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到处放嘴炮,屁用也没有。

李明在吕梁山根据地的这几个月里,虽然操碎了心,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他在负责根据地的全面工作的过程中,也总结吸取了一些教训,让他在民事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吕梁山根据地经过几个月的运转,也终于走上了正规。李明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广大的基层领导干部,都已经在平时的工作中摸索出了很多的经验。

随着根据地的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李明也终于从堆积如山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今年五月,远东公司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就要开始了,他做为北上集团军的司令员,会提前一个月组建新的北上集团军司令部,并指挥部队深入草原作战。

那也意味着,李明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用来制定河套根据地的各方面规划。虽然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就未来的河套根据地的规划,数次开会进行研讨,并已经做了完整的规划。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随着去年崇祯大旱流民潮的影响,之前制定的计划都发生了改变。使得河套根据地的很多设想,现在已经根本无法实施。

这就需要李明对之前规划重新做出调整。争取今年在建立河套根据地的时候,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通过主持吕梁山根据地的这几个月,他也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所以他准备将这些新的想法,在未来河套根据地的建设中逐步实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感谢老周的月票支持。

第八百一十二章 吕梁山根据地的农业规划

一个漆黑的夜里,几艘飞艇缓缓降落在吕梁山根据地的飞艇起降场。○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李明、宋涛和马庆等人,马上迎了过去。高建国、王和等远东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的几名常委和十几名委员,依次从飞艇吊舱中走了下来。

当高建国和王和等人,看到李明他们样子的时候,都不由得呆住了。李明他们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吕梁山根据地呆了几个月,自己倒是没觉得什么,但是在高建国和王和他们的眼里,却是另外的一副样子。

一个个弄得胡子拉碴的,因为经常在一线工作,每人身上都习惯都穿一件破旧的军大衣。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也是根据地的流民呢。

高建国紧紧的握着李明的手,使劲儿的摇了摇说道:“李明,这几个月大家辛苦了……”

听了高建国的话,还没等李明说话呢,旁边的宋涛就笑着道:“大哥,你可不知道啊,我们哥们在这里过得脚什么日子啊。我们是盼星星,盼月亮啊,你们总算是来了……”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笑了起来。李明笑骂道:“大家别听他胡说,这里挺好的。我们为各位领导安排了宵夜,大家吃完饭,好好的休息。明天我亲自领各位领导在根据地各处看看。”

李明领着高建国和王和等人,来到了根据地管委会的驻地,其实也是一排窑洞。因为根据地的条件所限,安排的伙食也比较寒酸。

高建国看着窑洞里的陈设,有瞅了一眼桌子上的饭菜,转过头对身边的王和,然后对李明说道:“根据地的条件这么艰苦,你可以和公司进行沟通吗?虽然公司今年因为接收流民的原因。物资的压力很大,但我们远东家大业大,也不差你们这点东西。”

李明苦笑道:“目前根据地的情况还不错,虽然各方面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的热情很高。都在摩拳擦掌的等着大干一场呢。明年根据地的情况就会有所改观,根据地的很多工作都会相继开展起来。

其实目前根据地工作。主要就是吃饭问题。光是依靠下山劫掠,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周林已经制订了一份根据地的农业发展规划,准备在今年春天开始实施。去年我们就组织广大流民,在根据地四处开荒,修建了大批的农业基础设施,准备在春耕期间,在根据地大面积种植玉米、土豆和地瓜。

根据地的农业资源开发,面临的最大问题,当地的旱情会影响根据地农业耕地的灌溉。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附近山区寻找了的多处水源,并建立了十几个蒸汽抽水机,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今年春耕期间的水利灌溉。”

李明说完就对身后的周林笑着道:“老周,你是这方面专家,你给大家介绍下根据地下一步的农业资源的开发计划。”

周林点了点头,想了下道:“我在来山西之前,公司农林部种子培育中心。就已经研究出了适合于大明北方地区抗寒玉米品种。具备耐旱、耐寒、喜沙质土壤等生物属性。我国面积广大的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并不优越。但其水利、土壤和气候条件却比较适合种植玉米。

这个时代因为玉米还没有引入大明,大明面积广大的山地之所以无法有效地实施农业开发,土地利用价值很低,主要原因就是山地水土条件的困扰。气候较为干旱的陕西、山西、河南,都可以大面积的种植玉米,而且还有喜晴惧涝的特点。除此之外。玉米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除了玉米,在根据地还可以大面积种植土豆,土豆也具备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吧特点,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还有就是耐旱耐瘠、高产稳产的地瓜,也将会在根据地大面积进行种植。

当然,受小冰河时期极端气候的影响,还有山西未来几年的严重旱情,估计根据地种植的玉米、地瓜和土豆的亩产,可能达不到辽东地区的水平。而且根据地缺乏足够的化肥,只能在根据地收集粪便,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磷酸钙、碳酸氢,再加入植物秸秆、草木灰等原料与土混合后,堆成堆用泥密封堆沤,最后制成各种土质有机肥料。

去年我们动员了广大的流民,在根据地制作了大量的土质有机化肥。数量足够根据地春耕所需。我还在去年冬训期间,在流民中选拔了一批人,专门开办了农业学习班。我准备好好的培养他们,让他们成为吕梁山根据地的第一批农林技术人员。”

王和听了周林的话,笑着道:“周林,吕梁山根据地以后可以像辽东地区那样,搞一些家禽家畜养殖吗?”

周林笑着点了点头道:“根据地附近的很多坡地草甸地带,以后根据地可以开发那里的畜牧资源。但是无法搞辽东地区那种集约化养殖,产量规模肯定上不去。现在根据地这么多流民,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据地的家禽家畜养殖,几年之内形不成规模。

但是这里却是菌菇培育的好地方,今年我们就将在根据地各处,建立几座菌菇培育养殖基地。一旦培育成功,产量形成了规模,将极大的丰富根据地的副食结构。最后,我的总结是,三年之内,根据地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高建国冷笑了一声道:“没关系,既然粮食不够,那你们去附近抢掠就是了。反正那些地主官僚家中都装满了粮食,不抢白不抢。”

李明皱着眉头沉声说道:“目前我们吕梁山根据地因为建设得比较早,条件还说的过去。可是公司在大明的其他几个根据地的工作就更差了。我前段时间坐着飞艇,把几个根据地都走了一遍,情况不容乐观啊。有的根据地的粮食,在去年年底就吃没了,只能频繁的下山劫掠粮食。”(未完待续。。)

ps:感谢风踪影、一面倒的月票支持。感谢日光神的打赏。

第八百一十三章 汇报表演

第二天,李明带领高建国他们在吕梁山根据地走了走。根据地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已经变得秩序井然。

一排排的窑洞、一条条道路,还有遍布根据地的一个个公共食堂、操场、厕所、露天剧场、教室等地,都是整齐划一、干净肃穆,给人感觉好像到了军营似的。

根据地到处都刷着白色的标语,各种口号诸如“读远东公司的书,听远东公司的话,做远东公司的好战士!”、“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诚实劳动光荣,好逸恶劳耻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有远东公司,就没有现在的新生活” 、“伟大的远东公司万岁”等等。

根据地的流民,虽然穿着破旧,但是大家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整个根据地都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根据地的每个训练场上都有流民在进行训练,经过几个月的冬训,流民都已经适应了辛苦的训练,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冬训的训练之中。

下午的时候,根据地还组织流民进行了歌咏比赛、拔河比赛,以及合唱团、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晚上的时候,吕梁山根据地的歌舞团,还在露天剧场里对考察团进行了汇报表演。

高建国、李明和王和等人,与根据地的万余名流民一起欣赏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根据地歌舞团表演了一个个精心排练的短剧小品、合唱舞蹈、哑剧戏曲等节目。当然,也有山西当地的传统曲艺和民歌,但都经过改编和加工,内容也加入了新的东西。

这些节目的内容,都是根据地政工小组,精心研究和制定的。主要包括两个中心主题,一个是反应这个时代的黑暗社会现象,再就是反应只有远东公司,才能让广大流民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过上好日子。

所有节目采用的都是活生生的社会题材。比如崇祯大旱遍地饿殍,流民们举家逃荒,最后被远东公司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根据地过上了幸福生活。还有反应大明各地的土豪劣绅鱼肉乡里。欺凌弱小,贫苦的农民,被当地的士绅地主逼迫的卖房卖地,卖儿卖女,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

虽然根据地歌舞团的演员们都没有什么艺术天赋。表演的这些节目也不精彩,演出的过程中错乱不断,漏洞百出。所有的节目都充满了明显的宣传色彩,一点也不精致,道具都很简单。演员大多数是十几岁的少年,而且都是山西的本地人。但是流民们由于全神贯注于剧中的思想,就把这一点完全给忘记了。

这个时代的娱乐节目,都是那些腐朽的传统戏曲,表达的大多是那种没有意义的历史故事。而根据地歌舞团表演的这些节目,都是根据地所有流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所以流民们看过之后,迅速的被节目代入,也被深深的感染了。

整场演出深受根据地的广大流民的欢迎。各种极其新颖的表演方式,在这个时代流民们看来,却是非常的好看。参加汇报演出的演员们也非常激动,表演起来非常的卖力。

流民们冒着严寒,在露天剧场里兴奋的观看着各种节目,整个露天剧场里不时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其间看得入迷,还爆发处一阵阵的喝骂声。甚至有的流民还被节目触动,嚎啕大哭了起来。

对流民们来说,这场演出不是政治宣传,而是深刻的真理。远东公司迫切的宣传目标。始终是要唤起大明的亿万百姓,同儒道两教的胆小怕事、消极无为、静止不变的思想作斗争。让他们坚信,只有远东公司建立的新社会,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这个时代,可能没有比这种表演形式,更震撼、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整场演出不断地改换节目。许多政治、经济、社会上的反应的问题,都被改编成了节目的内容。如果单纯的喊口号,流民们是不易轻信的,而根据地歌舞团用流民所容易理解的表演方式表现了出来,瞬间就深深的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结束了,观看节目的流民都觉得意犹未尽。大家在凛冽的寒冬里,拼命的鼓掌,掌声持续了十几分钟。所有流民的情绪都极为亢奋,心里也是激动无比。

马庆带领根据地的政工小组,趁此机会,也都纷纷扯着嗓子高声喊道:“打倒土豪劣绅……吕梁山根据地万岁……远东公司万岁……”

情绪一直压抑着的流民们,也终于有了个宣泄的途径,都开始扯着嗓子高声的跟着嘶吼了起来。万余人的嘶吼声震撼天地,这个声音在漆黑的夜空里传播,很远的地方都听得见。

考察组在根据地考察了一天,对根据地的新面貌都印象深刻。在条件如此艰苦,人员和物资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能把吕梁山根据地搞成这样的程度,说明李明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

高建国回过头,对身后的众人笑道:“我们这回算是开眼界了,这里是穷山恶水啊。能在这样的环境,把吕梁山根据地建设成今天这个样子,看来他们付出了很多啊。”

王和也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尤其是根据地广大流民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这说明根据地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了实处。我能感觉到,根据地的广大流民对我们远东有着深深的归属感。吕梁山根据地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就做到这一点,确实是一个奇迹。”

他说完就转过头对李明说道:“李明,回公司之前,你要做一个总结报告,把吕梁山根据地的情况详细的归纳一番。你么很多工作方法,非常值得公司借鉴。”

旁边的石明峰感慨的说道:“昨天的根据地的汇报演出,我看了以后非常的震撼。你们根据地的歌舞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能奉献出一场如此精彩的演出,真是让我们汗颜啊。”(未完待续。)

PS:  感谢尘世小股民、风云狂想的月票支持。

第八百一十四章 李山河

李三娃和李庆奎叔侄俩,因为参军早,又都参加了游击支队的所有战斗。如今他们都已经是支队的士官班长了。

尤其是李三娃,因为曾经跟村子里的秀才念过几天私塾,而且人还聪明,所以他在扫盲班的表现极为突出。后来还成为了排里的文化教员。

根据地的流民大批涌入以后,他还在流民冬训期间,做为流民扫盲班的教员,和其他几名教员一起,为一个大队的流民进行扫盲。

现在李三娃已经再也不是那个懦弱的胆小鬼了,整个人都自信了很多。而且还做过流民冬训的教官。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已经被支队教导连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未来将会成为支队的基层骨干。

他二叔李庆奎也因为作战勇敢和训练成绩优异,早早的进了支队教导连培训,如今已经开始做为代理副排长,主持排里的日常训练工作。

因为山西游击支队的训练任务很重,支队的基层骨干还要轮流被抽调到各个流民大队,所以他们叔侄俩一个月都难得见上一面。

今天正好两人都赶上了假期,李三娃就来到了二叔的营地,和多日未见的二叔见上一面。对于全家逃荒以来,一路上死死的护着自己的二叔,李三娃一直心存感激。

若是换了个人,真饿极了,为了活命没准能把自己侄子卖给“菜人”贩子。这样事情在山西各地屡见不鲜,连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能卖掉,何况是自己侄子了。

李三娃进了二叔的军营,一路上和几个二叔的打着招呼,然后就走进了二叔的窑洞。可是刚一走进去,他就发现窑洞里的气氛变得不同以往。

二叔和一帮官兵正襟危坐在通铺上,正在和几名首长聊天呢。这几名首长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个的虽然面色温和,但却散发着慑人的气势。

李庆奎看到了他大侄子进了窑洞,一个劲儿的给他打眼色。怎奈李三娃早就被吓蒙了,呆滞的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了。

窑洞里的几名首长,看到了李三娃自打进了屋,就保持着标准的立正姿势,不由得都笑了起来。为首的那名年岁较大的首长。冲着李三娃招了下手,微笑着说道:“不用那么紧张,来……过来坐……”

李三娃战战兢兢的走了过去,在通铺上搭了半个屁股,也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旁边李庆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