四品的羽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诸护夷中郎将、典农中郎将之职或正五品的鹰扬、折冲等杂号将军,试问正六品的长史司马如何指挥得动正四品的中郎将呢?”

吕布笑道:“水镜先生提醒的甚是,那就把从一品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诸四征镇大将军的长史司马设为从三品,如此这般,每一级将军的长史司马的品级都要设为比主将低两个品级,各地州牧、州刺史的别驾治中也设为比主官低上两个品级,因为长史、司马、别驾、治中都是由主将主官自行任命却永远只是掾属之长,若是由朝廷指派的佐官、可以升迁为正职的,便设定为低上一个品级或半个品级。”

第309章 重修官制

经过司马徽和胡昭的提醒,吕布察觉到自己的十品官制,实在不应该按照历史上曹魏时期的九品官制来原封不动地照办过来,可吕布已经把这个提案交给了内阁尚书台,想要修改自然是可以的,但有损于吕布的名声,吕布发现自己很有朝令夕改的趋势,他在尽量地遏制这一点,不想落给那些潜在政敌们以口实。

吕布在赵云一百亲兵护卫下,快马加鞭,离开招贤馆,入宫面圣。

吕布想进皇宫可以不分时间,想来就来的,整个邺城朝廷诸大臣里面只有他有此殊荣,有一半都源于他跟太后何莲的超友谊关系。

吕布顺利地进了第一道宫门,因为第一道宫门是虎贲中郎将王越统领的虎贲兵防守的。

吕布顺利地进了第二道宫门,因为第二道宫门是羽林校尉吴崇领羽林军防守的。

到了第三道宫门,吕布更是如同进自家的门一样,因为守卫皇宫最后一道宫门和皇宫各个宫殿的是新成立的巾帼军,巾帼军统领便是吕布的爱妻吴瑕,她出身于陈留世家吴家,乃吴起的后人,枪法娴熟,由吕布推荐给太后何莲。

现在的皇宫里面除了天子刘辩之外,并没有任何一个男子,除了宫女、女官就是女侍卫,而天子刘辩又被太后何莲、皇后唐妍、万年公主刘言管束的很紧,所以吕布放心将自己的爱妻放在宫中做大内侍卫统领,也放心让自己的准老婆蔡琰在宫中做尚仪并准备做未来的大长秋。

在过前两道门的时候,吕布只是说太后召我入宫相商,根本没有出示任何凭证,王越和吴崇就打开大门,在过第三道门的时候,吕布还是遵从礼节,让吴瑕入内禀告,说征北大将军吕布前来求见太后。

太后何莲还以为吕布在傍晚时分想要再跟她行鱼水之乐,连忙派心腹宫女将吕布引入她的寝宫。

吕布见太后何莲一脸春色,知道自己若是一下子就把公事摆出来会坏了她的兴致,便大展神威,把太后何莲喂饱,待她香汗淋漓娇喘吁吁之际,把十品官制讲了出来。

不等吕布说出这个十品官制急需要修改的地方,太后何莲先把她觉得不妥的地方讲了出来:“本朝光武帝鉴于前朝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竭力把权力集中于皇室,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尚书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才便于皇室控制。若是以你的意见,将尚书令提到与三公同列,将六部尚书提到与九卿同列,如此一来,不但我刘汉皇室容易被世家大臣架空,连你吕布也会容易被世家大臣架空,要知道那尚书令、六部尚书侍郎之流几乎全是世家大族出身。”

吕布细细想了一下,尚书台的权力本就已经非常显赫了,在东汉末年,三公地位虽高,若是没有一个录尚书事的头衔,三公根本就是摆设,何进和袁隗在汉灵帝末年之所以权柄甚大,就是因为他们有录尚书事的头衔。

而在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因为它威权升高,引起帝王的疑忌,所以有些帝王又开始剥夺它的权力。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于是在尚书台之外复有中书省,而原来作为皇帝侍从的侍中也逐渐成为参预机密的要职,尚书台不再有独占机枢的地位。东晋以后,录尚书之权渐分,有时以三四人并录尚书事。宋孝武帝孝建中,为防大臣威权过盛,遂省去录尚书之职,以后置废不常。

既然尚书权力已经如此大了,再提高他们的品级,真的会容易出现架空自己的可能,吏部尚书郑泰的事件是第一起绝不是最后一击,看样子内阁尚书们的品级要限制一下了,只是自己已经那样提出来了,再由自己提出限制他们的品级,肯定会被这些六部尚书们攻击。

太后何莲看出了吕布的为难,娇笑道:“他们还未向我上表,等他们上表了,我再援引以前的制度给他们驳回,让他们重新修订,你不用出面。”

吕布自己都兼领兵部尚书,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也不能真的按照过去的制度来定自己的品级,便道:“若是按照过去的制度,尚书令的品级还不如郡太守,现在这些尚书们的权力大了,而皇室的威望不如以往,可不能跟先帝时期那样一味压制了。”

太后何莲点点头:“爱卿言之有理,本宫想听听你的意见,该如何给这些尚书们定品级。”

吕布先是把司马徽、胡昭的意见说了一下。

太后何莲笑道:“把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侍郎的品级往下降一下,把尚书左右丞、尚书郎中的品级提升一下,这样一来就显得没那么突兀了。只是该如何确定这些官职的品级,还需要你最后确定。”

吕布促狭一笑道:“您是太后,临朝听政,这朝政大事应该由您拿主意才是。”

太后何莲把粉脸靠在吕布粗壮的臂弯,娇笑道:“我是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是我的男人,就有责任帮我拿主意。”

吕布伸出双臂,把丰腴柔美的太后何莲紧紧地搂在怀里:“太后如此厚爱微臣,微臣必不负太后。”

吕布稍微想了一下,想起在隋唐时期尚书都是正三品的,而在这个东汉末年,尚书的权力刚刚抬头就很猖獗,应该抑制一下,便道:“就降一级,为从三品吧。”

吕布跟何莲又做了一番细致的讨论,敲定了最后的十品官制:

正一品,大将军、太傅、太师、太保、一字王;从一品,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诸四征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郡王。

正二品,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少傅、少师、少保、郡公;从二品,四安将军、四平将军、侍中、光禄大夫、九卿、司隶校尉、御史中丞、持金吾、将作大匠、大长秋、尚书令。

正三品,龙骧将军、虎贲将军、辅国将军、度辽将军、大州牧、左右尚书仆射、正一品长史司马、县公等;从三品,建振奋扬诸将军、州牧、大州刺史、大州将军、六部尚书、侍御史、从一品长史司马等。

正四品,四方中郎将、羽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诸护夷中郎将、城门校尉、州刺史、州将军、县侯、尚书左右丞、正二品长史司马、正一品从事中郎等;从四品,大州州丞、六部侍郎、从二品长史司马、从一品从事中郎、典农中郎将、廷尉正监评等。

正五品,诸杂号将军、大郡太守、大郡校尉、乡侯等;从五品,郡太守、国相、郡校尉、给事中、太学博士祭酒、典农校尉、诸部司郎中。

正六品,秘书郎、奉车都尉、驸马都尉、太学博士、诸护军、司盐都尉、亭侯;从六品,公车令、大县县令、大县县尉。

正七品,县令、县尉、诸军诸大将军正行参军、门下督、典农都尉等;从七品,部曲督、大县县丞、议郎、诸公府掾属、门下郎等。

正八品,郡国太守相中丞长史、县丞等;从八品,县主薄、县功曹、乡令、乡尉、乡傅等。

正九品,有乡丞,从九品有乡佐、乡主薄等。

正十品,有亭长、亭尉等;次十品,有亭丞、里长等。

特别注明,每一级将军的长史、司马品级比主将低四个品级,各地州牧、州刺史的别驾、治中比主官低四个品级,朝廷指派的佐官,比主官低上两个品级。

在吕布通过太后何莲修改了十品官制的同时,董昭、陈琳、司马徽、胡昭、崔琰、傅奇花了两天时间,从招贤馆里的五百四十一名贤士里选出了三百八十六名能够勉强可以委以官职的贤才,其余的一百五十多名都是骗吃骗喝的无赖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