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三抵达易水下游方向,立即下达命令,让五百艘小木船立即行动,以组成一座浮桥,同时,让麾下一万亲卫军立即做好横渡易水的准备。

在王三的命令下,五百艘小木船立即划向各自的位置,并在易水两岸之间,组成了一条宽阔的浮桥,而后,船上的士兵立即用绳索,将相邻的船只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从而组成足以让大军通过的浮桥。

为了应对水流的影响,船头和船尾的士兵仍在卖力的划动小船,而且,在上游一些的位置,十几艘中型战船,用绳索连接中间的小木船,从而减轻中间小木船的士兵,应对水流的压力。

晋军以小木船搭建浮桥,可谓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就搭好了一座浮桥,如此快捷的速度是燕军将士所不敢想象的,当燕军斥候发现晋军的小木船在易水下游搭建浮桥之时,晋军的浮桥已经搭建完毕了。

晋军如此快捷的在易水上搭建了一座浮桥,这让易水北岸的燕军将士大为惊讶和恐惧,毕竟,他们在下游方向布置的兵马很少,而且,大军前往搭建浮桥的位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是很难阻挡晋军渡过易水了。

既然浮桥已经顺利搭建完毕,王三自然不会拖延时间,于是,立即命令麾下一万亲卫军将士,以最快的速度向易水北岸奔去。

在王三的命令下,一万亲卫军将士,立即沿着浮桥策马奔向易水北岸,并在易水北岸紧急集结,随时准备向反扑的燕国大军发起进攻。

小木船组成的浮桥并不是非常宽阔,但可以满足两名骑兵并排而行,因此,王三与麾下的一万亲卫军抵达易水北岸,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让燕国兵马没有足够的反扑时间。

“杀……”王三麾下的一万亲卫军刚刚渡过三千人马,一支五千人马的燕国大军便反扑了过来。

见燕国大军发起反扑,王三不敢怠慢,立即亲自率领麾下的三千亲卫军,向反扑过来的燕国大军发起进攻。

虽然,燕军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但很快,王三便清楚的发现,燕国的五千人马,除了一千精锐,剩下的几乎全都是老人和孩童,而且武器都非常的简陋,完全就不像是一支大军。

不过,既然他们已经上了战场,并投入了厮杀,那就是燕军士兵了,王三对待这些老人兵和孩童兵,也是不会手软的,毕竟,战场之上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任何怜悯之心都是不可以有的。

王三麾下的亲卫军皆是晋军的精锐,而燕国的五千反扑人马,却仅有一千精锐,剩下的临时组建的兵马,完全就没有多少战斗力,为此,王三麾下的亲卫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一阵厮杀之后,便将反扑的五千燕国兵马全部击溃了,从而站稳了易水北岸的一处立足之地。

很快,麾下全部亲卫军将士都渡过了易水,并立即集结,只要王三一声令下,便可向易水北岸的燕国大军发起猛烈的进攻。

此时,在易水南岸,华安站在岸边的一处高台之上,观察着麾下大军向对岸发起进攻,由于对岸的燕国大军沿着易水岸边部署有针对性的防御设施,为此,晋军将士攻打的非常的辛苦,甚至,有几座浮桥都被燕国大军的霹雳车砸坏了,更有几处浮桥通往北岸的岸边,被燕国大军的锥形战车堵住了去路,从而让晋军的骑兵和战车兵无法横渡易水。

看着麾下大军的进展都不是非常的顺利,华安微微有些着急,不过,下游方向很快就传来了,王三麾下一万兵马成功横渡易水的消息。

如此喜讯让华安大为兴奋,虽然仅仅渡过一万亲卫军,但这已经足以打开局面了,华安相信,要不了多久,王三麾下的一万亲卫军,便会沿着易水北岸向燕国大军发起进攻,从而配合主力大军,全面攻破燕军的易水防线。

“将军,我军一万人马已经全部渡过易水。”一名部将看向王三,大声汇报道。

王三闻言大喜,大声下令道:“将士们,随本将杀出,冲……”说完亲自带领麾下兵马,沿着易水北岸,向上游方向杀去。

北岸的燕国大军,已经全部被正在强渡易水的晋军主力所牵制,因此,对于王三与麾下的一万亲卫军是毫无抵挡的实力。

王三率领麾下一万亲卫军,所向无敌,很快,就将燕国的几路兵马击破,并相继接应诸葛雄、邓羌麾下的兵马横渡易水。

此时,燕军主将慕容恪,已经在护卫的保护下抵达了大营,并准备坐镇大营,亲自调度大军防守易水,不过,慕容恪还不知道,他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已经相当的险恶,而这并不是他的亲自坐镇,就能够改变的。

“将军,易水防线已经被晋军突破,如今,晋军万余大军已经抵达北岸,更多的晋军兵马仍在不断的抵达易水北岸,我军已经无力抵挡。”慕容恪刚刚抵达大营,一名校尉便传来了极其不利的消息。

慕容恪闻言,大为惊讶,并自言自语的说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呢?晋军岂能这么快的就突破了我军的易水防线。”说完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将军,晋军在下游以小木船组成浮桥,突然发起强渡行动,我军淬不及防之下,易水防线便被晋军攻破了。”小校说出了缘由。

慕容恪闻言,大为惊奇,顿了顿,正色道:“我军并无后备兵力,既然易水防线已经被晋军突破,我军就没有死守的必要了,传令下去,让各军人马立即向蓟城方向撤离,还有,在大营之内点燃一堆篝火,快去准备吧!”

显然,慕容恪已经清晰的认识到,易水防线已经没有守住的可能了,毕竟,其麾下大军的实力,与易水南岸的晋军相差颇大,且下游方向已经被王三军团突破。

“是,将军。”小校立即领命,并立即前去传达命令。

正文第八百一十七章暗通款曲

很快,在燕军大营之中,燃起了一堆巨大的篝火,大营内的燕军将士,则忙着收拾各种物资,并逐步开始撤离,负责传达命令的士兵,则立即策马奔向易水北岸,传达撤军的命令。

在易水北岸,以亲卫军为主力的晋军兵马,对防守的燕国守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由于,燕军精锐兵马皆在范阳城方向与谢艾军团激烈厮杀,为此,防守易水北岸的燕国兵马完全就不是晋军的对手,在交战之中,接连败北,并丢掉了防线的大部分区域。

眼看已经无力阻止晋军的进攻,慕容恪的撤军命令,及时送到了易水北岸,负责防守的燕军将士,立即按照慕容恪的命令,迅速向蓟城方向撤退,将易水防线让给了晋军将士。

燕军负责防守易水北岸的兵马迅速撤退,已经抵达易水北岸的晋军将士抓住机会,迅速向撤退中的燕国兵马发起追击,并斩获颇多。

与此同时,在范阳城郊外,正在与谢艾军团厮杀正酣的慕容霸,见燕军大营方向燃起大火,顿时明白易水防线已经被晋军主力突破了,为此,不敢恋战,立即率领麾下主力兵马,向蓟城方向撤离。

谢艾正全力指挥麾下兵马与慕容霸血战,见慕容霸主动迅速撤离,顿时明白易水方向一定是发生了大事,否则,在并不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慕容霸是不会主动撤离的,而且。慕容霸撤离的方向是蓟城方向,这更是足以说明,燕国大军的易水防线,已经被华安麾下的主力兵团全面突破了。

“将军,燕国大军全线溃退,我军是否发起追击?”一名部将看向谢艾,大声问道。

谢艾见燕国大军完全是溃散而逃,大声道:“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发起追击。”

随即,在谢艾的命令下。麾下六万大军。向溃逃的燕国精锐大军发起了猛烈的追击,不过,燕国大军是清一色的骑兵,而谢艾麾下仅有不足两万骑兵。为此。追击仅仅持续数里便停了下来。

此刻。燕国主力兵马是全线撤离,而晋军兵马却是步步紧逼,向着燕国的都城蓟城方向逼去。

由于晋军兵马数量众多。因此,短时间内是无法全部渡过易水的,为此,只得在易水北岸集结起来,并等候后续的兵马。

站在易水南岸高台之上的华安,见自己麾下的兵马顺利的突破易水防线,并将防守的燕国大军打得大败,心里自然是非常的高兴,并立即走下高台,带领一队亲卫士兵,策马向易水北岸行去。

很快,华安便抵达了易水北岸,并让麾下大军在燕军大营的位置,设置中军大帐。

没过多久,华安麾下的众部将便全部相继抵达华安的中军大帐,并分别向华安汇报前方的战况。

见各军将士皆有不错的斩获,华安大为高兴,并大大的赞赏了麾下的部将,让他们再接再厉,争取建立更大的功勋。

“王上,如今燕国主力大军已经向蓟城方向溃逃,所部兵马溃散了至少三成,短时间内,只怕不能恢复元气,这正是我军发起追击的好机会,我军当立即持续进攻,不给燕国主力大军喘息的机会,并一举攻下蓟城。”诸葛雄大声建议道。

“王上,我军将士士气高涨,而燕军将士却是士气低落,我军已经取得了绝对的兵力优势,燕国大军已经完全不是对手了,只需继续进攻,便可一举攻下蓟城。”王三也如此认为。

华安闻言,大为满意,思索了片刻,看向王猛,正色道:“王将军,依你之见,我军该当如何?”

毕竟,王猛考虑问题比较深远,因此,华安很想征求王猛的意见。

王猛思索了片刻,正色道:“一鼓作气,攻下蓟城。”说完向华安点了点头。

既然连王猛都全力支持向燕国发起最后的进攻,华安自然不会错过如此天赐良机,于是立即下令道:“全军歇息一夜,明日上午向蓟城方向追击,此战,我军一定要攻破蓟城,不攻破蓟城,誓不班师。”

“是,王上。”见华安下定决心,众部将大声应道。

随后,华安在中军大帐之中,与麾下部将研究下一步的进攻计划,虽然,此时燕国大军已经实力大损,但仍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为此,华安仍旧不敢掉以轻心,并小心翼翼的进行筹备。

在易水下游几十里的位置,蒲健军团的近五万兵马,与拓跋什翼犍麾下的三万代国大军仍在进行对峙。

不过,蒲健与拓跋什翼犍之间并无仇怨,彼此都不想正面厮杀,为此,蒲健派遣麾下心腹之人,前往拓跋什翼犍的大营,与拓跋什翼犍进行秘密谈判,以商定该如何保存自身的实力。

拓跋什翼犍并不信任蒲健,但对蒲健的建议却是非常的感兴趣,并认为蒲健的建议是符合他们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的,为此,也派遣自己的心腹之人,与蒲健暗通款曲。

就在华安的主力大军与慕容恪麾下的燕国大军,进行激烈对决的时刻,蒲健和拓跋什翼犍却玩起了和平共处,坐山观虎斗的勾当。

当然,对于蒲健和拓跋什翼犍之间的这点小猫腻,华安和慕容恪都是有所耳闻的,但此时,燕军和晋军正在激烈对决,为此,不论是华安还是慕容恪,都不想得罪蒲健和拓跋什翼犍,对二人之间的眉来眼去,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蒲健和拓跋什翼犍双方的兵马,加在一起足有八万之众,若是全部投靠燕国,晋军的绝对兵力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而若是这八万人马归附晋军,燕国就将面临全面的灭顶之灾,不仅蓟城无法守住,甚至,整个幽州和平州都将会失去。

而蒲健和拓跋什翼犍,也全都看出了这一点,为此,在晋军和燕军进行血战的时候,明目张胆的暗通款曲,并做出了坐山观虎斗的行为。

不过,晋军主力突破易水防线,并将燕国大军打得大败的事情,传到易水下游之后,双方的关系突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毕竟,他们原先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暗通款曲,是因为燕军和晋军在进行全面对峙,谁都无法全面打败对手,而如今,强弱的态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易水防线被突破之后,燕国大军至少溃散了三成的兵马,而晋军将士却是士气高涨,在这种双方即将分出胜负的时候,蒲健开始害怕起来,他害怕晋军在攻灭燕国之后,会找他的晦气,而且,很有可能是以与代国大军暗通款曲的罪名。

为了自己的利益,蒲健打算率领麾下大军,发起横渡易水的军事行动,以向华安证明自己是真心归附的。

在与部将商议一番之后,蒲健便派遣麾下部分将士,开始准备搭建浮桥的各种物资,并让麾下的大军处于战备状态。

晋军大破燕国大军,并攻破易水防线,这件事情传到代王拓跋什翼犍的耳中之后,让其极度紧张了起来,燕国与代国是盟国,燕国大军全面溃败,对他来说是大大的不利,因为,一旦燕国倒了,晋军就彻底的无敌了,他想要收复盛乐城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

“王上,大事不好,蒲健军团正在准备搭建浮桥的物资,麾下大军也在进行备战,似乎有向我军发起进攻的企图。”就在拓跋什翼犍忧虑不已的时候,一名小校奔入了中军大帐,大声汇报道。

拓跋什翼犍闻言大怒,大声道:“蒲健这个竖子,居然敢出尔反尔,难道本王还会怕他不成。”说完仍旧满腔怒气。

“王上息怒,以末将之见,蒲健并不想向我军发起进攻,只是形式所逼,不得不如此罢了,况且,如今,晋军主力已经渡过易水,我军防守此处已经毫无意义,不如就卖个面子给蒲健,在其发起横渡易水之时,我军立即主动撤离。”一名代国将领,大声建议道。

“是啊!王上,晋军主力已经渡过易水,随时有可能向我军大营方向发起进攻,我军必须立即撤离。”又一名代军将领,大声说道。

拓跋什翼犍闻言,觉得有些道理,顿了顿,正色道:“好吧!传令下去,全军立即收拾行装,两个时辰之后,向蓟城方向撤离。”

“是,王上。”众部将抱拳领命道。

其实,拓跋什翼犍在听说晋军主力突破易水防线的时候,就已经在盘算着向蓟城方向撤离了,只是,作为一国之君,不好直接下令罢了,此时,既然麾下部将提出要立即撤离,拓跋什翼犍便正式下令,让麾下大军向蓟城方向撤离。

在蒲健军大营,蒲健麾下的将士,已经准备了足够搭建浮桥的物资,并做好了随时向易水对岸发起进攻的准备,只需蒲健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展开行动。

“将军,对岸的代国大军已经开始逐步撤离。”就在蒲健下令发起进攻之前,对岸居然传来了代国大军主动撤离的消息。

正文第八百一十八章治水防线

蒲健闻言大喜,毕竟,他原本就不是真心想要与代国大军血拼,只要代国大军一撤,他麾下的数万人马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横渡易水,从而顺利的占据易水北岸的土地。

“三哥,代国大军主动撤离了,看来拓跋什翼犍还真是识时务啊!我军何不立即趁势横渡易水。”蒲雄大声建议道。

蒲健笑了笑,看向麾下部将,大声道:“立即传令下去,大军即刻进发,横渡易水。”

“是,将军。”部将抱拳领命,随即前去准备。

很快,在蒲健的率领下,近五万大军沿着易水上的浮桥,迅速横渡易水,向抵达了易水对岸的土地。

为了证明自己归附华安的决心,蒲健象征性的派遣了数万人马,向撤离的代国大军发起追击,并斩获了代国大军掉队的少量人马,而后,便以此为由,向华安汇报战果,请求赏赐。

燕国的易水防线被攻破之后,燕国主力兵马及时向蓟城方向撤离,主力兵马并未受到重创,不过,损失还是不小的,而燕国主力大军撤离之后,范阳、容城、故安等城池的燕国守军也一并撤离,从而让晋军很快的就取得了这几座城池,并在易水北岸站稳了脚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