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赢在路上-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节:第二章 跳槽(8)

这两个星期的市场调查的收获真的是太大了。

它教会了我如何在一个新的领域中开始工作,如何从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去找规律。

更重要的是让我领悟到了:

如何把自己从单一的产品销售中跳出来,从了解自己的产品到了解整个行业的知识,从而把自己变成整个行业的专家,再来拓展自己产品的销售,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销售状况!

就这样,我轻而易举地从一群人中脱颖而出!

俩个月后,因为业绩出色,老板找我:

〃你愿意到云南昆明去开拓公司的业务吗?如果愿意,你到财务那去领一万块钱。在钱花完以前,如果有那边客户付钱订我们的货,你就在那开个分公司。〃

没有任何犹豫,我立刻答应。

虽然要独自面对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展业务的担心和恐惧,但与每天都希望寻找机会、渴望成功的我来说,这是完全不需要考虑的回答。

我带着一万块钱第一次来到了昆明……这个美丽的四季如春的城市,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气候好、云烟很出名。

到昆明的当天,我在当地一个二星级酒店〃茶花宾馆〃住下了。大约100元一天,因为是出来做生意,形象也很重要。然后我就出门买了一张地图、一部单车。

来昆明以前,一想到春城就会感觉很美。但实际上昆明地处云贵高原,气候非常干燥,紫外线很强,太阳很毒。如果没有什么防护措施,一天下来,脸上的皮肤就会被晒伤,火辣辣地疼、脱皮。所以昆明人皮肤都较黑,且早晚温差很大,下雨就是冬,出太阳就是夏,很多外地人刚来昆明都不适应,我也一样。

当时正是盛夏,昆明的气候也异常炎热和干燥,最明显的不适就是喉咙痛和流鼻血。

但是我顾不上休息和适应,我要分秒必争!

靠着在广州泰康路学习的市场调研方法,我开始了在昆明的装饰材料市场调研。

只是昆明的装饰材料市场远不象广州这样集中,昆明的装饰材料销售店完全是散的,分布在所有的街道,每一条街、每一个居住点、每一条岔道都可能有一家装饰材料销售店。

怎么办?没办法,只有一条街、一条街地跑。

从第二天开始,靠着这张地图和这部单车,在随后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我骑遍了昆明的所有大街小巷!

每天早早起床,吃了早餐,就开始按照晚上设定的线路出发,这有点象自助游,只不过这个线路不是旅游线路,而是昆明的所有的商铺。每一条路都不要漏了,一家家做市场调查,递上名片,了解一下情况,再去下一家。

每天骑车十几个小时,渴了喝口水,饿了吃碗米线,就这样坚持了二十多天。

第13节:第二章 跳槽(9)

终于有一天,一个客户打电话给我,说要做我的代理商,并给了我五万块钱订金。

我当时除了一张名片,什么也没有。我问他:〃为什么这么信任我?〃

他说:〃我的装饰材料店就在茶花宾馆这条街上。我每天都看你早早骑车出去,很晚才回来。这二十多天来,昆明人都在议论你,说广州来了一个特别勤奋的女孩子,只用二条腿和一张嘴,就让全昆明人都知道广州来了一个卖玻璃胶的人。象你这么年轻的女孩这样能吃苦的人我还真没见过,你不可能是骗子。所以我相信等你的货来了昆明,你一定会帮我发大财的!〃

他真有眼光,谢谢他给我的信任。这种信任成就了我,也成就了他。

的确,我的货来了后,他发了大财。而我也在销售的路上迅速地成长。

我在云南开设了分公司。

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从当初我来昆明时没有一个柜台销售我公司的产品,到现在没有一个柜台不卖我们的产品。同时,我们的产品成为云南省同行业的畅销产品,在公司的销售额中名列前茅,大大超出了老板的要求。

我个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成长!我已从当初什么也不懂的秘书,成长为营销市场上的佼佼者,我的自信心有了极速的提升,一个新的念头出现在我的头脑中:

既然我已能把一个云南省做的这么好,那下一步我的目标就要做中国市场的总经理,如果有机会做整个中国市场就太棒了!

说来也怪,人似乎只要有了想法,机遇就会降临。

心雩心声

如果人有信念,他的人生就会因此而改变。

因为有一个正确的信念,他的眼界由此而变得广阔;因为宽广的眼界,他的行为变得有目标、有计划、有坚持。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知为什么,人生就变得很没动力,每天天亮从床上爬起来都很难,因为不知道起来要干什么。每天的生活自觉单调乏味,很迷茫自己的方向所在。

朋友,请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要什么?

这个问题我时常问自己,我也随时很清晰地回答自己……我要一个完美的人生!而这一切,就要从我做起,从当下来改变!

第四次跳槽 从分公司经理到中国市场总经理

1995年6月,当我回广州休假时,一家新加坡的润滑油公司正在招聘中国市场的总经理,我的一个朋友在他们集团公司里做事,他推荐了我。

我立刻去应聘该职位,在经过多次面试后,他们对我的面试表现较满意!但由于这个职务非常重要,我又没有任何润滑油的销售经验,亚太区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面试结束后要到中国的湛江、厦门和上海考查业务情况,所以他们决定带着我一起出差到这三个城市,再对我做一次彻底考查。

第14节:第二章 跳槽(10)

我拎着行李与他们一起到了第一站:湛江。此行的目的是与湛江的中石油的高层会面。

在去中石油领导办公室的过道上,放了一个乒乓球桌。

当会面快结束时,我公司亚太区的总经理陈总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你很喜欢打乒乓球吗?〃

中石油的领导说:〃是啊,我很喜欢打,陈总也喜欢打吗?〃

没想到,陈总说:〃我曾经是新加坡国家队的替补队员,但已有十年不打球了。〃

〃好啊,那我们今晚上就切磋一下球艺吧!〃中石油的领导兴奋地说。

〃行啊,好久没打球了也真想打打。〃陈总连忙赞同道。

就这样,吃完饭后,一行人又来到了乒乓桌前。

陈总与中石油的领导开始练习打。他们一打球,我就看出中石油的领导球路很熟,但姿势不太标准,属于平时喜爱打球但没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的人;我们陈总的姿势非常标准,一招一势都是专业训练出身的,但确实有十年不打球了,手很生疏,球的命中率不高,加上他现在比较胖,跑动不太灵活,所以还不太占优势。但打了一会,陈总的状态就越来越好了,很快就赢了中石油的领导。

我也是乒乓球运动的狂热分子。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从小父亲教我打球后,就疯狂地喜欢上了这个运动;在整个读书生涯中,'奇+'书'+网'几乎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在乒乓房渡过的,曾经非常希望打进专业队,无奈中国高手太多,未能成愿。这样一直打到大学毕业后,在国营企业工作时还坚持了二三年。再以后工作太忙,也很难找到朋友一起打球,所以这几年都没再打了。

今天见老板、客户都是乒乓球爱好者,而且都是高手,不由得也想上去比试一下。

我老板显然没有想到在茫茫人海的中国,他挑选的一个将要成为他中国市场总经理的女性,居然也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更确切地说:他根本没想到我,居然会是一个乒乓球高手!

随着比赛的进行,我们打的难解难分,比分交替上升。在打到17比18,由我捡球来发球时,我想到父亲从小在打球上总是这样教育我:

〃做人要低调,要谦虚。尤其是女孩子,越强越要懂得谦让。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与男的高手比赛的时候,你只要在其中的十几个球打的让对方汗颜就可以了,但最后还是要让对方胜,给他一点面子。这样人家赢了你,却从心里佩服你,反而到处称赞你。因为称赞你打的同时他却赢了你,说明他打的更好。但你非要赢别人,别人反而嫉妒你,不愿意再与你打球,朋友都没得做了。〃

此时此刻,站在桌子对面的是我的面试官,我能否面试成功还没定论。是输?还是赢?给面子还是不给?我很矛盾。

第15节:第二章 跳槽(11)

但另一个声音从心里响起:我代表是中国,他是新加坡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输给新加坡人!更何况他是职业选手,球打的那么好,就是我全力以赴也不一定能最终赢他,凭什么人家要你让他?这不是瞧不起别人吗?不行,拼到底,决不把对方看低。〃

就这样,球捡起来后,我全神贯注地盯住桌面,咬着牙坚持,拼命大胆扣杀,每一拍都打得出乎意料地好,犹如神助!21比19!我赢了!

最后一个球打完的瞬间,我有点茫然,不知是喜是悲!

哪知,我的老板大步走过来,握着我的手,大声地说:

〃太好了!太棒了!你太有斗志了!我们中国市场就需要有这种斗志的总经理。中国市场交给你我就放心了。能找到你,我真是太高兴了!〃

就这样,在1995年8月,我正式收到了新加坡上市公司长堤投资公司发给我的聘书:聘任我担任润滑油公司中国市场的总经理,随聘书一起寄给我的还有一封邀请函:邀请我去新加坡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产品知识培训!

出国。去新加坡参加培训,这在当时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却是千真万确。

是靠打乒乓球换来的?是,又似乎不是?但我和我的老板都明白:一个人能把一个兴趣爱好做到极至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而我们在茫茫人海中能因销售而结识,却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真是人生之幸事!

从1993年到1995年,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我从一个制药厂的技术员,为了做销售,学习五笔打字,通过求职一份秘书的工作才为自己找到了做销售的机会。通过我的努力,我从秘书做到销售经理,从销售经理做到分公司的总经理,从分公司的总经理,做到中国市场的总经理!一切来的太快,又似乎不可思议!但我却清晰地记得这两年多的每一天,我所做的一切!

还是那句话:付出就有回报!销售是这个世界上性价比最好的职业!

从新加坡培训回来后,我投入了紧张的公司筹备和市场拓展工作。完全的白手起家,从公司的注册、到产品宣传资料的编写,到招聘员工,到制订公司的中国市场推广政策、寻找代理商、销售……一切的一切,已知的、未知的、能做的、不能做的,所有的都靠自己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去努力。

短短一年的时间,我的足迹就踏遍了整个中国。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忘我地工作、工作。

现在想想,当初的艰难几乎难以言说。

当时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是三峡工程!因为这里汇集了全世界最好的设备,全世界最顶级品牌的润滑油:埃索、壳牌、美孚都在这里。一开始听说我们产品的名字,根本不想见我。

第16节:第二章 跳槽(12)

但我还是去了,从宜昌坐几个小时车,到了三峡工地的山脚。然后换车,坐吉普车上山。

吉普车在崎岖的路上小心地行驶。不时驶过CAT的载重车,车的轮子有二米多,车上载满了巨大的石头。每一块石头都比我们的车还大,轰隆隆从我们身边驶过的时候,仿佛地都被掀翻了。吉普车在CAT车的旁边就象一个小玩具车一样,不堪一击。真担心地不平,车一颠,上面的石头掉下来,那我们就全完了!

终于站在沸腾的工地上了。看着山下,刚才看到的CAT车此刻又象一个小虫在缓慢爬行,到处都是尘土飞扬,挖掘机、运载车、钻机轰鸣。他们指着山下的路告诉我:你看这是我们来的路,但明天这条路就没有了,又要开辟新的路了!

真是太震撼了!此时此刻,我强烈地感受着一个奇迹的诞生!我想:这里也会诞生我的奇迹!

当天晚上,我住在工地的招待所,没有下山。工程指挥的老总跟我一起吃饭。说是吃饭,其实就是他们唯一的食堂,而且必须在五点以前吃饭。否则晚了,天黑了,其它工地上的人就回不去了,因为路都是临时的,早上和晚上都不一样,天一黑会出危险。

吃饭的时候,老总对我说:〃我从未听说过你这个品牌的油,所以我不会用的。但你这个人不错,你是第一个住在工地上的外国润滑油公司的人,其它人都是上来看一下就回到县城的桃花岭饭店住了。你能吃苦!〃

我说:〃我不仅能吃苦,我还能做事。我的油质量跟他们一样,因为我是学化学的,我在新加坡学习了一个月的生产制造,如果没有这个信心我就不会来这吃苦了。

但我为你提供的服务肯定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公司名气太大了,所以你只是他们的一个普通的客户。而我的公司才刚进中国,你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今天我来了,今后你就会感受到最重要的客户和普通客户的差别!〃

我们知道工地为了赶工期,在大年初三上班时,我说:我们大年初三来给大家拜年。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也是车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润滑油有很多专业用途,在恶劣天气时一定要用特殊标号的油才对车有很好的保护。

结果大年初三我们真的来了。一呆就过了年十五。天天在寒冷的工地上给大家介绍润滑油的专用知识,终于感动了他们:

给了我们一个试用的机会!

因为他们相信有这么优秀的员工不可能没有优秀的产品!

三个月后,我们接到他们的一笔大订单。自此,我们向中国市场证明我们是一个优质的公司。

一年后,我向新加坡总公司交了一份出色的业绩单。比公司制订的目标超出了一倍以上。

第17节:第二章 跳槽(13)

二年之后,我们的业绩继续延续第一年的奇迹。

心雩心声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没错。但我还要加一句:机会更会留给积极进取、有好胜心、永不气馁的人!

我并不比谁天资更好,但我敢说没人比我更勤力。四次跳槽,每一次都是一个跳跃。

第一次从内地到广州,由于没有什么求职经验,加上专业的限制,所以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做一个临时技术员。这是大多数人在刚开始时候最容易选择的一种方式,先让自己有一个落脚点。

第二次跳槽是从工厂到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我放弃了过去的专业,完全转到一个陌生的行业。也许没有直接做销售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适应机会,如果直接一步做到销售,可能就会因为没有经验,做不到销售业绩,压力太大而被淘汰。但迂回选择不仅让自己留有余地,且销售汽车工作是客户上门的销售,比要出去找客户的销售来说相对要简单一点,这样就给了我有较好的机会成功地过渡到了销售。

第三次跳槽是被迫的,公司因为国家政策不允许而关门,所以导致我被迫重新找工作。虽然是无奈地选择,但进入新的销售领域却认真地学习新的销售技能,从而让自己真正悟到了销售的核心。

第四次跳槽是真正意义上的由我主动选择机会到把握机会的转变,是自我能力提升后,重新选择机会,并得到证明和实现能力的转变,完成了自己的化蛹成蝶的转变。

第二部分

第18节:第三章天才(1)

第三章 天 才

一、

销售的丰厚回报使我生活无忧,但这几年的极限付出也同时使我身心疲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