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稍稍沉吟,才看了眼胖的青君,淡淡地道:“居士说得不错,恐怕殿中省有扰民之举,你去知会张泉,让他来督办这事,敢扰民的内官严加办理,绝不姑息。”

青君轻轻颔,轻声道:“是,娘娘。”

张泉是她们信得过的人,虽说手也不短,为人知道进退,从不以功臣自居,办事却规规矩矩,尤其是朱琏的事情,绝对是不打折扣,也是这厮多年来,享受肥差而不倒的主要原因,多少人眼红啊!换个人早就被拿下了。

这就是做人的道理,不居功不自傲,办事有分寸,平常贪点小钱反倒让人放心,没有的人,才是上位者忌惮的。

朱琏吩咐完了,才把目光转向李清照,笑眯眯地道:“居士,你看怎样?”

“娘娘都说了,我还能怎么样,那就全力以赴。”李清照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

“对了,居士也不能太操劳了,有王纪百货的大掌柜在,一应事务都让他们去,难道还会赚你的钱?居士身子骨太弱,当安心静养才是,明个让你御药,为居士送几副长白山参调养血气。”朱琏很关心李清照,顺便把大姑子给坑了,反正自家的钱,不用白不用。

王氏眼珠子一转,暗叹自家表姐真是得宠,皇太后也要刻意地拉拢,自己是宰相的郡国夫人,还得去巴结别人,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多谢娘娘美意,臣妾身子还能撑的住。”李清照感念朱琏的关切,诚然,很是岁月不饶人,将近六旬的老人,时常生病有痒,有没有子女在身边照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

朱琏对她的照顾,那是有目共睹的,每次都派遣御医为她调理,御药可没有少为她煎制汤药,光是宫人就遣了十余人过来照料,也被士林传为佳话。

“居士,该放手让年轻人做的,就应该放手了,总不能护佑羽翼,她们会产生依赖的。”朱琏说的语重心长。

“娘娘说的是,应该让她们多担待,省得你累病。”王氏也不失时机来了句,显示出自己对表姐的关心。

“郡国夫人说的是。”朱琏玩味地看了眼王氏,黛眉微蹙,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王氏始终观察朱琏,觉那玩味地笑,心中咯噔一下,放佛被看穿了心思,却不知如何是好。

王卿苧却插了句话,道:“要办就办全天下最好的书院,把玉泉山给比下去。”既然免不了自己花钱,那索性就大方点,别让自家弟妹看扁了自己。

王氏马上想到了什么,立即道:“大娘子说的是,我家老汉也说,要不是有研究院,恐怕王相公对玉泉山的希望,就会落到空处。”

朱琏深知其味,话说的稍显幼稚,却非常贴合她的心思,那真是用心捉摸出来的,当下轻轻颔道:“秦相公说的有道理,玉泉山走远了!”

无论是李清照还是王卿苧,都是脸色微变,朱琏的话说的很重,直接否定了玉泉山书院,否定了刘仁凤。

第1332第1332章朱琏的责备

王氏却暗自笑,还真的触动朱琏的怒火,总算扳回了一局,让朱琏对秦桧有些改观,也就是刘仁凤那种倔头,没事你和王相公叫什么劲?惹的太后也火了。

李清照见朱琏脸色微变,立即暗叫不好,她和朱琏多年交往经验来看,绝对是非常严重的,严重到大庭广众下,丝毫不在乎把话传出去,不由地道:“娘娘,士大夫自有主张,虽说是屡有反对,却也是为了家国,都是读书人牢骚而已。”

“居士说的也有道理,但有些事却说不得,太子的侍讲学士,却要好好考虑才是。”朱琏依旧很烦闷,王氏的话算戳在她心底的忌讳上,就算王秀不阻拦刘仁凤为侍讲,她也很难让太子被刘仁凤说影响,导致和王秀作对,这事她绝不能允许的。

“王相公曾经谈论,辩论是必须存在的,不辩不论何来真道理?”李清照见朱琏真的火了,不免怪罪地瞪了眼王氏,暗说这个表妹真会找事。

她也理解王氏的苦衷,不外乎为自家夫君铺路,只是你家的老汉自己没眼力,非得跟王秀越走越远,现在可好了,直接被讲了一军,反过头了又要算计皇太后,也太过份了。

朱琏又何尝不明白,王秀之所以忍耐,甚至欣赏异样声音,还扶持起了钟山书院,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培养士人议政的传统,那是一条主干,王秀并没有缘木求鱼,看看玉泉山书院和研究院的貌合神离,在看书院内部形成两个主流思潮,导致了几乎分裂边缘,甚至影响到学院派出身的官僚,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团体,她能体会王秀的坚持和权谋,即支持士人评论时政,又进行分化瓦解,一切往好的方向去引导。

“行了,男人们的事,就让他们去头疼,咱们做好自己的本份就成。”

“娘娘说的是,秀女书院还需娘娘取个名号。”李清照见朱琏主动岔开话,也就赶紧顺水推舟。

既然是朱琏推动的书院,索性连名字也让出去,某种程度是保护,成为书院站稳脚跟的资本。

朱琏何尝不知,有皇家题名的书院,的确能省了很多麻烦,也就乐的做个好人,道:“江宁古称金陵,那就金陵秀女书院,却不知如何?”

“六朝别号金陵,金所谓雍容华贵,秀女汇集天下清幽,培养天下仕女才藻,却要和男儿比比,却是十分的贴切。”李清照再三品摩,感觉确实不错。

“怕那些大儒们,又要说话了。”王氏却来了句,既然她的目的达到,自然要去帮衬。

李清照却很矜持,傲然道:“那又怎样,谁说才操非女子之德?男人能做的学问,妇人一样能胜任。”

“呵呵,书院各堂斋设置,章程的制定,也不能照搬钟山,只能大家集思广益。。。。。”朱琏自然赞同妇人有才操。

“娘娘放心,妾身定然加紧办理。”李清照自然是晓得。

正说话间,一名女官进来,轻声道:“娘娘,韩魏国大长公主到。”

“她怎来了,宣。”朱琏的一双美目眯起,若有所思地道。

别人看来很平常,听在王氏耳朵里,可就如同晴天霹雳,皇太后竟然用了个她,来说最宠爱的女儿,眉宇间似乎有些不予,这可是绝对重要的细节问题。

李清照就要起身,轻声道:“妾身还要回避。”

“用不着。”朱琏很随意地道。

却见一身火红褙子的赵柔嘉,风风火火地进来,当先就道:“娘娘,居士,郡国夫人也在。”

朱琏含笑看着赵柔嘉问道:“怎么,今个出来,没把孩子们带来?”

赵柔嘉不自然地一笑,又哼哼地道:“这两个哥儿不让人省心,缠着驸马去看海船,哎,这不大早就出城去了,父子三人整日里不务正业,现如今都会拿钱买卖了。”

“孩子们不就是顽皮嘛!驸马带他们去江边看船,也是爱子心切。再说,能挣钱不好?看看哪家没有海船,哪家不在银行经营钱财?”

朱琏不以为意,现在有制度大臣不得经商,只是人家是一个家族,你总不能让家族都闭门自守,难免有子弟在外经商,只要你不明目张胆以权谋私,朝廷还是优容的

赵柔嘉有几分郁闷,朱琏一直帮着范离起话,作为皇室的驸马,有着优厚的俸禄,却不务正业地干起了商贾勾当,丢了皇族的脸面还不说,竟然让两个儿子学经商。

当真有些恼火异常,不由地道:“娘娘,驸马自己不务正业也就罢了,还要教孩子做营生勾当,难道也和他一样没出息,不是计较几枚骚铜,就是琢磨着下海远行?”

李清照、王氏和王卿苧脸色不予,当今天下大展,工商业利益不言而已,已经占到国库收入七八成,哪家子不趁机捞钱,除了那些酸措大,有谁还说工商不好。

当然,就算有些穷酸奚落,那也是没本事的表现,某些有本事的人,一边用礼仪谴责,一边用制度捞取好处。

朱琏脸色顿时不好看,沉声道:“你可知今岁太府国库收入多少,殿中省内库又有多少进项?”

赵柔嘉生涩地点了点头,却不知就里所在,她一个大长公主,怎么知道朝廷大事。

“今岁,户部的已经做了统计,赋税能够去岁四千万贯,这些钱中又有多少是农桑所得?我说了多少遍,你也是知道驸马不得预政,难道让驸马整日里纵情山水,与那些风尘女子厮混一起?”朱琏淡淡地看了眼赵柔嘉道,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赵柔嘉压根就听不进去朱琏的规劝,却也决定不再争辩,除了白费口舌毫无用处。

她也非常明白,朱琏对她爱护备至,大是大非上却没有多少让步,当下轻声道:“也罢,不问驸马要做什么了,随他就是了。”

“我那外孙整天泡也不是个事,还需要物色大儒,沉下心读书才是。”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朱琏态度是坚决的。

第1333第1333章北侍军都指挥争端

“娘娘说的是,小家伙太不像话,孩儿正在物色一位大儒,让他们安心读书学些道理。天籁小说”赵柔嘉松了口气道。

“好了,让他们来宫中伴读,有王家的哥,也算是汇聚一堂。”朱琏淡淡地道,还有层意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大家都是亲戚关系,多亲近是必须的,亲情要从幼年抓起。

“娘娘说的是。”赵柔嘉倒是很满意,表兄弟一起读书,能够增进双方感情,为自家孩儿创造更多机会,就算王家的哥参合进来又能怎样,难道比得了血亲不成?她所理解的不过是重臣子弟伴读,增添君臣之间情份。

“好了,难得来一回女斋,咱们出去看看。”朱琏也不想说太多,那样挺累人的,不如四处的逛逛。

“娘娘,孩儿倒是有些事。。。。。”

“等回去再说。”朱琏白了眼赵柔嘉,今个兴致不错,她可不想早早回宫,更不想听烦心的琐事。

“那就听娘娘的。”赵柔嘉显得极为听话,目光转到王新真身上,却又笑道:“十四娘,我们出去逛逛,如何?”

“自然是好。”王新真和赵柔嘉熟络,也没有那么多的忌讳,说出去就出去。

“好了,你们去吧!”朱琏想她们姐妹多亲近,毕竟是同父异母的姊妹,当然是无不可了。

却说,王秀并没有停留,他带着宗良一路日夜兼程,抵达开封已经是晚秋时节,第一道宣抚处置司令就是,北侍军各部谨守各处关防,无处置司帅令,不得妄自出战。

陪他一同北上的,还有参知政事范宗尹,因宣抚处置司权力极大,甚至可以说是枢密院行台,需要一名执政制衡,更需要执政总各路的民政和军需调度,这厮自然的当选。

宗良不愧为丞相长史,再次卸任职事,成为跟随王秀北上成为左膀右臂。不过,这次他没有任管勾机宜文字,而是直接担任宣抚处置判官,是可以分衙管军的,相当于独立处置事务,应该说是王秀给他的考验。

管勾机宜文字是重中之重,绝不能由不信任之人担任,王秀请虞允文充任,也算是平步青云。、

宣抚处置副使竟然是辛炳,这位老伙计从枢密都承旨时,就和王秀有了交集,其一心国事不抱政治观点,被王秀所看重,屡屡被委以重用。

知河南府赵鼎、知开封府陈东,自然要来拜会,北侍军的韩世忠、岳飞两位副都指挥,都参军张宗颜自然来拜见。

宣抚处置司设在宣德门外原尚书兵部,王秀依然在老宅院力办公,今个,也是在这里和诸位大将会面。

“各位,大军北上划分三个战区,东部侍卫水军自成一路,以沙门岛为行营,节制驻扎高丽的各部。”

“第二路由第一、第二、第十一行营组成,沿河北向北推进,第三路由殿前司、西侍军各部,连同第四行营组成,由第四行营节制进军太原。当然,河北是主要战场,三个行营分成东西两路,作为正奇两兵。”

“第四路为偏师,由西侍军组织行营,收复乌剌海城,联系乞颜、克烈人,对虏人侧翼。。。。。。”

随着张宗颜面对地图的开讲,在场几位大将脸色郑重,尤其是封元,更是眉头微蹙。

他已经正式就任第十一行营都统制,这个行营和别的行营有所不同。别的行营都统制,同时兼差一军的军都指挥,他却没有兼差军司,三个军司各有都指挥。

十一行营的都参军司由车兵都监司构成,可以说是最年轻的行营级别大将。

王秀听的也很认真,目光却不时扫过韩世忠、岳飞,这两位主可都是在较劲,眼睛盯着都指挥不放,让他有几分为难,却在权衡两人谁最合适。

北侍军的都指挥,可不是随意就能任命,王彦在昨天终于递上辞呈,以宫观官回家养病,不甘心却无可奈何,他必须要做出选择,任命一位有权威地都指挥。

好就好在,刚刚接任第二行营都统制的刘錡,那是个老好人,从中斡旋几次,让他减轻了不少压力,无论是韩世忠还是岳飞,都不是壤茬,让人头疼的所在。

随着,北侍军管勾行军参军杨从仪,再把敌我双方军情补充完毕,大家陷入了沉默。

“既然形势都已经清楚,各位就说说,也好拾遗补缺。”王秀没有客气,直截了当地道。

“阃帅尚未就位,怎能节制各军。”岳飞当先来了句。

王秀眉头微蹙,心中很不悦,感情还真的来了,争夺都指挥也不分场合,好大的权力。

韩世忠脸色尴尬,他是想担任都指挥不假,却没想过在王秀面前提起,哪想到岳飞会当众提出,让他也有些坐不住,可不能让王相公认为他也急不可耐。

王秀并没有在意,反倒是道:“此战,本就是以河北为主,两翼进行侧翼,然后会师燕山决战。战事之浩大,地域之广漠,非北侍军大帅所能掌控。”

在场众人皆是一怔,他们万没想到,王秀会否认岳飞,言下之意更是连北侍军都指挥,也不是唯一的全权统帅,这是什么意思?是不再设置北帅。

尽管,封元认为任命北侍军都指挥妥当,却很认可王秀的话,先不说行营了,就是军也有十六七个,再加上乡军土兵,足足有三十余万大军,这才是第一波的部队,规模绝不是将帅所能控制,就算是北侍军都指挥,也不可能节制那么多兵马,过了个人的能力。

将兵十万已经是历代大将极限,数十万大军让人情何以堪啊!

当年的西北战事,也是分为三路兵马,西路实际就是独立战区,中路也是相对独立,东路由解潜率领突击,打的最为艰苦,那是吸引夏军主力来的。

所以,无论是韩世忠还是岳飞,都不可能有效节制大军。实际上,北伐的大军也是相对独立的,并不可能完全实现统一指挥,无人能让三十余万大军令行禁止。

第1334第1334章王秀破局

岳飞可不那么认为,确认为王秀有私心,想要实际统率北侍军,建立不朽的功业,甚至连韩世忠、张宗颜等人也是这心思,你本来就如日中天,干嘛非得跟我们抢。

不能不承认,王秀以往昔的战功,绝对有实力和资历把持北侍军,才是让别人担忧所在。

王秀见众人脸色古怪,要不明白那就白混了,不由地摇头苦笑道:“阃帅自然要任命,却只能坐镇开封调度,河东、河北、海上自成战区,会师燕山再做决定。”

话,已经很明白了,北侍军都指挥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控制那么大的战区,只能在开封坐镇遥控,充其量也就是总大略,调度粮草辎重,成为朝廷和前方之间的中转,相当的没意思,有点血性的大帅,都不会甘愿困守后方。

率十万兵直捣黄龙,这才是有为大将所愿。

岳飞和韩世忠的眼皮子,几乎同时抖动,脸色又是一阵复杂,显然听进王秀的话。

人家说的也不错,北侍军都指挥地位独特,是整个北方战线的最高统统帅,必须要坐镇节制全局,几乎不可能抵达前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