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办公室成功地图-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可能还不会有人请你去讲课,但这并不影响你从现在起为你所负责的各项工作编写讲义,在你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想象台下正有无数双眼睛在望着你,而且这些人可能会随时向你提出各种各样刁钻古怪的问题来,不要因为事先准备不充分而到时候下不了台。
  我想,你若是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那么目前在工作中的差距也就不言自明了,借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你就一定能够走到别人的前面。

………………………………
我们调资了
………………………………

  老生常谈
  ''我们调资了第10封来信告诉您一个可怜的好消息——
  第10封来信我们调资了
  老同志:
  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单位调资了。但说出增长的数量来您可不要笑,本人本次工资净增额8760元!
  其实,我们这不叫调资,公司标准的提法叫做理顺工资结构,拉开岗位间的工资差距,为下一步实行岗位工资改革奠定基础。但老百姓私下里就是叫调资,我也只好跟着这么叫了。
  开始,大家对这次工资改革抱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传言人均增幅在千元以上,但方案出台后,大家却有点傻眼:人均增幅在千元以上确实不假,但级差很大,集团公司领导增幅在8000元以上,中层领导也在4000元左右,而到了我们这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身上,就变成名符其实的微调了。其实我倒没觉得什么,但身边的年轻同事们却颇多不满,不知您对此怎么看。

………………………………
享受工作带来的学习和乐趣(1)
………………………………

  小爽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报酬,工作报酬应包括三种形式:一是现实的物质报酬,二是能力上的储蓄,三是精神上的满足感。
  ''享受工作带来的学习和乐趣第9封回信第9封回信享受工作带来的学习和乐趣
  小爽:
  来信收到。喜闻你迎来了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次调资,虽说因为刚刚参加工作,这次工资上涨幅度有限,但还是值得祝贺的。你说公司这次调资旨在拉开岗位间的差距,所以周围的年轻同事对这次调资政策颇有微词,你虽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感觉得出你也有同感。我这里不想对你们公司的薪酬政策多加评论,却还是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在上一封信里,我们谈了如何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的问题,信发出后总觉得有些话还没说透,今天就想从报酬入手,再谈谈如何认识自己的工作这个话题。
  我们为什么工作?或者说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人说工作是为了挣钱,或者说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以这样的着眼点来看待我们的工作,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得不偿失(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甚至是按酬付劳的畸形心态,从而影响我们工作的态度和质量。
  不错,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报酬,但这里所说的报酬至少应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现实的物质报酬,即工资;第二种是能力上的储蓄;第三种是精神上的满足感。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了后两种报酬的重要价值,才算是真正地认识了我们的工作。
  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一下后两种报酬的价值和获取方式。
  一、能力上的储蓄——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物质报酬的基础
  随着企业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许多企业的薪酬构成也由过去单一的工资制逐步向多样化转变,股票期权便是其中一种方式。所谓股票期权就是根据雇员对企业的贡献大小而获得的公司股权奖励,这种股权在一定时间内不得兑现和流通,只享有分红、转增股本等权利。
  这里所说的能力上的储蓄就很类似这种股票期权,工作能力不是报酬,但工作能力的提高将使我们拥有更高的生产力,进而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物质报酬。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工资,还应包括工作能力的提高。对这一点想必你也认同,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即怎样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达成学习的目标。
  (1)你有自己学习的目标吗?
  多数人在工作时,习惯设立目标,然后努力去达成目标。但这种目标多是工作目标或曰绩效目标:本月内我要将自己的销售量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20%;在本周之内我要完成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并确保在领导那里顺利通过等等。
  其实,只设立这样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善于在设立工作目标的同时,设立一个学习目标。提到学习目标,你可能会觉得有些茫然,什么是学习目标?它与工作目标有何不同呢?工作目标是你所要做的事情,其结果是可以为他人所观察到的。如我们的销售业绩比过去有所提高,我完成了公司的年度总结等。而学习则是在学习者内在发生的一种改变,如你对某个事物的理解、认识有了新的改变,或者是你的某种技能有了新的提高等等。比如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市场动态的了解,提高了自己与顾客的沟通能力,克服了对被顾客拒绝的恐惧心理等;又比如在撰写公司年度总结的过程中,使自己对公司的经营战略、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把握,或者是使自己的文字能力、电脑打字速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等等。
  要达到工作目标,当事人可能需要改变某些能力(特别是当你面对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时,你若想圆满地完成工作目标,多半会涉及能力的提高),但也可能不需要(如从事那些每天都在做的、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务性工作时)。而学习目标,则一定涉及能力的改变。虽然学习目标所达到的成就本身可能没什么价值,除非你可以将新学到的能力应用到绩效表现上。但是,每项学习目标的实现却会对未来无数的工作目标有所贡献。把桥建起来,是个很棒的成就,但是,建桥的能力才是让许多其他桥被建起来的真正关键。
  要善于在设立工作目标的同时也为自己设立一个学习目标,在每次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能力有所增强。如此一来,虽然表面看来你与别人保持了同样的步幅与步频,但你具有超越他人的潜力,在有合适的机会时发挥出来,你就能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别人双倍的里程。
  (2)要善于在工作中学习。
  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这是使我们可以比别人走得更远的重要秘诀。做到在工作中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我们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确信在我们所经历的日常工作中,处处都有值得自己认真学习的知识。其次是时刻牢记自己不仅是一个执行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我们在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的同时,还要从中学习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某项能力。此外,我们还要善于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通过总结来反省自己在工作中所观察到的事物,让你沉淀出认识,发掘出新问题,以及下一步可能进行的动作。这些都会自然地变成下次执行工作任务时的学习目标。
  (3)要随时随地学习。
  对于任何一个身处职场的人来说,开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你的职务越高,它在你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由于会议的内容和参会者的身份不同,在会议中所担负的任务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如会议主持)不仅负有控制会议的节奏与方向的责任,还要对会议的质量和结果负责。也有的人只需完成自己的发言即可,还有的人只需带着耳朵,领会一下会议的精神即可。更有甚者,他的任务只是到场充个人数即可,他甚至可以在开会时放心地睡上一觉,只要不叫鼾声惊扰了别人就不为过分。
  第一种角色(主持人)不是每一个人都扮演过,但最后一个角色(充数者)大概每个人都扮演过。如果你是以充数者的心态去参加这次会议,你可能不会有任何收获,甚至事后都无法说清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而你若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去参加这次会议,其结果则会完全两样,在座的每个人的神态、讲话的内容、会场气氛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你的浓厚兴趣。为什么要召开这样一个会?召开这个会的背景与中心议题是什么?参会者的身份与会议的议题有什么关系?会议的内容或结果与每个参会者的利益关系是怎样的?会议的议程设置与会议的主题及参会的人员之间有何关系?每个发言者所表达的观点与会议的主题及自己的身份是否相符?在他所表达的意思后面是否还隐藏着其他一些什么?假如你变成这个发言者,你所讲的内容与他可能会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是更好还是更差?如果你真的能够带着这些问题去参加会议,不仅可以将原本无聊的会议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可以将其变成提高个人能力的最佳实验场。

………………………………
享受工作带来的学习和乐趣(2)
………………………………

  (4)向工作学习什么?
  在工作中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管理专家提摩西·加尔伟就曾为在工作中学习设立了五种目标——
  品质:如果我问你,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有所建树,要想实现与他人的良好合作,应具备哪些品质或特质?你可能会很容易地列出诸如责任感、正直、主动、有创意、有毅力、宽容、善于合作等一大堆名词,那么,再问问你自己,上述品质中哪些是你已经具备的,哪些是你有待培养的,哪些是你的同事所愿意看到的,哪些是他们不希望在你身上出现的,学习并发挥那些重要的品质或特质,是一种学习目标。
  了解: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信息,还需要对某个主题或制度的每个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所领悟。对某项工作,你可能得到多如牛毛的信息,但是却没有真正了解这份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一个思考的习惯,要想达成我们的成就目标,我应当进一步扩展对××的了解。在这里,××可能是你的同事、上司、顾客、竞争对手、市场动态、财务知识等。
  专业:包括知识和技能。专业可以是技术性的,也可以是非技术性的。问问自己,磨练或发挥什么样的技能会使我有更杰出的成就?我正在学习的哪项技能能够应用在目前或未来的工作中?这些技能中,哪些可以从现在的工作中学习?哪些需要从书本或教室中才能学到?哪些技能已经得到发挥,不需要在上面花更多的时间与心力?哪些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过强化的专业知识,一旦好好发挥,就能应用在未来的各种工作中。
  策略思考:它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种从树丛中往后退,进而见到森林的能力,这是一种能把人的思考由短期目标提升为长期目标的能力。它是工作能力的关键要素。问问自己:我的思考具有策略性吗?我有策略性的眼界吗?或者只具有技术技巧的眼界?我有清楚的工作重点吗?我现在做的事情符合长期目标吗?我能独立思考吗?我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吗?我能看到手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相关性吗?我能够知道什么与团队或公司的目标有关系吗?我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有策略性的思考?
  时间:任何工作都得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何事情都与时间有关。学习掌握工作与时间的关系是制胜的关键。你的工作能准时完成吗?你是否知道完成该事项需要多少时间?你一直觉得有时间压力吗?你常常落后于进度吗?你习惯拖拖拉拉吗?如果是,或许你需要设立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学习目标,学着处理时间、工作与轻重缓急的关系。
  学习与未知有关,要设立学习目标,只能根据你对自己想学习什么的设想来设立,但是,许多你要学习的事物却是那些你根本不知道或自己还不清楚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对这些自己根本还不知道的事物设定目标呢?你只能知道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然后准备好顺应自己的兴趣,敞开心胸,迎接不期而遇的收获。
  二、享受工作为我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感
  有一句话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如果不能从事你所喜欢的工作,那么就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在这里,对工作的兴趣程度被视为一个人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还有一句话:如果有一件真正令你喜欢做的事情,那一定不是你的工作。在这里,工作被无情地放到了兴趣的对立面。
  确实,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刻苦学习,辛勤工作(当然学习也应被视为一种工作),工作与兴趣是无缘的。即便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对工作还怀有一些兴趣的话,随着工作被赋予了功利的内涵,被强加上质量、时限、长官意志等外在因素,以及长年累月的消磨,那么,本就有限的兴趣也就变得无影无踪了。
  但兴趣对工作的确十分重要,很难想象,我们仅仅依靠责任感或毅力而将一项自己毫无兴趣的工作做出惊人的成就来。
  追求工作的乐趣,享受现有工作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终生努力的目标。我第一次体会到工作的乐趣是在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回老家探亲时的那次剥棒子的经历。
  那年正值秋粮丰收,宽大的晒场上,棒子(玉米)被堆成无数座小山,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坐在自家的棒堆前一边剥棒子,一边漫不经心地唠家常。在那些剥棒子的人群中就有你爷爷、奶奶和我。剥棒子大概算得上最轻闲的农活之一了。在山一样的棒堆前一坐,随便拾起一只棒子,将皮剥下来往旁边一扔,就算完成了它的全部过程。但它并非你想象的那样舒服。首先,秋日午后的阳光还是颇为炙热,晒得你浑身汗津津的,而这些汗水与剥棒子时弄出的一些碎屑粉尘混在一起,搞得你周身上下奇痒难耐。说实话,对这样的工作真的很难有什么乐趣可言。但再看看你的爷爷奶奶一边剥棒子一边与我聊着在单位里的事,倒是满脸的幸福惬意。我想他们的幸福感大概并非来自所做事情的本身,而是对丰收的喜悦和难得与儿子相聚的时光吧。想通了这些道理,自己的感觉似乎也有了一些变化,时间也不再像开始时那般难熬了。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自己剥的棒子明显地比你爷爷奶奶剥的少了许多。这是怎么回事呢?略一观察,我发现就在剥棒子的拾——剥——抛这样简单的操作程序中,我与你爷爷奶奶还是存在着差异的,我不仅在连贯性上存在问题,还有几个动作是多余的。这些多余的动作虽然很小,耗时也不过几秒钟,但重复的次数多了就慢了不少。
  我开始有意识地修整自己剥棒子的动作,果然速度比原来快多了。再后来,我开始研究这些动作,揣摩每个细小动作之间的合理性,它们是否都有保留的必要,或者是否具有更为简便的动作可以替代。很快我就发现从地上拾起棒子到剥皮之间有一个倒手的动作,是完全可以省略的,把它省掉虽然开始时颇感别扭,一旦适应了速度也就又有了提高。我一边与你爷爷奶奶聊着天,一边暗中观察我们每一轮拾——剥——抛的效率差异,每轮都能快出几秒,几轮下来就可以多剥一个棒子。数着、算着,一份快乐萦绕着,挥之不去。天黑收工时,我剥的棒子果然比你爷爷奶奶多出了许多。你奶奶惊讶地说,想不到从小做事就慢的老二工作以后,手头也比原来利落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