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汉语-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代的〃复〃;假如拿现代意义去看古代的〃再〃字(特别是上古汉语),就会产生误解。例如〃三年再会〃,在上古是说〃三年之内会面两次〃;如果了解为〃三年之后再见〃,那就错了。〃更〃的副词意义是从〃改变〃、〃更换〃发展来的。所以用作副词时有〃另外〃、〃重新〃的意思。左传僖公五年的〃晋不更举矣〃是说晋国不须另外出兵。它所强调的是新情况,不在次数。〃又〃则是加强语气,带有感情色彩。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同时还可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或语气转折。如左传昭公十二年:〃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蓼萧:诗经小雅的篇名。)
  110。【三】
  数目字。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窟。〃又泛指多次。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让者~,终不肯受。〃泛指多次的〃三〃字,旧读去声(sàn)。
  111。【帝】
  (一)天神,整个宇宙的主宰者(迷信)。尚书洪范:〃~乃震怒。〃列子汤问:〃[操蛇之神]告之于~。~感其诚。〃又称〃上帝〃。诗经大雅大明:〃上~临汝。〃也称〃天帝〃(少见)。战国策楚策一:〃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引申为泛指尊神。汉书高帝纪:〃吾子,白~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子斩之。〃
  (二)人间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乃殂落。〃(帝:指尧。殂cú落:死。)楚辞离骚:〃~高阳之苗裔兮。〃
  112。【后】
  (一)君主,人君,天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皋之墓也。〃楚辞离骚:〃昔三~之纯粹兮。〃有时指诸侯。尚书舜典:〃班瑞于群~〃(班:颁发。)[~土]地神。国语越语:〃皇天~土。〃
  (二)君王之妻为〃后〃,母为〃太后〃。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又赵策四:〃赵太~新用事。〃
  (三)通〃后〃。礼记大学:〃知止而~有定,定而~能静。〃
  113。【王】
  (一)帝王,天子。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祭不共,无以缩酒。〃又僖公五年:〃勋在~室。〃注意:本来殷周时代,只有天子才可称〃王〃,例如〃纣~〃,〃周文~〃等。但春秋时的诸侯国楚、吴、越等称了〃王〃,战国时的诸侯又都普遍称〃王〃,於是〃王〃逐渐降低。自秦始皇起,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臣子的最高封爵。如西汉初,韩信先封〃齐王〃,后改〃楚王〃,刘濞(bì)为吴王。
  (二)读wàng。动词。统治天下(作天下之王)。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者,未之有也。〃又:〃德何如则可以~矣?〃
  114。【侯】
  五等爵的第二等。左传僖公三十年:〃晋~秦伯围郑〃。汉书李广传:〃武帝封子延年为~。〃按:侯的地位,随着时代而降低。汉代的侯,食邑很小。注意:〃侯〃与〃候〃音义都不同。
  115。【子】
  (一)儿女。一般指儿子。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乎?〃有时指女儿。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而好。〃论语先进:〃孔子以其兄之~妻之。〃(妻,读去声,嫁给。)注意:〃子〃的最初意义是孩儿,不论男性或女性都可称〃子〃。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其中〃男〃〃女〃都是定语,〃男子〃等於今天所谓〃男孩〃,〃女子〃等於今天所谓〃女孩〃。
  (二)男子的尊称,用来专指有德的人,等於〃夫子〃。论语乡党:〃~退朝。〃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引申为对人的尊称,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您〃。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今急而求~。〃注意:在此情况下,〃子〃字仍是名词,所以它的前面可加〃吾〃字作为定语。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孟子公孙丑上:〃吾~与子路孰贤?〃在姓氏后面或谥号后面加〃子〃仍是尊称。如〃孔~〃、〃庄~〃、〃荀~〃,〃赵宣~〃(赵盾)、〃韩献~〃(韩厥)、〃魏庄~〃(魏绛)。在儒家的著作(如论语、礼记)中,〃子〃常专指孔子。论语学而:〃~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子爵,五等爵的第四等。左传僖公四年:〃楚~使屈完如师。〃
  (四)地支名。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朔,晋灭虢。〃
  116。【息】
  (一)气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相吹也。〃引申为叹气。史记高祖本纪:〃喟然太~。〃(太息:长叹。)诸葛亮出师表:〃未尝不叹~痛恨於桓灵也。〃
  (二)休息。礼记檀弓下:〃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引申为停止,止息。汉书贾谊传:〃百姓素朴,狱讼衰~。〃陶潜归去来辞:〃请~交以绝游。〃
  (三)增长,跟〃消〃相对。庄子秋水:〃消~盈虚。〃注意:现代汉语的〃消息〃表示〃音信〃,是后起的意义。
  (四)儿子。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舒祺。〃
  117。【宗】
  (一)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引申为祖先,祖宗。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职。〃
  (二)宗族。同祖曰〃宗〃。左传僖公五年:〃晋吾~也,岂害我哉?〃按,上古同姓必同祖,也一定同宗;后代同姓不一定同祖,所以同姓也不一定同宗。引申为同出一祖的派别,宗派。如佛教、道教都分〃南~〃,〃北~〃。又为某一学术领域中值得继承的人。晋书陆云传:〃百代文~,一人而已。〃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
  (三)朝见。周礼春官大宗伯:〃[诸侯朝天子]春见曰朝,夏见曰~。〃[朝~]朝见。尚书禹贡:〃江汉朝~于海。〃引申为归向。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之。〃又为尊敬。仪礼士昏礼:〃~尔父母之言。〃
  118。【庙】
  祭祀祖先的地方。贾谊过秦论上:〃一夫作难而七~隳。〃〃宗庙〃二字常常连用。战国策齐策四:〃寡人不祥,被於宗~之祟。〃论语先进:〃宗~之事。〃引申为一般供奉神的地方(后起义)。注意:上古只有祖庙称〃庙〃,神庙不称〃庙〃。到了后代,道教称〃庙〃,佛教称〃寺〃。
  [辨]宗,庙。〃宗庙〃二字连用等於一个单词。分用时,〃宗〃指供奉神主的地方,而〃庙〃则规模较大。后代於〃宗庙〃的意义单用时,称〃庙〃不称〃宗〃。
  119。【诗】
  (一)文体的一种。尚书舜典:〃~言志。〃曹丕典论论文:〃铭诔尚实,~赋欲丽。〃陶潜归去来辞:〃临清流而赋~。〃
  (二)专指诗经。左传隐公元年:〃~曰:'孝子不匮。'〃又宣公二年:〃~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论语为政:〃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季氏:〃曰:'学~乎?'〃注意:在古代汉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的诗经,没有例外。先秦两汉如果单说〃诗〃,一般也是指的诗经。后代就不同了。
  120。【书】
  (一)写,写字。左传宣公二年:〃大史~曰:'赵盾弑其君。'〃论语卫灵公:〃子张~诸绅。〃(子张把孔子的话写在衣带上。)引申为字。史记项羽本纪:〃~足以记名姓而已。〃后汉桓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
  (二)信。战国策齐策四:〃封~谢孟尝君曰。〃又齐策四:〃~未发。〃今双音词有〃书信〃。
  (三)尚书(书经)的专称。论语为政:〃~云:'孝乎惟孝。'〃孟子尽心下:〃尽信~则不如无~;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尚书篇名。)〃诗书〃连用,指诗经和尚书。论语述而:〃诗~执礼,皆雅言也。〃引申为一般的书籍。论语先进:〃何必读~,然后为学?〃
  121。【礼】
  (一)剥削阶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与传统习惯。论语为政:〃殷因於夏~,所损益可知也。〃(因:继承。损益:增减。)又先进:〃为国以~。〃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注意:在古文献中〃礼〃也作〃礼〃。
  (二)礼貌,礼节,典礼。左传僖公三十年:〃以其无~於晋,且贰于楚也。〃
  (三)行为的规范。左传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
  122。【乐】
  (一)读yuè。音乐。论语子路:〃事不成,则礼~不兴。〃
  (二)读lè。快乐,愉快。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又名词。左传隐公元年:〃其~也融融。〃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
  (三)读yào。喜爱。论语雍也:〃知者~水,仁者~山。〃(知:同〃智〃。)
    常用词(三) 65字
  知识见示视观望 矜哀恤憾恕愤患 持措拱 攻窃诛翦脩讲 设立
  忠信谅正邪辟好恶恭敬慎苟 显著
  相帅士仆御右 盗贼 国家社稷 仁义道德 文质 色臭先前后内外闲
  123。【知】
  (一)知道,懂得,了解。论语学而:〃人不~而不愠。〃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也。'〃又名词。知识,知觉。论语子罕:〃吾有~乎哉?无~也。〃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
  (二)读zhì。知识丰富,经验丰富,见解高明。形容词。左传僖公三十年:〃失其所与,不~。〃这种意义后来又写作〃智〃。孟子告子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或:通〃惑〃。)又名词。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慧,不如乘势。〃
  124。【识】
  (一)知道,认识,能辨别。孟子梁惠王上:〃不~有诸?〃又梁惠王下:〃吾何以~其不才而舍之?〃论语阳货:〃多~於鸟兽草木之名。〃
  (二)去声,读zhì。记住。论语述而:〃默而~之。〃又子张:〃贤者~其大者,不贤者~其小者。〃引申为表记(后起义)。现代变为双音词〃标~〃(标志)。
  [辨]知,识,记。〃知〃是一般的知道,〃识〃常常是比较深的认识。至於〃知〃当〃智〃讲,〃识〃当〃记〃讲,更没有共同之处了。〃识〃和〃记〃的区别是,〃识〃(zhì)为记住,〃记〃等於记得。〃记〃是〃识〃的结果。虽然〃记〃也有当〃记住〃讲的,如庄子山木有〃弟子记之〃,但一般多作〃记得〃讲。
  125。【见】
  (一)看见。论语里仁:〃~贤思齐焉,~不贤而内自省也。〃又名词。见解,见识。如〃高~〃,〃远~〃。
  (二)读xiàn。谒见,拜见。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请~。〃论语季氏:〃冉有季路~於孔子。〃又微子:〃~其二子焉。〃(使其二子拜见子路。)注意:〃见〃字读xiàn时,一般都当不及物动词用。〃见其二子〃的〃见〃是使动用法(使拜见),所以是及物动词。至於及物动词的〃见〃字(包括省略宾语的〃见〃),就只读作jiàn,作〃见面〃讲,不作〃谒见〃讲。例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若使烛之武~秦君,师必退。〃
  (三)读xiàn,被看见,出现。战国策燕策三:〃图穷而匕首~。〃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无道则隐。〃按:上古没有〃现〃字,中古也很罕见。凡〃出现〃的意义在上古都写作〃见〃。
  (四)等於说〃被〃。楚辞渔父:〃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放。〃庄子秋水:〃吾长~笑於大方之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欺於王而负赵。〃有时候,〃见〃字表示一方面对另一方面施以某种行为。如〃见教〃表示〃教我〃。
  126。【示】
  给看。老子三十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人。〃引申为指示,显示,使人明白某种道理。礼记礼运:〃刑仁讲让,~民有常。〃
  127。【视】
  (一)看。礼记大学:〃十目所~,十手所指。〃左传庄公十年:〃下~其辙。〃引申为看待。左传成公三年:〃荀罃善~之。〃又为按照。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卿受地~侯。〃(按照侯的身份受地。)[~…为]比……更(后起义)。孙樵书褒城驿壁:〃盖当时~他驿为壮。〃
  (二)通〃示〃。〃示〃本是〃使看〃的意思,所以能用〃视〃字表示。诗经、尚书、礼记都有这种〃视〃字。汉书多以〃视〃为〃示〃。如高帝纪叙述张良劝刘邦把栈道烧掉,一方面可以防止诸侯来侵袭,另一方面〃亦~项羽无东意〃。(也让项羽看见刘邦没有向东进军的意思。)
  128。【观】
  (一)有目的地看,观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闻其骈胁,欲~其裸;浴,薄而~之。〃(骈胁:肋骨合并在一起。薄:迫近,走到跟前。)论语公冶长:〃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其行。〃引申为观赏,欣赏。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鱼者。〃(如:到,往。棠:鲁国地名。)又:〃遂往,陈鱼而~之。〃又名词。值得欣赏的事物。如说〃洋洋大~〃,〃壮~〃。引申为一般的观看,眺望。孟子尽心上:〃故~於海者难为水。〃陶渊明归去来辞:〃时矫首而遐~。〃(矫首:抬头。遐:远。)
  (二)读guàn,去听。高大可见的建筑物。左传宣公十二年:〃收晋尸以为京~。〃这是指把敌人的尸体堆积起来封上土的高大的土堆。(留给人看以夸耀武功。)宗庙或宫庭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又名阙。礼记礼运:〃出游於~之上。〃引申为台榭(高台上的房子)。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又为一般的高大华丽的建筑物,如楼阁之类。汉代有〃东~〃,〃白虎~〃。又为道教的庙宇(后起义)。刘禹锡玄都观桃花诗:〃玄都~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129。【望】
  (一)向远处看。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之。〃(轼:车前端的横木。)战国策赵策四:〃故愿~见太后。〃引申为希望,盼望。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民之多於邻国也。〃
  (二)名誉,名望。诗经大雅卷阿:〃令闻令~。〃(令:好。)今成语有〃德高~重〃。
  (三)古人於阴历的每月十五前后,日月相望,月光满盈时叫〃望〃。又特称十五日为〃望日〃。汉书苏武传:〃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朔:初一。)又张禹传:〃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既~]阴历的十六日。尚书周书召诰:〃惟二月既~。〃苏轼前赤壁赋:〃七月既~。〃按:这个意义说文作〃朢〃。
  (四)怨,怨恨,责怪。司马迁报任安书:〃若~仆不相师。〃史记汲郑列传:〃黯褊心不能无少~。〃
  注意:〃望〃字有平去两读。第(二)(三)(四)三种意义都读去声(wàng),第(一)义既可以读平声,又可以读去声。
  [辨]视,望,观,看,见,睹。〃视〃是近看,所以能引申出〃视察〃的意思。〃望〃是远看,所以可引申出〃盼望〃的意思。〃观〃是有目的地看,所以能引申出〃欣赏〃的意思。〃观〃可远可近(如观潮,观战,观棋)。〃见〃是〃视〃和〃望〃的结果,所以礼记大学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战国策赵策说〃故愿望见太后〃。〃睹〃是〃见〃的同义词(但少用),故可说〃熟视无睹〃,〃耳闻目睹〃。〃看〃是探望。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梁东新为邺令,其姊往看之。〃早期的〃看〃是访问、探望的意思(世说新语一书有许多这类〃看〃字),最初与〃视〃不同义,后来才逐渐同义。一般在古文中多用〃视〃,诗歌则多用〃看〃。
  130。【矜】
  (一)矛柄。贾谊过秦论上:〃锄耰棘~,非铦於钩戟长铩也。〃(耰yōu:锄柄。铦xiān:锋利。铩shā:长刃矛。)也写作〃矜〃。
  (二)自夸。史记淮阴侯列传:〃不伐己功,不~其能。〃李密陈情表:〃本图宦达,不~名节。〃
  (三)怜悯,同情。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见人之厄则~之。〃论语子张:〃嘉善而~不能。〃李密陈情表:〃凡在故老,犹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