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宰大明-第5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一旦明军水师固守出水城待援,那么有着火炮和火枪明军水师将将给攻城的萨摩藩军队带来一场灾难。

正是因为明军水师展现出来了强悍的战斗力,以及李云天以往的辉煌战绩,使得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心中感到忌惮。

两人都清楚地知道,就在不久前李云天支持琉球国尚巴志王的世子继承了琉球国的王位,如果能获得李云天的支持使得李云天承认足利义成或者足利义庆是日本国的世子,那么将来十有八九双方爆发冲突时会得到李云天的帮助,这是两人最为看重的一个因素。

第939章打探虚实

一连几天,李云天都在京都游山玩水,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好像已然忘记了出水郡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令京都的倭国高官显贵们是颇为惊愕。

李云天前去京都拜见足利义仁的消息在他离开出水港的时候就已经在出水郡散播开来,现在肯定整个九州岛的大名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岛津鸣云攻打出水郡的好机会,可实际上不然,李云天这么看似不管不顾地一走,使得岛津鸣云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究其原因,李云天代表的是大明,此次前去京都去见代表倭国的足利义仁,意味着两人会商讨和协调出水郡的事情,在结果未出之前足利义仁如果轻举妄动的话很可能会受到幕府的惩处。

况且,李云天的这次京都之行表明了他无意对倭国发动战争,攻占出水郡只不过是为了惩罚窝赃袭扰大明南直隶松江府倭寇的萨摩藩,这样这样一来九州岛的那些大名肯定不会贸然随着岛津鸣云进攻出水郡的明军水师。

萨摩藩的军队虽然能征善战,但岛津鸣云很显然不愿意在九州其他大名不参战的情形下与明军水师火拼,届时那些大名将坐收渔翁之利,搞不好他还会腹背受敌。

因此,李云天断定岛津鸣云在他前去京都期间肯定不会向出水郡发动袭击,如此一来的话就给出水郡的明军水师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来处置地方上的事务。

正是因为这样,李云天才把山口惠子也带了过来,在他看来让山口惠子结识京都的高官显贵对其以后在倭国的发展大有裨益。

这天晚上,京都城内一处豪华府邸。

“禀主公,松山铭到了!”山名持丰正在与几名亲近的家臣议事,一名下人走进来沉声禀告。

“传!”山名持丰闻言向那名武士点了一下头,坐在他下首左右两侧的那几名家臣纷纷望向了门口处。

“下官松山铭参见右京兆大人。”不一会儿,一名穿着倭服的年轻人被先前离开的下人带了进来,向山名持丰下跪行礼。

“坐!”山名持丰微笑着向那名年轻人点了一下头,伸手指了一下下首左侧的座位。

“谢右京兆大人。”那名年轻人向山名持丰一躬身,抬步双腿盘坐着坐在了左侧一排人的最末处,他就是松山铭。

松山铭是倭国派往大明的留学生,虽然大明和倭国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但由于大明是世界上顶级帝国,故而倭国时常派留学生到大明求学,松山铭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成绩最为优异的一个。

两年前,松山铭从大明留学回国,他并没有选择加入幕府成为幕府的家臣,而是接受了倭国朝廷赐予他的官职,成为了倭国朝廷民部省的一名判官。

虽说松山铭担任一个闲职,但由于其博学多才故而深受包括足利义仁在内的京都高官显贵的器重。

松山铭三个多月前去了北海道省亲,原本要在家待上半年尽孝,可是昨天提前回来了京都,立刻被山名持丰派人喊了过来。

“松山判官,本官问你,那个人可是忠武王?”等松山铭落座后,山名持丰不动声色地问道,在京都的所有人中恐怕除了松山铭外没人见过李云天的模样。

为了弄清来京都的是不是忠武王本人,山名持丰暗中安排松山铭见了李云天,他现在特别想知道结果。

由于松山铭在倭国朝廷中有职务,故而山名持丰按照倭国朝廷的职务来称呼松山铭,与幕府和大名的那些家臣不同。

“禀右京兆大人,据下官仔细观察,此人正是大明的忠武王,当年他曾经到大明京师国子监给我们讲过课,下官曾经还问过他问题故而印象深刻。”松山铭向山名持丰一躬身,沉声回答。

“噢?”山名持丰闻言不由得感到颇为意外,有些好奇地向松山铭说道,“忠武王还给你们授课?”

在山名持丰看来,李云天是一名武将,而大明京师国子监则是文官学校,让一名武将给文官学校的人上课,这可着实有些意思。

“大人有所不知,忠武王是大明进士出身,曾经在大明的都察院当过监察百官的御史,后来才凭借战功进封为王爵。”松山铭知道山名持丰对李云天了解有限,御史有条不紊地答道。

倭国的高官显贵对李云天的了解非常少,毕竟两国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双方之间除了留学生外,官方交流和民间交流都没有,故而对李云天的消息有限,主要是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至于李云天的仕途则不知晓,本能地认为其是行伍出身。

“竟然是这样!”听闻此言山名持丰顿时吃了一惊,他对大明的科举有所了解,知道要想金榜题名十分容易,可谓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万万没有想到战功卓著的李云天竟然会是文官出身。

端坐在下首两侧的家臣们也不由得惊讶地对视了一眼,说实话,当见到李云天如此年轻后,不少家臣对李云天产生了轻视之心,认为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战功十有八九是因为李云天是大明皇帝面前的红人,故而受到大明皇帝的热捧,那些漂亮的胜仗是下面的部将所为。

不过,当得知李云天竟然能考中大明的科举成为进士,心中着实吃惊不小,看不出来李云天竟然还有如此的文采。

“松山,忠武王给你们讲了什么课?”山名持丰惊讶之余,有些好奇地望向了松山铭,松山铭可是倭国进士级别的人物,文采斐然,从他对李云天的态度上来看好像对李云天颇为推崇。

“山河地理。”松山铭说着,从怀里取出了一张叠在一起的纸,然后双手捧着向山名持丰说道,“本来,下官是不能前去听课的,不过下官向忠武王提出了抗议,故而得以进入课室,下官觉得忠武王所讲的山河地理精妙无比,故而就把它给画了下来,特此献给右京兆大人。”

“为何不让你听课?”山名持丰示意一旁的侍者把松山铭手里的纸拿过来,有些不解地问道。

在山名持丰的印象里,虽然倭国与大明之间的关系比较糟糕,但是大明对倭国的留学生却着实不错,国子监通常都会对向松山铭这样的海外留学生以优待,岂会不让他听课?

“大人有所不知,大明由于有两个京城故而有两个国子监,在南方的叫南京国子监,在北方的叫京师国子监。”

松山铭闻言躬身向山名持丰说道,“其中,下官等海外学生在南京国子监并无受到限制,可京师国子监则不同,里面的新式学科要对下官等人保密。”

“保密?”山名持丰不无惊讶地望着松山铭,没想到京师国子监竟然还有这样不合时宜的规定,这可与大明的待客之道不符。

“那些新式学科并不是国子监的固有科目,而是从大明京师讲武堂传过去的,按照京师国子监的解释里面涉及到军事上的机密事宜,故而只教授大明本国学生,以及与大明关系密切的国家,例如朝鲜国和暹罗等国。”

松山铭的双目浮现出一丝黯然的神色,“据下官所知,京师国子监的新式学科涉及到天文、医学和火药等,内容无比奇妙,如果能学之对我国将大有裨益。”

“看来忠武王果然不是等闲之辈,我等一定不能轻视!”

等山名持丰弄明白了大明的最高军事学府――京师讲武堂,是由李云天一手创立并且担任讲武堂的总教官后,吃惊之余神情严肃地向在座的家臣叮嘱道,他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年轻的李云天果真不简单,可谓文武双全,怪不得能在大明位居高位。

“这是……”随后,山名持丰将松山铭呈上来的那张纸摊开了放在面前的长条形案几上,双目不由得浮现出一丝愕然的神色。

原来这张纸上的东西是一幅地图,用汉字写着“天下疆域图”五个大字,将五大洲和四大洋在上面简略地标注了上去。

“右京兆大人,这就是天下疆域的格局,下官曾经向海外的留学生核实过,非常准确,有了它就可以周游天下。”松山铭向山名持丰一躬身,沉声说道。

“没想到西方还有如此多的国家。”山名持丰很快就被面前的这幅图吸引了,一边饶有兴致地查看着一边禁不住赞道。

“大人,下官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颇为震撼,很可惜无法学习那些新式学科,如果下官能学之相助大人的话,大人必将如虎添翼。”松山铭再度面露遗憾的神色,一脸惋惜地说道。

“松山判官,依你之见,忠武王是否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山名持丰闻言抬起头,沉吟了一下问道。

“忠武王在大明有着非常好的声誉,而且对大明的藩属国一向以礼相待,以下官看来值得交往。”松山铭仔细想了想,郑重其事地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据下官所知,忠武王深得大明太皇太后的信任,足以影响大明的朝局。”

“你在大明待了这么长时间,觉得忠武王会如何看待幕府将军继任者的事情?”山名持丰闻言点了点头,随后盯着松山铭问道,这才是他找来松山铭的原因,想要知道李云天会在幕府将军的继任者问题上支持足利义成还是足利义庆。

“大人,依下官来看,如果忠武王知道义成殿下是将军大人的弟弟,那么他肯定会支持义庆殿下,因为在大明除非皇帝没有子嗣才传位给其他皇族子弟,如果皇帝有子嗣那么通常都是立嫡立长为太子。”

松山铭没有丝毫犹豫,开口就回答了山名持丰的这个问题,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大明有着一套完善的体系,而李云天肯定会按照那套体系来处事。

听闻此言,山名持丰的嘴角禁不住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有了李云天的支持那么他就在幕府将军继承人的问题上力压了细川胜元一头。

第940章挑明来意

第二天,细川胜元的府邸。

松山铭跟在一名侍者的身后,躬身穿过走廊和庭院,进入了后宅的一个房间,细川胜元正召集手下的重要家臣在议事,见他进来后众人的视线一起望了过去。

“松山判官,家中近况可好?”等松山铭行礼后在一旁盘腿坐下,细川胜元微笑着问道。

“托左京兆大人的福,家中一切安好。”松山铭闻言向细川胜元一躬身,恭敬地回答。

“本来本官早想把松山判官请来,可惜被人抢先了一步以至于直到今天才相见,不知松山判官这两天过得可好。”细川胜元闻言笑着望着松山铭,不动声色地说道。

“禀大人,下官一回来就被右京兆大人接走,他听说下官曾经在大明待过,故而让下官辨认此次来京都的是否是大明的忠武王。”松山铭是一个聪明人,自然清楚细川胜元话里的意思,于是有条不紊地回答,有些事情根本就瞒不住故而他没有必要隐瞒。

“结果如何?”细川胜元闻言眉角禁不住向上微微一挑,淡淡地问道,好像事不关己的样子,但言语中的那丝急切意味着他很看重这个问题。

“禀大人,来的人确实是忠武王,下官曾经在大明的京城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松山铭沉声答道,然后把与李云天相遇的经过简略地讲给了细川胜元。

与见山名持丰时不同,松山铭只是告诉细川胜元他在李云天去京师讲武堂授课的时候见过李云天一面,略去了《天下疆域图》的事情,也没怎么介绍李云天的背景,很显然对细川胜元有所保留。

“松山判官,依你之见忠武王会支持义成殿下还是义庆殿下继任将军?”细川胜元的目的与山名持丰一样,确认了李云天的身份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大人,据下官所知忠武王为人公道,只要是符合法理的事情那么他就会予以支持。”

松山铭闻言沉吟了一下,一本正经地抬头望着细川胜元说道,“义成殿下已然被将军大人过继为长子,按照大明皇帝传位太子‘立嫡立长’的规矩,义成殿下是长子,自然应当继承将军之位!”

很显然,松山铭在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面前对幕府将军继承人一事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可谓投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所好,两边都不得罪,从侧面反映出了其世故圆滑的一面。

听闻此言,细川胜元脸上有些紧张的神色顿时变得轻松,现在他跟山名持丰就幕府将军继承人一事斗得不可开交,绝对不希望山名持丰获得李云天的支持。

在座的几名家臣也都松了一口气,李云天可是将尚圆王从琉球王的宝座上拉了下来,一旦他要是支持山名持丰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不说别的,单单李云天开通与山名持丰之间的贸易,就足以打破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之间势力的平衡,使得胜利的天平向山名持丰倾斜。

与此同时,李云天正与足利义成一起,在幕府的后花园欣赏艺妓的表演,那些浓妆艳抹、衣着华丽的艺妓在樱花树下跳着倭国的传统舞蹈,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值得一提的是,艺妓虽然也带了一个“妓”字,但是却并不是妓女,而是倭国的一种特殊行业,其营生也并非是以肉体取悦男子而是进行歌舞艺的表演。

据悉,古时艺伎通常从十岁开始学艺,学习的内容繁多,过程艰辛,包括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直至鞠躬、斟酒等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的要求,处处体现高贵和稳重。

例如,在艺妓的训练中有一项内容是吃热豆腐不能发出声音,更不能碰到唇彩,可见要求之严格。

通常,到十六岁时学艺的艺妓可以参与表演,这个时候称为“舞妓”,又或者“舞子”,要经过五年的历练后才能正式转为“艺妓”,一般到三十岁完结演艺生涯完结。

那些三十岁后仍然想继续当艺伎的话那么便要降级,成为有名艺妓的陪衬。

另外,艺妓的服装十分华丽,做工、质地和装饰都属上成,故而价格昂贵,非普通人所能承受。

虽然艺妓的服装被归类为和服,但却与传统的和服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和服后领很高,通常能把女子的脖颈遮盖得严严实实,而艺妓所穿着的和服衣领却开得很大并且特意向后倾斜,让艺妓的脖颈全部外露。

尤为重要的是,舞妓和艺妓的腰带结在身后,而妓女则结在身前,双方以此作为区别,出门在外时舞妓及艺妓一定会将左手压在这一段上面,有“卖艺不卖身”的含意。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艺妓的化妆十分讲究,浓妆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用料也以传统原料为主。

最为令人醒目的是,艺妓会用一种液状的白色颜料均匀涂满脸部、颈项,因此看起来脸上白白的,犹如雕饰华美的人偶,这样也从侧面表明了她们与妓女的区别。

而妓女在表演舞蹈的时候不会在脸上涂抹白色颜料,这样的话一眼就分辨出她们的身份。

说实话,这还是李云天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艺妓,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艺妓已经寥寥无几,很多都是由艺人来装扮,而失去了艺妓的内涵。

“来人,赏!”一曲舞完后李云天不由得鼓起了掌,虽然他看不懂那些艺妓跳的舞是什么意思,不过看得出来她们很认真仔细,身段也很美,故而自然要捧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