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者脸一红,低头不敢吭声,半晌才小声道:“是有不少,都是俺的粮食,靠它活命呢!”

“这样吧!我用小麦和你换,一斤换一斤,怎么样?”

老者浑身一颤,他不敢相信地抬起头,“军爷不是开玩笑吧!”

“我不是开玩笑,我需要这种子种草养马,我不抢你的粮食,就用粮食和你换,你养的羊我也可以用市场价买下,给我的士兵改善伙食。”

老者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道:“野豌豆俺有很多,都可以种草,不仅是俺家,俺知道别人家也有,如果将军不嫌弃,俺可以帮将军种草,把整个河滩都种满大巢菜。”

不仅是张铉感兴趣,赵蜀更感兴趣,如果北海郡河滩上种满这种野豌豆,就算是灾年,人们也可以有救急粮食,不至于饿死,而且还能当牧草养牲畜,可谓一举两得。

他连忙对张铉道:“将军,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做吧!我先收集种子,召集人手,入春后可开始播种。”

张铉带县令赵蜀一起出来,其实就是要把这件事交给他,军队哪有精力种草,还交给地方上做最好。

他便点点头笑道:“其实我的意思不是仅是养马,还可以养牛、养羊,我觉得这是北海郡恢复元气的好办法,关键是要有作为,要找对方向,这件事我就拜托县令了,等我搞到紫花苜蓿的种子,再在沿海滩涂上大规模种植,我相信只要几年时间北海郡就会变样。”

赵蜀心中感慨,张铉说得很对,关键要有作为,要找对方向,利用北海郡河滩、海滩多的优势,使北海郡成为畜牧大郡,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他隐隐感觉,这个张铉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年轻将领。

203。第203章 清河崔焕

离开巨洋河,张铉带着数十名骑兵在旷野里一路疾奔,向二十里外的军营奔去。

距离军营还是不到十里时,只见在军营北面的一条小道上,一条浩浩荡荡的长龙队伍正在雪地中奔跑,张铉勒住了战马,这是正在集中训练的两千新兵在进行长跑拉练。

两千人实际上并不是新兵,他们都曾是北海军府的府兵,只是他们没有接受过长跑训练,因此在强化训练七八天后,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他们显然是刚刚长跑回来,一个个气喘吁吁,脚下如灌了铅一般。

“还有十里,给老子坚持到底!”

张铉老远便听见了尉迟恭略有点粗犷的吼叫,他不由哑然失笑,尉迟恭一向待人宽厚温和,他此时居然也有点凶人之范了。

这时,尉迟恭也看见了远处的张铉,他连忙大喊一声,“原地休息一炷香!”

士兵们纷纷坐倒在地,尉迟恭催马向张铉奔来,奔至近前,拱手行礼道:“尉迟恭参见将军!”

张铉笑着点点头,“辛苦了!”

他又看了看士兵,笑问道:“他们训练怎么样?”

“除了长途奔跑,其他都很好,队列整齐,训练有素,刀法枪法都有经验,就是体力不行,每天跑五十里,一个个撞天哭地, 不过这两天稍好点了,不像刚开始那两天瘫倒一地。”

“有逃兵吗?”张铉又问道。

尉迟恭点点头,“有一点,但不多,一共十八名逃兵,都不是北海郡人,逃得不知所踪,我们队伍基本上都是本郡人,所以一般也不会当逃兵。”

这时,张铉忽然想起一事,从马袋中摸出一只卷轴,笑着递给尉迟恭,“这是大帅的霸王枪法,罗士信也是用这路枪法,大帅说你可以学它,上面还有一些注解,对你或许有用。”

自从几个月前尉迟恭在比武时败给了裴行俨,他便不再一味迷信力量,也渴望能在兵器招式上有所突破,张铉曾教给他一些紫阳戟法,但尉迟恭悟性稍弱,练不成深奥复杂紫阳戟法。

相比之下,尉迟恭更喜欢用枪,张铉便从张须陀那里要到了霸王枪法,这是张须陀自创的枪法,凌厉霸道,远比紫阳戟法容易上手,适合力量型的武将,罗士信便是以它成名。

张须陀也很欣赏尉迟恭的悍勇,便答应张铉的请求,将霸王枪法送给了尉迟恭,并给他写了详细的注释。

尉迟恭大喜,连忙接过霸王枪法,他又打开卷轴看了看,比起晦涩深奥的紫阳戟法,这套枪法简洁流畅,他越看越喜欢,就恨不得立刻回军营练习,他挠挠头不好意思道:“多谢将军了!”

张铉笑了笑又道:“大帅还说,你自己先练,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随时可以去齐郡找他,他会好好指点你。”

“俺明白了,将军,俺就先走一步了。”

尉迟恭心急如焚,行一礼拨马便走,张铉连忙高声问道:“老尉,你派人去接妻儿了吗?”

“多谢将军关心,卑职早就派人去了,估计不久就会到来。”

尉迟恭回头行一礼,催马便向远处的队伍奔去,只听他大吼,“休息好了,统统起来继续奔跑,回营吃午饭!”

士兵们想到要吃午饭了,纷纷起身,奋力向远处依稀可见的军营跑去,张铉笑着摇了摇头,相比之下,他还是喜欢那个沉稳温和的尉迟恭,这个凶狠的尉迟恭教官,他有点不太习惯。

这时,从县城那边奔来一名报信兵,奔至张铉面前抱拳道:“将军,韦长史有急事找将军,请将军能否去一趟郡衙。”

张铉点点头,对骑兵们喊道:“去县城!”

他调转马头带领众人向远处的县城奔去。

。。。。。。。。。

不多时,张铉进了益都县城,直接来到了郡衙前,他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台阶,迎面便见韦云起匆匆走出了,张铉笑道:“什么事情急着找我?”

韦云起上前低声道:“清河崔氏家主来了,求见将军。”

张铉点点头,他知道崔焕迟早会来找自己,梁致蹊跷而死,崔家不可能不闻不问,只是现在才来,比他猜测的要晚了一点,张铉翻身下马向郡衙内走去。

走进内堂,只见郡丞王运谦正在陪两名中年男子说话,其中一人张铉认识,是北海滕氏家主滕玄,另一人约五十余岁,身材瘦高,容貌清矍,颌下黑须足有半尺长,这应该就是清河崔氏家主崔焕了。

崔焕曾任朝廷太常少卿,现任渤海郡太守,由于清河郡匪首张金称残暴肆虐,清河崔氏大部分族人都迁去了渤海郡,只有极少数族人留在清河郡。

滕玄见张铉走进院子,连忙低声对崔焕道:“那个年轻将领就是张将军。”

崔焕点了点头,他其实见过张铉,在涿郡卢氏寿宴上,只是当时人多,张铉没有注意到他。

崔焕亲眼看见天子御封张铉,也了解他出身燕王府的背景,所以崔焕才让儿子崔元翰赶来告诉梁致,要与张铉合作,不要翻脸。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梁致竟然离奇死了,尽管死因不明,但梁致是清河崔氏的门生,也属于清河崔氏的势力,无论如何,崔焕不会无动于衷。

这时,张铉走了进来,王运谦连忙替张铉介绍道:“将军,这位便是渤海郡崔太守,清河崔氏家主。”

清河崔氏在天下七大世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博陵崔氏,名声显赫,张铉拱手行礼道:“原来是崔使君,张铉失敬了。”

崔焕早已起身,他回礼微微一笑,“张将军太客气了,今天我来得唐突,打扰将军了。”

“打扰谈不上,使君请坐吧!”

五人分宾主落座,张铉和崔焕坐在首位,韦云起、王运谦和滕玄陪坐两边,滕玄虽然也是北海郡世家之首,但无论财力、势力还是名望都远远比不上清河崔氏。

他妻子不过是崔家的偏房之女,他便觉得自己高攀了,因此在崔焕面前,他显得格外的渺小、自卑。

两名随从进来给众人上茶,崔焕笑着对张铉道:“我在涿郡卢府见过张将军,还不到一年,张将军风采远胜当时啊!”

崔焕虽然是客气话,但也是实话,当时张铉刚从草原归来,独身一人,而现在他屡立战功,已升为雄武郎将,手下率数千军马,统帅气质在他身上明显的体现出来。

张铉歉然笑道:“原来崔使君当时也在卢府,当时人太多,我没有注意到使君,还请使君恕我失礼。”

“张将军不用自责,当时圣上在场,大家心里都很乱,张将军没见到我很正常,而且我也没有向张将军表示祝贺,失礼之人应该是我才对。”

两人客气了几句,这时,张铉给韦云起使了个眼色,韦云起会意,起身对滕玄和王运谦笑道:“正好我有点事情想和二位商量一下,我们去隔壁细谈吧!”

两人都知趣地起身告辞,三人离开了内堂,内堂里只剩下张铉和崔焕两人。

崔焕喝一口茶,这才不慌不忙道:“今天我来益都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祭祀梁太守,想必张将军也知道,梁太守是清河崔氏的门生,从小家境贫寒,他八岁时我们开始免费供他在书院读书,并按月支付钱粮给他家人,一直到他二十岁,崔家在他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早已视他为家族一员,可他现在却不明不白死了,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张铉也淡淡道:“梁太守英年早逝,我也很难过,他的去世对北海郡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不过我不认为他是不明不白。”

崔焕注视张铉片刻,又道:“既然将军认为他死有原因,那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将军能告诉我真相吗?”

204。第204章 最终翻脸

张铉沉吟一下道:“我们对外公布是坠井而亡,但实际上是醉酒坠厕而死,因为当时我还在从齐郡返回北海郡的路上,等我回来后他尸首已经入殓,我听王郡丞说,当时梁太守的妻子不允许仵作验尸,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异议,所以这件事我就不再深究,不知崔使君又听到了什么消息?”

张铉的言外之意,连他的两个儿子都认为没有问题,你又有什么想法?

崔焕当然明白张铉的意思,他心中冷笑一声,又继续道:“可是梁太守的妻子冯氏亲口告诉我,入殓时,梁太守的后颈有剑伤,这就证明他不是意外失足,而是被人刺杀,张将军明白我的意思吗?”

“那么他妻子当时怎么不对我说这件事?”

张铉眉头皱成一团,他略一沉吟,便果断站起身道:“既然如此,就挖坟验尸,追查梁太守死亡真相!”

张铉这句话一下子将崔焕逼到了墙角,人已经下葬,入土为安,怎么可能再挖出来,况且就算挖出来也查不到任何线索,剑伤而已,会是谁刺杀?什么都查不到。

崔焕连忙摆手道:“张将军请息怒,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说梁太守死得太惨了,我心里很难受。”

张铉又慢慢坐了下来,他心里很清楚,崔焕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实际上就是在暗指梁致是被自己所杀,毕竟他张铉是最大的受益者,有的事情不能说破,但双方都心知肚明。

可是知道又怎么样,难道他张铉会承认是自己杀了梁致,难道崔焕又能找到什么证据?

张铉淡淡说道:“其实我也听到一些闲言碎语,说我张铉为了夺权而下手暗杀了梁太守,这种无稽之言我不去理会,我相信朝廷会做出公正的决断,关于梁太守之死的报告我已经派人送给朝廷,不久朝廷就会派新太守到来,那时谣言就不攻自破。”

“我也听到一些谣言,说张将军是梁致之死最大的受益者。”

张铉冷笑起来,“我张铉可不是受益者,崔使君应该知道,我刚刚才和梁太守达成妥协,梁太守就死了,我可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崔焕一时无话可说,其实很大程度上他并不是心痛梁致,而是梁致一死,清河崔氏在青州的最大势力就被拔掉了,朝廷派新太守来,必然是属于朝廷某个势力,他崔家怎么办?

崔焕沉思良久,缓缓道:“我想和张将军商量一下,我们也不希望朝廷派新太守来北海郡,看看有没有任何办法推荐我们大家都满意的新太守,最好是大家都熟悉之人。”

张铉心中不由暗骂,北海郡和清河崔氏有什么关系?梁致死了,崔家还想插手进来,简直就是厚颜无耻了。

实际上,张铉根本没有写报告给朝廷,也轮不到他张铉写报告,要写也是郡丞王运谦来写,至少要拖到明年,什么事情都正常运转后,张铉才会让王运谦写一份报告回去。

崔焕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张铉不可能写报告给朝廷,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他只是这样说说罢了。

崔焕又道:“北海郡距离朝廷路途遥远,路上又有盗匪横行,报告根本送不到朝廷去,别的郡我不知道,但至少清河郡和渤海郡已经有两年没有与朝廷联系了,事实上朝廷也不管地方官府的情况,不如我们自己推荐一个暂代太守,维持地方安定,将军以为如何?”

这才是崔焕这次前来益都县的真正目的,北海郡一直是清河崔氏的势力范围。

现在虽然梁致死了,但他不甘心失去对北海郡的控制,所以他想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人来暂代太守,使崔家不至于完全失去对北海郡的控制。

张铉已经明白崔焕的意思了,他不露声色问道:“不知崔使君觉得谁比较合适?”

崔焕笑了笑,“张将军觉得滕玄如何,他曾经当过临淄县令,在北海郡德高望重,如果他肯出面,不仅可以维持北海郡秩序,让人心服口服,而且朝廷那边就算知道了也无话可说,毕竟世家出面来维护地方秩序也是惯例。”

如果是换作其他人,张铉早就将崔焕几拳打出去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他还以为崔焕会提王运谦,没想到崔焕居然提名滕玄,再怎么也轮不到滕玄来当太守。

而且这个崔焕很狡猾,他提名滕玄,一旦朝廷追究下来,也是自己来担责任,却和他这个渤海郡太守一点关系都没有。

张铉也不再给他面子,直接了当地说道:“这件事我已经请示过大帅,大帅的意思是按朝廷惯例办事,让郡丞暂代太守之位,另外,隐瞒朝廷恐怕也行不通,毕竟监军萧怀让在齐郡,就算我们不说,这种大事萧怀让也一定会汇报,我还是决定提醒王郡丞尽快汇报朝廷。”

崔焕满脸失望,他以不追究梁致之死为条件来换取张铉的让步,不料张铉居然提名王运谦,王运谦是个没有主见之人,分明是张铉自己想控制北海郡。

崔焕的脸色从失望变成了愠色,他阴沉着脸十分不满道:“梁致之死,就这样不了了之吗?”

这时,张铉已经不想再和他说下去,他取出高慧给他的信,重重往桌上一搁,“我只是给崔太守面子,才想大事化小,如果崔太守一定要追究梁致的死因,那我只能实话实说,我认为梁致是畏罪自杀,或者是有人想杀他灭口,崔太守看看这封信就知道了。”

说完,张铉转身扬长而去,崔焕疑惑地拾起信,慢慢打开看了一遍,他顿时满脸怒容,这个该死的梁致,竟然敢背叛自己投靠了渤海会,死不足惜!

崔焕半晌才叹了口气,看样子崔家真要失去对北海郡的控制了。

......

崔焕没有在益都县过多停留,离开郡衙后便直接返回了渤海海,张铉依旧怒火难消,站在窗前目光阴冷地注视着院子里几只觅食的麻雀。

这时,韦云起慢慢走到他身后,低声问道:“崔焕怒气冲冲而去,将军和他翻脸了吗?”

张铉点点头,“他提议让滕玄为太守,被我一口回绝,再怎么也轮不到滕玄,他还想继续控制北海郡,做他的春秋大梦吧!”

韦云起笑了笑道:“其实滕玄也没有那么糟糕,人还不错,当然不是让他当太守,卑职的意思是说,此人值得争取,也可以争取。”

张铉没有说话,韦云起又继续道:“滕玄并不想做崔焕的走狗,只是他的实力太弱,一直被梁致利用,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使他不得不依靠清河崔氏,但无论如何,他是北海郡的地头蛇,如果将军要在北海郡站稳脚跟,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