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博可以不顾脸皮,高拱不行啊,众叛亲离,朝廷上下全都乱套了,政务也停止了,他再坚持下去,只会加深对大明的伤害,这时候不论出什么事情,都会把账算在高拱的头上。

无奈何,高胡子只能上书请辞,一道不行,再来一道,一道一道,又一道,前后上了十二道奏疏,隆庆含着眼泪,把所有的文字都读完。

他能感觉到,老师也是含着泪写下的这些文字,他有多少委屈,有多少愤懑,隆庆都感同身受。

老师有才学,有魄力,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心谋国,十几年的照顾,足以让隆庆认清高拱的为人,他绝对是无可挑剔的辅臣。

相比之下,徐阶一家,霸占了几十万亩的田产,鱼肉乡里,作恶多端,而且徐阶本人先是曲意逢迎严嵩,接着又逢君之恶,助长嘉靖修玄的决心。

偏偏这两位都遭到了徐阶的报复。

首先是严嵩,儿子死了,孙子也死了,就剩下一个孤老头子,先是在南昌暂居,后来回到了分宜老家。

严嵩不像徐阶一般,兔子不吃窝边草,严嵩对待老家人很不错,老家的人也很照顾严嵩,奈何徐阶不愿意让严嵩过安稳的日子,他派遣了戊午三子之一的董传策到了分宜当知县。

新仇旧恨,董传策哪里会放过可怜的老严嵩。

家产都被没收了,也不许乡亲去接济他,堂堂一国宰辅,竟然要跑到坟地,睡在守丧人留下的草庐里,靠着捡供果和点心,苟延残喘。

到了这个地步,徐阶还不罢手,董传策唆使一帮乞丐,隔三岔五,就去骚扰严嵩,把他的草庐推到,往他的食物上撒尿,朝着他吐痰……

百般折磨,大家都以为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头会很快死去,可是严嵩就像是路上的野草,任由车压马踩,无情践踏,就是不死,佝偻的身躯,艰难地行走在坟地之间。

渐渐的人们明白了,徐阶让他活着,是为了更好折磨这个老人,让他品味生不如死的滋味,而这个老人咬牙撑着,忍受着最残酷的摧残,出卖着自己的尊严,也是在报复徐阶,他要让人看看,满口仁义道德的徐华亭,是如何对待他的老亲家的!

这两位还真是天生的冤家对头啊!

不得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都严党的罪恶已经淡去,相反徐阶上台,换汤不换药,大家越发看得明白,有些毛病是根子上的,把所有罪责都归到严嵩身上,真的不公平,对他的惩罚已经足够了,该让他颐养天年了。

一位名叫邵芳的江湖人来到了分宜,他大剌剌将严嵩接到了一个规整的四合院,替老头洗漱,更换衣服,找了八个佣人,专门照顾他的起居,每隔半个月,还有大夫替严嵩把脉,检查身体。

公然包庇奸相,人们都以为这位邵大侠一定疯了,董传策不会放过他的,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董传策竟然假装没有看到,后来渐渐有了传言,是朝中的神仙看不下去了,出手帮了严嵩,至于是哪一位,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严嵩,至于嘉靖呢,徐阶伺候嘉靖,前后小二十年,他逢迎拍马,陪着嘉靖跳大神,烧铅炼汞,写青词,献祥瑞,做得一点不比严嵩少。

结果嘉靖死了,徐阶立刻打着嘉靖的旗号,发布遗诏,把嘉靖骂了一个臭头,那些恶事嘉靖都做了没错,可问题是你徐华亭同样有份儿!

先帝活着时候,一句话不说,逢君之恶,死了近乎鞭尸一般的诋毁,实在是让人不齿。

大半年的时间,隆庆的心态也变了很多,不再是那个得不到父爱,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可怜皇子,而是江山的主人,他开始学会用皇帝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儿子的眼光。

这很关键,嘉靖不是个好爹,可是没有嘉靖,隆庆如何能得到皇位,说来说去,都是他们老朱家内部的事情,先帝的名声不好,对自己这个当儿子的,脸上也无光。

正如唐毅估计的那样,高拱和徐阶的斗争,让隆庆越发找到了当皇帝的自觉。

作为一个君王,需要的是什么?

江山安稳,国泰民安,要是能国富民强,那就更好了。

师徒情谊,很重要,却远远比不上皇位,比不上江山社稷。

再继续留高拱,只会加深百官和自己的对立,弄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隆庆思考了一个晚上,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放高师傅走吧!

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隆庆眼中含泪,他真想放声大哭一场,九五至尊,竟然要向一群言官低头,连自己的师傅都保不住,真是该死!

哭过了之后,隆庆不断告诫自己,国事为重,大局为重。他亲自下旨,赐高师傅少傅,太子太傅衔,派遣锦衣卫护送返乡。

言官们杀红了眼,自然不想高拱舒舒服服返乡,纷纷上书,还想要继续追杀,不过徐阶却说话了,高拱身为帝师,内阁大学士,关乎朝廷体面,不可逼迫过甚。

有了徐阁老发话,言官们只好收敛了一点。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了另一个目标,高拱走了,郭朴还在啊!

当初就是他力争要处罚胡应嘉的,这笔账可不能不算。就这样,又掀起了攻击郭朴的浪潮。

相比而言,郭朴的人缘更好,资历也够深,而且谨小慎微,没什么把柄,想要弹劾他,难度更大。

不过不要低估言官们穿凿附会的本事,御史凌儒上书弹劾郭朴,说他被起为吏部尚书是夺情的,也就是说父丧没有守完,是不孝。而且母亲又年老多病,郭朴不思回乡照顾老母,赖在朝廷之上,实在是让人不齿!

这份奏疏上去,只让人看到了两个字:无耻!

不是郭朴,而是言官!

郭朴夺情起复,乃是徐阶一手操办的,当时严党垮台,新旧交替,杨博被赶到了兵部,吏部空缺,急需重臣长者坐镇,正因为如此,才把郭朴请回了朝廷。

当初百般哀求,现在竟然成了郭朴的罪过,简直滑天下大稽!

你们不就是想让老夫滚蛋吗,直说就是,何必拿孝道说事,用死去的老父,来恶语中伤?

郭朴满腔愤懑,什么也不说,连着上了三道奏疏,一道比一道恳切,最后更是辞去了一切优待,直接挂冠而去。

数月之间,两位阁老,三位部堂高官相继离去,可亲可敬的高师傅也走了,环顾朝堂,都是那些面目狰狞,令人鄙视的言官们,一个个指手画脚,大言不惭,看着他们沾沾自喜的模样,简直恶心。

从此之后,隆庆几乎再也不上朝了,他把自己关在宫中,独自品尝着孤单和凄凉……

第858章大明的噩梦

中秋十五,月儿弯弯,隆庆干了一件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情,他向内阁提出要求,希望到城外散心,一群言官听闻之后,又是纷纷谏阻,他们把出巡和亡国巧妙地结合起来,给隆庆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

只是这一次隆庆不甘心当学生了,他也要回敬百官一课,告诉他们,谁才是老大。中秋当天,隆庆在成国公朱希忠的陪伴之下,轻车简从,出了京城,跑到了天寿山,瞻仰了历代先皇的陵寝,从成祖朱棣,一直到老爹嘉靖。

这那一刻,隆庆似乎感到了老朱家的列祖列宗都活了过来,纷纷到了他的面前,有人温言鼓励,让他做一个好皇帝,中兴大明,也有人怒目横眉,责骂他软弱无能。

最后出现的是嘉靖瘦削的脸庞,他抿着嘴,盯着隆庆,突然大声怒斥。

“你是天子,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凌驾一切之上,连区区言官都对付不了,简直丢了他的脸!”

隆庆一直呆坐到了下午,整个人都魂不守舍,随着朱希忠回到了皇城,什么都没说,直接扎进了乾清宫,要静一静。

皇帝突然跑了,徐阶也吓坏了,好在隆庆安全回来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那些言官也被隆庆的举动吓到了,竟然不敢贸然上书,就这样,隆庆第一次叛逆的行动,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徐阶铲除了高拱和郭朴,杨博也受伤不浅,闭门不出,至于唐毅,他也挨了一大堆弹劾,老爹更是出了京城,去赈灾了。

拔剑四顾,再也没有能抗衡徐阶的力量,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老徐终于享受到了一言九鼎的滋味。

只是权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这位奔着七十岁去的老人,能不能扛得起来,还是充满了疑问……

“老叔祖,带我来这儿干什么?”沈梅君低着头,抓着衣角,埋怨道:“人家才不想见唐毅呢,我又不欠他什么!”

“我欠你的,成不?”沈明臣一脸的黑线,“我说小姑奶奶,你别再作祸了,大人已经知道你去找岑用宾,朝廷大事,岂是你一个丫头片子能掺和的?”

沈明臣痛心疾首,“你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吗?稍微不慎,咱们沈家就会家破人亡的。”

沈梅君歪着头,轻笑道:“不至于吧,沈家世代读书,光是进士就有五六个人,您老人家又是唐毅的心腹,不看僧面看佛面,他总不能和小女子一般见识,对我不利,是吧?”

“是你个大头鬼!”沈明臣之前还存着一丝幻想,可是见过了徐高之间的大杀大砍,再看看唐毅和杨博,他算是明白了,这些人根本没有感情,可讲,他们要是觉得你是个威胁,就会毫不客气地铲除。

沈梅君还能安然无恙,站在这里,只是说明她还没有侵犯到唐毅的利益,仅此而已。

“丫头!”沈明臣深深吸口气,“我告诉你,如果再不老实,唯有把你逐出沈家的大门,你要死要活,别连累大家伙!”

沈梅君低着头,拇指用力掐着食指,留下深深的痕迹。她抬起头,露出一个凄美的笑容。

“老叔祖,没想到您也是守着什么人学什么人,佩服,佩服之至!”沈梅君不无嘲讽地拱了拱手。

沈明臣几乎昏倒,“小丫头,你真是不知道好歹啊!我们沈家造了什么孽,怎么有你这么一个不肖后人?”

他急得仰天长叹,正好唐毅从花园打完拳回来,见到了他们,稍微一愣,就淡淡说道:“沈姑娘,好久不见,里面请吧。”

沈梅君蹙着眉头,撅着嘴,就往里面走,沈明臣急匆匆跟着,生怕她胡说八道,触怒了唐毅,惹下塌天大祸。

唐毅却是一伸手,把沈明臣拦在了外面。

“句章兄,还有几份京城来的消息,你去整理一下,回头报告给我。”

沈明臣苦着脸,一步三回头,他也不知道是担忧,还是愤怒,沈家的女孩,和男人单独同处,显然有吃亏的风险。

可是一想到沈梅君的作为,他又觉得吃点亏也好,这个丫头,就是缺少教训!

……

“桌上有点心,壶里有茶水,请自便。”

唐毅随口说着,沈梅君气哼哼坐了下来,冲着唐毅的背影做了一个鬼脸,抓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怎么是六安茶,我还以为是大红袍呢!”

唐毅呵呵一笑,“六安茶调理胃口,最适合上了年纪的人喝。”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包括我在内。”

沈梅君噗嗤一笑,感叹道:“唐大人,算起来,咱们也认识十几年了,你当时就像个小老头,现在估摸着都该七老八十了,偏偏还是喜欢欺负弱女子,真是有失身份啊!”

“合盛元的掌柜,杨博的爱徒,晋商圈子里的一朵玫瑰,上蹿下跳,无处不在的沈姑娘,可不是弱女子啊,你要是弱,只怕天下九成九的须眉男儿,都要羞愧死了。”唐毅轻轻笑道。

沈梅君得意地扬起小脸,“没错,就是不能让臭男人主宰你的命运,不过可惜啊,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还是没法压过所有男人,而你唐大人,就是人家斗不过的对手之一,真是遗憾啊。”

她低下了头,一副楚楚可怜的小模样,就像是卖萌的小兽,充满了吸引力。

只是遇到了唐毅的不动禅心,一点用处都没有。

唐毅伸了伸懒腰,打着哈气说道:“本官没时间和你磨牙了,说实话吧,杨博,或者说晋商,要什么?”

“还能要什么,无非是利益呗!”沈梅君娇笑道:“虞坡公想入阁,鉴川先生想当兵部尚书,刚刚回家的葛老头还想起复……”

见唐毅脸色不好看,沈梅君立刻不啰嗦了。

“主要还是宝钞发行的权力。”

唐毅略带迟疑,“什么意思,我不是已经同意了吗,还要做什么?”

沈梅君咬了咬嘴唇,低声道:“户部卡着,内阁也不同意。”

原来如此!

唐毅把两手一摊,“不是我不想帮忙,实在是无能为力,内阁就是徐阁老说了算,我说话,只会起相反的作用,至于户部,苏州人是没法进户部的,别说我了,就连我的同乡都进不去。”

“唐大人过谦了。”沈梅君突然笑了起来,宛如一朵娇花,很是好看,她赞叹道:“唐大人,您太客气了,这大明朝的事情,您掺和不了的,已经不多了。只要你想帮忙,就一定能帮得上。”

唐毅长长出口气,若有所思道:“我的心可从来没有白费过!”

“请唐大人放心,师父他老人家会想办法,运作您回京,一口气把您送入内阁,入阁拜相,三十岁的阁老,您可是数百年来的第一人,奴家真是佩服。”

唐毅留着沈梅君,倒不是他有什么爱美之心,而是沈梅君的几次作为,其实是帮了唐毅的忙,再有,他也需要和晋商之间,有一条联系的线。

高拱被赶下台,下面就轮到他们俩了,不得不联手抗敌。

自从唐毅提出协助晋商,拿下宝钞经营权,晋商上下都被打动了。他们全力运作,积极争取,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难处。

首先是户部不同意把朝廷公器交给商人,徐阶也不答应,其次发行宝钞,宫里也会派人监督,不把皇帝还有身边的太监摆平,根本拿不下来。高拱还在的时候,可以通过他说服隆庆,高拱去职,唯一能说服隆庆的,就剩下唐毅了。

还有一点,要想让宝钞恢复信用,就必须提供担保,能够自由兑换。全天下,囤积金银货币最多的就是交通行,而且前不久又传出消息,吕宋拥有数量惊人的铜矿和金矿。

杨博和晋商集团,权衡再三,光靠着自己的力量,吃不下宝钞,必须拉上唐毅帮忙,而且眼下朝局如此,徐阶一家独大,对谁都是威胁。

杨博愿意帮着唐毅运作,尽快返京,他们手拉着手,把徐阶干掉,唐毅入阁,当他的阁老,杨博也不和他,只要把宝钞发行权交给晋商,大家各取所需,密切配合,还是好朋友。

“不愧是晋商,就是算盘打得精,我这时候回京,不是要充当倒徐的急先锋吗?沈姑娘,你觉得本官能答应吗?”

“答不答应是你们的事情,我只负责传话。”沈梅君站起身,笑嘻嘻道:“唐大人,小女子呢,绝对不会坏您的好事,至于晋商那边,只是报恩而已。所以呢……您慢慢愁着,告辞了。”

说完,沈梅君一溜烟儿,消失的无影无踪。

没有什么花言巧语,或许沈梅君知道说了也没有用,或许她并不想彻底成为晋商的狗腿子……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她卷入了江湖,却顽固地告诉自己,不是一个江湖人,自欺欺人,其实早晚受伤的还是她。

唐毅揉了揉太阳穴,想沈梅君干什么,还是琢磨一下眼前的局吧。接连干掉两位阁老,以徐阶的性子,他多半要休养生息,等待风平浪静,再采取行动,可是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唐毅并不相信,言官们吃到了甜头,就会变本加厉,一群人凑在一起,智商往往无限趋近最低的那一个,嚣张而又愚蠢的人,是活不长的。

这不,机会很快就出现了,俺答进犯石州,杀知州王亮采,掠走百姓三万,朝野为之震动……

第859章隆庆的暴击

俺答是大明朝做了几十年的噩梦,石州三万多百姓,又让大家重温了旧梦。

隆庆少有上了早朝,还记得第一次上早朝的时候,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