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一品-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来吧”卢照辞挥了挥手,盯着崔浩然半响,直到崔浩然脸上露出冷汗来,方笑道:“朕听说崔卿在礼部可是有名的才子啊你是贞观六年科举出身吧因为是寒族,本来可以作为榜眼的,可是做了二甲投名吧不过,你的运气好,与被谢氏招做了女婿,才有了今日的郎中之位吧”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短短几句话,霎时间就将崔浩然的底细说的一清二楚。不过崔浩然却丝毫不感觉到意外,因为他早就听说过,大唐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叫做锦衣卫,天下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他们都知道。

“臣不过是得天之幸,才有今日的成就,至于才子之说,更是不敢如此,在礼部,在陛下的英明之下,有才之士无数,臣不过是陛下治下的沧海一粟而已。”崔浩然赶紧说道。

“是不是有才能之人,朕知道。”卢照辞点了点头,显然很满意崔浩然的态度,只听他说道:“你这次出使新罗,有大功,朕准备让你担任礼部右侍郎之位,你可愿意?”

“陛下隆恩,臣粉身也难报。”崔浩然闻言大喜,三十多岁得礼部侍郎也是相当难得的,崔浩然如何不高兴,如何不欢喜,赶紧拜了下来。

“只不过你这个礼部右侍郎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点你要做好准备。”卢照辞淡淡的从面前的御案上取出一张白纸来,递给崔浩然说道:“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崔浩然心中一阵激动,虽然不知道卢照辞口中说的不一样,到底是有什么不一样的,但是绝对相信,这个不一样,恐怕是真的不一样。当下接过白纸来,却见白纸上写着许多的字,却又按照不同的用处,暂且是这么说,区分为许多部分。比如有朝廷法律、时政要闻、国家地理、民情风景等等,当然让崔浩然最为惊讶的是,在白纸的上方,有两个大字“唐风”。

“这种东西叫做报纸。与朝廷的邸报不同。”卢照辞解释道:“朝廷的邸报是为了传播朝廷的机密或者半机密消息的,而这唐风专门刊载朝廷的一些可以公开的动态的,以引导大唐子民认知方向的,朕叫它报纸。以为朝廷的喉舌之用,你礼部右侍郎的差事就是主办这个唐风报纸,作为大唐的喉舌。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做与不做,若是不做,朕会外放你作为一州刺史,以犒赏你这次的功劳。但是若是选择做的话,恐怕十年之间,你是不会擢升了,十年之后,也许你可以做礼部尚书。再过十年,你可以进入宣德殿了。”

“唐风?”崔浩然睁大着眼睛,不由的吞了口吐沫,这可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一旦做成功了,自然是功成名就,但是同样的,一旦失败,恐怕是万劫难复。崔浩然心中瞬间就盘算起来,这件事情到底做不做。

“臣愿意做礼部右侍郎。”崔浩然想了想,咬了咬牙齿说道。他明白一州刺史虽然很风光,可是这次一旦拒绝了卢照辞的要求,也许以后一辈子都在做一州刺史了,再也没有升迁的机会,虽然主持这个唐风的报纸,也许会有风险,可是这收益也是巨大的。掌管帝国的喉舌是何等的风光,还有机会入宣德殿,成为大学士,那可是帝国之中顶尖存在的几个人之一。崔浩然一想到这里,心中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错。”卢照辞满意的点了点头,选中崔浩然不但是因为他的才气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的本领,在新罗的一切都是可圈可点的,能够作为一个主管喉舌之人的本领,那就是为帝国服务,说出来的话,是那样的八面玲珑,但是却又坚持原则,这就可以了。

“报纸之事,你可以仔细体会。”卢照辞想了想,又说道:“其上的布局可以按照朕在上面写的东西进行安排,呵呵,朕知道,若是依靠你一人之力,肯定是不能做成这件事情的,不过,朕倒是听说,在长安城内,有许多的文人学子,他们都云集在长安城中,长安大,居之不易啊你可以根据他们所写,来给予一定的润笔费用,这样一来,可有让他们帮你写,你主要是审查他们所写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帝国的利益,凡是对帝国不利的东西,你要斟酌而行,大事,你可以知会岑大人,或者来见朕也是可以的。还有一点,唐风的作用就是为了让那些普通人了解朝廷,了解朝廷的规章制度,了解朝廷的大体动态,看这唐风的人并不一定是读书人,也许只是一个商贾,也许只是一个贩夫走卒,也许只是种田的农民,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读过书,或者读书很少,之乎者也的话语,言辞高深的字句,他们并不一定能听的懂,所以唐风的句子要简练,要通俗易懂那是最好的。你要让上面的字句,老人能听的懂,小孩子也能听的懂,那就行了。”

“啊”崔浩然被卢照辞的话惊呆了,没想到唐风的文风居然是这样,这样一来,还需要自己这个才子来举办这件事情的吗?就算自己愿意,恐怕长安市面上的那些文人墨客也不愿意写出这样的东西来吧一想到这里,崔浩然刚才的欣喜之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但是既然自己已经接下这个差事了,若是推辞掉的话,莫说是以后的尚书,就是这个右侍郎,一州刺史之位都保不住了。

“你也不用担心。呵呵,长安之大,居之不易,会有人出面的。”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前段时间,唐风每一期是不收钱的,一个月后,每期唐风要收两枚铜钱。这样一来,唐风的运转就有可能了,再看看最后一张纸,是给长安的那些商贩们留的,他们可以在上面刊登他们店铺的消息,以拉拢顾客,嘿嘿,这可是一个好地方啊想想,这些报纸刊行天下,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那影响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你可以告诉他们,前面的两期可以免费,后面的就是要收费的,这样一来,唐风就可以在维持运行的同时,产生一定的金钱。这样一来,唐风就能真正的存在下去。”卢照辞又笑呵呵的指导下去。这些东西放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事情,可是在后世,却是平常无比,报纸为什么能运行下去,一方面固然是购买报纸所需要的费用,但是更多的却是在报纸之中刊登广告所产生的费用。如今因为卢照辞的原因,印刷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刊印一份报纸所需要的金钱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想象,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旦广告所产生的效用得到了体现,唐风的发展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卢照辞根本就不用担心日后的事情,更何况,唐风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实现卢照辞的计划而已。

“陛下,一旦这个唐风赚取大量的利益之后,必定有商贾争相仿效,到时候如何是好?”崔浩然其实在心中并不认可这种方式,但是既然接了这个差事,也只能干下去,当下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就问了出来。

“立法。”卢照辞赞许的点了点头,道:“以朝廷律法控制其他的报纸,这些报纸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刊登不利于朝廷的消息,违者追究创办报纸之人的责任。唐风对其他的报纸有监督之权,至于其他的,就不加以干涉了。”

东宫之争第四百一十四回小人物的拒绝

第四百一十四回小人物的拒绝

“卖报嘞卖报嘞朝廷新出的邸报嘞,免费赠送啊免费赠送啊窦氏粮仓亏本大甩卖了。赵氏酒楼大优惠了。”

中午长安大街上,人头攒动,突然一阵小童的叫卖之声传了过来,却见这些小童手中张扬着数份纸张,在那里挥舞,又听见窦氏米行亏本大甩卖等等字眼,心中好奇,纷纷朝那小童望去。

“小郎君,这朝廷的邸报也是我们能看到的,你不会说假的吧”一个老者,颤巍巍的拄着一个拐杖走了过来,拦住卖报的小童说道。

“哼这可是皇帝陛下亲自下圣旨的。看看,这报纸上面的名字可是御笔亲书呢?看看,昨天,陛下亲自任命崔浩然大人为礼部右侍郎呢只要你去惠平坊那里去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小童有些不满的说道。

“你上面说的窦氏米行的事情也是真的?”又有一个身材肥胖,脸上尽是油光的中年人笑问道。众人认得他就是旁边胡姬酒肆的掌柜,自然是关心粮价的事情了。

“那是自然。”小童又翻开报纸,指着上面的一行字说道:“窦宽大少爷亲自许诺的,在上面登了,登了,叫做广告的东西。”

“这个能给我看看吗?”胖子掌柜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来。

“哼哼,今天便宜你了,今天是可以免费看的,但是过几天就得收费了。”童子不满的取出一张纸来,递给胖子。

“收费?多少钱?”胖子脸色一变,其他人脸上也露出一丝犹豫之色来。

“两个铜钱,一张薄饼的钱。”童子不屑的说道:“这唐风可不是靠着你们赚钱的。一个薄饼才多少钱了,看看这上面的消息有多重要啊可是记在着朝廷颁布的法令,免的那些贪官污吏们在欺上瞒下,占了你们的便宜,这才是最重要的。”

“说的也是。小郎君,给我一张,我回头让我家小崽子给我读读。”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伸出一张手来,露出一丝憨厚之色来,对着众人说道:“如今天子圣明,每个村子里都有先生教娃读书,不用花钱了。我家娃也能读书识字了。”

“是啊当今天子圣明啊”

“来,小郎君,给我也来一张,让我也看看朝廷有什么法律,哼哼,我们那里的王大地主老是涨我们的租子,哼哼。”

“我也要一张。”

……………………

瞬间,小童手中的报纸被瓜分的一张都不剩,这里面虽然有报纸的吸引力,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东西是免费的。到底是不要钱的东西,华夏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一样,都爱占小便宜,对不要钱的东西很喜欢。

“走吧”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大街旁边,还有一辆普通的马车,车厢内露出一个人头来,不是崔浩然又是何人,他按照卢照辞所吩咐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总算弄出一张报纸来,经过卢照辞审阅之后,亲自下圣旨升崔浩然为礼部右侍郎。今天是唐风出来的第一天,所以他想看看唐风的结果是怎么样,虽然第一次百姓是出于好奇,或者说是出于免费,这些人能轻易接受,至于以后,需要用钱来买的时候,会不会接受,他崔浩然是不知道的了,不过一张薄饼的代价,想必还是会有许多人看的。就算那些贫苦百姓不看,其他人也会花这个钱看的。这上面的消息以前可是刊登在朝廷邸报上面的,游有些人有钱也不一定能看的到的,如今能看到朝廷邸报上面的消息,也是一种满足。那些稍微有点资产的人都会去购买的,至于那些大商家们,可以想象,尝到广告的好处之后,也会迫不及待的找自己合作。如此一来,唐风就可以从一个花钱的部门变成一个生钱的部门了,不过可惜的是,想必不久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人从事报纸这个行业了。不行,得快点编写出一部法律来,否则一旦出了什么事情,那就轮到自己倒霉了。

崔浩然可以想象的到,一旦报纸产生巨大效益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礼部右侍郎恐怕是掌管不了这个唐风的,崔浩然可不想自己一个月的努力成就了别人的。一想到这里,他哪里还有心思留在大街上的,赶紧命人驾着车子回府。一路上,脑海之中却是在思索着这部法典该如何来制定。这可是制定一部法典啊古往经来,有多少臣子才有的荣誉。

“诸位,这段时间,想必你们都看到了那个报纸吧”宣德殿内,岑文本等人坐在一起,各自批阅着手中的奏折,一些小事自然不用卢照辞亲自动手了,这些东西都被甩在了宣德殿,由宣德殿的几位大学士们批阅,只是用朱笔改为蓝笔而已。正在批阅奏章的长孙无忌忽然抬起头来,好像不经意间问了起来。

“嗯,是有这么回事,是礼部右侍郎崔浩然主持的。”房玄龄想了想说道。他对这个报纸不是很清楚,但是既然长孙无忌问了起来,所以才想着回答道:“听说在民间反响很大,有许多人都在看这个报纸了。呵呵,以前朝廷的一些消息都是通过口传,其他的消息都是通过邸报传送,如今就不一样了,有了这个报纸,民间的那些读书人也能明白朝廷的一些动态了,倒也是不错。”

“朝廷消息传之民间,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有心人若是借的这个机会,攻击朝廷,更是如此了,倒是应该想个办法约束一番。”长孙无忌扫了众人一眼,说道:“报纸这件东西用的好就是朝廷的福气,若是用的不好,恐怕也会造成祸事的,下官以为,这种报纸应该在宣德殿的监察之下才能发行,无论是唐风也好,或者其他的也好,都应该得到宣德殿的准许,才能发行,否则的话就不准发行。首辅大人以为如何?还有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宣德殿内的众人顿时不出声了,各个都望着自己案前的文书,却是不说话。尽管长孙无忌的话并没有说明,但是众人都很明白,将这个唐风掌控在宣德殿之下,这不是说让唐风掌握在他长孙无忌手中吗?众人也不得不佩服长孙无忌的眼光,作为当年李世民的谋主,眼光确实是不同凡响,想拿唐风出现在多少天,长孙无忌就能从这里面看出唐风的巨大潜力,可见此人的厉害。如此迫不及待的将唐风控制在手中,不但是因为唐风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唐风不但能防备别人向自己身上泼污水,也是因为,控制了唐风,就能控制帝国的舆论,为自己造势,让敌人头疼。所以长孙无忌想要将这股唐风控制在手中。可是这唐风是对方能掌控的吗?一想到这里,众人心中摇了摇头,却是不再提这件事情了,都将目光望向岑文本,等待着他的回答。因为他是首辅大臣,他不说话,谁敢说话,他不同意何人敢同意。

“唐风是陛下所定,这份报纸也是陛下下旨创办的,虽然很重要,但是陛下并没有下圣旨让这份报纸归宣德殿管理,而是让崔浩然这股礼部右侍郎管理,这就是陛下的态度。”岑文本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我们宣德殿如今最要紧的就是为这报纸制定法律,可以想象,不久之后,报纸这个行业必定会在大唐崛起,一些有心人就会利用这报纸,所以制定相应的法律之事,而是刻不容缓了。辅机,我看此事就交给你吧”

众人也都连连点头,虽然不知道报纸这个行业现在怎么样,但是立法那是必须的,否则的话,有心人利用报纸在民间大肆宣扬自己的言论,动摇社稷根本,那该如何是好。岑文本果断的掐住了长孙无忌的言论。报纸这个东西,既然是皇上举办的东西,那就不是人臣可以掌控的,比如那锦衣卫也是如此。

长孙无忌闻言面色阴沉,但是见众人都是如此,也只能点了点头,这个时候他才想了起来,这唐风和锦衣卫、粘杆处一样,都是卢照辞亲自设立的东西,都不是人臣可以掌控的。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帝王服务的。而自己能做的只能是借着自己的权势,对唐风施加影响。那个崔浩然不过是走了狗屎运才能掌控唐风,若是能将他争取在手,唐风不也等于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吗?到时候,若是想打击一个人,动用唐风,就能将他弄的身败名裂。哎陛下就是厉害,难怪当年能击败李氏成为天下霸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若是当初李氏掌控了这个唐风,恐怕陛下就算夺取了江山,也不能那么快就平定了民心,真正的统一了大唐。真是时也命也,只能说李氏合该不能拥有江山。

“不错,制定法律之事必须要现在就要开始了。”定下心神来,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不过这个报纸到底是一个新生事物,下官也并不知情,下官以为,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