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路的时候肩膀不会左摇右晃,形意拳出腿踢人的时候,肩膀都不动,走路怎么乱晃肩膀呢?

两肩膀总是下垂的,没有端着肩膀的,因此练形意的给人感觉就是手臂被比较长,走路有个猿像。

面部总是舒展的,内家高手没有整天愁眉苦脸的,这样的面部表情,影响内息的运行,时间长了伤身体。

练拳多了、功力深了,心理承受能力慢慢的加强会越来越强。

集中营最可怕,也不见得比站一小时三体式可怕。

练功就是吃苦。抵御身体、生理和心理的两种痛苦,磨练自己的意志,达到你自己的武道最高峰。

通过内家拳的练习,如果你真学进去了,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能“容事”。

天下啊!能使你发火出手的事情越来越少了。呵呵!

天、地、人三根能凝结于身,此人将得武道乾坤也……

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53 六大形象合说

形意拳写到这里,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练到这个地步该有点自己的东西了。习武要自己体悟出点什么。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形意拳学拳叫“画东西”,这个不是西方的油画,而是国画的泼墨山水,和师傅学画画先要临摹模仿,学那个样子,然后才是神韵,这个神韵师父是教不来的。

师父可以告诉你这条路,你自己独自踱步的时候,自己去体味那个意境,拳中的风景无限,需要打开你的大脑去感悟。

练了龙、虎、猴、马、鼍、鸡,这六大形象,现在你可以练习真正的五行连环拳了。

在天津国术馆传承的武学中,这个五行连环拳有狸猫上树,白鹤展翅、鹰熊合演(也叫步步鹰熊)、鼍龙浮水、追风赶日等等,比其他支派的连环拳,多了不少东西。

鹰熊合演可以慢慢的从劈拳上去体味。这时候可以加练这个五行连环拳了。这个拳法以后慢慢的再讲。

这六大形象和五行拳是不能分割的。

龙形的起式是脚做个劈拳,龙形的落式难道就不是劈拳?虎形就是个双劈拳啊。

呵呵!虎撞和马形有无相近之处呢?

猴行步和鸡步有什么不同呢?

猴的转身叼打不好练习,那是你没从劈拳的转身去找,虎托和以后学到的鲐形力道是完全一样吗?

猿猴坠枝练的就是个触感,这里边有反关节的动作,猴对自身的体重把握的是恰到好处,应用自身的重量,才是猿猴坠枝的秘密,这是巧练,猴子无一式不奇巧。

换成狗熊掰棒子就不是这个样子了,老熊的力玩的是厚重,不是利用体重了,是利用身形和身势。

打破身势无遮拦。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和一头老熊摔跤的场面,还没动手你就觉得吃亏了,因为“老熊精“的身架降伏着你,在它面前一站你就觉得吃亏是不是?

这就是身势,说白了就是身体的造型压迫着你的神经,让你觉得自然矮它一头。

马形的步伐和炮拳的步伐既有形同之处又各有巧妙不同,马形走了个虎跳涧的步。写到这我要问一句了,诸君练形意拳到今天,炮拳都是之字步伐吗?

没私下里走走直的吗?

马形的也没私下里走几个直线的练练吗?

呵呵!那以后你学鹞子翻身可怎么办呢?

杂式锤里边的炮净是直线的。

鼍龙也走“之“字步活腰活肾,可以练通人的小臂,那小臂汗毛的反映,那是相当的警醒。鼍行得下苦功夫去练,说个笑话啊,鼍龙浮水式子练的精,你玩玩太极的抱球式子,没人知道你是外行,这时候你可以当领导了,什么领导呢?

动手的时候你一“领”他就“倒”。这是练成了鼍形的必然反应。

你的脊椎配合上腰的力量,发力的时候是腰围,电线杆子的粗细发力。敌人的没练通这个劲力,你一接触他的手,就感觉到了他脊椎各节的力道,轻轻一破他就倒了。

没“联通”这个劲力的人,脊椎和腰筋合不上,独立的脊椎就是个麻杆,电线杆子碰麻杆,一碰一转就倒了。这个东西要下苦功夫去练啊。

那么大的太极拳也练抱球,意思都一样,各有各的窍门。别抓死的,一招半式打不死人,玩的就是敌人的重心,一带、一挂身子贴进去,重心一失去平衡,咋打咋有的东西。

敌人的间架抱的很死,无机可乘那么就开个猴行出来。

晃手打人人易慌

金沙迷眼最难防

上来就出猴形的快手,打乱他的阵脚。出手灵动,易形、换式不落痕迹浑然天成,出手看似无章,实则择机而动,上打咽喉下撩阴,左右两肋挂重心。

敌人是条龙,那么我们就要有擒龙之技!

吾与敌同

脊椎是龙

交手先蹭身

蹭身拳才真

遮龙眼云遮日月

扳龙头猴形之功

鼍形打穴此时奏功

破龙身连环崩

就势水钻不放松

上打鸡形下撩阴

鲐攻两肋带中心

望眉斩截翻肩背

猛虎搜山炮截手

敌不动我不动

敌要动我先动

先动为师

后动为弟

敌进金鸡抖翎

敌退马奔虎践

敌斜行游鼍戏水

敌起腿裆部必空

敌擒臂鹞子翻身

敌碰肩蛇形进攻

敌退步燕子抄水

敌起腿乳燕衔泥

臂交狗熊掰棒

敌退凤展翅形

疾步可追风

深潭可揽月

五行俱四稍齐

三尖照胆随身

孤身敢入战阵

单骑能过五关

静似书生动似虎豹

出手必连发

起腿必鸳鸯

眼不审视一处

身不拘泥一地

空手不夺兵刃

布履亦可作弓

含沙射影在前

口吐莲花在后

断喝一声敌刃可夺

拳发五内意贯四稍

天时地利吾有心君

夏日使枪迎风进

腊月使枪顺风行

见林莫入穷寇莫追

仰观天时俯察地利中查人心

交手胆壮练功静心

形意在身不惧邪法

交手有必胜之心

百万军中可夺帅

匹夫有其志三寸之丁可言勇

与人交手须勇备

进步必胜卷地风

潜龙腾渊神威起

苍鹰展翅老熊精!

打完了这段我的肝有点痛,我真舍不得拿出这个拳诀,这是我家族的打法歌诀,传到今天吧,地球上只有俺一个人会。如有便是仿冒。

这个东西已经在我写的《形意拳门秘诀之谱》一书中了,你再说是你写的也没用了,书早已经出版了。

呵呵!鸡形也是如此,按照拳谱所说,鸡形有万法,你才练了几个式子,百法还没练出来呢。

鸡形的窜步是个宝贝,能进、能退、能跑、能追,从“槐虫步”去找,一点点的体会形意步伐的奥妙,在行路当中突然遇到一块石头在脚下一踩,心里一动这个脚就提起来了,不会和平时一样一脚傻踩下去。感觉无心、收力不觉,练到这个地步,实战当中能占大大的便宜。

慢慢的脚底板下边等于踩着探雷器,也等于给你多按了一双眼睛啊。

本来想对前52个篇章简单的做个小结的,没想到越写越多了,进入了拳的境界,脑子自然就打开了,源源不断连绵不绝一发而不可收拾。

估计这也是拳里的境界吧,练形意拳我个人以为,一定要会说会表达,把自己练的东西讲出来,和明白师父去切磋,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认识,

如果你说不来你练的东西,说明还不能体悟其中的奥妙。还有欠缺的地方,和尚不能讲出来他修学的佛法,说明他还没有悟道。

武者一定要体悟一定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否则你今后教徒弟怎么办呢?

我考虑了一下这个篇章还是公开吧。

这前53章中,本篇是用问号最多的一篇了,能思考的地方很多,也有第一次在网上传出来的打法歌诀,看到就看到了,是个缘分。对有些人可能会有所帮助。

如果不拿出点真东西,也枉自称作《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了。

不要乱改乱传我的文章就是了,你的脑袋不是我的脑袋,你未必理解我说的真实意义,看我的文章要通读,不要断章取义。

呵呵!人间正道是沧桑,武者的习武之路亦是如此。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

谁有不平事?

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54 蛇形之势 妙不可言

今天是54章,该说说这个“蛇”了。”蛇”国人并陌生;古人在制定十二生肖的时候就考虑进去了。

今天我们只要说和武功有关的事情好了;呵呵!民间讲蛇称之为“小龙”;蛇贵为十二生肖就不讲了;我们只说形意拳门的十二大形象。

先说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武术杂志上,讲了一个练武人的事情,这个人主要习练蛇拳。阴柔婉转盘旋萦绕功夫下的很大,蛇拳的精义基本都练到了。

他对自己的武功还是很有信心的。功夫练成了出门去访高人去切磋,没想到屡战屡败,自己的信心大受打击,我这些年都练练了些什么呢?

估计这个高手是东北一带的人,有一天他走到了黑龙江,突然见到黑龙江水奔腾咆哮,其势之大之强竟是前所未见,心神激荡之下,突然在武学一道开悟功力大进,此后再与人切磋无不胜之,成一代高手。

打了这么多字,不知道看文章的诸君能看出点啥没有?

呵呵!上下五千年,苹果打了无数人的脑袋,只有牛顿被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想明白一件事情是需要铺垫的,呵呵!没有多年的习练蛇拳的底子,看到大海也没用。

蛇拳的阴柔婉转盘旋萦绕,不能以自己为中心,那是玩票落到下乘了。练这个拳要以敌人为中心,去盘旋围绕。

换句话说要有欺劲,要能打破敌人的重心。

形意的一招一式,无不是已这个为目的。

打不动、带不动敌人的重心。不能把握拳中的主动,换成龙也没用,你没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古战场上哪个敌人是被围死的?

到最后都是打死的。

被围困只是失势,这是暂时的失败。

形意拳门要求:打破身势无遮拦!

不是要它失势,是要破除他的身势。

破是破坏、除是根除,根除的手段最直接的就是“连根拔”;连根拔除的意思就是”破除重心”。明白了这个道理;练这个蛇形中有心的去找这个东西,如此方能不落下乘。

蛇形无足快蜈蚣,这是拳谱中的话了,蜈蚣的腿这么多,蛇一条也没有,它是咋做到的蛇行无足快蜈蚣呢?

脊椎这条大龙练好了,蛇这条小龙就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翻江倒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了。

老辈讲功夫上后背啊,后背上有啥?

前胸还有胸罩呢,后背啥也没有。其实就是指的你的脊椎脊柱。

蛇就是绝对的脊椎修炼的高手,脊椎练好了,胳膊腿都成了摆设。节节贯串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是蛇的灵魂,脊柱也是形意拳门的灵魂,放大了讲也是练武的灵魂。

蛇形的式子就是个叉步,进步肩打。请注意是肩膀打不是手打。肩打是破坏重心,然后才是一击。蛇形把这个肩膀和手运化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有了灵魂。练的时候要有清醒的认识。

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武比文难”,武是需要“身材”的,即是练身体,也要有“材”,就是有料啊!

要能体味这些东西。武功中最难的,不是克服身体的酸痛,是你脑袋里起不起化学变化,精神也是物质,精神变了肉体才能变。你有了佛心,佛的智慧自然就是佛了。你的脑袋有了菩萨的智慧,自然就是菩萨了。

多看多记拳谱以此为道,如今这个形是蛇;你就要多体悟拳理拳诀、身形婉转可进可退。蛇形的式子那是在外边练,给别人看的玩意,不是蛇形的全部。

个人以为蛇形最妙的打法是退步。

蛇形万变不离脊柱,吞吐的不是舌头,而是脊柱的缩长蜿蜒。蛇没有了骨头就是块肉,啥也不是生存都困难,“百骨贯穿”精气神得之。这个神在骨。

此外蛇无头不行,头领身也是形意的要求之一。这个要求还是很有道理的奥妙无穷也。谈到了头也自然谈到了肩颈,从身形来看眼镜蛇是最好的。头大颈项粗,打斗之间很占便宜。一动无不动,这是拳谱里讲的。

再深处说就是眼神内外了,内外相合啊,人退步的时候是眼神越来越低的,进步的时候是眼神上挑。眼合心才合,这个“合”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形是内动。内动带动的外动。

心一战而内举动,这是拳谱中的原话,心有了战斗的意识,那么从五藏六腑身体的各个关节、关窍各个部门都动了起来,做好了战斗准备,就跟航空母舰一样,要是都写出来那太复杂了,这个一万个动最后都合到一字上。

“一战”有一就有万,一就是万,万动其实就是一动。此时心内空明心窍打开,生出二。二就是虚实、就是阴阳、就是攻防。有“一”就自然生化了“二”。谱云:虚、虚、实、实神会中,实、虚、虚、实手行动这才是练拳,这才是练形意拳。

什么是形意拳?

形就是意、意就是形,这是“一”,可不是“二”。形意就是个“一”。

正如人和思想不能分割,不要拆分不要分开,拆分那是很浅的层次的解释,到了高深的地步,该统一去理解了。

形意拳为什么叫形意拳而不叫形意脚?

那是你理解的偏颇,这个“拳”不是拳头,不是一路拳法,那是理解的太浅了。这个拳是“拳拳之心”的意思。

拳拳之心,什么叫拳拳之心?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是统一是集中。拳拳的本意是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是铭记心中的意思,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聚拢五指成“拳”来表示这个意。形意拳这三个字是说,一个人能把“形和意”集中、集会到一点,做有效的释放。

这才是“拳”字中的道法。

没几人能把“形意拳”三字讲清楚,都是“就字论字”而已。其实能讲通了名字,你已在道中,与道才能合真,真诀合道得彻灵,形无形、意无意,无意当中是真意。

以后再讲这个“无形无意”,保证你大吃一惊,和你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有时言之兴致,一发而不可收也。

这些东西是没人讲的,不信你去翻书你去百度,都是就招论招就势论势也。因为他自己没通。

哪有什么形象?

哪有什么五行?

十二大形象都练的形似,你把这十二形象拿笔都画在一起,组合起来看看是什么怪物啊?

比变形金刚还恐怖吧。这就是练全了12形象的所得吗?

不是,绝对不是。

“以形说意”以这个形,表达这个意思和意愿。比如美国形象是“鹰”,前苏联是“熊”,你要透过这个形象,去体悟它的心,透过形象的外表看透它,由此道心自生也。

以后我的文章乱石铺街不成章法,可能会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艰深,初学形意可能觉得不可理解,那就请你不要看了,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再领悟。

这些东西是给真能传承形意拳的人留的,形意拳的传承要靠他们,本身就不只是为初学写的,你是不是能练下去还很难说。初学可以去看其他人的文章,最后写点蛇形的歌诀吧!

练此形灵光巧妙得知于心,身有阴阳相摩之意,活泼腰中之力。真阳透于外精神焕发,拳式顺,起真精补于脑百疾不生。

蛇形以挑领为主,如蛇扑食将对方缠住,再劈领而出,以腰为轴,手脚齐动周身俱动,蛇形练肾阳。切记!

束展收发须柔韧

劲意连绵在腰劲

青蛇摆尾挤缝行

挑拨奇谋自从容

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55 灵蛇一击 当有大用

在十二形象当中,蛇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