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侬,我农-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嬤嬤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徐老太太正月二十四去世,临终前留了遗言:“李嬤嬤、单嬤嬤跟了我大半生,我去了之后,先前的月钱照发;若她们想出府养老,每人给置一个小宅子、雇两个人照顾,每月府里供给米面衣物;若离开殷京,每人赠银一百两。”

待儿媳郑氏离开,徐老太太对两位老嬤嬤道:“原麒、景宏都不大在家,原麒对后院又是个糊涂的,我这一走,府里恐怕不得安生,你俩未必过得好,我看你们还是离开吧。你俩的家人都不在了,枫叶谷冬暖夏凉,倒是个好去处,不过董其年等人的妻子、儿女你们也不熟,去了恐怕会不习惯。澄玉那丫头很孝顺,已经与传芳定了亲,如今传芳在大理寺任职,几年后澄玉肯定会进京与他成亲。澄玉长年住在乡野,对殷京不熟,进京后恐怕会吃亏。你俩经过大风大浪,不如去象州找她,平时多教她些东西,几年后再随她回来?澄玉、传芳两人本性纯良,必会给你们养老、不会亏待你们。”

两位嬤嬤一愣,没想到老太太竟是这样安排,但只考虑了一小会,就立即明白了老太太的苦心,两人流泪答应了。

老太太去世之后,被皇上封为卫国公夫人厚葬。郑氏全面接管镇南候府、大规模调整了府里的人事,整顿之后的的镇南侯府很平静:妾侍们各自待小院里,孩子们该上学的上学、该玩耍的玩耍。然而,郑氏却很是忧心一件事——长子景宏的婚事。

景宏今年已经满了十八,婚事八字还没一撇。自枫叶谷回京之时,自己尚未清楚殷京情形、儿子年纪也小,便慢慢相看;后来到了议亲年纪,南疆却打起仗来,父子俩全上了前线,哪里还有心思相看人家;战后丈夫封了侯、儿子封了将军,明里暗里提亲的人家几乎踏破了门槛,这时又开始挑三拣四起来——自己的娘家已经没人了,定要给儿子挑个顶事的妻族。这也罢了,也不是没有合意的,景宏却不肯合作,让他出去赴宴、游玩,总是推脱,逼急了,便道:“大丈夫何患无妻?我如今不过十几岁,着什么急?二十一、二岁再说亲不迟!”

为何要二十一、二岁以后再提亲事?起初郑氏很不解,后来听到杨家丫头和黎家小子定了亲、四年后成亲,她终于明白了过来。郑氏不担心,杨德清和黎嘉铭情投意合,她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有机会,对于这一点她又有些恼怒——在那个小丫头眼里,自己的宝贝儿子竟然比不上一个村童!即使杨家丫头中意自己的儿子,郑氏也不担心——她有杀手锏,自己的儿子绝不能娶杨裕谷的孙女。

婆婆去世,景宏需要守一年的孝,不能成亲,但是并不影响定亲。郑氏已经看好了几家,本打算在景宏再次赴南疆之前定一家下来,谁知道他竟扛起孝道大旗,在自己父亲面前立誓:“父亲不在的九年,祖母呕心沥血教导儿子,如今祖母去了,儿子打算跟父亲一样,给祖母守三年孝,出孝后方成亲。”

徐原麒竟然同意了:“好!皇上把十万飞骑交给你,将来恐怕有大用处,如今四方无事,你正好趁机把兵士好好训出来,不枉皇上信任!”

郑氏很是恼怒,对丈夫道:“我看好的几家,姑娘都是十五、六的年纪,人家如何肯再等三年?再说,三年后宏儿都二十一了,这般年纪的儿郎,哪个不是已经儿女三五个?”

徐原麒却不以为然:“一旦打起仗来,将军有可能十年、八年都要待在边疆,如果三年都不能等,这样的人家也就罢了,你另寻就是。景宏一个侯府世子,人好本事大,还能娶不到妻子?至于孩子,你三十一、我三十五,不照样生出了聪明俊俏的景浩?景宏二十一岁娶妻有什么打紧,生到三十五,能生一大串呢!”

徐原麒看到郑氏还是满脸不豫,压低了声音道:“我们府上现下看似风光,但毕竟不是老臣,朝中尚有人对宏儿领兵存有异议,因此这份差事一定不能办砸了。宏儿既有这份心,你就不要再烦他了。趁现下天下太平,好好教导下面几个小的才是正理。”

郑氏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听了前半段,觉得丈夫的顾虑很有道理,暂时打消了一年后让儿子成婚的念头。但是听了最后一句,不由嗤道:“侯爷,景鹏已经搬到外院,教导他是侯爷的责任;景重只有半岁,还是个奶娃子,离不了司姨娘;至于景舒、景悦,侯爷前几日不是准了她们跟着朱姨娘么?”

徐原麒语塞,看了郑氏半刻,这才道:“把景浩叫过来吧,让他跟我们一起用晚膳。”

歇息之前,郑氏对丈夫道:“上次我跟你提到的张表姐,前几日已经从利州回来了,带了一双儿女回来。儿子跟宏儿同岁,学了他父亲的一身本事,比宏儿也不差什么;女儿今年十三,长得稳重大方,也能干,在利州之时已帮着表姐理事。我最近不好频繁出府,遣人请了他们三日后上门来,到时你见一见,若觉得姑娘好,就看看能不能给宏儿定下来。”

徐原麒想了想,道:“正好宏儿也在家,如果他见过之后同意,也未尝不可。”

第二日下午,徐景宏听到风声,坚决收拾东西即刻走人,连李嬤嬤、单嬤嬤也顾不上了,吩咐她们三日后启程,自己在距殷京三百里的冀州府梁城等着她们。

景宏不告而别,郑氏淡定对莫嬤嬤道:“只要侯爷同意,宏儿不在也能定亲!”

莫氏深以为然:“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姐说的是正理。”

第54章 054 尽母责韦氏送美

相较于郑氏的笃定,刘府的吏部尚书夫人韦氏则很是气闷,刚才她到书房给丈夫送宵夜,顺便提起儿子们的亲事,不想碰了一鼻子的灰。

她已经为自己儿子镜辉相看了几家小姐,有一两家颇为中意,奈何大哥镜湖尚未议亲,不能即刻定下来,于是她便跟丈夫商量:“辉儿已经满了十五,也该议亲了,妾身也看好了几家,但是辉儿不好越过大公子定亲,老爷,大公子的婚事该定下来了。”

刘源长一边慢腾腾作画,一边道:“夫人手里可有合适的人选?”

韦氏大喜,回道:“这一两年妾身出入各家府邸,看来看去,还是妾身大堂兄家的长女合适。大娘虽自幼丧母,但知书达理、为人谦和,与兄弟姐妹也融洽……”

刘源长待韦氏说完,停了画,站直了道:“听着挺好,但镜湖的妻子却是刘府的长媳,将来会是我刘家的宗妇,刘家人多嘴杂,大娘幼失庭训,恐怕难以服众,父亲那一关也过不去。若你实在舍不得大娘,镜辉年岁与她相当,两人又自小相识,定给镜辉倒是不错。”

韦氏一口气直冲脑门,默了半刻才道:“老爷的话有道理,这事是妾身思虑不周,妾身再仔细留意罢。另外,妾身前些日子到庙里拜菩萨,给镜辉求了一支姻缘签,解签的师傅说,镜辉最好娶一位比他年少的妻子,大娘比镜辉年长一月,不是镜辉良配。”

刘源长笑道:“既如此,镜辉的婚事便不急,夫人慢慢打听便是。对了,前几日父亲来信,已经答应明年秋闱让镜辉下场一试,镜辉若能中举、列进士,→文¤人·¤·书·¤·屋←自有更好的女家求上门来,到时夫人恐怕会挑花了眼呢。虽说男子十八九娶亲最好,但是父亲说了,镜湖的婚事他自有主张,因此以后夫人就不必操心了。夫人向来贤惠,镜昭今年也满了十四,给镜辉相看人家时,也给镜昭留意一下。”

刘源长没有告诉韦氏的是,刘阁老的来信中,特意提了一句:“今上根基未稳,映川的婚事不必着急。”

韦氏低声答应了丈夫,回房之后却铰烂了三块帕子才顺过气来。随身嬤嬤孙氏觑她脸色,小心翼翼道:“老爷没有答应?”

韦氏把书房里的情形说了一遍,最后低声道:“不答应也就罢了,还要把大娘定给辉儿,这算什么事?李氏的儿子样样都好,我的辉儿只能捡他不要的?”

孙氏一边给韦氏顺气,一边道:“老太爷虽不在殷京,但是家里的大事还是由他做主,老爷也是没有办法,大娘幼年丧母也是事实——”

韦氏打断道:“什么‘幼失庭训’!大公子的娘李氏不也是早早死了?你见过大娘、也见过大公子,你说说看,谁更好相处?”

孙氏道:“男子跟女子不一样,哪里好比较?不过,大公子的婚事既有老太爷做主,小姐便不用操心、也不用担什么恶名,倒是一件好事。”

韦氏还是气不顺:“老爷还让我给西跨院那个贱人的儿子找媳妇呢!真是气人!嬤嬤,你说我当年做错了么?”

孙氏一愣,而后赶紧道:“小姐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念头!老爷人长得好、又能干,刘家也守规矩,如今小姐有二少爷、大小姐、四少爷傍身,日子已经很好了。”

韦氏想了想,道:“嬤嬤说的也有道理。对了,老太爷准了辉儿明年下场,你这几日把辉儿的院子清理一遍,把那些妖妖娆娆的都请出去,换几个老实的进去侍候。”

孙氏答应了,却又想起一事:“大公子已经满了十八,虽说他的亲事不用小姐操心,可是他屋里侍候的人,小姐得让人给送过去了。他收不收是一回事,可是小姐要再不做,就有闲话传出来了。”

韦氏头疼道:“我哪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再说,象州山高水远,说不定他的屋子里都已经满了呢。”

孙氏摇头道:“我看不会,刘家有规矩,通房侍妾必须长辈点头才能收,否则以后回来也进不了门。大公子冷是冷,却知书达理,估计中意的也是那种能认字读书的丽人,小姐往这上头寻人就对了。”

韦氏道:“如此,你明日便操办起来,先挑十个,我一一看过之后,选出其中四个出挑的年前送到象州去。”

第二日,刘府的内院便热闹起来,大小丫头们进进出出,不几日刘源长就发现了这个异状,问明缘由之后,笑着对韦氏道:“是啊,镜湖也长大了,人不风流枉少年!然象州那等蛮地,想来也养不出什么丽人来,夫人正该细细挑选,做得好!做得好!”

韦氏看着已到中年却依旧俊逸倜傥的丈夫,面上含笑、内里泛酸。

这一日,德清正站在田边指挥雇工们给稻子施肥,擦汗的间隙看见大道上驰来几匹马,后面还跟着一辆车,还待细看,其中一匹马已经跃到了眼前,马上之人一边勒马往下跳,一边大声道:“清妹妹,据说你发了一笔小财,一会可得好好招待我一顿!赶了两月的路,可把我累坏了!”

徐景宏又回来了!

德清头疼,干笑道:“徐师兄,大鱼大肉没有,青菜豆腐随便吃。对了,后面车里是给我拉的礼物么?徐师兄太客气了!”

景宏望着德清笑:“清妹妹,这回你可猜错了!马车里是降魔的神仙,专降你来了!你自己去看看,可别吓哭了啊?”

德清也不客气,真的走过去掀开了车帘,然后立即惊叫了一声:“李嬤嬤!单嬤嬤!”

再然后,眼眶便红了:李嬤嬤、单嬤嬤一生都跟着徐老太太、形影不离,如今她们竟到了象州,那么老太太肯定不在了!可惜自六年前分别,竟再没有见过这位给过自己诸多温暖和帮助的老太太!

景宏看到德清难过,走过来,轻声道:“清妹妹,两位嬤嬤真有那么厉害?真的吓哭了啊?”

德清不理他,搀了两位嬤嬤出来:“我家里新造了房子,嬤嬤们来得正好,以后就都住下、别走了。这里离枫叶谷也近,前几日董伯出来办事,如今还没走呢。明日我们一起随他回谷里看看,嬤嬤们不知道,谷里现下有好多孩子呢,男孩女孩都有,可热闹了……”

一路絮絮叨叨进了村,领了大家站在了一座三进的院子前面:“三日前刚搬进来,收拾得还不够整齐,嬤嬤们先将就住几日。”

顾氏正在厨房里指点着雇工做饭,听到喧闹声走出来,看见女儿身边站着两位四十多岁的嬤嬤,很是诧异。

德清赶紧介绍道:“娘,这是枫叶谷徐老太太身边的李嬤嬤和单嬤嬤,老太太让她们来陪伴我,以后要常住在我们家了。”

顾氏大喜:“两位嬤嬤快请进!快请进!”

家里有将军府老夫人的贴身嬤嬤常住,真是太好了!德清以后要做官太太,出嫁前有她们教导、出嫁后有她们帮衬,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顾氏看李嬤嬤年纪略长,便上前扶了她的手臂,亲自把两位嬤嬤领进了德清住着的第三进院子,然后忙进忙出的安排住房、寝具等等。

看到顾氏如此明理,李嬤嬤和单嬤嬤对视一眼,心渐渐安定了下来。午饭用餐之时,两人又见到了憨直、老实的仁厚以及纯净、机灵的德正,心头最后一点犹疑也消散了,自此安心住了下来。

午膳之后,景宏眼看着德清与两位嬤嬤进了后院歇息,不由很是懊恼:以前看到杨家屋子窄小,恨不能帮他们建一座大屋;如今杨家有了大屋,见一面竟是不能,真是可恶!

景宏却也不愿立即就离去,拉了徳正东拉西扯,打算挨到吃过晚饭再走,可是徳正开口闭口便是“刘哥哥昨日去了大树村……刘哥哥明日要来红土村”,令他更是郁闷。

景宏心不在焉与徳正闲聊,正不自在时,杨家院外匆匆忙忙跑进来一个人,一进院门就欢喜道:“岳父、岳母,徳秀今早生了一个女儿,母女平安!”

杨家四口人听到这个消息,不一会就全部聚到了第一进的大厅里,商量着马上派人去杜家村看望,最后决定顾氏、德清两人同去。

景宏坐在一旁,闻言立即道:“四婶,你们坐着马车去,我顺路护着你们一道走。”

顾氏想了想,马车疾跑、绕道绿水镇去杜家村倒比步行走小路快,于是欣然同意。

一行人经过绿水镇的时候,对面驶来一辆马车,车夫向景宏打听:“公子,乐阳县城应该朝那个方向走?”

景宏听出来人竟是京城口音,诧异道:“乐阳县城在北边,你们从京城来,如何会到了这里?”

车夫道:“我们是从京城来,但是到了通化便转坐商船,谁知坐过了地,今早在平岭镇码头下的船。”

德清听了稀奇,从车里探出头来查看,发现对面的马车式样与乐阳的很是不同,不由“咿”了一声,然后低声问景宏:“徐师兄,你看他们的马车,式样与我们的相似,难道他们也是自带马车一路从京城过来的?”

景宏道:“多半是了。”

两辆马车背道而驰,错车的时候,一阵微风掀起对面车帘,景宏闻到一股香甜的脂粉味,不由皱了皱鼻子,然后仔细看了一眼那辆马车,这一看,先是惊讶,而后慢慢笑了起来,最后竟笑出了声:“哈哈哈……”

德清觉得奇怪,撩了车帘问:“徐师兄,外面有很好玩的事么?”

景宏道:“清妹妹,一车的狐狸精朝刘师兄的县衙去了,你说好不好玩?哈哈哈……”

第55章 055 愤发配徳正不平

德清闻言,先是一愣:什么狐狸精?而后恍然大悟,刘镜湖京城的家人给他送美女来了!

景宏不拘小节,德清却不由得有些心虚,偷偷看向顾氏。果然,顾氏虽然没有说话,却板着脸狠狠瞪了她一眼。

德清赶紧放下帘子,低了头做认罪状。心里却盘算着哪日德正再去找镜湖的时候,旁敲侧击一番,看看到底来了什么样的美女。

景宏心情很好,一直把德清母女送到了通往杜家村的岔道口,才向顾氏告辞:“我这就回平岭军营,过些日子得闲了再来看婶子。”

顾氏道:“你有正经事要忙,不用惦记我们,去吧,去吧。”

景宏又对德清道:“清妹妹,两位嬤嬤就拜托你了。”

德清回道:“两位嬤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