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 
  脂肪是细胞组织内的贮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有缓冲机械冲击、保护和固定内脏、保持体温的作用。脂肪大部分贮存于皮下、肠粘膜、肾脏周围等脂肪组织中。在一般情况下,男性所含脂肪约占体重的15%~20%,女性约占20%~25%。人体所需的脂肪,一般是通过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获得的。 
  类脂也是组成细胞的成分,最重要的类脂是磷脂。在神经组织中磷脂特别丰富。 
  最重要的固醇是胆固醇。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能转变为维生素D。 
  但胆固醇含量过高会使动脉硬化和血管阻塞,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 
  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有蛋黄、猪肝、猪肾、肥猪肉、鱿鱼、蛤蜊等。




人可以不吃饭吗 
  科学家们在非洲新几内亚山区调查研究中发现,住在那里的一些人饮食非常简单,每天仅吃一些山芋和蔬菜,至多加一些豆类和花生。每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仅22克,只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标准的1/3。然而,那里男女老少身体个个健康强壮。经过研究,终于发现这些人的肠道里有固氮菌,它们在身体里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氮气,继而合成蛋白质。这个惊人的发现使科学家茅塞顿开,他们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大力培养这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生活的固氮菌,并将其置于全球所有人类和家禽家畜的体内,以合成蛋白质。从而不花分文,一劳永逸,只要有大气,有大气中的氮气,人类生活就有了保证。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叶绿素只能存在于植物体内,以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来“自制食品或营养”是植物的本能和“专利”。然而,不久前,美国科学家竟意外地发现大海里的一种纤毛虫,体内居然也存在叶绿素,并且也是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来制造自身必需的有机物营养。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伟大发现可谓生物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既然纤毛虫可生有叶绿素,那么将来完全可以使我们的所有家禽家畜也都生长起叶绿素,让它们都依靠太阳进行光合作用而解决营养的自给自足。 
  科学家还进一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大力培植和合成如纤毛虫体内那样的叶绿素,并植于人的体内,从而也让人类依靠太阳进行光合作用而解决“吃饭”问题。到那时,人类即可告别烧火做饭的历史,或使进食成为一种不为解饥的纯享受。从此农牧业生产将成为主要是改善美化环境的工作。因为到那时,人类即直接向太阳和大气索取营养,而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活神仙”。




什么温度的食品味道最好 
  生理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人们在食用食品时,所获得的多种多样的味道感觉,实质上是由于味觉和嗅觉协同作用的结果。 
  味觉是能溶于水或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舌面和口腔粘膜上的味蕾所引起的感觉,人们之所以能够辨别各种味道,主要是依靠舌头的味蕾。味觉的敏感度往往受刺激物温度影响。一般说来,对30℃左右的食物,味觉的敏感度高最。 
  嗅觉是由食物散发于空气中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腔上的感觉细胞而引起的。嗅觉的刺激必须是气体物质,只有挥发性有味物质的分子,才能成为嗅觉细胞的刺激物;而气体物质分子的挥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温度的高低。 
  经实验:炎热的夏天,让一些人依次饮用不同温度的啤酒,然后,鉴别其品质,结果大家都认为6~8℃的那种啤酒味道最好。实际上,他们喝的啤酒都是同一只桶里的,仅仅是温度不同罢了。这个试验若安排在冬季进行,温度则应在10~12℃的啤酒才最好喝。 
  经科学家大量研究证实,由于温度的不同,吃起来人的感觉就大不一样。比如,甜的东西在37℃左右感觉最甜,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甜度就会变淡。酸的东西在10~40℃之间,其味道基本不变。咸和苦的东西,则是温度越高,味道越淡。 
  根据味道与食品温度的关系,可将食品归纳为喜凉食品和喜热食品。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喜凉的食品温度在10℃左右,冷食之类温度在0~6℃之间,喜热的食品温度在60~65℃之间,其味道最好,对人体较为适宜。 
  细分起来,凉开水在12~15℃时,冷感最好,喝起来最顺口;冰淇淋在…6℃吃起来最痛快;汽水在5℃时最好喝;冷咖啡在6℃时最适宜;喝果汁的最佳温度为10℃;解暑西瓜以8℃左右为最佳,低于此温度,既尝不出甜润清香的味道,也感觉不出咀嚼时“沙沙”的美感。有些冷饮也可热喝,比如咖啡,热咖啡的温度在70℃左右时才香甜可口;热牛奶和热茶温度在65℃左右最为好喝;有些油炸类食品,比如油炸大虾,温度应保持在70℃左右。虽然吃起来还有些烫,但这时味道最美。




向太空要粮食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步扩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增强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障全人类丰衣足食,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扩大航天与农业在科技上的结合点,有计划地开展跨部门多学科的协作攻关,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自1987~1994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地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7次有关农作物种的搭载试验,已进行的项目有:粮食类有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玉米、谷子;豆类有大豆、绿豆、青豆、黑豆;经济作物类有棉花、烟草、甜菜、莲子;蔬菜类有丝瓜、黄瓜、青椒、西红柿、西瓜、萝卜、绿花菜、尾穗苋;观赏植物与药用植物类有石刁柏、鸡冠花、三色堇、龙葵、菊花、甘草以及油松、白皮松等。植物种子放在返回卫星舱内,随卫星在空间距地球200~400千米轨道上飞行5~16天。返回地面后,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在田间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有关生理生化、细胞、遗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试验,发现不同种属的种子的表现各不相同。 
  经卫星搭载试验分析的水稻种子,在太空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了大穗、大粒、质优、高产的水稻,用其他方法难以获得了这种遗传变异。已育出的新品系比当地对照良种增产20%。这种变异是较罕见的,有可能在籼稻亚种杂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产量上一个新台阶。经卫星搭载的小麦,在株高、品质等性状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获得很多矮杆、丰产、早熟的后代品系,有些已稳定下来。经卫星搭载的青椒种子,效果较为明显,已培育出一种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新品系,单果平均重量从90克提高到160克,亩产比地面良种对照组高30%以上,丰产年达到122%,其优越性已得到稳定的遗传,已推广示范试验了5000余亩。 
  航天育种技术,是中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中国具有返回卫星优势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分利用了空间环境具有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空、微重力等特点及综合因素的有利条件,对植物种子产生诱变作用,从而获得了在地球上难以获得的某些变异,这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航天育种将有可能成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类未来的食物 
  自古以来,人类主要是以种植各种作物来生产粮食,靠饲养家畜家禽来获取肉、奶、蛋。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依靠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很难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因此,在设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开辟食物新来源,已刻不容缓。 
  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在地球表面,蓝色的海洋总面积为3.61059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在浩瀚的海洋里,生物资源要比陆地多得多,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数量巨大。目前,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仅只是一小部分鱼虾、贝类和海藻。因此,海洋这个巨大的“食源宝库”,还有待人们去开发。 
  为了能够捕到更多的鱼,一些国家采用了新奇的捕鱼方法。例如,美国训练海豚来驱赶、聚集鱼群,使捕获量大增;日本按照巴甫洛夫理论训练“带头鱼”,信号一发出,受到训练的“带头鱼”就会率领鱼群游入网内。 
  除了鱼虾、贝类以外,海洋中不计其数的浮游生物也是人类的很好食源。现在科学家正在进行利用海洋浮游生物制作食品的试验,在不久的将来,即可为人类提供各种新食品。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海藻的开发利用。比如,日本把海藻视为长寿食品,每天给学生吃定量的海藻食品,以促进脑细胞发育,开发智力;我国也推出了海藻补碘面条,在开发海藻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营养学家预言,各种新鲜的、冷冻的和干制的海藻,在未来的食物中将占据重要的地位。 
  科学家不仅千方百计地开发利用现有的海洋生物资源,而且越来越重视开辟“海洋牧潮和“海洋农潮,大力发展海洋生物的养殖,并将此称为“蓝色革命”。例如,日本把大量的形状各异的水泥块投入海底,以形成大面积的“人造海礁”。以后,“人造海礁”就会逐渐长满千姿百态海洋生物,如褐藻、黑藻、马尾藻、海带、紫菜、裙带菜,形成“海洋牧潮的“草原”;同时,还有牡蛎、嵘螺、寄居蟹、海蟹等,这样鱼类便可食在其中,从而成为很好的“海洋牧潮。 
  在“海洋农潮方面,现在主要集中在海藻的人工养殖上,目前世界年产量已达240万吨。科学家正在研究海藻的生长环境、施肥量、光照量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使用光纤导入光量,以增强其光合作用。科学家深信,“蓝色革命”将为人类带来美好的希望。 
  小球藻和螺旋藻 
  小球藻是一种微小的绿藻,据测定,它的蛋白质含量约为50~55%,脂肪含量为10~30%,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0~35%,其营养价值相当于鸡蛋的5倍、花生仁的2倍,被人们誉为“水中猪肉”。此外,小球藻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据测定,其维生素含量要比一般蔬菜都高。比如,在500克小球藻粉中,含维生素A113。00毫克,维生素B10。33毫克、维生素B23。60毫克;在相同重量的菠菜中,分别含量只有2。06毫克、0。04毫克、0。13毫克;而在相同重量的大白菜中,分别含量仅有0。11毫克、0。02毫克、0。04毫克。 
  小球藻维生素C的含量是柑桔的2倍,特别是还含有一般食物中所缺少的维生素B12。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为了解决粮食短缺,就将小球藻作为新的食物来源加以研究和开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又利用小球藻作为航空食品,因为小球藻营养丰富,重量轻,符合航空食品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进行了小球藻大面积培养,想用它来代替粮食。日本从明治末期开始研究小球藻,目前日本正在大力开发小球藻,并实现了产业化规模生产。他们从小球藻中提取到一种烤胶化合物,制成面包添加剂,加到面里即可做成色香味俱全的高级藻类面包,既节省了粮食,又提高了面包的营养价值,并降低了成本。营养学家预言,这种藻类面包将以价廉味美而风靡全球。 
  科学家提出,凡是在地球上不适于栽培农作物的地区,如极地等,都可以在人工控制下培养小球藻,这样就可以在地球上扩大生产面积,以小球藻来取代一部分粮食;同时,在地球上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而缺少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地区,可通过大量培养小球藻来补充那些地区人们的营养。 
  螺旋藻是蓝藻中的一种,它比小球藻的细胞大100多倍。据考证,螺旋藻是一种古老的藻类植物,它已经历了35亿年的漫长岁月,可是人们发现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却是本世纪40年代的事。据分析测定,螺旋藻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是大豆的1。5倍、鸡蛋的2。4倍、猪肉的4倍,是人类迄今已发现的动植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螺旋藻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己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此外,螺旋藻还含有丰富的γ…亚麻酸、β…胡萝卜素、玉米黄脂、藻蓝蛋白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纯天然保健食品,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功能、防癌、抑癌、抗辐射作用;对病后康复和儿童加强营养,对老年人身体保舰延年益寿均有特殊功效。毫不夸张地说,螺旋藻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最完美的食品,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未来最理想的食品。 
  目前,许多国家如美国、墨西哥、古巴等,都正在开发螺旋藻食品,除了作为各种食品的添加剂外,还有直接作为保健食品的螺旋藻粉、片和胶囊等。目前我国不仅建立了螺旋藻养殖基地,而且开发了螺旋藻系列产品,以及生产了螺旋藻能量块、螺旋藻酸奶、螺旋藻冰淇淋、螺旋藻饮料等产品。 
  科学家预测,下个世纪各种各样的螺旋藻食品将占领人们的餐桌。 
  昆虫食品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其生物量超过其他生物总量的10倍,所以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食物来源。 
  昆虫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吃起来味道也不错。比如,蟋蟀有生菜味,蚂蚁有核桃味,黄峰卵有杏仁味,蝇蛆吃起来犹如奶油,油炸蝗虫的味道颇似油炸大虾。 
  昆虫资源非常丰富,迄今全世界已确定出3650余种昆虫可供食用,但目前开发的仅有数十余种,可见开发潜力非常之大。再者,昆虫繁殖极快,用工业化饲养昆虫要比饲养家畜家禽省事、省时,成本也可大为降低。例如,一对普通家蝇在良好的条件下,6个月可繁殖后代100万亿,仅计算其产卵量,即可得到蛋白质300吨。这样高的繁殖率,是任何家畜家禽所不能相比的。 
  微生物食品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为了解决粮食的严重不足,就开始研究利用培养酵母菌来生产蛋白质。由于这种酵母蛋白经压榨后很像猪肉和牛肉,所以被誉为“人造肉”。因为酵母菌是由单细胞组成的,故称它为单细胞生物,由它生产出来的蛋白质,也就叫单细胞蛋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再次开始生产酵母蛋白,当时年产量达11000吨,随后,英国也开始生产酵母蛋白,其含量比德国的高,味道也比德国好,接着,美国也着手生产酵母蛋白,并将它混合在食品中食用。 
  用酵母来生产蛋白质的优点是,可以工厂化生产,不受地区和气候的影响,尤其是生产率高,是任何动植物都无法相比的。有人计算,一头250公斤的牛,一天一夜可合成蛋白质0。4公斤;而同样重量的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24小时内就可生产出25吨蛋白质,其效率是牛的几万倍。再者,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蛋白质,其原料极为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树叶、木屑、农副产品加工的下脚料,以及工业废水、废渣,甚至城市垃圾等,这样可以“变废为宝”,科学家指出,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食品工业。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建设单细胞蛋白工厂,如英国、法国、罗马尼亚、意大利、中国、古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