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5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淤与未过淤的堤内屯田,产粮差距非常明显,如今这堤内田,差不多都能称得上熟地。”

宋浮心里感慨:崇观十年,林缚刚赢得淮泗大捷,手里又控制津海粮道,换作别人,早就招兵买马扩大地盘,然而林缚却能忍住不扩兵,将从津海粮道里得来的一百多万两银子,都用来修筑捍海大堤,兴修水利等事上。

崇州五县不算,从运盐河口往北,一直到盐渎的清江浦,捍海堤长两百里,再加上对清江浦两岸的修提,新增的粮田就在两百万亩左右。更为重要的,历来都是咸苦之地的建陵,皋城,盐渎三县,数以百万亩计的劣田,耕种状况得到很大的改观,粮食大幅增产。

林缚在淮东推行新政,重新清量田亩,清查地方势力瞒占的粮田,对粮田重新进行分等,新核税赋,使淮安,海陵府的岁入大增。

林缚也能克制,将新增的税赋,都大量留给地方,用于水利,道路等事务,这实际进一步增加了两府的税赋潜力。

要不是如此,即使淮东每年能从海东,南洋等地购买近百万石米粮,江南七府这次的粮荒也不会那么容易轻易熬过去……

最缺粮的还是江宁,江南其他地方粮价高,但缺口不大,总共能有个上百万石粮输入,就能得到很大的缓解。而江宁除数十万难民不算,仅江宁城里十六万城坊户,每个月就要三十万石米粮输入,才可能将粮价压下来。

战后江宁粮价一度冲高到一升百钱,随着后期的限价以及淮东放开对江南的粮禁,不仅江宁的粮价降到战前的水平,与崇州挨得近的平江府,粮价更是回落到一升十二钱的低位上。

短短三个月里,每个月从崇州,海陵,淮安等地输往江南的米粮,都在百万石规模。

虽有解开粮禁,有推高淮东的粮价,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再者适度的提高粮价,也是淮东商民受惠,更主要的是以此可以推见淮东民间储粮以及运力的充足。

徐州地区在经过一年多休养后,生产有所恢复;杭州,湖州以及会稽等府与战区脱离,闽东地区也将进一步稳固,直接缴纳的税赋,也许大不如以前,只要民众手里有余粮,要拿出来换其他生产物资跟生活用品,就能有大量的粮食进入官储或流入其他缺粮地区进行调节。

实际上,从夷州岛年初时就已经有粮食往闽东输入了。

只要熬过春荒,待一季麦子收割入仓,情况就会得到进一步的缓解,也许到那时候,就可以正式去制定彻底靖平闽赣乱事以及北伐的计划了。

现在还不行,各方面都以整顿,守戍防线为主。

陈华章倒没有想到宋浮也许第一回踏上淮东的核心区域正感慨万分,听林缚提起朱艾,他想起见过朱艾一面。

朱艾牛倌出身,盗主家牛卖了作路资投奔崇州而给任用,积功任府参军,不过他相貌丑陋,为人又不喜言谈,陈华章对他印象不深,但晓得林缚派朱艾去庐州,不单纯是府衙之下任一曹参军那么简单。

这段时间,也是淮东对各部将官进行大规模调整的时期,想要将江南七府及庐州消化下去,不是简单的事情。林缚从经营崇州崛起,到在淮东扎住根基,前后差不多也有六七年的时间。

天色渐晚,还要赶到建陵与刘师度见面,倒也不细谈庐州之事,听着行淤之法是朱艾提倡,又真能在三五年内使咸土换成良地,陈华章对朱艾这人也就留了心,心想:以后碰上再详细请教就是。

林缚巡视防区,首站沿捍海堤北上,又与刘师度在建陵汇合,实际还是为了盐事,中途歇过脚,便继续在骑营的护卫往建陵行去。

江宁那边对盐事的争议也是平息了,但整治盐事,到这时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两淮盐户有丁卒十余万,其中护盐卒两万,煮盐户近十万。

走贩私盐,除了盐商外,两淮丁卒里也有许多胆大犯禁的人,当然,更多的则是因盐户之制而给牵制这片土地上无法挣扎的穷困盐户。

两淮盐场需要养两万盐卒做什么?

除了一部分编为运军,负责运盐事务外,差不多能有一半多盐卒可以裁下来;盐场防卫海寇,自有在东海上游弋的水营战船负责,将官营盐行所得之利并归地方,林缚就有意将缉查私盐的责任并入地方治安部队。

关键还是盐户的问题——两淮盐场维持这么多的盐卒,盐户生活极为贫困,常起骚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将晚时,林缚赶到建陵县,刘师度早就在驿道边相候,与刘师度站在一起的,还有前虞东知县王成服。

永兴初年,虞东宫庄撤庄置县,并入淮东,如今又与崇州其他四年划为林缚的私人封邑,王成服任虞东知县已满三年——虞东原先也为草场,而改宫庄,以为内廷嫔妃妆梳之资,早年粮田不过十余万亩;到德隆年间才正式拨为梁太后的私业,苗硕经营十余年,使虞东的粮田增到四十余万亩。

实际上跟鹤城草场一样,虞东可开垦的土地资源很大。

与淮东近海地区一样,受海潮回灌的影响极大,虞东的上熟田比例较低,总体产量不高。虞东置县之后,林缚任王成服治虞东,一是迁民实地,一是筑堤防海,一是垦殖粮棉,三年已有很大成效。如今虞东置民二十万口,虽不能跟崇州,平江,丹阳等大县比,放在中西部地区,也是绝对的大县。

什么事,开荒最难,虞东县诸事都成体系,皆有章法,换其他官员也能胜任,林缚就将王成服抽调出来,打算另外委以重任。

林缚下马来,将缰绳交给随行侍卫,问刘师度:“听说姜大人,刘大人都已经随成服去盐池看过,那就省得我再跑一趟,感觉如何?”

“掘池晒盐之法,传下来也有百余年,登州,即墨的盐场偶有试之,但未推行开,成效似乎不大明显,书中所录,也甚是简陋,难叫人窥其貌,”刘师度说道,“但观鹤城盐池,当真是开了眼界:数百亩的浅池,离海有数里之遥,池空时打开闸门,引咸潮进池,闭门待潮退去,暴晒十数日,即成盐卤。要说这也是煮盐,当有以天地为炉的气概……”

宋浮,陈华章倒不知道盐池之事,从鹤城即上捍海堤,也未往东南海边走去,但看刘师度如此神态说掘池晒盐之法,也能知道鹤城的盐池着实叫刘师度震惊了一下。

林缚摇头苦笑道:“淮南盐场这边,我早前也是希望毛文敬能够改煮盐为晒盐,希望减轻鹤城的给草压力,甚至不惜每年倒贴两万两银给他。哪晓得他收下银子不干好事,晒盐之法也仅在三五处地区草草行事,糊弄我!最终我被迫在鹤城南边掘池以试晒盐之法,也算是有成。”

陈华章心想:难怪毛文敬落到如此下场?毛文敬跟淮东也算是有共御东海寇,打赢东海之战的交情,毛文敬要是能稍为收敛一些,淮东还不至于拿他来祭整肃盐事的刀。

刘师度说道:“若能盐场推行晒盐之法,半数盐户,都可转去屯种,而原先为煮盐所备的草场,都可转为耕地……”

“暂时还是煮法跟晒法并举,先要确保产量不减,这盐价经不起来回波折,”林缚说道,“刘大人觉得成服给你当助手如何?”

“王大人有大才,足以胜利淮南盐临使。”刘师度说道。

林缚点点头,说道:“刘大人都觉得可行,那我明日就拟荐折——盐场内抄没的私垦田,就直接设屯寨,将裁下来的盐卒编为屯户。晒盐池的耗费,另外拨款子专用,盐卒裁撤节省下来的耗用,我看还是先用来补贴盐户。说起来这一路走过来,屯户与盐户有什么区别,看谁满身都是补丁,看谁面黄肌瘦便知。另外,工辎营会从盐户里招募一些人,缓解盐场的压力,我这次回去,一定要将贱籍之制推掉……”

煮盐要消耗大量的草料,为此两淮盐场在煮盐地周边圈了大片的土地专门种草,占地达数百亩之巨的鹤城草场仅是其中之一。

盐户缴盐给盐铁司,仅一斤十钱,但早年私盐泛滥,与盐商暗通,盐户得价还能略高一些。随着战事的漫延,两淮盐的销售区大规模缩减,淮东自身有利用海岛等地产盐,自然严格控制私盐流入,导致整个两淮盐的销量大减,盐户的生活自然也愈发艰难——捍海堤筑成之后,淮东往捍海堤内侧迁入大量的屯户,差不多跟盐户混居。这三五年来,只听说有盐户嫁出去女儿,没听说有盐户子弟能娶得着媳妇的。又屡有盐户饿死,冻死,已经到了未缓解不可的地步了。

改煮盐为晒法,人手能大幅减低不说,更为关键的是节约出大量的土地资源去安置盐户。

两万盐卒,十万盐户主要集中在淮南盐场,当真要有一个能干的人,才能很快将诸多事情理顺过去。

卷十一狂澜第八章决胜东线

淮南盐场水草丰茂,地势高处,宜耕殖,官将私垦,而役盐户,盐卒耕种。

此次对淮南盐区进行清查,私垦耕地总计达三千顷,其中左护盐校尉毛文敬家族在盐区的私垦田亩数就超过八百顷。

整治盐事,盐区私垦田地一律收归官有,归淮南盐监司直辖,仿效淮东屯寨,设屯田农场。原先给官将强迫役来耕种的盐户,盐卒悉数转为屯户,租赋与淮东屯寨看齐,控制在三成以内,前两年减半征收。

在此之前,这些私垦粮田的收成,大部分都给官将得去,给役使来耕种的盐户,盐卒甚至得不到两成,还因为要承担赋盐的劳役,变得愈发的穷困。

这次整治盐事,这部分处境窘困的盐户,盐卒获益匪浅。

事实上在整治盐事之前,淮东在盐户之中就得到广泛的支持,其根源还在捍海堤的修筑之事。

盐户穷困,跟难抵潮难有很大的关系。大潮来袭,人能往高处走避,直接溺亡人数也许不会太大,但庐舍遇大潮而漂泛,稍有积蓄之家,也将顷刻间沦为赤贫。

筑成捍海堤之后,煮盐区虽然还在堤外,但生活区都得到捍海堤的蔽护,从根本上缓解了海潮对盐户的直接侵害。

此番整治盐事,几乎是从根本上对两淮盐场进行整肃,能这么顺利,没有掀起大的骚乱,包括毛文敬在内,大量涉案官将几乎都没有什么反抗就束手就擒,甚至盐区生产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实际跟捍海堤修筑后淮东在贫困盐户里得到广泛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

张晏治盐,包括之前数代盐铁使,也不凡雄心者,但面临积重难返的现实,都不敢轻易从根本上整顿盐事,也就在于无法获得整治盐事的群众基础。

陈华章,宋浮随林缚在刘师度,王成服等人的陪同巡视盐区,也能更深刻的理解林缚掌握江宁之后,为何首先对盐事下手?

董原经营淮西,在沈戎,张晏,元翰成等人的引导下,盐商成为淮西背后最主要的支持势力,包括这次整治盐事期间,担心受牵连的维扬盐商子弟,也成群的携家口迁往濠州,寿州——这也许是林缚下手整治盐事的直接诱因,但绝非最核心的因素。

整治盐事之前,两淮盐区脱离于淮东的控制,维扬府由于盐商聚集,也自成体系,势力格外的庞大,使淮东所能控制的核心区域只能向南北延伸,而无法向东西拓展,限制了淮东核心区域在纵深向上的发展,并且不能跟东阳府连成一片。

整治盐事之后,之前不受淮东控制的两淮盐区,将彻底给消化,成为淮东控制的核心区域。

盐铁司迁往江宁,盐商或迁往江宁或逃往淮西或因罪给打压,盐商势力从根本上给削弱,分化,从根本上削除维扬府的政治地位,使之与平江府,丹阳府一样,沦为中枢财政的赋税供给地。维扬府境内潜在的敌对势力给彻底消弱之后,又夹在东阳府与淮东之间,也就无法从其他方面对淮东形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虽说大量盐商子弟携家财迁往淮西,会使淮西的实力有增强,但后期林缚会严格控制粮铁等物资流入淮西——当限制对手发展的手段变得有限而成效不大,那最好的手段就是要比对手发展得更快,更好,根基扎得更坚实。

车马队直接越过清江浦弱行,一直到淮口,才沿北堤转而往西去山阳。

淮口的水势辽阔,虽不能跟扬子江入海口相比,两岸相峙也有十余里之遥,云梯关城峙立于淮口南北两岸,如今已成淮东水营的主要驻地。

望着驻泊在淮口的战船帆樯如林,陈华章暗自感慨。

宋浮坐车而行,遥指淮口,与周遭诸人感慨道:“传统上的南朝北伐,多走中路,先收复河南,控制黄河中游,再谋其他。但河南残破如斯,民众十不存一,即使收复河南,短时间也难以稳固根脚。而河南地势开阔,冬春季易给北地的骑兵打入,经营河南极为困难。这一路行来,浮倒能理解主公的心思,淮东以后的北伐,大概就是要绕过河南这块残地,直接走东路海陆并进吧……”

林缚骑马而行,听宋浮如此议论,笑了笑,说道:“胡人去岁弃中路而先谋关陕,也是要加强腹地啊!不要看燕胡有四十万军马,但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见得比我们宽松多少。”

“徐州战事之后,燕胡短时间内难以撼动守淮防线,奢家破江宁的时间又太短,也叫燕胡难以把握时机,除了先谋关陕之外,也无计可施,但愿曹家在关中能多撑些时日。”宋浮说道。

陈华章对兵事理解不深,但也晓得燕胡控制的核心区域,如辽东,燕蓟等,都实际处于淮东的直接打击范围之内,而燕胡骑兵要打到淮东的根本,威胁到淮东及江宁腹地,则要先打穿徐泗及淮西防线或走西线先攻下关陕,整个战略势态迥然不同。

摒弃旧有的战略思维,只要淮东能消除赣闽隐患,并在东线准备好二十万左右的重兵集团,北伐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到时候,燕胡所面临的形势,不是打通中路或西线通道进犯江淮腹地,而是要担心辽东,燕蓟腹地给淮东直接打入。

就在这时,淮东部署在东北线的兵力,包括徐州行营,山阳镇以及第二水营以及沂蒙军马在内,总兵力也达到十万。

这些兵马,虽说发起反攻还不够,但也至少迫使燕虏放弃从东线直接进犯江淮腹地的努力,甚至迫使燕虏将近二十万兵马分散在山东,燕东,蓟东以及辽东等地设防,消弱了燕虏在西线进行关中的军事动员能力。

叶济罗荣第一次大迂回走西线进攻秦西地区,也只能动员骑步兵十万人。倘若燕虏能在西线一次就动员超过二十万的兵马,曹家想要勉强守住固原,庆阳等秦西一线,绝不会有眼下的轻松。

正说着话,有车马从西面而来,是接替刘师度任淮安知府的吴梅久等人过来迎接林缚巡视淮安。

之前,淮东控制的诸府县内,还是有许多旧有官吏消极应付职事,没有真正的甘心给淮东所用,但在淮东兵马进驻江宁之后,吴梅久,唐恩叔等官员,跟海虞陈家一样,态度都发生彻底的改变。

五月上旬,北地也是一下子就进入初夏时节,这两天燕京城里的天气陡然炎热起来,不过早晚温差大,身体多病的叶济尔即便是午时,还穿着绣锦夹袍。

楠木长案罩着黄锻绣披,案头铺满都是从江淮传来的线报……

玉妃那赫氏端滋养汤进来,看着叶济尔伏案而坐,根本没有注意到她走进来,将汤碗搁在角桌上,走过去揉捏着叶济尔的肩头,柔声说道:“汗王又忘了膳食……”

“哦,”叶济尔转回头,看着玉妃明丽清艳的容貌,才去看殿外落在廊前的太阳影子,时间果真是不早了,他思虑军国之事,严禁宫中内侍打扰,没想到又把玉妃惊动过来,放下手里的卷宗,笑道,“真是过午时了,倒没有什么知觉……”拉过她柔如绵玉的小手,要她坐怀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