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听唐毅提到了王直,魏良辅不免有些头疼。

“宏远,你说胡宗宪能不能扛得住压力?”

唐毅愣了一下,摇摇头:“师父,这事情难说。文长刚刚给我写了一封信,询问该不该帮着胡宗宪辩护,让我给制止了。”

魏良辅眯缝着老眼道:“你做得对,眼下会有这么多人攻击胡宗宪,并不只是因为王直的事情,胡宗宪的位置太高,权力太大,有太多人眼红,做起事来,动辄得咎。这时候要是一大帮人替他说话,反而容易被打成一党,更加重上头的猜忌,得不偿失啊!”

混了这么久,唐毅早就领悟出了嘉靖朝的生存秘笈,只有两个字:“圣眷!”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嘉靖的态度,要是引起了皇帝的恶感和猜忌,无论多大功劳都是屁用没有。胡宗宪和张经不一样,张经为了正确的事情,哪怕冒犯了嘉靖,也不知道回头。

而胡宗宪呢,他把功名权位放在了最前面,这也无可厚非,没有了权力,就没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从本质上,唐毅和胡宗宪是一路人。

正因为如此,唐毅才更加了解胡宗宪,他甚至都有一种怀疑,没准胡宗宪希望看到王直被弄死。

虽然王直死了,东南会大乱,可越是大乱,就越需要胡宗宪这位天下奇才,他的位置也就越稳。

养寇自重,不是只有唐毅会做的。

政治从来都是一群超高智商者的游戏,就好像在刀尖上,不知要长袖善舞,更要时刻根据局势的变化,做出调整。

能跟得上节奏,就能浑水摸鱼,如果根本上,对不起,只有摔得粉身碎骨。自从王直上岸之后,整个大局已经变了,就算倭寇闹腾起来,最终获胜的也是大明朝,这是不容怀疑的事情!

只是对于唐毅来说,王直和徐海代表的海洋力量,是他必须倚重的,重要性几乎和大兴学堂,开启民智是一般不二的。

王直绝对不能死,至少暂时不能死!

唐毅在地上走来走去,拳头不由得攥了起来。魏良辅闭着眼睛,好像睡熟了,可是不时动弹的眼皮却在显示着大脑的高速转动。师徒两个都陷入了沉思当中,许久,魏良辅先开口了。

“宏远,胡宗宪之所以落到进退维谷的地步,都怪他功利心太强,和严党搅在了一起。道德上站不住脚,做事胆气就不壮,你可千万要吸取教训啊!”

不愧是老油条,真是一阵见血。

当然魏良辅说的道德不是是非对错,不是仁义礼智信……他说的是官场道德,严党名声臭,倭寇的名声更臭,唐毅绝对不能明面替王直说话,尤其是他掌管着市舶司,随便一句话,就会被说成和倭寇有勾结,到时候那可是百口莫辩。

知道了老师的担心,唐毅自信十足的一笑,“请师父放心,弟子知道该如何做。”

从魏良辅那里回来,唐毅依旧照常处理公务,只是他的耳目全都动了起来。

半个月左右过去,唐鹤征突然从外面慌里慌张赶了过来。

“师兄,大事不好了。”

唐毅缓缓把毛笔放下,淡淡说道:“胡宗宪撑不住了?”

唐鹤征咽了下口水,“师兄,你怎么知道?”

“要是连这点小事我都猜不到,也就别想在东南混下去了,说说吧,他是怎么处置的?”

“昨天胡宗宪派人护送着王直,从乍浦往杭州来,说是王本固要召见王直。”

坏了!

王本固什么德行,在上一次杭州大战的时候,他就一清二楚,唐毅不是没想过,要把他干掉。只是王本固和胡宗宪矛盾人所共知,而外人又把自己看成和胡宗宪是一伙的,自己出手收拾王本固,多有不便,就拖延了下来。

事实证明,搅屎棍子永远都是搅屎棍子!

王本固这家伙又要出来坏事了,王直到了他手里绝对是有死无活,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要因为王本固的愚蠢和偏激,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绝对不能让他得逞!”唐毅用力一锤桌子,震得笔砚乱响。

第484章都跑了

能让唐毅感到束手无策的人不多,王本固就算一个,如今的东南,基本上算是唐毅的天下,到处都是他的耳目,哪个世家都要买他的账,锦衣卫和宦官也都和他交好。说逆死顺生都差不多。唐毅动员了各种力量,调查王本固,想要把他给扳倒。

结果一番调查下来,倒是让唐毅刮目相看。

首先王本固清廉,为官十多年,始终在七品晃荡,不贪不占,清廉自守,也不巴结上官,待人有礼,做事情雷厉风行,虽然比不上海瑞那个半疯,也几乎差不多少。

结果报到唐毅那里,他大发雷霆,这年头装蒜的人太多了,我就不信他是真正清廉!就算他没有问题,他的亲人、学生、朋友,总会有问题的。

又扩大了调查的范围,等到结果送到唐毅的手上,他更傻眼了。

王本固考中进士之后,对亲人要求极为严格,从不接受投献,也不经商,只靠着祖传的一百多亩田地过日子,这十多年间,田地一点没有增加,两个儿子都在家中耕田读书,连个功名都没有。

查到了这里,唐毅也是一阵头疼,难怪胡宗宪拿他没有办法呢!

想必那位胡大总督已经调查了不知道多少遍,要是有把柄,他早就发动攻势了。王本固身为巡按御史,官职虽然小,可是有专折奏事的权力,能上达天听。

尤其是胡宗宪权力滔天,他的存在摆明了就是制衡胡宗宪,正因为如此,这家伙才有恃无恐,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胡宗宪敢动我,你也就废了,一个总督和巡按同归于尽,就算死了都值!

说穿了这玩意就像是碰瓷儿的,首先王本固是个大清官,就像那些七老八十颤颤巍巍的大爷大妈,你碰不到,碰了就倒霉;其次王本固有上奏的权力,就相当于有了媒体曝光度,有了舆论光环。

你动了他,就压不下去,等于是捅了马蜂窝,立刻招来满朝的攻击。

“什么狗屁清官,就是个道德流氓!”

唐毅啐骂着,用手臂抱住了脑袋,换个舒服的姿势,靠在了椅子上。如果倒退两年,他还敢和王本固硬碰硬,可如今呢,他握着市舶司,手上权势滔天,比起胡宗宪也不遑多让。

世人都偏向弱者,要是和王本固冲突,实在是胜负难料。

“师兄,你准备怎么办啊?”唐鹤征试探着问道。

“愁啊!”唐毅叹口气,“你有什么看法?”

唐鹤征挠挠头,“我脑子那么笨,哪有主意?我就是担心兔死狗烹,王直落到了王本固手里,有死无活,其他的倭寇头子觉得朝廷失去了信义,永远都不会投降了,即便是投降,也是假的,早晚还会反叛。”

“能看到这些就很不错了,王本固当了十几年的官,竟然还没有你有见识。”唐毅叹息着,突然眼前一亮,甚至不自觉哼了出来。

“飞鸟尽,良弓藏。城池破,谋臣亡……哈哈哈,我有办法了!”唐毅仰天大笑,激动地拍着唐鹤征的肩头,开怀道:“你可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啊!”

唐鹤征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唐毅也没空和他解释,急匆匆离开了府邸,穿着便服,带着两名护卫,一路到了何心隐的住处。两个人商量了一晚上,第二天的早上,就有一大帮士子和老百姓,跑到了巡按衙门前面,托着万言书,嚎咷痛哭。

王本固被惊动了,他亲自出来接见大家伙。

“你们有什么冤屈,只管说出来,本官为你们做主!”

“启禀青天大老爷,俺们都是乡下的老百姓,三年前,倭寇头子徐海领着人杀到了俺们村,男女老少,一百多口子,就剩下十来个人了,那个惨啊!”

为首的老汉哭得和泪人似的,“大老爷,就在前些天,徐海带着人又到了俺们村子,还圈地盖军营,俺们就是想不明白,倭寇头子怎么就成了官军了!”

他这么一哭,后面的年轻士人也都跟着大喊。

“没错,朝廷无人了吗?非要用一个倭寇头子?”

也有人说得更难听,“官匪一家,官匪一家,总算是见识了!”

……

王本固老脸铁青,提到了徐海,他就想起了那一场战斗,想起了唐毅对自己的冷嘲热讽,活了大半辈子,他还从没有那么丢过人。虽然外人都不清楚,可是王本固却视作奇耻大辱,每每想起来,都汗透衣裳,夜不能寐。

偏偏唐毅又那么受宠,他也无可奈何,王本固看着在场的众人,勉强说道:“徐海已经改邪归正了,你们不要揪住不放。”

他这话一出口,百姓们更加不干了,大家纷纷痛骂,更有人冷笑道:“徐海抢了那么多,投降就完事了,可真是便宜!”

“是啊,没准你就拿了徐海的银子,狗官,看家伙!”

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颗臭鸡蛋,正好打中了王本固的眼睛,腥臭刺鼻,差点昏过去。老百姓一见此情此景,吓得一窝蜂似的跑了。

王本固回到了书房,清洗之后,是越想越生气!

竟然替徐海挨了打,还有这么荒谬的事情吗?说本官包庇徐海,我恨不得要了他的命!王本固在地上转了两圈,他突然眼前一亮。

胡宗宪尚且乖乖交出了王直,唐毅还敢罩着徐海吗?

王直没了,什么驱虎吞狼也成了屁话,徐海没有了存在价值,你唐毅要还是保他,就代表你收了他的银子。让本官抓到了把柄,我一本接着一本,不把你弄倒了,我就不姓王!

坐了一个多时辰,王本固终于拿定了主意。他大剌剌以巡按御史的名义,给知府衙门发去公文,要求徐海配合查案。

王本固故意装作轻描淡写,只是派了一个小吏过去。

他巴不得唐毅生气,最好你不把人交出来,我就能上书弹劾你!

王本固憋了一肚子坏,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公文送去了,唐毅竟然欣然同意,还给王本固写了亲笔信。

告诉他只管放手去做,徐海和王直都恶贯满盈,如今王直被抓了,徐海也罪有应得,把二寇一起处决,大快人心,东南的百姓都会拍手的,王大人要是不愿意,那我也要动手……

看完了唐毅的信,王本固倒是有些着急了,这要是让唐毅抢了先,功劳算是谁的?这小子入仕几年,比起自己混了十几年的位置都高,还让他立功,只怕这辈子也别想出气了。

王本固立刻急吼吼点起了人马,到城外军营。

徐海自从投降之后,不是协助官军作战,就是在地方修桥补路,做了不少的好事情。眼下正是春耕,徐海的手下正帮着老百姓修引水渠。

倭寇谁都恨,可是经过了一年多相处,大家的恨意也小了不少,要不是官逼民反,走投无路,谁愿意下海做贼啊!

渐渐的双方竟然越发融洽了,王本固带着人前来,气势汹汹,要把徐海带走。干活的老百姓可不干了,总要给个说法才是。

王本固受到上一伙老百姓请愿的影响,误以为徐海怙恶不悛,这些所谓的百姓都被倭寇给收买了。他一怒之下,就让手下人强行带人,百姓们纷纷挡在徐海的前面,你带人可以,把理由拿出来,随便派些人手,帮我们把水渠修了。

老百姓的无理要求激怒了王本固,他立刻下令,连老百姓都抓,这回可热闹了,徐海见事不妙,立刻招呼着手下逃命,王本固只带了三百多人,而徐海身边的部下就有八百多,而且个个身经百战,壮得和牛犊子似的。

他们逃入了临近的山林,迅速就没影了,王本固一介文官,哪里斗得过徐海,他愤怒无比,立刻赶回杭州,准备逼着胡宗宪调兵抓人。

可是刚刚到了杭州,一个晴天霹雳就落到了头上。

押解王直的人马刚到了北城,就被一伙突然出现的匪徒给抢走了。

老船主丢了!

王本固坐在了马上,摇三摇晃三晃,一头摔了下去。徐海跑了,王直丢了,这不是坑人吗!

王本固挣扎着爬起来,他两眼通红,首先想到了唐毅,好啊,准是这小子给徐海通风报信,我和你没完!

王本固一溜烟,来到了知府衙门,让人进去通报,唐毅正一脸怒火地等在大堂上。

“唐大人!”

“王大人!”

这两位就像是斗鸡,一下子进入了战斗状态,王本固手指着唐毅,骂道:“你给徐海通风报信,放走了倭寇头子,罪不容诛!”

唐毅冷冷一笑,“王本固,本官的亲笔信你看到了,你抓徐海,我是同意的,谁知道你没有本事,怨得了别人吗?”

“你胡说,要不是你给徐海通风报信,他怎么会提前跑了?”

“哼,王大人,你长得脑子是喘气的吗?你那么大张旗鼓抓人,徐海能不跑吗?他横行海上多少年,那是一条龙,不是虫!拜托你动点脑子好不?”

论起吵架,王本固还真不是唐毅的对手,尤其是徐海和王直一起跑了,搞不好几年的苦战,都要付诸东风流水,王本固真的是害怕了。

就在此时,突然外面有人急匆匆跑来,此人正是胡宗宪的幕僚,名叫沈明臣,很有文采的一位。

见到两个人,立刻说道:“二位大人,大帅请你们过去呢!据保,徐海带着部下,已经退到了长安镇,随时会扬帆出海。”

第485章坑爹的嘉靖

随着沈明臣,来到了总督府,刚一进来,两边的文武站得满满当当,胡宗宪铁青着脸,站在了中间,一副吃人的表情。

唐毅急忙躬身施礼,退到了一旁,轮到了王本固,他铁青着脸,凑到了近前,说道:“总督大人,下官要状告杭州知府唐毅通倭。”

“闭嘴!”

王本固一愣,心说耳朵是不是坏了,竟然敢让我闭嘴,陛下都不敢压制言路呢,你胡宗宪算什么!

“总督大人,莫非你要包庇唐毅不成?”王本固不甘示弱道!

唰!

胡宗宪抽出了佩剑,压在了王本固的脖子上。一股杀气,笼罩住了王本固,数年带兵,积累下来的威压,岂是小可,王本固的脑门见汗了。

他梗着脖子,怒道:“除非你杀了本官,不然本官就要告状,连你在内,一起告!”

胡宗宪气得笑了起来,把剑柄一转,塞到了王本固的手里。

“王大人,你要告御状,哪怕到了皇帝陛下那里我都陪着!不过眼下请你闭嘴!”胡宗宪红着眼睛,环顾四周,厉声说道:“这是什么时候?两大倭寇头领一起跑了,要是让王直和徐海回到了海上,号召旧部,数年抗倭之功,毁于一旦!如此罪责在场谁能担得起?”

胡宗宪的话掷地有声,文武官员被说的脸色涨红,胡宗宪用力深吸了一口气,对着王本固说道:“王大人,你要是有本事把王直和徐海都抓回来,就一剑砍了我胡宗宪,由你来做这个总督!你要是没本事,就闭嘴!别以为找到了替罪羊,你就能脱身,告诉你,王直是你要的,徐海是你抓的,眼下人都没了,你难辞其咎!你不是会上书吗,咱们就看看朝廷怎么断这个官司!”

胡宗宪越说越气,逼得王本固连连后退,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两旁的文武对他都投以鄙夷的目光,也别怪大家伙如此,实在是他太不懂轻重了。

两个贼头在他手上跑了,他一不知道请罪,二不知道想办法挽回,就知道把罪责推给别人,都是别人的错,你永远都是对的吗?

王本固完美诠释了清流眼高手低的特性,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名声,半点大局观都没有。让他们骂人,比谁都厉害,让他们做事,根本就指望不了。

实际上唐毅早就把王本固看透了,只是这一次他的丑陋和无能,完全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可以想见,不管这一次事情如何收场,王本固都逃脱不了干系。

胡宗宪把王本固逼到了墙角,看着他狼狈的样子,难得松了口气,仰头喘息了半晌,才说道:“汤克宽,立刻率领五千人马,包围长安镇,谭纶,你安排人员,去联络徐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