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臣-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有配重式抛石弩受雨水的影响不大,在雨幕中孤独的发射散石弹。

即使在阴雨天气下,淮东军仅剩有限的数架抛石弩能置在阵中发挥作用,但在战械上仍要比进攻的浙闽军占很大的优势。

从横山急行西逃,奢飞熊几乎命令部众丢弃所有能丢弃的东西,将卒除了随身携带的兵甲,再无其他战械能用。

弓弩在阴雨之下也不能用,浙闽军只能执刀盾枪矛,一步一滑的以血肉之躯去冲击淮东军由浅壕,盾车,拒马,栅墙等以及淮东战卒组成的仿佛铜墙铁壁的防线。

双方将卒都没有雨具,都暴露在雨水的冲刷之下。好在天气逐渐炎热,赤身裸体的披上铠甲,并没有多少不便。就在莲池峰的东南麓,淮东军的拦截防线前,就仿佛屠杀场,将浙闽军一次次近乎绝望的冲击绝不留情的打得粉碎。

血肉横飞,那些从泥土里,石隙间,草丛之上,与雨水混杂的血水,仿佛血色的溪流一般,四处溢流,寻高走低,最终都往信江里汇去……

淮东水营载奔袭兵马出杉溪是二十日,到陈渍率部击溃邓禹所部之后,转渡到莲池峰南麓拦截奢飞熊,才是二十一日。

若是以淮东水营出杉溪代表浙闽军在上饶经营的防线全面崩溃,到二十一日黄昏之前,消息也刚刚传到浮梁。

浮梁境内从二十日就是大雨天气,昌河暴涨——奢飞熊之前欲放弃外围防线,撤兵到信江腹地以拖延淮东军进占江西步伐的密函才在昨日凌晨送达浮梁。

就在今日之前,苏庭瞻也认为即使不能跟淮东军正面抗衡,奢飞熊在信江沿岸还有五万兵马可用,又大半为可以信赖的八闽战卒,怎么都能将形势拖到夏秋之后;最后退到赣州,豫章,说不定真能顺利的将局势拖到北燕南下,淮东军不得不北撤以援江淮的那一刻。

谁能想到才短短一日时间,淮东军在杉溪上游凭空变出一支水营出来?

一是浙闽军在信江中上游的水军力量给毁灭性的摧毁,一是淮东军凭空在信江多了一支精锐水营可用,淮东军还能通过水路将万余精锐战卒直接走水路快速送到信江沿岸的任何一处。

这就是决定性的优势。

奢飞熊以“空间换时间”,看似完美无暇的计划就这样给无情的打得粉碎,给打得遍体鳞伤——同时,浙闽军在东线的主力因为奢飞熊的分部撤兵计划而彻底的分散开来,从而成为淮东军各个击破,一口一口吃掉的美食。

苏庭瞻也猜测不出淮东为在杉溪上游秘密造出如此规模的一支船队到底投入了多少资源,但不管投入多少,对此时的淮东军都是值得的。

在杉溪上游秘密建造这么一支船队,怎么都要比将战事在江西腹地拖上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划算。

苏庭瞻手足冰冷,寒意从尾脊骨一直顶到头顶。

与淮东军战了这些年,苏庭瞻自诩对淮东军了如指掌,然而到这一刻才发现他永远都低估了东海狐及淮东军在战术上的创造力跟攻击力。

苏庭瞻心寒了,胆怯了。

“苏将军,何故迟迟不下命令,不派援兵?”韩立虎目瞪着苏庭瞻。

早就晓得这些浙东佬跟八闽不是一条道的,大公子在上饶危在旦夕,苏庭瞻不立即发兵去救,眼珠子却在那里转个不停想别的心思,韩立心怀怨恨的想道。

要不是苏庭瞻也有凶名,韩立几乎要走过去,一把扯住他的衣襟,将他拍醒。

“援兵?”苏庭瞻苦涩一笑,看向韩立,问道,“哪里有援兵?”

韩立东进祁门,与赣东先遣军在祁门城西,昌河上游的马鞍岭打了一仗。那场硬仗不胜不负,但叫随苏庭瞻,韩立东进援浮梁的五千兵马折损将有三成,仅剩三千多固守浮梁。

相比较之下,淮东在祁门的赣东先遣军虽说伤亡也不少,但是声势更甚,越发推动得祁门,都昌,浮梁,涌山等县的民意汹涌,纷纷举家,举族加入赣东先遣军,使得赣东先遣军在马鞍岭一役后,兵势一日强过一日。

事实上,当韩立不能封锁祁门,还被迫从昌河上游退下来,就意味着赣东的形势已经失控。

除了浮梁,涌山有限的三五座城寨还控制在浙闽军手中之外,更广阔的乡野几乎都已经是赣东先遣军的天下。

此外,通过黟山之间的药道樵径,赣东先遣军以祁门为根基,不断的从黟山东麓的弋江等地源源不断的获得盐铁,兵甲等补给,去跟地方民众交换粮食,拿兵甲组织出更多的战卒出来。而在赣西,赣南的抵抗势力,也纷纷往赣东聚来。

苏庭瞻也不晓得赣东先遣军此时的规模到底是一万人,还是两万人,还是更多,他只是想着守住浮梁城,控制昌河中下游的河道,将形势拖到北燕兵马南下的一刻。

苏庭瞻已经不再奢望能凭借浙闽军自身的力量能够了收拾江西的形势。

这种情况下,苏庭瞻在浮梁城也就不到四千兵马,他派援兵南下接援上饶,他得要有多大的胆子,得要有多么坚决为奢家牺牲的决心?

“援不援上饶,如何援上饶,某不敢决,只能等大都督决断!”苏庭瞻说道。

“你!”韩立拍桌瞪眼,说道,“等消息传到江州,黄花菜都凉——你!你!,都说苏庭瞻你是条汉子,没想到你是个没鸟货。你不去援,我去!”

“某受命守浮梁,韩将军亦有军令在身,”苏庭瞻一字一顿的说道,“你要率部南下,请示军令给我一看!”

“你,你……”韩立气得暴跳如雷,就要过来扯苏庭瞻的襟甲,大巴掌要扇到他脸上去,田为业等将吓得忙将他抱住。

这时有军卒进来禀报:“祁门之敌,于午后兵分两路,一路沿昌河往浮梁而来,约有五千兵马,一路越东源山往涌山而去,也约有五千兵马……”

苏庭瞻对此有所预料,对田为业等将说道:“也许大都督叫我等往江州撤退的军令随后就会传来,你们都着手去做准备,莫要乱了军心,莫要叫祁门的那些乌合之众有机可乘。”

“苏庭瞻,你信口胡言,大都督绝不会弃大公子不救!”韩立怒吼道,愤怒,沮丧以至绝望。

苏庭瞻寒着脸不管韩立,韩立发狂冲了出去。

田为业,黄彪子跳着追出去,将韩立从后面死死的抱住,任韩立踢打,也不松手。

此时放韩立率一千多残兵南下,更多的可能是一同栽进去,上饶防线崩溃的细情,他们并不清楚,在信江上线,淮东军在陆上已经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这时候,即使将江州的兵马主力都南调填入上饶与淮东军决战,胜负也许是五五之数,但是江州方向就能不管东面的池州军以及西面的荆湖军了?

即使要援,也断不能抽光江州兵马走陆路;调江州水军主力南下进入信江逆水相援,才是老谋之策。

不过苏庭瞻下令叫他们准备撤出浮梁,叫田为业,黄彪子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至少眼下还不是放弃浮梁的时候。

卷十一狂澜第五十三章夜雨

二十二日深夜,大雨瓢泼,天地如墨,数骑快马舍舟走陆,沿昌河北岸的官道奔驰。

雨湿路滑,马背上的骑客在抵达浮梁城之前,不晓得摔下多次,鼻脸青肿。

快马在雨中奔驰的动静,惊动守城的将卒,看着数骑直逼城门之下,挑出风灯去看来看面容。

马背上的黑衣骑客兜着直喘气的快马,从怀里掏出令牌掷上城头,不耐烦的喝斥道:“有大都督府密函要示于浮梁诸将,尔等速开城门!”

天地如墨,遮得稍远处就陷入漆黑一片,如今祁门乱军从东面迫近,谁晓得这几个马客是不是乱军所扮,谁晓得这几个马客身后的漆黑里有没有藏下伏兵?

黄彪子听着西城这边的动静,走过来,看着城外风灯下几张熟悉的面孔给大雨浇得有如落水狗,忙叫人放下悬篓,将来人拉上城头来,问道:“周嵋山,大都督有何令旨宣下?是不是勒令浮梁,赣州,豫章诸城守兵立即往援上饶?”

周嵋山与黄彪子同为奢文庄身边的侍从校尉,听周彪子如此问起,他只是苦涩一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苏副督,韩立在哪里?大都督有密函要示于他们……”

黄彪子背脊寒意升腾,雨水从草蓑渗进衣甲里也浑然不觉,讶然问道:“大都督真要放弃上饶不救!”

“你他妈的恁多废话!”周嵋山心里也是有一股邪火烧着,语气粗暴易怒,直催促黄彪子领他去见苏庭瞻,韩立。

苏庭瞻听到有江州特使携密函连夜入城,整理衣冠时心静如水。

他在浙东双手所沾的鲜血太多,跟淮东没有缓和的余地,但不意味着他一定会率部到上饶去送死。

到这时,情势已经非常的清晰。

江州受荆湖,池州两面夹击,根本无法将步营主力调出来去援上饶。

此时黄秉蒿,陈子寿在袁州有三万多兵马,但他们到这时怎么还可能跟奢家继续绑在这颗树上一起吊死?

而在江西腹地,在赣州,豫章以及浮梁三地,忠于奢家的步卒加起来,也就一万余人。这大概是奢文庄此时能调动来去援上饶的最后一点步营战力了,填到上饶去,都不够塞淮东军牙缝的。

江州水军能将池州的水军以及淮东在弋江的水军拦在外围,并不是江州水军有多强,更多的是依赖于湖口的特殊地形。

江州城东侧的鄱阳湖口,水涨之时,水面辽阔虽不过二三十里,其中大片还是不利大型战船通过的浅水荡,真正的能够从扬子江进入鄱阳湖的水道,也就三四里宽而已。

湖口的地形有利于江州水军封锁,故而有江州为江西锁喉之险的美誉。

一旦奢文庄将江州水军南调进入信江援上饶,也就意味着放开对鄱阳湖口的封锁。

池州以及弋江,甚至荆湖的水军,都会大规模的从湖口涌进,将会在广阔的鄱阳湖水面之上形成绝对的水军优势,从而能从容不迫的围歼江州水军。

即使江州水军能顺利从上饶将东线残部接回到赣州,豫章,但浙闽军在江西也会给彻底的分割成一块块孤立无援的孤棋,彻底失去战略的主动权。

对浙闽军来说,江西形势已经彻底崩坏,比起接援东线兵马,更为重要的,是避免所有筹码都陷入在江西境内给淮东军吃掉。

浙闽军想要置死地而后生,只有一策可行,就是趁岳冷秋,胡文穆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果断的放弃江西,渡江北逃,跳出淮东军的包围圈。

要是等上饶防线崩溃的消息传到池州,鄂州,叫岳冷秋,胡文穆两人反应过来,在北岸彻底封锁住浙闽军的渡江通道,对浙闽军来说,那才是彻底的完蛋了。

要是渡江不能,在江州的浙闽军,也只能坐等淮东军主力过来围歼。

苏庭瞻脸沉如水的走进明堂,江州特使周嵋山已经叫黄彪子领了进来,韩立与田为业也急冲冲的走进来。韩立不耐烦的直冲到周嵋山的面前,吼问道:“豫章派不派援兵,赣州派不派援兵,江州水军要怎么如何配合我们?”

看见苏庭瞻进来,周嵋山从怀里掏出漆布包裹的密函,说道:“此乃大都督密函,要苏将军当着浮梁诸将拆阅……”

苏庭瞻接过密函,拆看过,又不动声音递给韩立:“韩将军,请看大都督密令……”

韩立看过,一脚将身边的檀木椅踹散架,愤怒的吼叫道:“为什么?”

黄彪子,田为业等将都依次看过密函,如丧考妣。虽说所有的事情在昨天就给苏庭瞻说中了,但真正面临这一刻,还是叫诸将难以接受。

虽说东线与淮东军争战多有不利,但浙闽军在西线无往而不利,歼灭的官兵十数万计,而在上饶战事之前,浙闽军的兵力还有十六七万之巨,形势怎么会沦落到这一步?沦落到连江州都不敢守?

这是韩立,黄彪子,田为业这些中层将领怎么想都想不透的。

苏庭瞻用阴沉得可怕的声音下令道:“韩立率部进驻南港,田为业,黄彪子率部搜掠浮梁,以粮,铁,盐,药为先,也无需过于约束军纪,但要记住,明日入夜之前撤出,绝不得迟延半刻……”

夜雨之下,扬子江浪险涛巨,从秋浦而出一艘艨艟船搏浪往北岸的枞阳方向航行。

枞阳西南,与小苍山背腹相依的雁归湖是池州水军在北岸的主寨。雁归湖湖口是一片浅水荡,栅木如墙,两侧各有数座水楼立于水荡之中。

水楼的风灯悬孤,在雨夜仿佛遥无的星辰。

在雨夜里,雁归湖口仿佛不设防之地,但艨艟船如不速之客闯入雁归湖外围的警惕圈里,便有数艘快桨船从浅水荡里围逼过来。

“枢密使有密函要立即转呈江西招讨使及池州诸将阅看!”信使站在船首扬声说道。

来船有池州那边的人相伴,这边也不敢耽搁,将信使接上快桨战船,即往西岸驶去,立即送往池州军在小苍山的主营去见岳冷秋。

岳冷秋披衣而起,看过林缚经衢州,徽州内线快马传来的密函,愣怔了许久,才回过神来问邓愈诸将:“淮东军就这样将奢家在上饶经营了近一年的防线捅穿了?”

邓愈也久久难按心里的震撼,他们在此前最乐观的估计,也认为淮东军不可能在入秋之前打穿上饶防线——浙闽军在上饶的守将,奢飞熊,邓禹都是身经百战的宿将,不会在上饶露出太多的破绽。

而上饶以东,山岭纵横,历来是易守难攻之地。浙闽军有五六万兵马守住几处关键的隘口,淮东军即使再强,也难以将优势发挥出来。

“淮东会不会以计诈池州?”岳笃明问道,要不是林缚派人过来,他们都不知道上饶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切都太快了,消息还没有传过来。

岳冷秋,邓愈这些年来跟淮东接触,一直都笼罩在淮东的光环之下,心里都快有阴影了,反而是岳笃明初生牛犊不畏虎,下意识的去质疑密函所写之事的真实性。

“怎么说?”岳冷秋问道。

“以信中所述的情形,淮东应该催促我部水军去缠住江州水军,不使其去援上饶,而非提醒我们防备江州军渡江。”岳笃明随军征战经年,也自诩阅历,谋略非以往能比,说话间透出一股洋溢而出的自信。

岳冷秋看向邓愈。

邓愈摇了摇头,说道:“真如信中所述,奢家在江西的形势已经彻底失控,奢文庄驱江州水军去援上饶,只会在江西腹地越陷越深,最终将彻底的难以自拔。换作末将,忍痛断去残肢,或能得一线生机。”弃子救生之事,在邓愈他们眼里,算不得什么。

“要看林缚所言虚实,但看其在弋江水营主力的动静便知。”岳笃明说道。

岳冷秋点点头,说道:“淮东真要防备浙闽军渡江北逃,淮东驻守在弋江的靖海第三水营必然要全力逆水西进——或许再观望三五天,形势便会明朗开来。”

林缚留给他的阴影太深,他不能因为林缚的一封密函,就全面调整池州军在黄梅县外围的军事部署。

靖海第三水营主力从弋江开拔,逆水而上到江州外围,差不多也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另外,三四天的时间,也足以叫池州军在上饶的密探传回更准确的消息来。

岳冷秋将地图铺开在长案之上,邀邓愈诸将围过来观看,说道:“如今荆湖有三万兵马从鄂州方向直接威胁江州西翼,而奢文庄即使有心放弃上饶不救,黄秉蒿也许不会再奉奢家之命而独守袁州,但奢家在赣州,豫赣还有近万精锐,也需要有时间撤到江州。浙闽军这次若放弃江西,从江州渡江北上,最快也要十天八天的时间,或许再有上三五天,形势就能明朗下来。邓愈,你看呢?”

三四天的时间也至于使形势发生多大的变化,邓愈想了想,也觉得应该观望一下,不应为林缚一纸密函而仓促变化军事部署。

岳冷秋思虑良久,决定再拖上三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