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海峰冲冲大怒,骂道:“赶尽杀绝的是狗官,是朝廷,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其他倭寇头目也都跟着附和,一时间血战到底的声音震慑云霄,只不过总给人一种色厉内荏,虚张声势的味道。

王直眯缝着老眼,意味深长说道:“何大侠,听你的话,老夫还有别的路可走?”

“实不相瞒,只要老船主愿意投降,唐大人愿意帮忙。”

“怎么帮忙?”

“你亲自前往海宁卫,唐大人会取出圣旨,完成招降仪式,把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胡宗宪自然就没法反悔。唐大人再顺势把招降的功劳分给他,胡宗宪不敢败坏陛下的圣明,唯有同意招安。有了圣旨在,老船主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圣旨又不是丹书铁劵,哪有那么大的威力?

真正能保住自己老命的还是手上的实力,王直一清二楚,只是他年纪大了,想要叶落归根,不愿意再折腾了,要真是能招安,比什么都好。

“何大侠,老夫就有一个疑问,唐大人为什么愿意冒风险帮老夫,要是说不清楚,老夫可不敢随便相信他啊!”

何心隐微微一笑:“老船主,唐大人远见卓识,岂是我能窥见的?如果老船主有兴趣,不妨派遣心腹去亲口问问唐大人,看他怎么说?”

第482章入瓮

“老船主,在下奉命带话,话带到了,在下就不多留了!”

何心隐转身就走,王直忙说道:“何大侠,老夫送你。”

当头的都送了,其他人都跟着出来了,到了码头,何心隐抱拳拱手,“老船主,事到如今,朝廷局势波诡云谲,唐大人也难以掌控,该何去何从,全看老船主你的了。”

交代完毕,何心隐就跳上了船,飞也似离开,王直站在码头上,望着远去的船只,张了好几次嘴,想留下何心隐,却不知道说什么,直到这位何大侠消失的无影无踪,王直傻愣愣看了许久,最后摇着头,从海边回到了住处,把门一关,独自闷坐,整整一天,不吃也不喝。

王直承认,他错估了朝廷的局势。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集中兵力,同胡宗宪来一场决战。

权衡双方战力,官军占着优势,本来他们熟悉地形海况,能和官军周旋,可如果加上徐海和辛五郎,优势就荡然无存。王直有把握保住性命,可是日后再也别想和官军恢复关系了,剩下不多的生命,只有在海上颠沛流离,吃尽苦头。

想到这里,王直的脑袋都要炸了,他已经不年轻了,还能承受几年的风雨,只怕要不了多久,他就会被层出不穷的后辈取代,死在某处不知名的海域,尸体成为鲨鱼的粮食……

王直努力甩甩头,不敢再想下去。

不想拼命,就只有投降,要想投降,就只有去求唐毅。想来想去,王直把毛海峰叫了过来,又从仓库里挑出了一箱子宝贝,让他献给唐毅。

等到箱子送到了杭州,唐鹤征展开一看,眼睛都直了。

乖乖,白的没有,黄的没有,清一色的红货,龙眼大小的珍珠三挂,每一挂都是一百零八颗,硕大的猫儿眼,光华四射,玛瑙、钻石、翡翠、白玉……每一样都价值连城,不光东西之前,就连箱子都是沉香木的,透着甜腻的香味。

“擦擦哈喇子!”唐毅没好气道。

唐鹤征尴尬一笑,贼眉鼠眼感叹道:“师兄,王直真有钱啊!”

“哼,这些东西也不是好来的,多半都是赃物,算了,收起来吧。”

唐鹤征点头,亲自抱着小木箱,临走的时候,提醒道:“师兄,那个毛海峰还等着你呢!”

“果然是钱通神路啊!”

唐毅笑骂道:“急着给他说好话了?让他再等三天吧!”

一句话,毛海峰同学又倒霉了三天,馆驿里面啥也没有,每天只有糙米粥,水疙瘩儿,吃得他脸都绿了。偏偏心火又大,吃得这么清淡,嘴角还都起了水泡,嗓子也坏了,好不容易,盼到了唐毅召见。

毛海峰被折磨的没了心气,一见面就跪在了地上。

“唐大人,义父他老人家一心念着朝廷,绝无二志,恳请唐大人开天地大恩,准许义父投降,息兵罢战,对咱们都有好处啊!”毛海峰砰砰磕头。

看着他的狼狈样,唐毅差点笑出来。

有句话叫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用在王直身上正合适。本来他是占据优势的,广阔的大海,胡宗宪拿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求着,哄着,让他投降。

可是胡宗宪多坏啊,在加上唐毅,他们俩的坏水倒出来够装满一个游泳池了。

胡宗宪扮黑脸的,举大兵攻击,制造声势。唐毅就唱红脸的,给王直一点希望,不知不觉间,双方的强弱位置互换,变成了王直有求于唐毅,这其中的差别可就太大了,唐毅简直感觉有一头大肥猪在拱门!

“矜持,矜持,一定要矜持!”

唐毅不断告诫自己,平复了心绪,用略带遗憾的声音叹道:“起来吧,老船主的事情,本官爱莫能助啊!”

“别啊!”毛海峰真的急了,一把扯住了唐毅的衣服,“唐大人,咱们可是有交情的,这几年光是金银套利,你就赚了……”

“别说了!”

唐毅突然伸出手,捂住了毛海峰的嘴,气急败坏地说道:“本官都让何心隐给你们送信了,还想怎么样?想拉着本官一起完蛋吗?”

“唐大人,小的不敢!”毛海峰慌忙松开了唐毅的腿,道歉说道:“小的一时情急,请大人赎罪。”

“嗯,你起来吧,咱们有话好说。”

毛海峰战战兢兢,从地上爬起来,唐毅让他坐在了对面,还倒了一杯茶,弄得他受宠若惊。

“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本官就说实话了。”唐毅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老船主不能投降。”

此话一出,毛海峰都吓了一跳,心说这位不是脑子出毛病了吧?

“朝廷的局势波诡云谲,有好些人都想用老船主的脑袋换乌纱帽,冒然投降,只会送死,你明白吗?”

毛海峰当然清楚,只是他不明白,唐毅为什么会替王直考虑。

“本官知道,你怀疑我的态度,其实设身处地想想,你就明白了。”唐毅叹道:“朝廷一直存在开海和锁国的争论,本官是不折不扣的开海派,眼下手里还握着市舶司。对我来说,扩大海外贸易,开通航路,建立海上据点,补给线,派遣得力人手,前往波斯和西方,这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唐毅一转身,盯着毛海峰,坦诚地说道:“我能指望着朝廷那帮榆木脑袋,还有那些废柴水师吗?他们都不成,唯有你们能帮我,咱们都是实打实的开海派!”

根据两世经验,唐毅总结了忽悠大法,第一条就是让对方相信,你和他是一伙的,你是替他考虑的。毛海峰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圈套。

“唐大人,既然咱们是一头儿的,你该帮帮我们啊!”

“我不是不想帮,实在是这事情牵连太大。”唐毅道:“胡宗宪那里好说,他无非是要平定东南,武的说起来好听,可是风险也大,这里面的滋味他能咂摸出来。我去找他聊聊,不会有多大的问题,麻烦的是老船主一旦投降之后,那些嫉恨他入骨的文武会不会暗中下手?一旦有人害了老船主的性命,我岂不是对不住朋友吗?”

就唐毅的这份表演功力,少说值两个影帝,就仿佛他和王直是多少年的至交好友一般,处处都是替王直着想。

经过了前面的铺垫,毛海峰已经相信了七七八八。他感动得泪水涌动,“唐大人,您的为人真是没说的,海峰服了!”

毛海峰勉强平静了一下心情,不死心道:“大人,照你这么说,就再也没有转回的余地。”

“也不一定。”

唐毅犹豫了再三,终于抛出了方法,“老船主要想保住安全,就不能交出兵权,他可以带着三五千兵马来投降,至于大部队,还要放在海上,有了人马做后盾,老船主的性命就无碍了。你们还可以不时派遣小股倭寇侵扰沿海,然后让老船主出面摆平,一来二去,凸显老船主的价值,如此一来,朝廷越发不敢动老船主。”

“妙哉!”

毛海峰立刻拍了巴掌,拥兵自重,不算什么新鲜,可是一个朝廷命官给倭寇头子出这种办法,那可就太稀奇了。人性从来都是趋吉避凶的,毛海峰丝毫不怀疑唐毅有什么私心杂念,完全是为了义父考虑。

“大人的办法固然好,可义父一旦投降了,总有一帮人盯着他,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毛海峰突然闭了嘴,因为他发现自己才是贼,而自己嘴里的“贼”是和唐毅一般的官员,这不是当着秃子骂和尚吗?

唐毅不以为意,笑道:“这个担忧是对的,不过也是多余的,以本官估计,随着全面开海,要不了多久,就会组织船队远航,南洋有太多的岛屿还没有人烟。等过了风头,我想办法让老船主出航,把几个岛屿划入大明,就算是开疆拓土,谁也不敢说老船主什么,到时候你们就是官军,就是合法的商人,往来海上,自由出入大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太好了!”

面对着唐毅,毛海峰实在是不是对手,双方谈了两个多时辰,回到了岑港,毛海峰就成了唐毅的粉丝。

夸唐大人义薄云天,目光长远,古道热肠,是当世的秦叔宝。

他把唐毅的设想告诉了王直,王直仔细推敲了一番,也没有发现什么破绽。

“嗯,既然如此,就按照唐大人的主意办!”王直总算点了头。

经过紧张的磋商,在嘉靖三十八年的三月三,王直率领着二十艘战船,来到了海宁卫,正式向大明投降。

一手促成王直投降的唐毅并没有出现,负责招安的是胡宗宪。

这位总督大人拿着明晃晃的圣旨,当着王直和他的手下宣读,还把王直的老母亲带来,母子相见,亲人团圆,抱头痛哭。

胡宗宪好言安抚,经过商量,王直暂时被安排在乍浦。整个招降仪式,只有胡宗宪一名正式官员,其余的都是他的幕府随从,胡宗宪亲自安排卢镗率领着两千人马,名为保护,实则是监督,等人到了乍浦之后,王直才惊觉这里还有大将刘显的五千人马,在海上,有俞大猷的部将,率领着三十艘大船封锁了海面。

王直掉入了一个精心打造的陷阱之中,传说中朝廷加官晋爵的旨意也没有下来。纵横大半辈子的老船主,终于明白了,自己上当了。

只是一切都晚了,胡宗宪已经打着王直的旗号,到处招降纳叛,庞大的倭寇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

第483章清官无敌

王直归降,带来的影响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最直接的就是漫长的倭患终于看到了结束的希望。

从上到下,都沉浸在了喜悦之中,只是这个喜悦总是欠缺了一点味道。

大家苦思冥想,终于有人发觉了,那就是来的太容易了,太虎头蛇尾了!

几十万的大军,数百万的军饷,竟然只靠着收服一个王直,漫天的云彩就散了,那之前的付出是什么?大明朝廷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因此朝廷上下,迅速刮起了一股狂风,纷纷上书,要求斩杀王直,永绝后患。

其中最积极的就是那位浙江巡按王本固,他在奏疏写道:“直始以射利之心,违明禁而下海,继忘中华之义,入番国以为奸。勾引倭夷,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上有干乎国策,下遗毒于生灵。恶贯滔天,神人共怒!”

千言万语一句话,就是要求朝廷明正典刑,将王直斩首示众,威慑人心,给死去的军民出气。这一套主张很符合非黑即白的文人是非观。不少科道言官也跟着上书,王直背弃大明,雄踞海上,称孤道寡,作恶多端,罄竹难书,如此罪人又岂能容他。

面对汹涌而来的攻势,胡宗宪也慌了,他急忙上书朝廷,说王直虽然归顺,海上还有几万倭寇,一旦杀了他,朝廷失去信义,就再也没法收服其余倭寇,反而会兵连祸结,贻害无穷。

在奏疏里,胡宗宪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言明。

只是很可惜,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看了,他们认为王直尚且能投降,其他人不过是疥癣之疾,算不得什么。

双方反复辩论,渐渐的,事情开始变味了。

有人就上书质疑,说是胡宗宪一再袒护王直,是暗中勾结,养寇自重,居心不良。这一道奏疏上去,立刻引来无数的符合。一时间弹劾胡宗宪的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飞到了嘉靖的面前,虽然嘉靖留中不发,可是也没有处罚那些言官,如此一来,更是鼓励了弹劾的热情。每天少则三五本,多则十几本,全都是攻击胡宗宪的,弄得这位总督大人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

“师父,您尝尝这个。”

唐毅捏开了山竹的外皮,露出了白净的果肉,魏良辅眼前一亮,接到手里,尝了一瓣,温润香甜,带着一丝清凉,十分可口,老头眉开眼笑,“还是你小子有孝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明皇为了弄一点荔枝,就跑死了不少马匹。这东西比荔枝还要遥远吧,花钱一定不少?”

“瞧您老说的,孝敬师长,哪能用钱衡量呢!”唐毅笑眯眯道:“不过要说起来,还真费了不少功夫,这玩意是从暹罗那边弄过来的,就算是最快的船,也要小一个月才能运回来。”

“这么长时间啊?”魏良辅好奇道:“吃起来还挺新鲜的,你是怎么弄的?”

唐毅笑嘻嘻说道:“在当地采果子的时候,选不到五成熟的,连同枝干一起砍下来,放在船舱里,每天洒水,维持十来天之后,就有七成熟了,这时候把果子采下来,放进特制的两层木箱,里面放果子,外面一层放上硝石,倒入清水,硝石溶于水的时候,就会吸收热量,放在里面的果子如同放在了冰窖里,就不会腐烂了。不过即便如此,十箱之中,能有一半完好,已经算是幸运了。”

说着,唐毅还拿来了一个小箱子,让魏良辅观看。

老头看完之后,还要了一点硝石,放在碗里溶解了,见碗边上出现一层薄薄的冰晶,欢喜的和孩子一般,拍手大笑。

“妙哉,老夫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见到。世间万类,千奇百怪,活到老学到老啊!”

魏良辅突发奇想道:“为师准备专门开一个学堂,教授天文历法,医卜星象,还,还有……”指着结冰的水碗,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唐毅笑道:“自然科学!”

魏良辅仔细琢磨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意味深长道:“自然而然,分科而学,不错,不错!就叫这个名字了。你小子为了吃点果子,就大费周章,办学可是大事情,你该慷慨解囊吧?”

老头早就看出唐毅的口袋深不可测,毫不犹豫伸出了手。

“您老发话弟子当然要尊崇,只是弟子还有些担心。”唐毅道:“其实自然科学在西夷那边已经渐渐兴起,探索日出日落,雨雪风霜,金银铜铁,植物动物,山河湖泊……学问不只是孔孟之道,也并非理气就能囊括,儒教一家独大,其他学问都成了杂学,成了隐学,致使读书人千人一面,思维方式完全一样,缺少革新和思辨,又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全新局面?”

唐毅和老师无话不谈,感叹了几句,话锋一转,又说道:“只是有一大群保守势力,连开海通商,招降王直这种事情,都争论一大堆。要是推动科学,更会被当成异端邪说,惹来无数非议。暂时力量还不够的时候,最好不要挑起争端,倒是可以通过三大学堂,潜移默化,一点点宣扬新知识,等到普遍接受了,再大力推行。”

魏良辅也是老油条,深表赞同。弟子思虑周全,谋定而后动,越发有大家风范,老头子心里自然高兴。

只是听唐毅提到了王直,魏良辅不免有些头疼。

“宏远,你说胡宗宪能不能扛得住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