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59章隆庆的暴击

俺答是大明朝做了几十年的噩梦,石州三万多百姓,又让大家重温了旧梦。

隆庆少有上了早朝,还记得第一次上早朝的时候,满心激动,头一宿连觉都舍不得睡,熬了一对兔子眼。

当听到百官山呼万岁的那一刻,隆庆幸福得快要昏倒,他曾经发誓,要向师傅们教导的那样,做一个明君,流芳万古,被人们歌颂。

不过很快隆庆就清醒了,就像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只存在童话里,君臣相得,和衷共济,更是只存在神话里!

从上朝的第一天,以高拱为代表的革新派,还以徐阶代表的保守派,就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斗争,围绕着财政支出,起复大臣,军事改革,清查田亩等等问题,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隆庆觉得高师傅说的都对,他很想帮忙,可是一直到他还没想出办法,高拱就被赶出了朝廷,回家种地了。

“高师傅,朕对不起你,今天就让朕替你出一口气!”

隆庆暗暗攥紧了拳头,等到百官都起来之后,突然,隆庆以手掩面,失声痛哭。吓得大臣们都脸色狂变,不知所措。

就听隆庆断断续续说道:“朕登基大半年,祸事连连,灾害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朕却束手无策,愧对祖宗,愧对苍天啊!”

这是罪己啊!

徐阶的脸色很不好看,隆庆的作为的确离着明君很远,可是他也不同于嘉靖和正德那样胡作非为,隆庆很敢授权,对内阁极为尊重,大事小情,都顺从内阁的意思,就连去潜邸看看啊,买点首饰啊,选秀女啊,这些都询问内阁意思。

说句不客气的,隆庆就是个牌位,真正给大明当家的是首辅徐阶。

皇帝如此责怪自己,徐阶哪能不说话。

他颤颤巍巍,跪在地上,“陛下,国事如麻,皆是臣等无能,老臣一定勉力而为,赈济灾民,刑部尚书朱衡精通水利,老臣提议让他转任工部尚书,并且亲自前往河南,督修河工。”

朱衡微微迟疑,还是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愿意前往!”

隆庆沾了沾眼泪,点头道:“徐阁老举荐贤才,朕自然是信得过,可是河工有人修,石州的百姓谁能替朕夺回来啊!那都是朕的子民,身为君父,不能保卫黎民苍生,朕还有脸坐在龙椅之上吗?朕,朕真想逊位,以谢天下啊!”

啊!

在场的群臣眼珠子掉了一地,刚刚三十出头,当了不到一年皇帝,就要逊位,这不是扯淡吗?

皇帝也太不着调了!

众人交头接耳,小声嘀咕,而站在徐阶对面的杨博,差一点笑出来。

谁还敢说隆庆无能,老实人坏起来,也够可怕的。精明了一辈子的徐阁老,竟然掉到了隆庆的小套路之中,他先是拿河工说事,逼着老徐出大招,接着再抛出石州的事情,徐阶不好好应付,怕是过不了关了。

果然老徐的抬头纹都深了三分,眉头紧蹙,他一直也不精通军务,当年对付俺答,来了一招天外飞仙,赢来了嘉靖的赏识,还多亏了唐毅提点,此时逼着他拿出办法,还真有些强人所难。

徐阶沉吟一下,“启奏陛下,老臣以为石州之败,数万百姓之失,应当彻查,倘若有人怠忽职守,应当严惩不贷!”

他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今天负责当值的给事中正是辛自修,这位在倒拱的风潮之中,立功极大,名震朝廷。

越发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听到徐阶要严查,他就误会了,还以为阁老发号施令,让他们咬人呢!

辛自修立刻站了出来,朗声说道:“启奏陛下,九边之失,兵部难辞其咎,用人不当,运筹失策,臣以为兵部尚书郭乾,三边总督王之诰当为石州之失负责。”

他这一开口,不少人就跟着附议,把罪责都推给了兵部,郭乾就站在班部之中,老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打了败仗固然兵部有责任,可是把什么都推给他,也未免太草率了吧。

“启奏陛下。”郭乾粗脖子红脸,站了出来,“历年以来,九边多有败绩,战死文武,不计其数,臣无意推卸罪责,只是以为当严查清楚,或有所疏失,亦或俺答狡诈,兵力强大,不可一概而论。”

他明显要替自己洗刷,可是战败就是战败了,理不直气不壮,辛自修和几个当值给事中,御史,纷纷大声指责,一点不留情面。

很快皇极殿就成了狗市,吵得别提多热闹了。

往日隆庆最讨厌这种情况,今天他却是满心欢喜,要不是大庭广众之下,他都要手舞足蹈了,这帮人总算窝里斗了,真是报应啊!

杨博没有隆庆这么浅薄,他看得更深远。

徐阶一路走来,尤其是能在严嵩的凶威之下,安然无恙,和言官的鼎力相助,有着绝对的关系。

越中四谏,戊午三子,一波一波的言官,用一腔热血,同严党殊死搏杀,最终才获得残胜。

人越是年纪大,就越是容易沉浸在曾经的辉煌里,徐阶靠着言官斗倒了严嵩,刚刚又解决了高拱和郭朴,他对言官的喜爱,已经到了没有原则的地步。

同样的,言官们也学会投其所好,利用徐阶的权威,去铲除异己,为了他们升迁打通光明之路。

扳倒了高拱和郭朴,顺带着他们的门生故吏就靠边站了,空出了一大堆的肥差,科道的言官就可以一步登天。

他们尝到了甜头,这不,又想故技重施,把郭乾扳倒,兵部每年几百万两的支出,那可是十足的肥肉,谁不想咬一口!

徐阶并不喜欢看到自己人内讧,可是隆庆哭哭啼啼,总要给个交代,偏偏他又舍不得责骂言官,只能沉默以对。

任由风刀霜剑,刺向了郭乾,弄得他脸面丢尽,浑身战栗,颤颤哆嗦,自己摘下了乌纱帽。

“陛下,臣无能,恳请陛下降罪!”

真的要处罚一个兵部尚书啊,隆庆还没想好怎么办,一下子沉默了。

杨博总算是等到了机会,他急忙跨出一步。

“启奏陛下,老臣有话说。”

一见是杨博,隆庆高兴了,“杨卿久在边镇,论起军务,满朝之中,无人能比得起杨卿,快替朕拿个主意吧。”

“是!”杨博声音洪亮道:“眼下的当务之急,并非是追究罪责,而是要弄清楚,俺答为什么要抢掠石州百姓。据老臣所知,俺答广修板升——也就是大明所说的村落集镇,招募逃亡汉民,抢掠奴隶,前去屯垦耕种,说来惭愧,俺答的田租居然比大明的地主还要优惠,故此常有奸民逃到草原之上,甘为爪牙。”

说到这里,杨博扫了一眼徐阶,过高的田租,不止在南方会有问题,到了北方,也是一样,前日子被骂得太狠了,杨博不得不找个机会反击。

徐阶面无表情,仿佛和他没有关系一般。

倒是隆庆,心有所感,“人心逐利,如水之就下,我大明多有弊政,不改不成啊!”

“圣上英明。”杨博送了一顶高帽,继续道:“背弃祖宗,甘为鹰犬之徒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汉民都是被掳去的奴隶,他们苦不堪言。就以石州的三万百姓来说,如果俺答把他们全都驯服,为其种田牧马,打造兵器,烧制陶瓷,俺答至少可以多抽出五千骑兵,九边各镇当中,除了马芳、杨安、戚继光等部,均不是对手。”

隆庆一听,格外震惊,忍不住站了起来。

“杨卿,真的如此严重?”

“还不止这些。”杨博哀叹道:“汉民之中,虽然多是好的,可也难免无耻之徒,加上白莲教蛊惑人心,这些汉民被掳去,几年之后,他们或许就会成为俺答的内应,替俺答刺探情报,充当攻击大明的先锋。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杨博念完了四句诗,眼中含泪,“老臣在九边之时,最怕的就是百姓脱逃,哪怕只有几十人,也要尽力阻止,城池堡垒,更是严防死守,不敢懈怠,一次被掳去三万人,自从庚戌之后,更是闻所未闻,假若不采取断然措施,这些百姓成为俺答的帮凶,到时候悔之晚矣。”

不只是隆庆,包括所有参加早朝的大臣都忧心忡忡,一个个面带悲戚。

左都御史赵贞吉就站了出来,“杨大人,您老见多识广,可有办法应付?”

杨博苦笑了一声,“赵总宪,这种事情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亲身探查,了解情况,才能拿出办法,老夫旧疾深重,不堪风霜之苦,有心替陛下效力,也是无能为力。”

“杨卿,那你可有合适人选?”隆庆似乎想到了什么,追问道。

杨博拱了拱手,“启奏陛下,论起对付俺答,首先是荆川公,奈何斯人已逝,痛失栋梁。”

众人都是一阵翻白眼,人都死了,你还提他作甚!

只见杨博又说道:“除了唐荆川之外,眼下东南经略唐毅,深得荆川公真传,万全右卫一战,击毙俘虏俺答部下近五万人,为历年少有之大捷。唐经略无论是统兵,还是运筹帷幄,都是上上之选,更兼年轻有为,智计百出,老臣斗胆建议,调任唐经略督师九边,定能战胜俺答,挽回石州之失。”

隆庆喜不自禁,赞道:“唐师傅自然是最好人选。”他满怀希望,看着徐阶,“阁老,您的意思呢?”

第860章草原来的野丫头

隆庆很得意,从早朝下来,就一直笑容不断。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对付徐阶和言官们的办法,他们喜欢拿江山社稷压自己,同样的自己也能拿黎民苍生反击,瞧瞧,这不就把唐师傅调回来了。

九边离着京城可比应天也近的多了,而且郭乾又丢了面子,兵部尚书做不了几天,到时候让唐师傅接任兵部,有他坐镇,看老徐还敢不敢欺负自己!

隆庆得意地憧憬着,高兴地一夜都没睡。

只是隆庆还是太单纯了,他以为早朝占了便宜,唐毅就能回来,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言官们哪能容忍刚刚被他们弹劾臭头的唐毅,毫发无损,还平步青云!

而且唐毅可不是高拱,他有多少手段,深不可测,让他得势,大家伙准没有好下场。故此内阁下达了命令,六科拒绝签字。

没有六科核准,命令自然无法传达出去,他们也有说辞,东南经略位高权重,非老成持重的臣子不能接任,在没有选好接任者的时候,唐毅还要盯着。

很显然,六科和内阁玩了一场漂亮的足球赛,你把球传过来,我把球传过来,玩得好不开心。

差不多过了小一个月,隆庆心血来潮,唐师傅怎么还没回来啊!

一问之下,才知道调令竟然还没有出京。

隆庆浑身发抖,小脸铁青。

难得,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回到了寝宫,赶走了所有人,再度陷入了沉思,三个月之前,他经过彻夜的思考,认为大局为重,高师傅虽然是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可是相比满朝文臣,还差着很多。

他选择让步,满足那些人的想法,无非是希望他们能够真心为了大明好,实心用事,振衰起弊。

只是这帮人沉醉在斗争当中,先是赶走了郭朴,接着又给自己软钉子,不让调唐师傅北上。

好啊,你们行啊,拿出本事来,让朕和天下人都看看,你们是如何治国的!

隆庆随手抓起了一道奏疏,没看两页,就给扔到了一边。

土蛮犯辽阳,指挥使王承德战死。

再看下一本,俺答攻击大同,各路人马闭门不出,任由俺答饱掠而去。

土蛮再犯蓟镇,掠昌黎、卢龙,越过长城,杀至滦河乃返。

俺答又至,突入长城沿线,激战抚宁,总兵李世忠惨败,一万人马,只逃回了不到一千人,京城戒严,防备俺答来袭……

粗略看了看,光是三四个月之间,九边大战小战,不下十余战,明军几乎全部战败,石州,交城,交水,都遭到了俺答抢掠。

长城几乎成了筛子,不光是俺答随意进出,包括土蛮在内,也来去自如。

是明军打不过俺答吗?

隆庆并不相信,唐师傅担任宣大总督期间,大破俺答,甚至袭击了大板升,此后一年多,俺答都在养伤恢复,无暇攻击大明。

将还是那些将,兵还是那些兵,无非换了一个统帅,九边就惨不忍睹。

朕可以容忍你们欺负高师傅,可是你们也要拿出真本事,替朕把江山看好啊!

可弄成了眼前的样子,敢情你们的本事就在一张嘴上,朕还要你们干什么?

隆庆不想再忍了,他直接让人把徐阶叫了过去,用他自认为最严厉的语气,责问徐阶,为何九边频频战败,为了廷议通过,却还迟迟不调唐毅北上,是不是阳奉阴违,是不是没把他当一回事!

徐阶人老成精,面对隆庆的指责,他应付从容。

号令百官,统御文武,那是汉唐的宰相能做到的,到了宋代,设立枢密院,宰相就没法插手军务,到了本朝,丞相被废了,内阁名义统领百官,可实则权力仅限于票拟,也就是提出意见,而没法去亲自执行。

是否调唐毅北上,涉及到的事情众多,必须要妥善处理,思虑周全,百官有异议,也是正常的,事缓则圆,不必急躁。

徐阶的这一套,应付小白兔一般的隆庆,自然是足够了,可说实话,根本是避重就轻,欺人之谈!

经过了几代大学士的努力,首辅的权力已经胜过汉唐,阻挠唐毅北上的罪魁祸首,就是他徐阶!

没有他的怂恿唆使,那些言官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和唐毅作对。

只是徐阶有本事应付隆庆,把官僚的手段,玩到了极致,太极打得出神入化,可是却没有办法应付眼前的危局。

俺答在数次进犯得手之后,越发看清了大明朝虚弱的本质。

进入九月份,就不断有消息传来,俺答要在秋冬大举入寇,从山西,到宣大,再到蓟辽,俺答,土蛮,鄂尔多斯,等等各部,纷纷有了动作,保守估算,这一次俺答本部的人马就不下十万。

敌人气势汹汹,可大明上下,却一团乱麻,兵部尚书郭乾被弹劾之后,闭门不出,偌大的兵部只剩下杨继盛撑着。

他手上无兵,无将,最要命的是连钱也没有,户部的银子都被徐阶用来犒赏三军,撒胡椒面一般,倒是雨露均沾,可是真正到了要拼命的时候,却拿不出奖励强兵悍将的银子,急得杨继盛满嘴是泡,却也只能下令,要求各镇闭门死守,不许让俺答突破九边防线。

至于京城的防务,唯有落到了朱希忠的身上。

这些年朱希忠越发肥胖,走路都要喘息,让他打仗,真是难为人了,可相比之下,英国公张溶还不如他呢,只能赶鸭子上架,勉力为之。幸好这几年修城还算勤快,加上出现了水泥,京师城高池深,不会有什么损失。

只是,会这么容易过关吗?

……

“老叔祖。”

沈明臣从府邸出来,准备去买只桂花鸭下酒,听到了这个声音,一掉头,立刻就往府里走。

刚迈出两步,袖子就被死死抓住了。

“唉,臭丫头,你是非要惹得大人没了耐心,发了雷霆之怒,才收手吗?”沈明臣怒气冲冲,责骂道。

一身男装的沈梅君松开了他的袖子,低着头,咬着嘴唇道:“叔祖,我有个朋友,请你务必带她去见唐大人,不然,不然他会后悔的!”

说完之后,她一转身,撒腿就跑,到了墙角的树荫处,拉出了一个年轻的少年,看起来不到二十的样子,眉清目秀,十足的小白脸。

沈明臣气得吐血,不要脸的臭丫头,怎么又和男人勾搭上了,无论如何,也要去找沈炼好好说道说道,再不管管这个死丫头,沈家早晚要毁在她的手里。

沈明臣一甩袖子,还要往里面走,那个少年急了,三步两步,追了上来。

“大人,等等!”

声音有些颤抖,舌头微微发硬,不像是个男人,沈明臣好奇回头,离着近了,看得出来,对方精致的五官,充满了娇媚,耳朵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