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明朝那些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屈尚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给领导办大事,给自己捞大钱。”屈尚忠就是这样的办事原则。

因为,在这个不知明日的世界究竟会是怎样的忐忑不安中,只有捞到更多的真金白银才能让自己感到安全和踏实。

选秀的地点定在曾经出产过“秦淮八艳”等美眉的南京、苏州、杭州,这三地,在弘光帝心中,肯定是一个个“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屈尚忠的主持下,遍布三地的“选秀组”成员马上将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他们忠实地、坚决地将领导的“凡是原则”贯彻到工作中去——凡是有未婚女孩的平民家庭,不分美丑、不分老幼、不分贫富、一律封门。

封门,就是将人家的门用专用封条贴起来,然后对这家人说:“恭喜你们家女孩光荣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室一员,为避免该女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我们将对您的全家实施全天候的封门保护。”

“喜从天降”的人家发闷了,“俺可是城里人啊,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能从自家的院里长出来,每天还得出去打工挣钱,这封门不是要附带把嘴也封上了吗?”

一场“权力寻租”的游戏开始了。

“要开门,可以,拿钱吧,封门是免费的,但开门却是要适当收取工本费的。”“选秀组”工作人员坐等白银乖乖奉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饱受摧残、求告无门的平头百姓只好以牙还牙,钻起了政策的漏洞。

“不是未婚女才被选秀吗?那好,大爷我就把未婚女变成已婚女。”

“忽如一夜北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三地在第一时间纷纷上演“火线选婿、突击嫁女”,这三地的未婚男士骤然间成了人见人爱的“俊潘安”,无论贫富,无论美丑、无论健康残疾,一律在第一时间内顺利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单身问题。这些受益的男同志是否在心里高呼弘光帝“皇恩浩荡荡、天子万万年”啊!

此情此景,我们好像似曾相识,噢!想起来了吧,当年朱厚照陛下下江南的时候,不是也曾在同样的地方上演过一回这样的喜剧吗?看来,基因这东西是可以隔代遗传的。

在这场活动中,弘光帝得到了人,屈尚忠等承办人得到钱,两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撒向人间都是怨”,丧失的,是南明那一点好不容易聚拢来的人气。

得到美女的弘光帝马上加班加点,多方“临幸”,以求在有生之年早日解决接班人后继无人的老大难问题,上安社稷、下抚黎民。

但这位陛下毕竟是“奔四”的人了,心不老身却衰,没几天便败下阵来。

非常时刻,异人闪现。

一位正在“非法行医”的老道开出药方一张,自告奋勇解决弘光帝这一难言之瘾。

药方很简单,就是捕捉癞蛤蟆提取蛤脑配制全天然的“伟哥”,据老道统计:治愈率高达99。9%。

有病乱投医的弘光帝立即传令宦官为自己捕捉癞蛤蟆,多多益善。

被安排干此脏活累活的宦官们没有“为尊者讳”的高尚情怀,立即打出“奉旨捕蟾”的旗号,驱赶南京市民人人献爱心,个个出义工,为皇帝陛下捕捉癞蛤蟆。

被捉来捕蟾的市民工作非常主动,在紧张劳动之余,还开动智慧的大脑,给出现严重性功能障碍的弘光陛下送上一个流传千古、独一无二的呢称——“蛤蟆天子”。

这也使弘光帝第一次有幸与自己伟大的祖先——“蟋蟀皇帝”朱瞻基的站在了一起,共同为大明单调的历史画卷上增添了两分多彩的亮色。

与此同时,弘光帝一手抓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兴宁宫与慈禧殿,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在追求高起点、高品质的皇帝督导下,设计精益求益,建筑美仑美奂,费用一加再加。

还有,弘光帝对戏曲艺术的热爱自从借来阮大铖的梨园俱乐部后,更加益发不可收拾了!

他把南明唯一国资经营的娱乐业机构——南教坊所有的演艺人员(共六十四名)统统调入内宫工作,同时也大量“釆购”了民间的演艺精英。

在弘光帝废寝忘食的“率先垂范”下,演艺人员经过日以继夜的紧张排演,一部饱含“朱导”创作才华和创作激情的传奇剧——《麒麟阁》终于如期在大内上演,并立即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哄动效应。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朱导”对演艺人员的不懈渴望,为实现这一渴望,他是不惜唱一出“苦愁计”。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一日,弘光帝忽然十万火急召会诸大臣议事。

慌忙赶快的诸大臣望着“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弘光帝,首先联想到山河的破碎,工作的失职,纷纷开始了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岂知诚实可爱、童臾无欺的弘光帝一声长叹:“朕所忧者,不在社稷、不在民生,只叹宫内色艺双佳的演艺人员,真是太少太少了,使我满腹才华,竟无用武无地。卿若能大加举才,也不失治我的一块心病。”

“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艺术创作、艺术灵感是离不开酒精支撑的,弘光帝的艺术才华是大大的,酒量也是大大的。“俺皇爷醉烧酒全不呼”这是南明人都知道的事实。

一则明人笔记体小说这样记载:

国学大师、道德完人刘宗周觐见弘光帝,觐见毕被留下来共进午餐。弘光帝指着酒杯感叹到:“您常劝我不要贪杯误事,今天我坦诚接受您的意见,就不再饮了!”说完直勾勾的眼神凝望刘大师。

大师被盯毛了,赶忙说:“只饮一杯,有益无害。”

弘光帝就坡下驴,说:“依卿所言,止饮一杯。”说完瞪起咪咪眼,朝太监努了努大嘴。

太监会意,马上换了一个大金爵呈上。

弘光帝开始与刘大师对饮,饮至半杯,放下。

太监续满,弘光帝续饮。

再饮至半杯,放下;太监再续满,弘光帝再续饮……

如此周而复始,刘大师大骇:原来,一杯酒是可以这样来饮的。

此故事后被东林、复社等部门的通讯机构大量转载报道,可见在对待饮酒的问题上,弘光帝真是深刻理解、坚决贯彻了李太白的“酒仙”精神,即——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逐一谈完弘光帝的四大喜好,下面该谈这四大喜好带来的直接后果了。

直接后果有三个:一、不好好工作,二、烧钱,三、卖官。

不好好工作那是必然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边投入的多了,那边投入的自然就会少了。弘光帝也是如此。

忙大婚、忙排戏、忙建设、特别地忙,自然就忙不到朝政了。

弘光帝很明智,既然忙不过来,那就别忙了,交给更有能力,更精于此道的同志去忙吧。

马阁首自然成了弘光帝不二抉择。他公开向朝臣表示:“天下事,有老马在”。

烧钱也是必然的,因为筹备大婚需要购置珠宝,修筑宫殿需要购买材料,扩大演艺队伍要釆买歌儿舞女,这些都要白花花的银子来换,就是在专制的封建社会,这些东西也不能无偿划拔呀!

烧钱带来的结果就是皇室专用经费早就不够了,于是,就通过马阁首开始大量挪用国库的钱,首先进入弘光帝腰包的,就是那些曾获过“拥立特等功”军爷们的钱——军费。

等弦光帝新房建成了、婚结了、演艺队伍也扩大了。工部和户部却来联合报“丧”了。

目前,南明财政亏损己达250万两,户部止存银1000两。

弘光帝傻眼了。

“莫急莫愁,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理财高手阮大铖马上支招。

招是损招,但很管用。这就是:

一、加强税收征收范围和征收力度,实行多征多奖的刺激政策。

于是,在政策的拉动下,南明的税收机器开足马力,高速高效地运作起来。克尽职守的税务官还把征税的范围扩大到“江北五镇”的地界上,使原来中央政府向各镇承诺“免税条款”转眼间变成废纸一张。

二、利用大明的品牌效应,成立“大明官位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大明官位的批发零售业务。

该公司的基本概况为:

董事长:朱由崧,总经理:马士英,销售经理:阮大铖。

经营的商品及价格:武英殿中书,银九百两;文华殿中书,银二千五百两;内阁中书,银二千两;待诏,银三千两;拔贡,银一千两;推知衔,银一千两……

业务评价:该公司自创办以来,坚持薄利多销、公平交易的原则,业务量逐日攀升,营业收入显著提高,有效地刺激了内需增长,为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八章 制约和引导的力量

面对弘光帝的“行政乱作为”,有没有制约和引导的力量?各方有什么具体的反应呢?

答案是有的。因为即使在皇权专制下,虽然没有议会,没有法院。但,皇帝陛下的权利还是要受到来自内阁、朝臣、甚至军队等各方面的制约的。

更况且,弘光帝还是一个难得的“民选”皇帝,“选民”费尽周折地把他选上来,他更应该接受“选民”的制约和监督。

在目前的情况下,第一个能对弘光帝行为进行制约和引导的,当然是我们“德高望重”的老马同志,因为他不仅曾是当年的“选民首领”,而且也是今天实际的“政府首脑”,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集于一身。

在我国历史上,像老马这样“打工当权派”处理与像弘光帝的“东家荒唐派”,一共出现过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不好好干就废掉你。这是霍光模式,当年,西汉昌邑王继位27天,胡作非为出1127件荒唐事,结果被霍大将军动用家法,直接赶回地方作“海昏侯”。

第二种模式:榜样的力量影响你。这是诸葛亮模式,当年,后主刘禅同志也曾想腐败堕落一下,但看到“尚父”诸葛亮正在那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弄得自己也只能有样学样地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办事了。

第三种模式:你干“歪事”,我干“正事”。这是杨廷和模式,在大明最能闹腾的武宗朱厚照“耽乐嬉游,昵近群小”时,杨廷和同志兢兢业业地工作,勤勤恳恳地上班,总算让险象环生的大明航船顺利驶过了正德年间那段急流险滩。

第四种模式:你干“歪事”,我干“私事”。这是严嵩模式,一百多年前,严嵩同志就钻了嘉靖皇帝一心成仙、不理政事的大空子,成功地招权纳贿、贪污腐化,把自己成功打造成大明首席奸臣。

让我们感到非常不幸的是,老马同志恰恰有朝第四种模式发展的“雄心壮志”。(这也是他后来被《明史》评为奸臣的主要原因)

但是,作为一个少年贫困、中年潦倒、晚年发迹的老官僚,老马同志还是颇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悯情怀”,只不过,他想在为国家、为民族办大事、谋大利的同时,也能为自己、为家庭办小事、谋小利。

这一想法,代表了我国从古到今官僚界绝大多数官员的相同心声,似乎无可厚非、不好指责。

所以,老马同志更乐意和弘光帝结成一种“各干各事、各取所需、两情相悦”的合作联盟。

特别是弘光帝发表“天下事,有老马在”的声明后,老马更“不好意思”干涉皇帝陛下的私生活了。

当然,在“不干涉主义”的背后,是老马同志多年来“冶国平天下”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变梦想成真;是老马同志多年来的发家致富梦,→文·冇·人·冇·书·冇·屋←终于在“大明官帽有限责任公司”红火经营中,提前变成了现实。

看来,第一个能制约和引导弘光帝的因素,就这样没戏了!

那看第二个制约和引导的因素,一向以正义化身自居的东林、复社两党表现吧。

两党现在的表现是——愤怒、出离地愤怒。

愤怒不仅是因为他们推出的“侯选人”未当选,而且还因为他们发现:新上台的国家领导人竟然是——痴如刘禅、淫如隋炀。

两党于是断然采取以下措施,以求感动皇帝、挽救时局。

还是那个老办法,一如既往、锲而不舍地上疏,巯中讲人生、讲理想、讲道德、讲创业、讲危机、讲发展、讲改良、讲健康、讲生活……想通过“填鸭式”的教育,心与心相交,以达到“惩前避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对此,难厌其烦的弘光帝干脆写了一份简单明了的“自白书”,并请大学士兼大书法家王铎用“对联”张榜告之,内容为——“万事不如杯在手,今生几次月当头”。

不错,朕现在是酒色曲艺,一个不少,看似其乐无比,可是,内心的苦楚,你等可知?

朕本一凡人,生在天地间;却被“有心人”,骤推此高处;高处有美景,却也不胜寒。

朕无法指挥动那些拥我成帝的“有心人”,不能插手!

朕不懂业务,缺少知识、缺乏兴趣、不愿插手!

朕上无父母(只有一个名义上的嫡母),下无子女、无牵无挂,这个世上,除了自己,无需负责,身外之事,不必插手!

父王大人花天酒地不得善终,堂兄崇祯终年劳碌亦难免一死,生于死世,生命无常,何苦终日愁闷,自苦其身。

爱卿们,心意领了,朕不会怪罪你们,世上的路千条万条,不必在意别人的说法,大胆去走自己的路吧!

两党对皇帝陛下没辙了,于是将满腔怒火洒向正在南明政坛上“春风得意”的马阮新贵集团。

就是这帮十恶不赦的家伙们,赶走了公正的史可法、带坏了皇帝、败坏了朝纲、培养了“黑恶”势力。

“擒贼先擒王”大学士姜日广、户部侍郎吕大器、户给给事中罗万象等大臣,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此集团领导马士英,纷纷痛心疾首地上疏弘光帝,斥责老马同志浊乱朝政,有意把弘光帝当成曹髦一样的庸君来掌控。

不久,东林党中的杰出斗士——在左良玉军中任监军巡按御史的黄澍同志入朝参见,把对老马同志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高潮。

黄斗士面君完毕,忽然在朝堂高呼:“臣今来朝,誓当冒死以击奸贼!”

弘光帝老大不明白,左顾右盼,问:“卿以谁为奸贼?”

黄斗士大声回答:“奸臣大贼,乃马士英也!此人有犯罪前科,蒙先帝开恩被擢为凤阳总督,但先帝北京被困,他竟不发一兵一卒救助。此贼既昨天不忠于先帝,又怎能今天忠于皇上?此外凤阳乃祖陵,大明发祥之地,马士英本应与祖陵共存亡,却闻警即逃,使其落于乱贼之手,让皇上担上了不孝子孙的骂名……”

黄斗士越说越有理,越说越激动,为增强表演效果,竟开始使用肢体语言,直上前来大煽老马同志的耳光。

在场的两党人士见“领导”被打,不仅不去拉架,反而在旁暗暗叫好。

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老马同志,只善于文斗却不善于武斗,面对黄斗士咄咄逼人的暴力,只能跪倒在地,声嘶力竭地请弘光帝放自己一条生路,让自己告老还乡。

大脑已严重短路的弘光帝当即准奏。

两党精英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多日不能解决的问题竟在黄斗士的一顿耳光中了结,终于认识暴力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挨了耳光、丢了官职的老马同志回到家中,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窝火,辛辛苦苦好几年,怎么一下就回到“解放前”了呢?

生气窝火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反击方案还是:唬住皇帝,留住官帽。

老马同志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给弘光帝上了一道紧急奏折,指出自己一旦离职后政坛将会出现的可怕后果:

“臣若离职,东林党将得势,得势后将立即废掉陛下,拥立潞王。”

与此同时,得到老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