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6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连张辅都能想明白的道理,王贤没道理想不通,一旦想明白这些,对手的行动,也就毫无秘密可言了!锦衣卫甚至替勋贵们设计了好几套方案,针对每套方案都做了预防措施。虽然,在锦衣卫密探源源不断的情报支撑下,他们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英国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锦衣卫的实力实在太雄厚,那可是曾经战胜过皇帝和东厂的超级情报机构,根本无需理会什么‘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所有的可能通通抹杀掉也毫不吃力!

杀鸡用牛刀,往往就会出现这种局面。

当然,这样的胜利也必然是碾压式的,毫无悬念可言。

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实力悬殊的不公平较量,有皇帝的全然信赖和支持,王贤就是天下无敌的存在。这一点,张辅和朱瞻基心知肚明,王贤也不会幼稚到时至今日,还以为别人会低估他的地步。

所以所有人都很清楚,只要王贤回到京城,一切风波都会平息,武将们有再大的不满,也不敢太过造次,更别说跟皇帝叫板,甚至想要逼宫夺权。

但王贤绝对不会提前回京,那样只会给杨士奇等人做了嫁衣,损失的是自己一方的利益。时至今日,就连皇帝也不能再要求王贤一味的不计得失、忠君爱国了。因为实质上两人已不单单是君臣,而是共荣互保的合作者了。

但王贤也绝对不会等到事态失控再回京,毕竟洪熙皇帝同样是他的保护神。真要是让那帮勋贵把皇帝撵下台,王贤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所以他必须在一个最恰当的时间点回京,要让勋贵们已经图穷匕见,要让皇帝和文官们恐惧到极点,他才会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力挽狂澜于即倒!

这个时间点就是皇帝和勋贵们回京之后,但问题是,勋贵们也很清楚,他会在此时回京!如果勋贵们知道他会回来,很可能会选择当缩头乌龟,这不符合王贤的利益和接下来的计划。

所以必须要制造一个南下武当山的假象,让所有人相信他不会回京,勋贵们才敢放手一搏。但想让对手相信这种明显不合常理的举动,实在是千难万难。甚至可以说,这是整个计划中,最艰难的一个环节。

王贤设身处地想了想,估计自己要是张辅,打死都不会相信姓王的这时候不回京城,反而跑去武当山提亲。但同时又一定渴望这是荒谬的事实,因为历史上确实有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逆转了成败兴衰。所以张辅一定会有一种打死不敢相信,却又会拼命想证实的矛盾心理。

一旦有这种投机侥幸心理,只要有一个确凿的证据出现,又没有任何反证,张辅心中的天平会顷刻倒塌,选择相信王贤确实去了武当山!

所以王贤只能去武当山提亲,而不能是回南京看爹娘。回南京的话,固然同样因为路途和时间的原因,张辅无法派人到现场查证,但南京几年前还是大明的都城,重要性不亚于北京,不知多少势力的老巢还在那里,很难讲张辅会不会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多方查证,来确定他是不是真在南京。

王贤的锦衣卫再厉害,也不可能把张辅所有的信息渠道都堵死,所以南京是绝对不行的。

武当山的情况就好太多,湖广在这个年代还算是偏远地区,武当山又在深山老林里。张辅不大可能专门训练和湖广联系的信鸽,就算万一真有,也一定是飞往省城武昌的,而从武昌到武当山,来回就得十多天,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王贤可以确定,选在武当山的话,张辅没有任何渠道可以证实他的行踪。这样,张辅不会有任何反证。距离让他相信,只差一个确凿的证据了。

而武当山恰恰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可以让张辅确信的证据——自从去岁赵王谋反之夜,太孙瀛台遇险,胡灐浮出水面。王贤就对这位与自己颇有渊源,表面上忠心皇室,实则野心勃勃的大高手,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一旦被锦衣卫盯上,就再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这条在大明朝验证过无数次的真理,放在神神秘秘的胡灐身上也同样有效。

通过调查,王贤发现这位秘密追查建文帝近二十年的武当高手,曾一度为朱棣建立起了一个地下特务组织,而且搞得有模有样、风生水起。可惜,最终捉到建文帝的是赵赢,加之有了纪纲的先例,朱棣对外臣已经不太信任,所以最终组建东厂的是赵赢,胡灐只能无奈地交出十几年的心血。

回武当山消沉数载后,胡灐又被朱棣召回京城,这次他的任务是保护太孙殿下。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事业,一旦太孙登基,他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托孤大臣。只是没想到事态急转直下,最终登上皇位的居然还是太子殿下,他的‘托孤大臣’之梦,也只能无限延期了……

不过比起那个夺走他心血的赵赢,胡灐又幸运多了。如今那位立志要流芳百世的东厂督公,已是身败名裂,不知所踪,一手建立的东厂也被消灭在历史长河中。东厂解散之后,胡灐趁机暗中召回了不少老部下,还吸收了不少原先的东厂高手。对此,一直苦于没有特务力量的太孙殿下自然双手欢迎,省吃俭用供养这支秘密力量。

理所当然的是,胡灐在帮太孙办事的同时,还会顺便干点私活,比如说,建立和武当山的信鸽联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做局

胡灐的私活,就是帮助自己在武当山的弟弟胡涌,争夺继任掌教之位。武当自张三丰开派以来兴盛无比,六大弟子皆有建树,枝繁叶茂,根深蒂固,尤其在张三丰的小弟子孙碧云接任掌教之位后,更是以‘永乐皇帝乃真武转世’的说法,赢得了朱棣的青睐,从源远流长的龙虎山天师道手中,夺走了天下道教领袖之位。

别看这道教领袖好似虚无缥缈,其实含金量十分之高,不说总管着天下道教一切事务,单说本朝崇道抑佛,绝大多数王公贵族、士绅官员都信仰道教,自然对道教领袖奉若神明。不夸张地说,在虔诚的信徒眼中,孙真人一句话要比圣旨还好使!

如果能登上武当山掌教的宝座,将立即在大明朝获得超然的地位,无穷的人脉,和取之不尽的财源,做什么事都会无往不利!所以随着孙真人宣布,将在九十大寿后,交出掌教之位,不再过问教中俗务。孙真人的独子二十年前便已去世,孙子闲云虽然优秀绝伦,但毕竟辈分的劣势在那里。那些自以为有机会的师叔师伯,对掌教宝座展开了激烈地争夺。

胡灐虽然已经还俗,他的弟弟胡涌却仍在门中,只是不太成器。胡灐下定决心,要把弟弟送上掌教之位,把武当山变成自己的私产,为此,他派出大量人手,帮助胡涌拉帮结派、打击陷害,甚至直接刺杀竞争对手。为了便于遥控指挥,胡灐命人训练了信鸽,保持和弟弟的快速联系。

这些情况,在锦衣卫无孔不入的调查下,早就全都浮出了水面。当王贤决定要完成这次战略欺骗时,一下就想到了胡灐和胡涌之间的信鸽来往!

他相信,张辅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确定自己的行踪。在没有确切消息之前,张辅是不可能下定决心的,而太孙又会担心迟则生变,所以到最后,胡灐一定会说出这条通信渠道的存在!

于是王贤便和灵霄在戴华等人的护送下离开济南,上路后不久,他悄悄离开队伍北上,灵霄则和闲云带着胡涌谋杀、陷害同门的证据赶往武当山。秘密上山见到了孙真人,老爷子自然怒不可遏,连夜就让人抄了胡涌的家。有锦衣卫从旁协助,没有走漏一个人,更没有飞走一只信鸽,胡涌一伙人就全都束手就擒。

对胡涌的审讯更是顺利异常,这个只知道仗着兄长狐假虎威的废柴,是个不折不扣的软骨头。还没用刑就对罪行供认不讳,还把他哥哥胡灐卖了个干干净净。

这下,只等胡灐的信鸽飞来了。这个过程自然十分煎熬,闲云等人整天仰望天空,看到各种鸟儿飞过,就是不见那等待中的信鸽。

“再晚就来不及了!”戴华耐心耗尽,建议道:“不如咱们直接让胡涌写信给他哥,说看到大人到武当山了吧?”

“不行!”闲云却断然道:“那样会被识破的!按照王贤的意思,不见兔子不撒鹰。”

“那要今天还不来,咱们就是放出鸽子也来不及了。”戴华苦着脸道:“咱们岂不白折腾一场?”

“不会影响大局的。”闲云看戴华一眼,继续打坐道:“只是赢多赢少而已……”

“闲云少爷,您越来越像得道高人了。”戴华看着愈发不带烟火气的闲云,不禁感叹道。不过他也承认,闲云说的对,只要王贤在京城,这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胜局,只是胜果大小而已。

众人又耐下性子等了一天,那该死的信鸽终于飞到了,赶紧让胡涌给胡灐回了信,放飞了返程的信鸽。但时间已经耽误了半天,能不能及时把信送到,谁也说不准。这个年代的人当然不会明白,鸟类飞行受气流和风向影响很大,在这个候鸟回归的季节,各方面的因素都是最有利于鸟类向北飞行的,结果信鸽非但没有迟到,反而早到了半日!

当收到武当山的回信,张辅终于下定决心,命人发动政变。结果一脚坠入了王贤挖好的陷阱。

他软禁了北安门和东安门守将的家眷,却被锦衣卫在清晨时分救出。为防万一,吴为亲自指挥了这次营救,动用了最精锐的力量,布置了最周密的方案。结果自然不出意外,张辅的人连个报信的都没跑出去,就被全歼了。

当正凑在一起长吁短叹的刘贵和王禅,见到锦衣卫出现时,马上意识到东窗事发,正犹豫着要不要拼命,却见吴为一手领着一个小孩,出现在他们面前。

刘贵和王禅一下就呆住了,马上放弃抵抗,因为那是他俩的儿子!本应该在张辅手中!

吴为松开手,两个吓坏了的孩子扑到父亲怀里哇哇大哭,待他们安定下来,两人问明了情况,马上跪地表示效忠皇上,服从镇国公。他们也不敢不服从,因为说好听点是锦衣卫营救了他们的家人,说难听点,是他们的家人落到了锦衣卫手中。既然镇国公能要挟住他们,臭名昭著的锦衣卫,自然更是毫无压力。

至于另外两处城门的守将,本就是王贤这边的人,由锦衣卫的保护或者说监视,自然出不了岔子。

皇城四门掌握在手中,局面就非常主动了。官员上朝之前,午门开启的同时,皇城四门便及时紧闭,皇城外的军队根本来不及冲过来,就被堵在皇城门外,进入皇城的难度一下子就成倍增长!这对士卒的心理是无比沉重的打击!

别忘了,禁军将士都是祖辈当兵,从下就被教导忠君爱国,现在却让他们进攻皇宫,势必会激起强烈的抵触!如果能毫无阻碍、势如破竹地攻进去还好说,一旦遇到障碍,将士们心中的罪恶感和恐惧感就会爆发出来,淹没一切!

果然,当看到皇城城门关闭,城门楼上的守军射箭警告,不许他们靠近时,禁军将士明显迟疑起来,远远就站住脚步,在那里面面相觑。将领们声嘶力竭地下令攻城,中下层的官兵却只想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都他妈聋了吗?!”参与了政变的军官们心急如焚,这要是不能按时攻进皇城去,很可能会导致满盘皆输,赔上的可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情急之下,军官们拔剑杀了几名裹足不前的士兵,提着滴血的宝剑,纷纷朝部下咆哮道:“立即攻城,这是军令!违命者斩!”

多年养成的对军令的服从,终于主导了禁军将士的身心,他们压住内心的恐惧和不解,开始推着攻城器械上前,准备攻城。

“这就对了!一处城门不过两百守军,咱们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们!”军官们声嘶力竭地鼓舞着士气。

谁知这时,京城四门的城墙上,突然出现了数不清的精锐将士!那是神机营、勇士营、三千营,还有锦衣卫的将士!

之前,张輗收买的鞑官,已经被柳升根据锦衣卫的情报全都拿下砍了头,以雷霆之势完成了内部清洗!然后四卫营两万将士,分赴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协助守军进行防御。

原先,将领们威逼之下,禁军将士还能勉强欺负一下人数了了的守门官兵。这下,每一道城门都有六千守军,而且是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为守护他们的皇帝陛下而战,爆发出最强的战斗力。仅凭那点儿简单地攻城器械,禁军将士不付出几倍的代价,是不可能攻破皇城大门的!

禁军将士们彻底乱了套子,再也不顾什么军令如山,纷纷大声质问起来:“大人!这是要干什么?!”

将领们见局面已经脱离想象,根本不可能速战速决,甚至连部下都有失控的危险,一时间也有一些慌神,刚要再杀几个敢于提出质疑的混蛋,然后不顾一切下令攻城!却发现自己的队伍骚动起来……

将领们赶忙循声望过去,便见有大量军队从街口赶来!

“是公爷安排的援军吗?”将领们起先还抱着幻想。

但当他们看清,那领兵将领居然是莫问、许怀庆等人时,一个个全都懵了!竟然是王贤的军队!

“站住!你们要干什么?!”勋贵军的后阵,已经和王贤军的前阵碰上了,没有仇人见面的火花四溅,血流成河,双方都保持了高度的克制。

实际上,当王贤的大军出现,这些禁军已经陷入了被夹攻的险地,根本没有胜算,连想脱身都不可能。

“我军奉旨平乱!”王贤军将士有皇帝的旨意在身,自然声粗气壮,朝勋贵军吹胡子瞪眼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莫非就是叛军不成?”

“你们才是叛军呢!你们全家都是叛军!老子的爷爷跟着太祖打江山,父亲跟着太宗靖难起兵,你说老子会不会当叛军?!”禁军将士对叛军的字眼非常反感,蹦着脚跳起来。

“那为何会包围皇城?!还带了这么多攻城器械!”王贤军的将士箭在弦、枪上膛,一言不合就要开打。

禁军将士的气焰却一下子小了很多,让对方这么一说,连他们也觉得自己好像是叛军一样……于是纷纷望向把他们带到这里的将领。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清洗

见手下官兵投来怀疑的目光,那些将领恼羞成怒道:“我们也是奉了旨意的!”

“那就拿出来看看,到底奉了谁的旨意?!”马上就有质疑的声音响起。

“当然是……”那些将领话刚出口,就像被捏住脖子的鹅,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们看到,刚才那质疑的声音,是一群鼻青脸肿、个个带伤的高级军官发出的。而那些高级军官正是被他们突然发难,扣在军营中的王贤旧部。

“吓!指挥大人!”

“啊!张将军!”

“刘大人,您怎么成这样了?”

禁军将士虽然对这些空降而来的家伙没多少信服,但都十分清楚,这些人是朝廷任命、千真万确的本军最高长官!

直到此时,禁军将士才猛然醒悟,带领他们来到这里的都是一些副指挥使、指挥同知之类的佐贰官。而他们真正的长官似乎遭到过拘禁……

“这帮狗东西拘禁长官,意图谋反!你们也要助纣为虐吗?!”鼻青脸肿的高级将领指着那些昔日的副手,朝将士们怒喝道。

“啊!”方才不管情况如何,禁军将士并没有乱套,这下听到自己的最高长官,控诉那些把他们带出军营的将领在谋反,可把官兵们吓坏了!‘轰’的一声,千万个声音一同响起,场面登时失控!

有的官兵大声嚷嚷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执行命令;有的官兵愤怒地质问,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有的官兵高喊着,把那些反贼抓起来,将功补过!场面混乱至极,什么声音都听不清,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