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池,并在易水北岸站稳了脚跟。

不过,华安的目标是挥师继续北上,攻破燕国的都城蓟城,从而极大的挫败燕国的势力,因此,在取得这几座城池之后,便开始调拨兵马。准备向蓟城发起全面进攻。

“王上,全军人马已经全部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向蓟城方向进发。”王三轻声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问道:“我军兵马众多,粮草是否足够,粮道会不会受到威胁呢?”

王三抱拳道:“王上放心,我军已经在鲁口城方向,建立了大型粮仓,囤积了足够的粮草,粮道也足够安全。不会有事的。”

“蒲健军团情况如何?听说蒲健与拓跋什翼犍暗通款曲。似乎别有企图啊!”华安蹙眉问道,蒲健军团的五万人马,一旦出现问题,进攻蓟城就会变得困难不少。因此。华安心下非常的担忧。

王三正色回道:“王上放心。蒲健军团刚刚传来消息,在主将蒲健的亲自率领之下,蒲健军团已经成功横渡易水。并向拓跋什翼犍麾下的大军发起了进攻,歼灭了近百名代国士兵,特向王上请赏。”

华安闻言,笑着点了点头,正色道:“蒲健这个老滑头,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对峙了这么久,他一直与拓跋什翼犍暗中书信往来,如今,见我军主力攻破燕国的易水防线,并大破燕国主力,却又假惺惺的横渡易水追击代国大军,其实不过是惺惺作态罢了,若是真心向代国大军发起追击,岂能仅仅歼灭不足百人的战果。”

见华安说的很有道理,王三轻声道:“蒲健对王上阳奉阴违,只怕是我军日后的威胁,要不要借此机会将其除掉,以绝后患。”说完伸手做了一个斩杀的动作。

华安摇了摇头,反对道:“万万不可,蒲健拥兵近五万,其麾下将士皆是氐族中人,对蒲健忠心耿耿,若本王贸然除掉蒲健,其麾下的兵马一定会反对本王,甚至,投靠燕国,如此一来,我军面临的压力就骤然变大了,以目前的局势,还是好好安抚蒲健为上策。”说完陷入了深思。

“王上的意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信并重用蒲健,待消灭燕代两国之后,再慢慢收拾他。”王三轻声说道。

华安微微点了点头,看向身后的小校,正色道:“立即传令下去,对蒲健麾下的立功将士,进行赏赐。”

“是,王上。”小校抱拳领命,转身离开中军大帐。

随后,华安与部将继续商议向蓟城进攻的具体策略,以不断的讨论,寻求最佳的进攻方案。

在蓟城的王宫之中,燕王慕容俊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他原本指望通过与大晋朝廷的议和,以易水作为燕国和大晋朝廷的边界,不料,晋军主将华安,完全就不将朝廷的旨意放在心上,不但不立即率军退回,反而主动向燕国大军发起进攻,并攻破了易水防线。

易水防线是燕国都城蓟城南部的重要防线,易水防线被晋军突破,就意味着晋军主力已经深入了燕国的腹地,并且距离燕国的都城蓟城不远了。

都城受到威胁,慕容俊的心情可想而知,代国的都城盛乐已经被晋军攻破了,慕容俊非常担心,晋军接下来便要全力攻打蓟城,直到将蓟城攻破为止。

“王上,我军主力已经抵达良乡,估计明日便可抵达蓟城。”一名燕国大臣,大声说道。

慕容俊点了点头,正色道:“晋军主力来势汹汹,看样子是不攻破蓟城誓不罢休啊!我军主力返回蓟城,就一定能否挡住晋军的进攻吗?”

显然,此时,慕容俊已经对燕国大军失去了信心,并认为蓟城多半是守不住了。

“王上无需气馁,蓟城是我大燕的都城,我大燕国将士,一定会全力防守蓟城,让晋军兵马无法得逞。”一名燕国大臣,大声说道。

尽管部下已经表明了决心,但经历了连续的失败之后,慕容俊已经有些自信不起来了,毕竟,此时的晋军兵马兵力雄厚,实力比燕国大军雄厚的多,慕容俊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向龙城迁都,以躲避晋军的进攻锋芒。

不过,为了维持自己一国之君的形象,慕容俊不会轻易提出迁都,毕竟,若是一国之君在敌军还未抵达都城的时候,就贸然提出要迁都,将会大大降低大军的士气,从而让与防守蓟城的将士毫无战心,进而更加无力抵挡晋军的进攻。

作为燕王的慕容俊陷入了极度的忧虑,同样,作为燕军主将的慕容恪也是满面愁容,自从十五岁领兵以来,慕容恪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无数场恶战,可谓是胜多败少,在燕国是出了名的常胜将军,在生擒冉闵之后,名头更是威震天下。

但如今,慕容恪在面对晋军的时候,却是接连败北,并且连续丢掉了大片的土地,连对燕国极其重要的易水防线都给丢掉了,如此多的连续失败,对慕容恪的打击是巨大的。

虽然,兵力的相对弱势,是燕国大军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但慕容恪认为,这不是他打败仗的理由,毕竟,以弱胜强一直是慕容恪极力追求的信条,即便兵力处于弱势,若是指挥得当,也是可以取得胜利的,利用锥形战车挫败晋军的第一次横渡易水行动,就是最好的例子。

为了早些进入蓟城,与慕容俊商议具体的应对之策,慕容恪将麾下大军交给部将统领,带领慕容霸和少量亲卫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向蓟城方向奔去。

此时,燕军主力才刚刚抵达良乡城,而慕容恪和慕容霸却已经抵达蓟城南门外不远的治水南岸了。

为了便于两岸之间的联系,在蓟城南门外的治水之上,搭建了一座浮桥,慕容恪与慕容霸策马从浮桥之上渡过,并很快抵达了治水的北岸。

抵达治水北岸之后,慕容恪并没有直接向蓟城方向奔去,而是与慕容霸策马立在治水北岸的一处高地之上,并观察着眼前的治水。

“四哥,治水比易水还要宽阔,我军以治水为依托设立防线,一定可以挡住晋军主力兵马的进攻。”慕容霸看向治水,大声说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正色道:“治水是蓟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若要保住蓟城,就必须依托治水设立防线,这是我军唯一的选择了,这一次,我们不能再失败了。”说完攥紧了拳头。

随后,慕容恪与慕容霸粗略的商议了,如何沿着治水设立防线,在商议了近半个时辰之后,才策马向蓟城奔去。

进入蓟城之后,慕容恪与慕容霸连忙策马奔向王宫方向,并很快进入了燕王宫之中。

此时,燕王慕容俊仍是焦虑不已,见慕容恪与慕容霸抵达王宫之内,连忙大步迎了上去。

虽然,慕容恪没能守住易水防线,让慕容俊觉得很不满意,但燕国大军的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并且面临两面夹击的态势,为此,慕容俊也非常清楚,易水防线被攻破不完全是慕容恪的责任,毕竟,实力的差距摆在那里,慕容恪再厉害,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取胜的。

“四弟,五弟,你们能安全回来,真是太好了。”慕容俊上前握住二人的手,故作激动的说道。

慕容恪首先抱拳道:“臣弟没能守住易水防线,致使我军将士损失惨重,实在有负二哥所托。”说完一副惭愧的表情。

“二哥,易水防线被晋军攻破,臣弟也有责任。”慕容霸也抱拳领罪。

见二人争着领罪,慕容俊连忙摆手,并大声说道:“易水防线被晋军攻破,实属我军兵力不足,怎么能全怪你们呢?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正文第八百一十九章晋军抵达治水

慕容俊自然不会过多的怪罪自己的两位兄弟,毕竟,晋军主力仍在全力向蓟城方向进发,接下来的防守蓟城作战,他还要依靠这两位兄弟。

见慕容俊并没有任何指责的话语,慕容恪与慕容霸皆感到有些惭愧,不论什么原因,他们没能守住易水防线,总是有些责任的。

“二哥,如今,晋军主力已经渡过易水,并长驱直入向蓟城方向杀来,若是防守蓟城,我军就必须集中力量沿着治水布置防线,如此,方可挡住晋军的进攻锋芒。”慕容恪看向慕容俊,正色说道。

“二哥,我与四哥在进入蓟城之前,在治水北岸观察了半个多时辰,以治水的宽广,只要我大燕国勇士奋力死守,晋军主力一定不能突破治水防线。”慕容霸跟着说道。

慕容俊闻言,沉思片刻,正色道:“四弟、五弟,为兄刚才也仔细的思考过了,我大燕国的都城是不可以随意放弃的,而若要守住蓟城,就必须死守治水防线,这是我军唯一的选择,治水是我大燕国最后的防线,若是治水防线被晋军突破,不但蓟城守不住,整个幽州都将成为晋军的囊中之物。”说完看向慕容恪与慕容霸。

慕容恪与慕容霸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都听得出来,这是慕容俊在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明白治水防线的重要性。

“二哥放心,这一战。我军一定与易水共存亡,誓死不让晋军主力渡过治水。”慕容霸大声说道。

“二哥,治水背靠蓟城,粮草兵器等各种物资应有尽有,只要我大燕国勇士全力以赴的防守,治水防线还是一定能够守住的。”慕容霸同样大声表态道。

虽然,此时,晋军在兵力上仍旧占据优势,但晋军是劳师远征,粮草等物资都必须依赖后方持续不断的运输。后勤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而燕国的治水防线背靠蓟城,可以说是在家门口作战,各种物资全部手到擒来,根本没有后勤的困扰。因此。慕容恪有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可以挡住晋军主力的全面进攻,而且,通过连续几次的战败。慕容恪已经了解了晋军的战略战术,以及兵器的运用,对接下来的防守,他已经有了充分的计划,并认为一定万无一失。

对于慕容恪和慕容霸的表态,慕容俊自然是非常的满意,并当即下令,让慕容恪全权负责组建治水防线,慕容霸则作为慕容恪的副手。

接受命令之后,慕容恪与慕容霸当即表示,一定全力以赴的死守治水防线,并立即向慕容俊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慕容俊全力支持他们。

治水防线对于大燕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防线,对于慕容恪的请求,慕容俊自然会全力满足,并向慕容恪表示,在布置治水防线的时候,有任何需要,都可以亲自找他,他会想尽一切办法的配合。

得到燕王慕容俊如此大力的支持,慕容恪自然更加的信心十足,并认为治水防线,不同于易水、漳水、沦水等几条防线,这条防线背靠蓟城,具有其余几条防线所没有的优势,燕国几乎所有的精锐之师,都集中的这里,平州和辽东以北的近十万大军,在形势危急的时刻,也可以抽出部分兵马增援治水防线,而且,这里的百姓民族比较庞杂,对燕国的认同程度相对更高,因此,对燕国大军的防守来说,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日后,慕容恪麾下的主力大军,已经全部抵达蓟城郊外,并扎下了营盘,而慕容恪也正式开始部署这些部队,让这些大军前往不同的区域,以组成坚固的治水防线,全力阻挡晋军的进攻。

此时,从易水防线撤回的大军仅有十二万人马,剩下的四万人马和三万临时组建的百姓,都在晋军的进攻之下完全溃散掉了。

不过,在蓟城之中,还有数万人马,其中,包括慕容恪原先调往蓟城的两万主力,蓟城原有的一万精锐近卫军,以及慕容俊临时组建的三万新兵,共计六万人马。

如此一算,燕国在治水防线的主力大军有十八万之众,虽然比晋军弱了许多,但仍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燕军十二万主力撤回蓟城方向不久,拓跋什翼犍与麾下的三万代国大军也抵达了治水北岸,并加入了防守治水的部署。

有了拓跋什翼犍麾下的三万代国大军,燕代两国在治水北岸的防守大军,已经高达二十一万之众,可谓是非常庞大的兵力了,其中,慕容俊的一万亲卫军负责防守蓟城,由燕王慕容俊亲自指挥,轻易是不会调往治水北岸防守的,而剩下的二十万大军,慕容恪在理论上都有调动的权力。

蓟城方向的燕国大军在积极的布置治水防线,而与此同时,华安麾下的晋军主力,也在全力向蓟城方向行进,准备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拿下燕国的都城蓟城。

为了了解蓟城的防守情况,华安派遣了大量的斥候,前往蓟城方向探查情况,另外,多年前混入蓟城的聪士也正式进行频繁的联络,以了解蓟城之中更详细的情况。

此时,华安麾下的前锋兵团,已经抵达良乡城,而华安与麾下的主力兵团,也已经抵达涿县,并在涿县的郊外扎下营盘,准备歇息一夜之后,继续向蓟城方向行进。

大营的不远处便是涿县县城,此时县城内的燕国士兵早已逃离,不过县城的面积有限,为此,华安只得让麾下大军驻扎在县城的郊外。

“王上,蓟城方向刚刚传回消息,燕国大军以治水为依托,正在组建防线,意图阻挡我军渡过治水。”王三走进中军大帐,向华安汇报道。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治水是蓟城的最后一道防线,燕国以治水为依托建立防线,便是阻挡我军攻占蓟城的最后一搏了,也就是说,只要我军攻破治水防线,燕国的都城就是我军的囊中之物了,甚至,整个幽州都将很快被我军拿下。”说完得意的笑了笑。

王三正色道:“王上,据斥候回报,燕国在治水北岸布置了二十万大军,实力倒也不弱,只怕我军也要下足一番功夫,方可攻破治水防线啊!”

华安点了点头,正色道:“那是自然,易水防线我军足足打了近一个月,治水背靠蓟城,自然需要下足一番功夫,方可攻破了,不过,这些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不论如何,治水防线是一定挡不住我军主力大军的进攻的。”

“王上说的是,以我军三十余万兵马的实力,燕国大军纵使依托治水防线,也一定不能挡住我军的进攻。”王三自信的附和道。

随后,蓟城方向的多路斥候,连续不断的传回消息,将燕国大军的具体部署情况,一五一十的向华安汇报,从而让华安对治水北岸的部署情况了如指掌。

休息一夜之后,第二日一早,华安率领麾下主力大军,拔营继续北进,在前往蓟城的一路上,华安感受到了荒凉,因为这里的人口,大半都被强迫迁往了蓟城,从而造成了十室九空的局面,荒凉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燕国之所以强迫这里的百姓迁往蓟城,是因为蓟城是燕国的都城,而都城除了城池规模之外,还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口,若是没有足够的人口,都城将变得非常荒凉,繁荣自然就更谈不上了,如此一来,将大大降低都城的威望,为此,燕国便将蓟城周边城池的百姓,抽调很大一部分前往蓟城,以让蓟城拥有足够的人口规模,并逐步形成繁荣昌盛的局面。

而且,蓟城的人口多了之后,可以为王宫提供更多的物资,在如今晋军主力进逼蓟城的时候,城内的众多百姓,在紧急时刻,也是可以被紧急征集,从而参加保卫都城的战斗。

经过连续数日的行军,华安麾下三十余万主力大军,便全部抵达治水南岸,并扎下了营盘,与治水北岸的燕国大军形成了对峙。

由于治水比易水还要宽阔,且治水有蓟城作为依托,为此,华安为了稳妥起见,并不急于强渡治水,而是大量派遣斥候前往蓟城和治水北岸探查敌情,以摸清燕国方向的准备,从而做出强渡治水的部署。

经过一番仔细的了解,华安发现燕国大军布置的易水防线非常的坚固,并非他原先想的那么脆弱,也就是说,燕国主力大军并没有因为易水防线的惨败而受到致命的打击,二十万燕军仍旧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