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大人,平安港的部将来报,大明忠武王率领船队前来拜访将军,请求将军就如何应对示下。”一名家臣急匆匆走了过来,跪在足利义仁面前把手里的急报双手捧着奉上。

“什么?”足利义仁正在兴头上,闻言顿时怔了一下,好像有些没有听明白那名家臣的话。

随后,足利义仁一把拿过了那封急报,打开看了看后脸色顿时大变,周围的人见状纷纷望了过来,现场逐渐变得安静。

一名家臣知道发生了大事,于是向那些艺妓和乐师挥了挥手,那些人就躬身退了下去。

“大明的忠武王果然来了,看来是要兴师问罪。”等艺妓和乐师退下后,足利义仁将手里的急报交给了身旁的一名精瘦家臣,苦笑着说道,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不仅来了倭国而且还敢来京都见他。

“来的正好,让他有来无回。”一名身材粗壮的家臣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刷一下抽出了腰上挂着的倭刀,杀气腾腾地说道。

“不可莽撞,大明的忠武王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他此次既然来京都拜见将军大人,那么表明其并没有与我们为敌意思,我们应该静观其变,看看他想做什么。”那名粗壮家臣的话音刚落,一名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家臣就开口表示反对。

“将军大人,小的也认为此事不易操之过急,应该先探明忠武王的来意再做打算。”这时,那名精瘦家臣把手里的急报交给了那名小胡子家臣,沉声说道,“小的觉得忠武王很有可能是为了袭击大明南直隶松江府的那些萨摩藩海盗来的,否则不会只带五艘船来平安港。”

虽然精瘦家臣把那些劫掠了松江府的倭寇称为海盗,但是现场的人都明白,那些人根本就不是海盗而是萨摩藩的士兵。

至于原因,由于先前李云天已经派人给足利义仁送了信,故而众人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肯定是萨摩藩在松江府的所作所为激怒了身肩平倭大任的李云天,进而使得李云天不顾尊贵的身份亲自率军前来。

“传左右京兆尹大人前来。”足利义仁觉得精瘦家臣言之有理,故而沉吟了一下后开口说道。

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得知李云天的船队已经抵达平安港口大惊失色,两人还以为李云天先前只是说说而已,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竟然亲自来了京都,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两位大人,忠武王不仅是大明皇帝面前的红人还是大明的王爷,身份尊贵,虽然他并不是奉旨来的京都但咱们可不能怠慢了,进而失了礼节。”等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赶来将军府后,足利义仁不动声色地向两人问道,“两位大人谁愿意跑一旁平安港去迎接忠武王?”

“将军大人,下官愿意前往平安港。”足利义仁的话音刚落,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就异口同声地向他躬身说道。

近些年来,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相互间斗得异常厉害,双方势均力敌故而谁都很难吞掉地方,如果能找到外力相助的话那么无疑会赢得这场战争。

很显然,李云天就是那个足以左右双方成败的人,故而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都想把李云天抓进手里。

不说别的,如果能通过李云天与大明继续进行朝贡贸易的话,那么倭国每次朝贡贸易都将赚得一笔不菲的利润。

因此,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都想去平安港接李云天,率先跟李云天达成合作的协议,以免被对方捷足先登。

“既然两位大人都想去迎接忠武王,那么不如一起去一趟平安港,如此一来也显得更为隆重。”足利义仁见两人都要去迎李云天,于是沉吟了一下后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以免两人因为此事爆发争吵。

“谢将军大人。”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知道足利义仁不可能从他们两人中选出一个去迎接李云天,因此两人一同前去平安港是最好的结果。

“两位大人,此番前去务必要弄清楚忠武王此番前来的目的何在,以便本将军做出应对。”足利义仁神情严肃地望了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一眼,然后沉声嘱咐道,他现在担心李云天此番前来还有别的目的,想要提前做出准备。

毕竟,李云天出人意料地来了京都,这使得足利义仁颇为震惊,心中忐忑不安,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第936章虚与委蛇

京都府,平安港。

平安港是京都府最大的港口,此事人山人海,聚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倭人百姓,饶有兴致地指着停靠在码头上的五艘形体庞大的船只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与那五艘大船相比,倭国停在港口的最大海船也不过只有其一半左右,两者搁在一起比较的话大小立现。

这不仅仅是船只大小的问题,更反映出了大明与倭国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大明可以在讲武堂的规划下造出数十艘三桅战船,可倭国每造一艘海船都非常费劲,可谓需要举“国”之力。

毕竟海船与河船不一样,工序复杂,耗资巨大,技术要求更高,对资源匮乏又处于军阀割据时期的倭国来说是一件事关国家经济的重大事件。

因此,当岛津鸣云听闻停在出水港的海船被明军水师消灭殆尽时才会表现得如此失态,萨摩藩的海上力量受到了这样的重创,短期内再也无法有效组织起海上行动。

由于李云天的到来平安港码头已经被戒严,大量倭国士兵被派来维持秩序,阻止看热闹的百姓靠近码头。

身穿莽龙袍的李云天在明扬号的船舱里悠闲地翻阅着《史记》,按照礼仪他要等足利义仁派人来迎接他。

当然了,足利义仁与尚圆王不同,虽然两人都是接受了大明的册封,是大明帝国的海外郡王,可倭国的实力并比琉球国所比,单单一个萨摩藩就足够琉球国受的了。

因此,足利义仁肯定不会像尚圆王一样到码头上恭迎李云天,十有八九会派幕府的重臣前来。

“相公,正如你所料,左右京兆尹前来恭迎。”不久后,雷婷走进了房间,微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左右京兆尹可谓倭国掌握实权的二号人物和三号人物,仅次于足利义仁,鉴于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之间的恩怨,李云天早就料到两人会同时来迎接他,很显然他们不会给对方寻找外力的机会。

“会会他们去。”李云天合上了手里的书,笑着起身离开了房间,与足利义仁相比,他跟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有着更多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

码头上,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并排而立,两人一身倭服盛装,以显示对李云天的敬重。

“王爷威名赫赫,不远千里而来实在是本国的荣幸。”当李云天在众人的簇拥下从船上下来后,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连忙迎了上去向他躬身行礼。

虽然倭国与大明之间的关系显得有些紧张,但既然李云天前来拜见足利义仁,那么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自然要按照礼数来对待,这种虚与委蛇的事情他们可干得多了,否则也不会坐到如今的位子上。

“有劳两位了!”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不等一旁的译官翻译就开口用流利的倭语回答。

身为大明的王爷李云天自然要保持王爷的威严,虽然他想要拉拢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但不会在公共场合与两人过多地亲近,以免失了身份,毕竟在倭国唯有被大明皇帝册封为国王的足利义仁才与他地位相等。

“王爷,将军大人已经在京都备好酒宴给王爷接风洗尘,不知王爷何时能动身前往京都?”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万万没想到李云天竟然懂得倭语而且听起来还非常娴熟,不由得诧异地对视了一眼,随后细川胜元躬身向李云天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本国王”这个封号是大明皇帝封给掌权的幕府将军,而倭国还有权力被架空的天皇,故而幕府的将军虽然接受了大明皇帝的封号但不会在正式场合用“日本国王”,而是依旧称为“将军”,否则就有僭越的嫌疑。

这也使得日本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国家大权由幕府掌控了近千年,但天皇却并没有被推翻,也着实令人感到奇怪。

“本王想早日见到日本王,即刻便可动身。”李云天不会与细川胜元计较足利义仁的称呼,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或许只有等双方真刀实枪地打上一场,将倭国打服后他们才会臣服。

“王爷请!”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闻言一侧身,向李云天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他们已经给李云天安排了一顶轿子。

不过李云天并没有乘坐那顶轿子,而是骑马而行,面带微笑地向围聚在路边的倭人百姓挥手致意,一副风度翩翩的模样。

既然李云天没有乘轿,那么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也唯有骑着马跟在后面,这并不是李云天有意为之而是他实在无法忍受倭国那种四人抬着、桥厢像个低矮小屋子似的轿子,在里面只能盘腿坐着,与朝鲜国的轿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说足利义仁这次给李云天准备的轿子是由八个人抬着的,但李云天坐进去还是觉得无比别扭,索性就骑马而行,也省得在里面弯腰难受了。

听说大明来了一个王爷前来拜见幕府的将军,平安港到京都沿线村镇的百姓纷纷饶有兴致地围聚在路边看热闹,都想看看大明的王爷长什么样。

“大明的王爷竟然如此年轻呀!”

“他身上穿的就是大明的龙袍,只有王爷和皇帝才能穿。”

“咱们的将军大人好像也有一套龙袍。”

“别看他年前,可是打败了元朝的骑兵,将元朝的人赶去了沙漠。”

“沙漠是什么?”

“就是海底的沙子堆积起来的土地,上面有一种叫骆驼的动物。”

……

李云天一行所经之处无不在当地百姓中引发轰动,百姓们私下里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这位年轻的大明王爷,对李云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充满了好奇。

随行护卫李云天的一千明军水师将士更是引人注意,一个个身材魁梧、衣甲鲜艳、装备精良,平均身高要比倭国的士兵高出一个头,着实能吸引人的眼球,展现出了明军水师的威武雄壮。

即使山口惠子带去京都的数百名倭人士兵,虽然身高与幕府派来护卫的士兵差不多,但一个个结实粗壮,看上去要比幕府的士兵大上那么一两号,一个个精神饱满,油光满面,斗志昂扬。

山口惠子手下的倭人士兵对归附大明后的生活非常满意,不仅天天能吃到大米饭和白面,而且每天还有荤腥和蔬菜,简直比那些大名府上的家臣生活还要好。

说实话,经过近一年的军营生活后,山口惠子手下的倭人已经习惯了明军水师所提供的伙食待遇,要是让他们再吃鱼干和野菜的话将难以下咽。

山口惠子手下的倭人这次主要是负责押送从运输船上卸下来的货物,李云天这次自然不是空着手来的,那两条运输船上装载了大量的货物,准备运到京都去与那里的商人交易。

与大明的贸易正是倭国现在最为需求的,否则当年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人也不会在宁波市舶司因为争贡而打起来,因此李云天故意投其所好,准备用金钱来拉拢和分化倭国幕府的上层。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货物中有两成是李云天奖赏给在跳马港英勇作战的山口惠子手下的士兵,等货物一转手就能赚上一笔。

毕竟山口惠子手下的那些倭人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李云天总要让他们衣锦还乡,使得他们能够给家里寄去一笔得以炫耀的财物,进而吸引更多的倭人来投奔山口惠子。

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对李云天手里的这批货物是势在必得,李云天已经明确表示,由于他这次是第一次来倭国,故而所有的货物都平价销售,这样一来就取消了中间的差价,倭国谁能拿到货物谁就能大赚一笔。

李云天自然不会让两人失望,各自分给了两人两成的货物,然后再把两成的货物给足利义仁,剩下的四成则由京都的那些权贵去争。

作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仁的开销非常大,而倭国的经济水平有限,因此李云天可谓给足利义仁送上了一份大礼。

有了这些货物当做桥梁,李云天与细川胜元、山名持丰相谈甚欢。

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原本还怀疑李云天此次前来是兴师问罪的,不过随着与李云天的接触两人发现这位在大明权势显赫的忠武王其实待人非常随和,这使得两人对李云天不由得放松了警惕。

李云天来的这个时候正赶上樱花盛开的时间,临近京都城后路边的樱花多了起来,据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讲,京都城内种满了樱花树,城内的权贵都会在这个时候赏樱品酒,是京都上层社会一种重要的休闲和社交方式。

不过,令李云天感到有些失望的是,他这次来恐怕去不了富士山了,富士山现在不仅是荒芜之地而且前去的道路崎岖,来来回回要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耗在路上,况且等他到了樱花早就谢了。

李云天当然不是去富士山看樱花和泡温泉的,他只是想了却一个心愿,亲自率兵登上富士山头而已。

由于前去富士山的路途崎岖难走,李云天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机会,或许当他前去富士山的时候整个本州岛已经成为大明的版图!

第937章轰动京都

京都城外。

为了迎接李云天的到来,足利义仁亲率城里的文武百官在城门处迎接,场面盛大隆重,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看热闹,放眼望去城门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足利义仁之所以要来出城迎接李云天,一是因为礼制,李云天是大明的王爷而他接受了大明“日本国王”的封号,故而他需要迎接李云天这个宗主国来的王爷。

二来,足利义仁已经得知李云天此次前来带来了大批货物,不像是兴师问罪来的,而且还打算把两成的货物与他交易,因此他自然要以礼相待了。

由于这是第一次从大明来高级官员,而且还是一个堂堂的王爷,再加上现在明军水师在出水郡与岛津鸣云的军队对峙,故而京都城的那些权贵对李云天此时来京都敢到非常意外。

因为李云天的到来太过匪夷所思,所以京都城坊间有不少关于李云天的流言,其中最具市场的一条流言就是这次来京都的忠武王是个替身,真正的忠武王肯定不敢冒险来京都城,而是躲在清水城或者琉球岛。

这条流言之所以深受市场的欢迎,一是因为李云天此举太过突然,可谓破了大明和倭国历史上的天荒,以前来的都是一些六七品的小官,二来明军水师正在九州的萨摩半岛与萨摩国开战,李云天此举无疑是深入虎穴,三来是京都城没人见过李云天,故而无法确认来京都城之人的身份。

足利义仁也有所怀疑,在他看来大明的官员都是颐指气使、眼高于顶的人,像李云天这样位高权重的高官岂会亲临险境?

不过,不管事实的真相如何明军打着“忠武王”的旗号来京都,那么就算来的不是忠武王本人,一旦双方达成什么协议的话明军也会以“忠武王”的名义来执行。

这一点足利义仁还是非常放心的,他知道大明朝廷崇尚礼仪仁信,尤其是对待海外藩国更是重信重义,因此绝对不会翻脸不认那些签好的合约。

换句话来说,足利义仁看重的是“忠武王”这个旗号,至于来的究竟是不是忠武王本人他可不怎么在乎。

“来了!”就在城外的人群嗡嗡地议论着的时候,一个人指着远处的道路喊道,只见道路上出现了黑压压的行进队伍。

“奏乐!”一名立在足利义仁身后的家臣见状冲着边上的乐队挥了一下手,乐师们就奏起了喜庆的音乐来。

李云天骑在马上,远远地就望见城门外的迎接队伍中有一片铮亮的脑门,倭国的武士通常喜欢剔“月代”头,也就是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