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突然哭出声,刘辩心内顿时觉着不好,猛的转过身向他问道:“于吉怎了?”

“家师……家师已然羽化成仙!”不敢不答刘辩,可回答这个问题,实在又按捺不住心内的悲怆,小道人两腿一屈跪在了地上,这次没像方才那样只是“呜呜”出声,而是放声嚎啕了起来。

盯着小道人,刘辩眉头紧紧的锁着。

于吉死了!

这一点倒是有些出乎刘辩的预料!

“于吉怎个就羽化了?”沉默了片刻,刘辩又追问了一句。

小道人不敢隐瞒,把在江东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都给刘辩复述了一遍,当然,他说的只是于吉料定必难逃得劫数,并没有亲眼看见他被孙策诛杀。

虽说小道人没有亲眼看见于吉被杀,刘辩却对于吉的死深信不疑。

他也曾经看到过这段故事,晓得孙策杀了于吉之后不久,也被刺客行刺,江东自此便交到了孙权的手中。

当然,刘辩并不会告诉任何人他早已知道这些,想起于吉的死,他还是感到有些凄凉。

妄为仙人,在世俗的力量下,还是难逃一死!

“于吉还对你说了什么?”已经看过书信,刘辩也了然于吉想告诉他的事情,不过他还是问了小道人一声。

“家师告知小道人,有些事非人力可为,殿下切莫强行逆转!”刘辩发问,小道人不敢隐瞒,赶忙将于吉交代他的事情向刘辩说了。

听了小道人的话,刘辩侧头看着他问道:“没了?”

“没了!”和刘辩说了几句话,见他也并不是十分凶恶,小道人说话已经顺畅了许多。

“你且下去歇着吧,莫要离开洛阳,自此在洛阳安家,也可于乱世中留条性命!”朝小道人摆了摆手。

小道人应了一声,正要转身离开,刘辩又向一名卫士吩咐道:“小道长送信有功,给他在城内僻静处安置一处民宅,要他好生修炼。”

刘辩之所以点明是民宅,就是担心卫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这小道士安排的宅院太好。

洛阳虽然富庶,可刘辩却不是个大方的主子。

他对麾下功臣是从来不会吝啬,可闲事上,便是抠门的紧。

一个小道士,又怎可能安排一处大宅。

本打算送完信就离开洛阳,小道人根本没想到刘辩会让他留下,而且还命人给他安置了住处。

送信的小道人原本慧根就不高,因此于吉才说出他若是勤加修炼,将来只能有些小成。

跟随于吉云游了好几年,也漂泊的累了。

既然刘辩要他留在洛阳,这洛阳也是处颇为繁华的所在,小道人也是没敢推脱,便这么应了下来。

“殿下,那于吉不是号称仙人,如何便死了?”小道人离开后,王柳满脸疑惑的向刘辩问了一句。

望着湖面上还在打捞大鱼的几叶小舟,刘辩应了王柳一句说道:“纵使是仙人,也逃脱不了轮回之苦!终究不过一个死字,百年之后,你我也只是尘世中的一抔黄土!”

刘辩的话说的多少有点感伤,王柳和王榛听了,都把头低垂了下去。

就在刘辩和王柳、王榛一同望着湖面的时候,湖中心的一艘小舟陡然颤动了一下,紧接着,刘辩隐约听到一阵呼喊声。

小舟距离岸边很远,虽是能够看见,舟上兵士们的喊声却并不是十分真切。

“殿下,快看!”刘辩正望着湖中心的那几叶小舟,一旁的王柳抬手朝前一指,向他喊了一声。

循着王柳手指的方向看去,刘辩看见在被数叶小舟包围的一片水面上,翻腾起了一股巨大的雪白浪花。

第830章对峙河内

雪白的浪花翻腾着,远远的,刘辩看见一叶小舟竟然翻了过去。

湖面上的数只小舟上,一群兵士正奋力扯着大网,与水中那不知名的物事搏斗着。

掉入水中的兵士扑腾着水花,另外几只小舟上的士兵赶忙伸手去拉他们。

最后一个兵士被拉上小舟,两条腿还悬在小舟边缘,水底突然蹿出了一张大嘴,朝着这个兵士的两只脚上就咬了过去。

得亏小舟上的其他兵士眼疾手快,赶忙把他拽进了舟内。

巨大的嘴落入水中,激起了一片浪花,载着数名兵士的小舟,在巨浪的冲击下,剧烈的摇晃着。

湖水很清,虽说巨兽上方的水面是浪花翻滚,小舟上的兵士们,还是能看见在水中露出的黑色脊梁。

看到那黑色的脊梁,兵士们都不由的倒抽了一口凉气。

黑影的脊梁,要比矮桌横过来还宽阔一些,它的长度足有两三个成人加起来的高度。

如此巨大的水声巨兽,小舟上的兵士们还真是没有见过。

“兄弟们,悠着点!”黑影的力量太大,指挥捕捞的军官可不想看着它从眼皮底下逃了,向正与它搏斗的兵士们喊道:“跟着它走,等它累了再说!”

听到军官的喊声,数只小舟上的兵士齐齐发了声喊,划桨的兵士挥舞着桨叶,划着船跟在那巨大水兽后面。

好几艘小舟跟在水兽后面,竟被它拖拽的要比寻常在水中游弋快了许都。

站在岸边的刘辩,远远的望着兵士们的小舟跟在一股浪花后面,心里晓得水兽已经被网住了,不免也是有些兴奋。

刘辩身后的王柳和王榛,则是舔着嘴唇,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远处湖面上那一朵朵雪白的浪花。

大约过去了两柱香的光景,水面上的浪花终于小了下去。

看见浪花小了,刘辩嘴角漾起一抹笑意,对身后的王柳、王榛说道:“已然抓住了。”

晓得浪花小了是水兽没了力气,王柳、王榛并没有应刘辩的话,而是眼睛睁的溜圆,望着远处的水面。

与刘辩等人相比,小舟上的兵士们心内更加紧张。

划船的自不消说,是分离挥舞着船桨,生怕被水兽拽的狠了,把网给拱破。

那些拽着渔网的,也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双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被他们拖拽着的渔网。

“太大了,怕是船里放不下!”兵士们把网住水兽的渔网拖拽到离船很近的地方,军官看了一眼网中那黢黑的身子,对在场的所有兵士说道:“拖着它快些靠岸,若是让它缓过了劲头,我等怕是又要费些周章!”

数只小舟上的兵士都没有吭声,划船的士兵挥舞船桨要比刚才更加卖力。

拖拽着水兽的小舟越来越近,刘辩已经能看到在数只小舟中间的那张巨大渔网中,有个硕大的黑影,正被朝岸边拖来。

说来也怪,刚捕到这只水兽时,它还扑腾的厉害,这会竟然没了声息。

“靠!水里怎么有这玩意!”小舟靠岸,兵士们刚把网拽上来一半,刘辩就骂了一句。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条脊背黑花色,长度足有三米开外的巨大鲶鱼。

在刘辩的印象里,这种鲶鱼只应该生活在水温相对高的南方,洛阳的水温,根本不适宜它生存。

心内刚对水里出现这种鲶鱼感到奇怪,一件往事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让他瞬间又淡然了下来。

当初他和唐姬逃离洛阳,在山中没有水,也是找到了一棵野樱桃树。

连华南生长的树木都能在中原的山中发现,水里出现这种巨大鲶鱼,又有什么古怪?

“殿下,这是甚么?”刘辩认得巨型鲶鱼,王柳、王榛和在场的兵士们并不认得,看着鲶鱼,王柳睁圆了眼睛,一脸惊愕的说道:“水中果是有妖异!”

“什么妖异?不过是条鲶鱼而已!”回头看了王柳一眼,刘辩嘴角微微一牵说道:“这种鱼也只能长到这么大了,本王只是觉着,在这小小湖中都能捞出这样的大鱼,若是在河川之中,不晓得能捕到多少如此巨型水兽。”

刘辩说出不过是条鲶鱼而已,王柳咂吧了一下嘴,小声嘀咕道:“如此大鱼,若是吃了,不晓得得吃多久!”

“鱼越大,肉越不好吃!”显然是听到了王柳的嘀咕,刘辩接话说道:“这条鱼在府中也是不好打理,便交给军营,由军需将它烹煮了,犒劳一番将士们。”

“送于何处军营?”刘辩的话音刚落,王榛就在一旁问了句。

王榛这么一问,刘辩才愣了一下。

一条鱼,虽然有数百斤之多,可秦军却是有着十数万,将它送到主力军营,恐怕将士们连喝口汤都是赶不上。

想到这层,刘辩对王榛说道:“将此鱼分作三份,运往龙骑卫军营!”

秦军三卫之中,只有龙骑卫人数最少,仅仅才五百余人。

这条与足有数百斤,送到龙骑卫军营,所有龙骑卫都能尝上鲜,要比不腥不臭的给所有将士每人一口汤喝合适的多。

最主要的是,秦军征讨淮南的战斗中,龙骑卫潜入淮南军主阵,诛杀敌军主将,功劳远远大于其他军队,将大鱼送给他们,别人也是不能说些甚么。

吩咐下去将大鱼送到龙骑卫军营,刘辩又对一名卫士说道:“传令各军营,今日多备酒肉,犒劳全军将士!”

之所以有多备酒肉一说,刘辩也是考虑到,若是只有龙骑卫得了大鱼,其他军营什么都没有,也是让将士们寒心。

给他们来场酒肉盛宴,那条大鱼便会无足轻重了。

大鱼被一群兵士用马车拉走了,看着沿青石路往前院去的马车,刘辩眉头微微拧了起来。

于吉在书信里说的明白,大鱼将要浮出水面,而河北一带,也要陷入新的动荡。

早先对于吉还存在着些许怀疑,因大鱼被捞出水面,刘辩对他便是深信不疑。

假若于吉没有死在孙策手中,刘辩一定会派人前往江东,把他接到洛阳,毕竟身边有这么个能看穿命数的人,也是不错。

刘辩在洛阳城内忙着捕捞大鱼,河内一带,此时却是大军往来,一片厮杀。

一座山岗上,夏侯惇驻马立于山头,一只手搭在额头上,眺望着远处一片平坦的旷野。

地平线的尽头,一条长长的黑线出现在夏侯惇的视线中。

那条黑线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跳跃着向前。

越来越近,当黑线近到夏侯惇能看见最前方随风飘摇翻飞的战旗时,夏侯惇抬起手臂,向身后的曹军喊道:“敌军来了,全军戒备!”

“吼!”随着一声整齐的呐喊,所有曹军重步兵全都将盾牌挡在了身前,手中提着短矛,眼睛一眨不眨的凝视着地平线尽头的那条黑线。

曹军的弓箭手并没有原地列阵,而是手持长弓,在弓弦上搭起箭矢,箭矢的尖端斜斜指向地面,飞快的跑到夏侯惇的前方,在山坡上列起了阵型,只等敌军靠近。

作为迂回和冲杀的重骑兵,则驻马立于阵列的最后。

每一个骑兵的眼睛,都凝望着正缓缓朝山坡接近的敌军。

两支军队的距离越来越近,当敌军行进到最后一列兵马也能被曹军清楚看到衣甲色彩的地方时,他们止住了前进。

率领这支大军的,是一个约摸三十多岁的将军。

将军头顶熟铜盔,身穿蘸金甲,只是驻马往大军前一立,浑身就透着一股威势。

这将军不是别个,正是曹操下令让夏侯惇讨伐的张扬。

曹操当初占据了河内,可由于兖州、青州一带始终不太平,徐州的陶谦又杀了他的父亲,诸多事务缠身,让他疏忽了河内,被张扬趁虚而入夺了去。

驻马立于山坡上,与张扬尚且相距数百步,远远的凝望着张扬,夏侯惇紧蹙起眉头,向前方的弓箭手喊道:“箭矢上弦,谨防敌军冲锋!”

夏侯惇麾下兵马,在人数上要少于张扬,可他却很会选择地形,趁着张扬的大军尚未来到,领着队伍上了山坡。

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双方弓箭手对射箭矢,在山坡上的曹军,射程便是要比山坡下的张扬军远了许多。

而且选择这样的地形,弓箭手可以摆列在阵列的最前方,张扬军虽然也有骑兵,可仰攻却是骑兵的一大缺陷。

一旦双方开战,张扬军的骑兵尚未冲上山坡,曹军弓箭手已经能从容退到这列后方。

骑兵仰攻,根本无法将冲击力发挥到极致,一旦被占据高地的敌军重步兵缠上,骑兵几乎是完全没有还手的能力。

晚一步赶到战场的张扬,远远的领着大军列起阵型。

凝视着山坡上的曹军,张扬的嘴角微微一牵,并没有下令让大军冲锋。

来到战场,却在山坡下摆出阵型,丝毫没有进攻的意思,张扬的举动着实是让夏侯惇感到有些不明所以。

双方对峙,夏侯惇若是率军冲下山去,便是主动放弃了有利地形,曹军的地利优势,也会荡然无存。

第831章出其不意

“后撤五十步!”遥遥望着山坡上的曹军,张扬举起手臂,高喊了一声。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万大军齐齐朝后退了去。

由于只需要退后五十步,张扬军在后撤时并没有转身,除了骑兵,所有将士都是面向曹军后撤。

驻马立于山坡上,见张扬军后撤,夏侯惇愣了一下。

“将军!”正不晓得张扬有什么企图,跟随夏侯惇一同出征的李典来到他身旁,小声说道:“敌军后撤,显然是要我军前去追击,将军以为该当如何?”

“军师授予锦囊一只,要我等与张扬对峙时打开。”扭头看着李典,夏侯惇有些迟疑的说道:“只是不晓得眼下算不算对峙?”

“如何不算?”听说郭嘉给过一只锦囊,李典眸子中立刻闪烁起兴奋的光彩,对夏侯惇说道:“张扬大军后撤,军士面朝我军,显见不是真个要撤出战场,而是想引我军下了山坡决战。我军人数不如他们,一旦下了山坡,地利尽失!”

对李典的话深以为然,夏侯惇点了下头,从怀中掏出一只锦囊。

打开锦囊,从里面掏出一块雪白的丝绢,展开只是看了一眼,夏侯惇就恍然道:“军师果真神人,竟是连此事已然料到。那张扬定然不晓得,我军破他,根本无须费上周章!”

说着话,他把丝绢递给了李典。

从夏侯惇手中接过丝绢,李典粗粗的浏览了一遍上面的内容,也是一脸愕然。

“我等因何未有想到,破张扬大军,只须如此?”把丝绢还给夏侯惇,李典向夏侯惇问了一句。

他显然没有想过能从夏侯惇这里得到答案。

答案,他和夏侯惇心内都很清楚。

早年曹操仰仗戏志才,奠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初步格局,自从郭嘉投效曹操,更是逢战必胜,俩人心内,对郭嘉早已是钦佩莫名。

“曼成,此番出战,便由你来做先锋。”将丝绢收入怀中,夏侯惇小声对李典说道:“切莫在行事之前让张扬看出了端倪!”

“将军放心!”出征河内,夏侯惇乃是主将,李典只是他的副手,对夏侯惇自然是恭敬,抱拳应了一声,便勒马向后阵去了。

李典到了后阵,山坡上的曹军主阵稍稍动了动,却并没有大规模的阵型变化。

下令大军后撤五十步,待到大军止步,张扬勒马望着山坡上的曹军。

曹军战旗在山坡上猎猎飞舞,可他们却根本没有追下山与张扬决战。

不过在后撤的过程中,张扬远远看见曹军主阵动了一动。

虽说曹军主阵的动静很是微妙,不多加留意,根本无法看出端倪,可张扬晓得曹军厉害,如何会有丝毫大意。

在后撤的过程中,他的视线片刻也没从曹军的阵列中离开,虽说距离甚远,曹军的一举一动还是被他尽收眼底。

“将军!”刚勒住战马,一员偏将就来到张扬身旁,小声对他说道:“曹军好似无意追击我军……”

“谁说无意?”扭头看了那偏将一眼,张扬抬起手中长枪,朝山坡上一指说道:“曹军主阵方才动了一动,我军只是后撤不足,他们方才没有追击。”

“传令下去,再后撤五十步!”嘴角牵起一抹淡淡的笑容,想那偏将吩咐了一句。

得了张扬的命令,偏将抱拳应了一声,骑在马背上,朝列着整齐队形的大军挥舞了几下手臂。

看到偏将挥舞手臂,张扬军的将士们又开始向后退了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