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来抢劫我们,还有一点,就是想抢劫我们,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看来这大块头对自己的功夫还挺自信,于是文丑又问道:“大个子,我且问你,这里离昌黎郡的治所昌黎县还有多远?你可知道附近还有什么大的县城吗?”

“这里离昌黎县大概还有一百五十多里,附近百里之内都没有大的县城,只有一些小村庄,住着一些种地的农民,军爷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壮汉答道。

文丑还没说话呢,壮汉身后的帐篷中有人问道:“兀突,你在和什么人说话?可是来给我们送粮的农民吗?”

听到帐篷中的人问话,壮汉急忙回答道:“不是主人,是几位军爷向我打听道呢。”

帐中人不再说话,壮汉道:“军爷要是没事,我就回帐篷了,行吗军爷?”

估计帐中也没有几人,不会对自己这些人造成威胁,文丑于是对壮汉道:“没事了,你回去吧,我们这就走了。”说完文丑带着几名亲卫队员返回了营地,与大家一起吃晚饭去了。

吃饭之时,文丑便向老刘说起了附近还有一户牧民居住,而那牧民家中竟然有一名壮汉身材竟然与蹋顿不相上下,一看便是一名力大无比的勇士。

第260章乌延现身

在荒原之上有牧民居住是很平常的事,所以老刘也没有在意,他身旁的乌云听说有人在附近居住,还带着一名壮汉,于是插嘴道:“文将军,你可知道那户牧民是从哪里来的、姓什么叫什么吗?”

“回夫人的话,我没有问过那户牧民到底姓什么,不过我听屋里的那人称呼壮汉为兀突。”文丑答道。

听到文丑说出兀突二字,乌云突然身体一震,然后马上站了起来道:“文将军,你快带我过去看看,那兀突我认识,曾经是我父亲的卫兵,不知道文将军所说的那人是不是我的父亲?”

文丑听完,不敢擅自做主,于是便看着老刘。

“既然夫人要去看看,不俊我看这样吧,我也和你们一起过去看看,也好让夫人放心,免得她又以为是她的父亲在这里。”

几人饭也不吃了,在文丑的带领下出了大帐,直奔那顶帐篷而去。

等到了帐外,几人停了下来,文丑大着嗓门道:“里边的人请出来一下,我家主公与夫人有事情找你们。”

听到文丑的声音,名叫兀突的壮汉又出来了,看到文丑带着几人过来了,他的警惕性更高了,握紧了双拳对文丑道:“军爷还有什么事吗?我不是已经把你问的问题都告诉你了吗。”

乌云从老刘身后站了出来道:“是兀突吗?你看看我是谁,还有你知道我父亲在哪里吗?我可是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找到他老人家。”

那兀突突然看到乌云现身,惊愕得下巴差点掉到地上,过了半天才道:“原来是郡主,您怎么会在这里?军爷说的夫人便是郡主吗?”

乌云急忙道:“是我,兀突你快告诉我,我的父亲在哪里?这都一年多了,我一直没有父亲的音信,你可知道他老人家在哪里吗?”

兀突还没答话,只听帐篷中有人道:“是乌云吗?你可想煞为父了,你的母亲和兄弟们可好?他们现在都在哪里呢?”话音未落,帐篷门便被打开了,而乌延也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乌云看着眼前苍老憔悴的父亲,比起一年多以前踌躇满志自号汉鲁王之时苍老了足有十年,看来父亲这一年多来没少受苦,乌云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叫了声:“父亲,你受苦了,”便一头扑到了乌延身前,抱着父亲大哭起来。

看来这便是当初自己一直没有抓到的自号汉鲁王的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看着他们父女相逢的场面,老刘也很感动,但接下来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乌延还活着,自己该如何处置他,才好向自己的义兄蹋顿交待,因为辽西的乌桓大王丘力居,便是死在了乌延的手中。

这时乌延才想起还有几人在看着自己呢,而且他也听到了刚才文丑所说的主公和夫人有事的话,看来他口中所说的夫人,便是自己的女儿乌云了,那么眼前的这名汉大官,也就是乌云的夫君了,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人,能够娶到自己那目中无人的女儿。

老刘看乌延在看着自己,于是上前一步道:“小婿刘备,拜见岳父大人。”

虽然老刘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到了乌延和兀突耳中,便如听到一个巨雷一般,惊得乌延半天没说出话来。

等他回过神来,急忙道:“贤婿免礼,您可是大汉一州的刺史,我不过是一介逃犯,如何敢受你如此大礼,罢罢罢,我已经躲了一年多了,可到头来还是没有逃出你的手心,既然我女儿跟了你,也算是她终身有靠,我也就放心了,刘大人,你这便抓我回去吧,我也不会再跑了,我知道你是个好官,你这一年多的所为我也都听到看到了,能够让我们部落的百姓过上如今的好日子,我情愿一死,去抵偿当初误伤丘大王的过错,只是希望你今后能善待我的女儿和家人,我在这里先向大人谢过了。”乌延说完,又向老刘施了一礼。

老刘急忙道:“岳父大人说哪里话,我们是要从辽东返回蓟县,因为天色已晚,便在这里扎营过夜,没想到会遇上您老人家,我看这样吧,您老人家也不要再东躲西藏的了,就回右北平您的家中吧,至于我义兄蹋顿将军那里,我会想办法说服他,不让他再找你报仇了,毕竟当初都是因为误会,才导致了丘大王的被杀。”

听完老刘的话,乌延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刺史大人已经原谅自己了,还要自己回右北平的家中居住,看来他的话不会是假话,于是乌延急忙对老刘道:“多谢刺史大人了,外边很冷,还请大人到帐中说话,兀突,你快去给大人准备些酒菜来,我要与大人对饮一番。”

那兀突答应一声,忙着去端酒菜去了,而老刘和乌云也跟着乌延进了帐篷,然后坐在了地毯上。

看着屋中简陋的家具和又脏又破的被褥,乌云又流下了眼泪,不过想到父亲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她才停止了哭泣,把家中一切都好的消息告诉了父亲,只是有一件事她不好对父亲说,那便是叔父赤延在父亲失踪后,把父亲的两房小妾给收走了,现在那两个小妾已经跟着赤延离开了右北平的土垠城,在他任职的蓟县与赤延一同居住呢。

乌延与老刘在酒菜上来之后,两人边吃边聊,老刘把乌延逃走后右北平的情况告诉了他,知道现在右北平的太守便是时风,也就是自己当初的军师,乌延心中放心了,毕竟两人的交情很深,将来自己回去后,时风也会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处处照顾自己的,而自己的弟弟赤延竟然成了幽州军队中的高级将领,看来自己只要不再有什么想法,在家中颐养天年还是没问题的,这也总比自己带着兀突整日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度日强多了,所以乌延打定了主意,只要能让自己回家过日子,自己的女婿提出什么条件自己都答应他,而且他现在还是乌云的夫君,自己的女婿,不管怎么说也不会为难自己的,所以乌延这顿酒喝得很高兴,虽然他也很能喝酒,但是与老刘比起来,那可就差的远了,所以没过多久,高兴过头的乌延便喝的酩酊大醉,倒在帐中不省人事了,老刘让兀突和几名亲卫队员留下来照顾他,自己则与乌云和文丑回了营地,他要和戏志才商量一下,如何妥善安置好乌延,才能既不得罪自己的夫人,也不会让义兄蹋顿挑出毛病。

戏志才一直在等着老刘回来呢,吃饭时他看到乌云与老刘出去了,便已经猜到搞不好是乌延就在此地,所以当老刘把情况告诉了他以后,戏志才便把早已想好的主意告诉了老刘,那便是以后乌延不要在外人面前露面了,他就在土垠城自己的家中好好过日子就行了,同时严令乌延府中的下人保守秘密。决不能把乌延还活着的消息暴露出去,这样蹋顿也根本无法知道此事,而右北平太守时风与乌延的私交也不错,让他以后负责照顾乌延家中的生活,这样就可以让乌延在家中安心度过自己的晚年了。

戏志才说的,跟自己想的办法差不多,于是老刘便把这件事定了下来,回到自己帐中又把这个决定告诉了乌云,虽然乌云觉得这样做有些委屈了自己的父亲,但是又一想不管怎么说,父亲也可以在家中安度晚年,不用再为任何事去担惊受怕,所以乌云便同意了老刘的主意。

于是老刘决定明天一早,便派出张飞与太史慈二人带着公孙康与公孙恭、还有太史慈的母亲与乌延兀突二人先行上路,他们也不用在昌黎城中停留,直接先去右北平郡的治所土垠,把乌延送回家中,然后他们便直接返回蓟县即可,而老刘也给右北平太守时风写了一封信,把乌延的事情向他交待了一番,告诉他如何处理此事,以免出现差错。

第二天又在路上奔跑了一天,老刘等人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昌黎郡的治所昌黎县,得到消息的昌黎太守田丰和都尉褚燕急忙把众人接进城中,然后又把老刘等人安置在了馆驿之中,二人在馆驿之中设下晚宴,招待老刘与他身边的文武随从。

说起来褚燕也是最早跟随老刘的,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加上得到了王越与童渊的点拨,现在褚燕的一身功夫早已经大进,已经与徐晃张颌几人不相上下了。

老刘和他们二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尤其是褚燕,本来他与老刘的感情便很深,也正是由于老刘的出现,改变了自己的山贼身份,使得自己能在老刘的提携下,现在成为大汉一郡的都尉,所以褚燕一直把老刘当做自己的恩人,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文丑与褚燕的关系也是不错,所以久未谋面的二人也是相当亲热,当晚众人也都喝了不少酒,由于张飞和太史慈早走了,没有了对手的文丑只好见谁和谁喝,最后竟然连关羽也被他灌了几大碗,令关羽的红脸膛更加见红,几乎要滴出血来一般,老刘看关羽已经不胜酒力了,便连忙让亲卫队员先把他送回房间休息去了,而文丑终于在酒桌上胜了关羽一筹,不由得得意起来,接着又和褚燕继续比拼。

第261章鲜卑之乱

老刘则和陈宫一起,边喝酒边聊着老刘这次出巡的事情,知道了主公这次的目的之后,陈宫非常高兴,对老刘道:“主公,我这几个月已经多次派探子进入东部鲜卑的地盘,探查那里的情况,看来是天助主公,现在的鲜卑内部四分五裂,而且实力因为上次入侵我幽州之后,俱遭大损,只要我们按照主公的想法,尽快派出一支精兵北伐鲜卑,中部和西部鲜卑那边我不敢说,但是东部鲜卑如今必定无法抵挡我幽州大军的进攻,则东部鲜卑一战可定,如今已经到了秋天,相信只要我们在今年做好备战事宜,待来年开春后兵发鲜卑,到那时鲜卑内部还会遭遇粮食不足的局面,我们的北伐定可成功,主公以为如何?”

看来虽然把陈宫放在了一郡之地,但他毕竟不是等闲之辈,知道自己将来的打算,所以才会暗中收集东部鲜卑的情况,将来等有了合适的人选,自己也要把陈宫调回蓟县,好与戏志才他们一道为自己出谋划策。

旁边的戏志才又问了陈宫一些鲜卑内部的情况,原来自打今年五月鲜卑大军应张角之约,出动大军进攻幽、并二州之后,被幽州戍边军与郡国兵迎头痛击,使得他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令其各部实力大损,如今的东部鲜卑加上后来征招的士兵,到现在士兵的总数也不过三万多人,而且大多都是刚刚入伍的新兵,根本没有什么作战经验,而东部鲜卑的大人阙机还惦着鲜卑大王之位,因此他现在到处征兵,并非为了抵抗汉军的北伐,他现在根本不知道老刘的想法,而是准备积蓄力量,等自己的实力足够了,便可以自号鲜卑大王,把和连赶下王位,毕竟和连没有兑现大家同意推举他为鲜卑大王的承诺,所以自己称王也不算毁约。

而中部鲜卑的大人柯最、西部鲜卑的大人置鞬落罗也都有称王之心,所以他们也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目前只有西部鲜卑的另外一位大人日律推演对和连还算忠心,一直帮助他暂时占据了弹汉山王庭的王位。

看看时间已经很晚了,陈宫知道老刘他们今天赶了很远的路,肯定都很累了,于是便让他们早点休息,自己与褚燕告辞回太守府去了,等明天众人再去太守府中,商议公事。

等他们二人走了之后,老刘又把自己将来想把陈宫调回蓟县的打算告诉了戏志才,戏志才当然也愿意这样做,以陈宫之才,让他担任一郡太守实在是屈才,另外戏志才还多老刘还建议如果有可能,把褚燕也调回蓟县的轻骑兵中任职,另外委派一名将官前来昌黎担任都尉,毕竟如今的褚燕已经大有进步,而现在老刘军中的中级军官已经不少了,可以从那些黄巾军的降将中选一个来顶替褚燕之职。

第二天在昌黎郡太守府的公事厅中,老刘与戏志才、简雍、陈宫和褚燕等人坐在其中,商议昌黎郡的政事。

先是由陈宫把一年多来,昌黎郡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成绩向老刘做了汇报,而褚燕也把昌黎郡的军事建设叙述了一番。

按理说昌黎郡处在右北平、辽西与辽东之间,虽然地域甚广,但是由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这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只是在农业生产上的收益较大,如果将来种上玉米红薯等作物,肯定会成为幽州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而老刘之所以把陈宫与褚燕两人放到昌黎,主要是因为整个昌黎的北方与东部鲜卑交界,是处于战略要地的原因,如今鲜卑实力大损,而幽州的大军又在老刘与戏志才等人的筹划下,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北伐之事,所以一旦将来平定了北方的各个民族,昌黎将不再是幽州的门户,而是会变成没有外敌觊觎的内地,所以老刘才会和戏志才想到把陈宫和褚燕二人调回蓟县,另外派人来接替他们的职位。

于是老刘便把自己与戏志才商议过的打算告诉了他们二人,二人在昌黎呆了一年多了,比起周围各郡的长足发展,他们在这里实在是没有什么业绩可言,所以听说老刘打算把他们调回蓟县任职,二人都非常高兴,到了蓟县之后,他们才能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尤其是陈宫,才会有机会为幽州的发展出言献策,他也一直再等这样的机会,所以虽然担任太守之职,他也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而且还收集了大量东部鲜卑的军政消息,为将来幽州大军北伐提供可靠的依据。

嘱咐他们继续做好太守与都尉的工作,等自己回到蓟县之后,再与荀攸等人选派两名合适的人选来接替他们,他们与继任者做好交接工作之后,再前往蓟县报道。

在昌黎逗留了两天,了解了一下昌黎郡的情况,老刘等人于第三天告别了陈宫与褚燕二人,离开了昌黎郡,前往下一站右北平的土垠,本来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去过右北平了,但是老刘这次去,是要安排乌延的事情,毕竟自己亲自过去了,会让乌延知道自己还是很重视此事,同时也好交代时风一定要做好此事的保密工作,免得将来被蹋顿知道了,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路上经过柳城的时候,老刘与戏志才等人专门在这里停留了半天,柳城地处昌黎郡与东部鲜卑接壤的地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而且柳城距离东部鲜卑大人阙机所在的白狼城也不是很远,要是将来出兵之时,可以从右北平的卢龙要塞与柳城同时发兵,便可以很容易的对白狼城形成包围之势,也可以切断阙机逃跑的后路,将其一网打尽。

柳城到右北平的土垠距离可不近,因此众人在路上又走了三天,才算到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